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劉邦之間只差一個韓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邦斬蛇舉義,誅暴秦,滅項羽,開創大漢400年江山。
400年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漸形成以曹孫劉為代表的三國鼎立局面,劉備自詡中山靖王之後,也是高祖的後代,雖然這個血緣可以淡到忽略不計,但也有一定的正統號召力,分析分析,劉備和劉邦究竟差在哪兒,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呢?
不管劉邦劉備有沒有血緣關係,兩人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首先都姓劉,別覺得這是個廢話,在古代有個皇族姓很關鍵的。
都不愛讀書,好聲色犬馬。
劉備還好點,賣賣草鞋補貼家用,劉邦就不像話了,人到四十仍不置產業,每天吃喝嫖賭,夜踹船寡婦門。
對於用人,兩人也很像,不把下屬當下屬,而是當兄弟,當朋友,劉備自不用說,關張趙各各情同生死,對諸葛亮更是如魚得水般的重視。
劉邦也不差,對從沛縣就跟他幹的兄弟,除了背叛的,各各是拜將封侯,親如手足,劉邦向來鄙視讀書人,但對張良永遠都稱「子房」,稱字是對一個人尊稱,除張良外無人獲此殊榮。
兩人的根據地也很像,劉邦居漢中,占三秦,攻取魏趙燕齊之地;劉備全盛時,有荊州,益州,漢中。
都有穩定的大後方,有足夠的戰略縱深,糧草兵馬不成問題。
言歸正傳,為什麼劉備沒能一統天下呢?不妨倒著推,劉備有機會一統天下嗎?我覺得是有的,就在他在漢中打敗曹操之後。
曹操敗退,勢力銳減,孫權在合肥又打了敗仗,此消彼漲之間,劉備占了絕大的主動權,勢力到達頂峰。
按諸葛亮《隆中對》的構想,此時應該「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總之,這時應該休養生息,不應發動戰爭,可這巨大優勢被關羽破壞了。
諸葛亮交付關羽荊州印信時說,「北拒曹操,南和孫權」,這是一個防守型戰略,關羽答應的好,諸葛亮一走就全忘了,主動出擊曹操,取得了非凡的戰果,便得意忘形,對於東吳的主動示好,卻是嗤之以鼻,結果兩面都得罪了,腹背受敵,人死城破,劉備再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
可以把劉備和劉邦手底下的人做個對比,諸葛亮相當於蕭何(或者蕭何+張良),龐統法正相當於張良,張飛相當於樊噲,趙雲相當於曹參,往後不太重要,就不排了。
唯獨缺了一個韓信,戰必勝,攻必克的韓信。
劉備陣中,唯一近似於韓信的,只有關羽,可關羽卻不如韓信。
關羽的軍事能力毋庸置疑,他的問題在於性格,傲氣,天底下沒幾個看得上眼的,尤其看不起東吳人。
不能「忍」,劉備手下的武將好像沒有能忍的,動不動就著急上火。
看看人家韓信,可以受胯下之辱。
還有就是大局觀差點,戰略構想達不到韓信的高度。
當年劉邦和項羽在滎陽對峙,韓信成功開闢第二戰場,北上攻打魏趙燕齊,並取得巨大成就,最後項羽都慌了,開始拉攏韓信。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這個方略跟劉邦攻取天下的方略很像,都是分兵進攻。
諸葛亮說的這個上將,需要是類似於韓信的上將,關羽還差點。
這時,我倒是想起一個人——陸遜,陸遜智勇雙全,少年老成,不會意氣用事,能夠忍辱負重,堪稱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如果陸遜是劉備一方,守著荊州,我想是有戲的。
當然,還有些其他原因,比如劉邦的對手是一個,而劉備的對手是兩個,歷史局限性等等,這裡就不多說了,有興趣的可以留言討論。
劉備和劉邦之間只差一個韓信
劉邦斬蛇舉義,誅暴秦,滅項羽,開創大漢400年江山。400年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漸形成以曹孫劉為代表的三國鼎立局面,劉備自詡中山靖王之後,也是高祖的後代,雖然這個血緣可以淡到忽略不計,但也有...
劉邦僅有漢中能得天下,而劉備占據西川卻不能復漢?
以劉備的219年稱漢中王,和劉邦公元前207年封漢中王這兩個時段做比較。當時劉備占有的地盤,包括益州、漢中和荊州的三個郡(南郡、武陵、零陵)。劉邦占有的地盤,包括巴蜀(相當於益州)和漢中。從面積...
