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諸葛亮,陶淵明,韓愈,蘇東坡等大家為師學習讀書,你意下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書光榮

古往今來,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都重視知識的積累,因為金字塔的高度是與其底面積成正比的,要想有所成就,沒有廣博的知識、紮實的基礎和深厚的功底是不成的。

愛因斯坦在中學時代就喜歡博覽群書,特別是自然科學方面的書。

他在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學習時,又系統閱讀了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培根、休謨、笛卡兒、康德和物理學家牛頓、拉普拉斯、麥克斯韋、赫茲等人的著作。

由於有了廣博的學識和雄厚的知識基礎,愛因斯坦終於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了劃時代的科學理論——狹義相對論。

漢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說:「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

」王充本人一生讀過近一萬三千卷書,「博通眾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寫出《論衡》這部偉大著作。

然而「書海無涯,吾生而有涯「如何用有限的生命來看自己最需要的書,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不管你是在什麼年齡段,掌握好這幾個人的方法,足以做到開卷有益了。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漢代劉向語)

書籍與文明

1、諸葛亮:觀大略法 。

《三國志》上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諸葛亮與徐庶、石廣元、孟公威一起讀書,但讀書的風格和方法卻各有千秋。

徐、石、孟三人「務於精熟」,而諸葛亮則「獨觀大略」。

「務於精熟」,就是認真精讀,力求理解透徹,並爛熟於心。

「獨觀大略」,就是說諸葛亮的讀書方法與其他三人不同,獨樹一幟;他是從總體上高屋建瓴地把握書本的精神實質,而不被枝蔓問題所糾纏。

看得出來,諸葛亮無論是打仗還是讀書,都勝人一籌。

怎樣具體學習、運用諸葛亮的「觀大略」讀書法呢?

中年學者王通訊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他認為:掌握觀大略讀書法,「要緊的有五條:〔1〕要有一定的哲學修養,善於概括提煉。

〔2〕既要鑽進書中,又能站在書上,獨立思考。

〔3〕經常注意最先進的知識,站在本學科知識的前沿。

〔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關鍵者。

〔5〕精通唯物辯證法。

2、陶淵明:不求甚解法 。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過一篇《五柳先生傳》,文中云:「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意會,便欣然忘食。

」這其實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繪自己的讀書生活,闡發自己對讀書的見解。

陶淵明在回憶自己少年時代讀書的情景時說:「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經。

」可見他自幼就攻讀儒家經典,他所說的好讀書,自然是指讀經史典籍。

讀經史書,必須讀注,而漢代有的經學家所作的注釋,連篇累牘,空虛繁瑣,離題萬里。

如當時有一個小夏侯學派的人,光解釋「堯典」兩個字,就寫了十餘萬字。

這是一種很壞的學風,那些尋章摘句、牽強附會的學究式解釋,對讀書能有什麼益處呢?非但無益,反而有害,會干擾對書的原意的領會、理解。

所以,陶淵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觀點,是有針對性的。

他認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沒有價值的注釋,而應注意讀原著,領會原作的基本內容。

由此看來,如果將一頂「提倡粗枝大葉」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頭上,就錯了。

陶淵明的「不求甚解」法雖然是有所專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想想看,倘若不論讀什麼書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輩子能讀幾本書呢?對有的書就可以「不求甚解」,翻翻便過去了;有的書,可暫時「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時候,再「求甚解」。

3、韓愈:提要鉤玄法 。

唐代大學問家韓愈在談到讀書問題時,曾說過一句名言:「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後人將他的話概括為「提要鉤玄」讀書法。

按照韓愈的這個方法,讀書首先要將書分門別類,然後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讀書法。

對於那些記事性質的歷史書籍,閱讀時必須提出綱要,也就是提綱摯領地將書中的主要內容抽出來;對於那些理論方面的書籍,閱讀時則要注意探取其深奧的觀點,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讀書若能做到提要鉤玄,效果必定會好。

因為「提其要」,能使自己對書中事件的發生髮展過程一目了然,對事件發生髮展的原因清清楚楚,從而可以進一步了解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繫,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鉤其玄」,便於把握重點,吃透精神實質,對某些重要觀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開拓視野,活躍思維,增長知識,提高水平,將書中的營養,化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學往往有這樣的感覺:讀過一本書後覺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說不清道不白的,收效當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這就是讀書時沒有「提要鉤玄」的緣故。

如能一邊讀書,一邊注意提出其「要」、鉤出其「玄」,那麼你就基本掌握了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4、蘇東坡:八面受敵法 。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的「八面受敵」法,是很著名的一種讀書方法。

「八面受敵」法是怎樣提出來的,又作何理解呢?事情是這樣的:有個名叫王庠的人在應制舉時,向蘇東坡請教讀書方法。

蘇東坡就給他寫了封回信,信中有這麼一段話:

「書之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盡取,但得其所求者爾。

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之興亡治亂、聖賢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別作一次,求實跡故實,典章文物之類,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雖似迂鈍,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內容豐富的書籍就像大海一樣,百寶俱全,應有盡有。

