你真的知道如何閱讀一本書嗎?原來,小學語文老師教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還記得,小學語文課上,每當學習新課文時,老師是怎麼講解的嗎?

現在的你,平時看書時,還會分段,總結段落大意、文章主旨嗎?

你是不是就僅僅從頭到尾地看一遍書?是不是在閱讀一本書之前,並沒有考慮過該如何閱讀它?

本周與大家分享一本『閱讀聖經』——《如何閱讀一本書》(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查爾斯·范多倫)。

此書中所講述的閱讀方法,與小學語文老師教授新課文的方法,幾乎是同出一轍。

這本書依據閱讀的目的及深入度,將閱讀分為了4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消遣閱讀,可以採用基礎閱讀,只需通讀全文、理解句子的表意,無需深究。

如果你閱讀一本書是為了有所得,無論是知識還是經驗,都希望能有新的收穫,建議你選用後3個層次的閱讀。

01

簡單的說,了解一本書的主題、基本架構就是檢視閱讀。

拿到一本書,先翻看作者、前後序的書評或介紹,了解書籍的核心主題;

繼續翻看目錄,目錄展示了這本書的內容順序及思路架構,可以幫你了解這本書是通過哪些角度,來闡述核心主題/觀點的;

在目錄中挑選與主題關聯密切的、或匹配你閱讀目的的章節,重點閱讀,但時間不宜過長。

通過檢視閱讀,可以快速了解一本書的核心,同時判斷這本書是否值得你繼續細讀下去。

經過判斷,你覺得這本書適合你繼續細究,那可以進入下一個環節,分析閱讀:

閱讀重要篇章,通過其中的關鍵詞、關鍵句,組織簡短的語句,總結出該篇章的主旨內容;

分析這些篇章是如何被作者排列組合的,歸納擬定全書綱要:哪些章節如何排列組成了一個部分,又有多少部分如何組合形成了全書框架;

通過以上分析,用一小段話總結整本書的主旨內容。

分析閱讀,也可以理解為精讀,梳理一本書的骨架和肌肉,獲得一本書的精華內容。

閱讀單本書,運用前3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即可。

02

而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通過閱讀,建立屬於你自己的知識體系或擴大自己的知識邊界。

但每本書都有自己的邊界限制,且只能表達一位作者的觀點,若是想更公正客觀地獲得某一主題內容,閱讀多本書是必須的。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主題閱讀是放在了最後一個章節,作者甚至將這部分內容放在了各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之後。

主題閱讀,並非只是閱讀,在此之前決定你的閱讀是否有質量的選書環節,同樣不可忽視。

還記得嗎?檢視閱讀的方法可以用來選書。

在敲定主題之後,先依據這個主題檢索一系列書籍,列一份初始書單;然後通過檢視閱讀的方法,篩選書單上的書籍,判斷它對你所研究主題的重要性,最終梳理出一份該主題下的合理書單(最終閱讀書單)。

確定書單之後,我們就可以開始閱讀了(但可千萬別將書單上的每本書,都一本本一段段的全部閱讀)。

而是同樣採用檢視閱讀,挑選出每本書中,與你的主題最相關的章節,進行閱讀。

梳理每位作者所討論的問題點/主題點,看看他們能解決或回答什麼問題;

對所有作者的主題點及解決的問題,做歸納分類。

在進行主題閱讀時,需要注意保持客觀。

不要因與作者觀點不同而評論一本書,公正的評論應該建立在作者存在知識不足或錯誤、分析理由不充分或不合邏輯等問題上。

總結

用最簡單的話語,可以將書中所描述的4個閱讀層次理解為:

  • 基礎閱讀,理解文字表意,純粹的閱讀;
  • 檢視閱讀,了解書籍基本情況及框架,可用於選書、篩選重要章節;
  • 分析閱讀,深入拆解一本書的大綱、具體內容;
  • 主題閱讀,歸納同一主題不同書籍的內容觀點,總結分類,可用於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從選書到閱讀,不知道如何把握重點,都可以參照這本書中的方法。

書中還介紹了各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例如如何閱讀工具書、如何閱讀小說等,因閱讀目的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

但無論你以讀者身份,閱讀何種書籍,都可以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這本書的核心主題是什麼?

作者是怎樣論述的?架構排序?

你認同書中的觀點嗎?或書中的內容對你有用嗎?你會按照書中的方法行動嗎?

只是停留在表層理解或分析的閱讀,對你不會有本質的影響。

如何將書中的精華內化為改變或行動,才是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只需15張PPT,教你如何閱讀一本書

來源:LinkedIn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不以為然,覺的如何讀一本書還要你教?大家不妨想一想最近看過的幾本書,他們主要講了什麼?你還記的多少?你學到了多少東西?當然肯定也會有人說:「讀書是一件...

好書,讀它個100遍

1《如何閱讀一本書》買回來很久了,陸陸續續地翻看了些自己感興趣的章節。但卻從來沒有認真仔細的從頭到尾翻看過一遍。因為,這本書的編排,實在是讓人木有讀下去的慾望。所以,儘管自詡喜歡讀書,這又是本有...

學會主動閱讀,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論語·為政》中很有名的一段話。意思是說,從十五歲開始,孔子有了明確的學習方向,立志於學習聖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