關羽之死不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原因
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很多人對於關羽的死有很多說法,有人說是劉備的原因,有人說是諸葛亮的原因,也有人說是關羽自己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來分析一下。先說一下背景:劉備和龐統攻取益州,留諸...
「隆中對」戰略上的弊端,劉備卻堅定執行,最終將蜀漢帶入被動
三國時期,蜀漢的建立,多數人都認為是諸葛亮出山,踐行隆中對所做的貢獻。但是,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也正是隆中對中戰略上的弊端註定了蜀漢後期處處被動,一蹶不振,最後最先被滅亡!這背後的真相是什...
關羽究竟是不是死於陰謀
文|長空星照 關羽發起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間中原震動,曹操甚至動了遷都的念頭。但是,曹操的謀士們看到,最不願意關羽實現戰役目的的當屬孫權。於是他們建議讓孫權從背後偷襲關羽,而...
諸葛亮為什麼不執行《隆中對》的戰略,等到「天下有變」時再進行北伐?
隆中對中曾言:「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之後劉備的戰略也基本按照隆中對執行,還比較順利,拿下了荊州、益州、漢中,甚至超過了江東孫權集團。魏蜀吳短暫...
劉邦能夠建立大漢帝國,而劉備卻只有巴蜀之地,是什麼造成的
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都是以中山靖王后代自居,漢室宗親,劉備與劉邦確實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都知人善任、都願意放權、都施行仁政,那麼為什麼劉備一戰失敗,鬱鬱而終呢?
解析三國人物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3(劉備,諸葛,賈詡)
前文說到赤壁之戰之後,劉備的人生就像開掛了一樣,北卻曹操,西奪益州,東聯孫權,花了近12年的時間終於擁有了益州漢中荊州等地,只是你在發展的同時你的競爭對手不可能一味的任由你壯大,曹操和孫權都是...
三國有四大戰略構想,有一個尚未實施已宣告破產
(加盟作者秦風1978原創作品,請勿轉載)三國時期,天下大亂,不少智謀之士提出了結束亂世的戰略構想。例如沮授提出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毛玠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魯肅的榻上對、諸葛亮的隆中對...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
劉邦僅有漢中能得天下,而劉備地盤大多了卻不能復漢的原因是什麼
劉邦能得天下,劉備不能復漢,主要原因有好幾點(排名不分先後)首先,單從占有的國力來說,劉邦就比劉備要強大。題主說的不對,劉備根本沒有「地盤大多了」。以劉備的219年稱漢中王,和劉邦公元前207年...
三國時孫權成功奪取荊州後,為何一定要斬殺關羽?
公元219年,關羽水淹于禁的七軍,並且斬龐德,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突然孫權派呂蒙和陸遜分兵襲取荊州,最終荊州落到了東吳手中,而更為可悲的是,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部下斬殺。大家...
劉備能成霸業,多虧此人的高明戰略,諸葛亮的方案根本不行
熟知三國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獻上《隆中對》戰略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認為劉備後來的霸業,就是用了諸葛亮隆中對的方略。諸葛亮給劉備規劃的宏圖大業是:
關羽狂傲自大,說出的這句話預示他必然兵敗被殺
關羽,字雲長,三國蜀漢名將,五虎大將之首。曾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但不久就因為進攻樊城,被呂蒙白衣過江偷得荊州,自己則敗走麥城,被殺。關羽的死和他的性格有莫大的關聯。對手呂蒙評價他說「頗自負」「好...
荊州是四戰之地,諸葛亮看出來了,還有誰也看出來了?
漢末三國時期,荊州是當時比較大的州了,地處中原附近,是南北要津,歷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諸葛亮明確跟劉備說,荊州這個地方,雖然是用武之地,但是,其主不能守,讓劉備等到將來時機成熟之時,從益州...
揭秘:諸葛亮的隆中對到底「對不對」?
劉玄德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說了自己日後的戰略規劃:咱們先把荊州占了,再把益州占了,跟孫權搞好關係,收益州民心。一旦有了機會,派一上將帶領荊州部隊攻取洛陽,劉備親自帶領益州部隊攻取長安...
假如關羽不丟荊州,會不會出現又一個漢朝?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三國時劉備方面最重大的戰略失誤之一,這直接打亂了劉備和諸葛亮隆中對時對劉備方面發展的戰略規劃,即在占有荊州和益州、漢中時,「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