但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將所有的東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

所以,凡是有志於讀書的人,每次讀書,只須集中注意一個問題。

比如,你想研究歷代興亡治亂和明君賢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注意這個問題,不要再想別的什麼問題了。

又如,另一次閱讀,你想考慮史實古蹟和經典文物,仍用同樣的方法辦理。

其他方面以此類推。

用這種「八面受敵」法讀書,看起來似乎迂鈍了一些,但到了學成之日,是那些涉獵者們所無法攀比的。

後人對蘇東坡的這種讀書法,多持贊成態度。

如清末學者李慈銘就稱讚道:「誠讀書之良法也。

」毛澤東同志在《關於農村調查》中也說:「蘇東坡用『八面受敵』法研究歷史,用『八面受敵』法研究宋朝,也是對的。

今天我們研究中國社會,也要用個『四面受敵』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軍事的四個部分來研究,得出中國革命的結論。

」「八面受敵」受到後人推崇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它是一種高明的讀書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將研究對象分為八個方面,然後各個擊破,根據從八個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加工整理,然後得出的結論,豈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說到底,「八面受敵」法是分析法和綜合法在讀書方法上的巧妙運用。

蘇東坡在談到他讀《漢書》的經驗時說:「吾嘗讀《漢書》矣,蓋數過而始盡之。

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財貨之類,每一過專求一事。

不待數過,而事事精竅矣。

」這是蘇東坡運用「八面受敵」法讀書的一個具體範例。

他讀《漢書》要讀許多遍,將《漢書》分為治道、人物、地理等幾個方面,每讀一遍專門研究一個問題,結果他對書中的每一方面的問題,都了解得非常透徹。

這個例子證明:用「八面受敵」法讀書,所取得的效果是顯著的。

5、陸遊:有的放矢法 。

「飲食起居,疾病呻吟,悲憂憤嘆,未嘗不與書俱。

」這是宋代大文學家,傑出詩人陸遊讀書生活的自我寫照。

他終生酷愛讀書,以書為伴,與書為伍。

不過,他讀書雖多,卻多而不雜,多而不亂。

他讀書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統地讀書。

用現代話來說,也就是根據自己建立知識結構的需要,從整體考慮,有計劃地讀一大批書。

他從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陸佃「映月讀書」的精神勉勵自己,決心要有系統地讀萬卷書。

少年時,他攻讀了大量古人的詩作;青年時,他從「上世遺文」至「先秦古書」都讀了個遍,爾後,又讀完了《六經》、《左傳》、《離騷》等歷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結合研究專題讀書。

比如說,為了研究杜甫,他就選擇了有關杜甫的書籍若干本,潛心攻讀,結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學庵筆記》等著作,寫下了有關杜甫研究的獨到見解。

再次,他注意將讀書與使用聯繫起來。

他為了實現自己抗擊外敵入侵,報效祖國的宏願,一邊習武,一邊苦讀兵書,準備來日疆場決戰時派上用場。

他讀《孫子兵法》一書時還寫了一首題為《夜讀兵法》的詩:「孤燈秋霜夕,窮山讀兵書。

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

戰死士所有,恥復守妻孥!……」

6、朱熹:循序漸進法 。

「或問讀書之法,其用力也奈何?曰:循序漸進」。

這是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朱熹在《讀書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讀書方法。

何謂循序漸進?朱熹作了詳盡的解釋:以兩本書而言,則「通一書而後及一書」;以一本書而言,則「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

」他還要求:「未及乎前,則不敢求其後;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

為什麼要循序漸進呢?朱熹以生動的比喻說,「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

朱熹的這個主張說明,讀書要選定一個目標由淺入深,從最基本的書讀起,讀通一本然後再讀另一本,讀通一節然後再讀另一節;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後,雜亂無章地亂讀一氣。

只要做到循序而漸進地讀書,就會收到「意定理明,而無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7、陳善:出入法 。

南宋人陳善著有一部《捫虱新話》。

他在書中寫道:

「讀書須知出入法。

始當所以入,終當所以出。

見得親切,此是入書法;用得透脫,此是出書法。

蓋不能入得書,則不知古人用心處;不能出得書,則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入,得盡讀書之法。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

讀書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讀進書中去,讀懂、吃透,掌握書中的內容實質;出,就是要從書中跳出來,能夠靈活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開始讀書時要求入,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讀書不能讀進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處」,也就是說不能體會書中深刻的思想內容和高明的藝術技巧;倘若讀書不能跳出來,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說,思想被書本束縛住了,成了書奴、書呆子。

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這才是讀書的好方法。

陳善根據自己的讀書經驗總結出來的出入讀書法,其精神實質就是告訴人們要活讀書,而不能死讀書。

他的這種出入法,是比較全面的,既要求人們讀書認真鑽研,消化吸收書中營養,又要求將書本知識為我所用。

處於封建時代的陳善能夠針對時弊,提出如此有獨創性的見解,這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

8、陸九淵:涵泳法 。

「讀書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這首詩選自《陸象山語錄》,陸象山即陸九淵,是一位宋儒理學的代表人物。

他對讀書問題見解頗多,以上這首詩就表明了他的一種讀書方法。

關於自己的讀書方法,他還說過:「如今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陸九淵的意思是說,讀書不要性急,火急火燎地死摳住一處不放,僵在那裡,越急於弄懂,可能越不容易弄懂。

讀書要平平緩緩地細心涵泳,讀不懂的地方,不妨暫時先放過去,等到上下文都讀過之後,或是日後重新閱讀時,慢慢地就會領悟了。

讀書平心靜氣,慢慢地涵泳、品味,每當有一點新的體會時,必然會感到興味無窮,其樂融融。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讀書時情緒越好,也就越有助於理解。

陸九淵的涵泳法也是符合讀書規律的,人們認識問題有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先將容易的解決了,剩下的難點慢慢地也就被吃掉了。

還有一個局部和全局的關係問題,當你讀書的某一個局部時可能讀不懂,而當你將全書看完了,站在全局的高度再來看局部,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採用涵泳法讀書,不僅能從書中吸取知識的營養,而且還可陶冶自己的性情。

9、董遇:三餘法 。

常常聽見有人說:「誰不想讀書呀?就是太忙,沒有時間。

」對於現代人來說,生活節奏加快,時間緊確實是很普遍的現象。

不過時間這個東西,具有很大的伸縮性,正如魯迅先生說的,時間就好像海綿里的水,只要去擠,總還是有的。

看來有沒有時間讀書,就看自己會不會「擠」了。

我國古代就有許多學人是「擠」時間的能手。

比如說,漢代的著名學者董遇就很有一套辦法,他提倡利用「三餘」時間讀書。

哪「三餘」呢?他說:「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意思是說,冬天,沒有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利用的空餘時間。

抓住這三種空餘時間,用來讀書,肯定會有收效。

當然,董遇所處的漢代的農業社會,與現代社會有很大的差別,但他那種善於抓緊一切空餘時間的精神,對於今天來說仍然是適用的。

古人有古人的「三餘」,今人也可以抓住今人的「三餘」嘛!只要指導思想對頭了,具體方法是可以靈活多樣的。

像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的「三上」讀書法,也是可以借鑑的。

歐陽修的「三上」是指:「馬上、枕上、廁上」。

他經常利用這「三上」時間看書或是寫文章,效果極佳。

其實,今人的「三餘」、「三上」法要比古人多得多。

比如:開會前的幾分鐘有人在看書,排隊買菜的隊伍中有人在看書,候車室里有人在看書,坐在公共汽車上還有人在背誦古詩或外語單詞……看來,可利用的時間還是很多的,遠不止「三餘」、「四餘」,也不止「八餘」、「十餘」,關鍵就在於自己肯不肯擠,會不會擠了。

10、張溥:七錄法 。

明代文學家張溥,年幼時天資不佳,記憶力較差。

雖然還算得上勤奮好學,但讀過的書,過後便忘了。

他很是苦惱,曾經氣得用拳頭擂自己的腦袋,大罵自己是笨蛋。

不過,他並不因為自己天資較差而氣餒,仍然刻苦攻讀,孜孜以求。

並且根據自己「笨」的特點,想出了一個「笨」辦法:

每閱讀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誦。

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並不將它保存起來,而是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

燒完之後,再重新抄,重新讀。

這樣連續7次,一篇文章就等於讀了14遍,不說滾瓜爛熟,但其主要內容總是記住了的。

這樣長年累月地讀書、抄書是很辛苦的,張溥的手磨起了老繭,一到冬季,凍裂淌血,鑽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堅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笨」工夫。

他還將自己的書房取名為「七錄書齋」,以自勉自勵。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努力,張溥終於成為有影響的文學家,寫出了《五人墓碑記》等名作,並編輯了《漢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價值的書籍。

當然,我們今天介紹張溥的「七錄」法,並不是要青少年朋友機械地去學習、模仿。

在科學文化高度發展的當今世界,知識不斷更新,信息不斷膨脹,單憑「七錄」能「錄」得了多少呢?但是,我們從張溥的「七錄」法中卻能夠得到一點啟示:天資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壘堅,亦不足畏,專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

11、顧炎武:萬里行路法 。

清初年間,在魯、冀、遼、晉的交通要道上,出現了一個行為有些奇怪的人。

他約摸五十出頭的光景,衣著簡樸,帶著兩匹馬和兩頭騾子。

自己騎在一匹馬上,另一匹馬和騾子則馱著沉重的大筐,筐子裡滿滿當當裝的全是書。

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著,這個人坐在馬背上半閉著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誦起來了。

背著背著,忽然有一處「卡殼」了,他便立即勒住韁繩,翻身下馬,拿出書本將背不出的地方反覆溫習幾遍。

直到書背熟了,再繼續策馬趕路。

每行至一處關隘要塞,他便去找幾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細詢問有關地理、歷史等情況。

如老兵們說的有些與書上記載的不相符,他便親自到實地考察,一處一處地核對清楚,然後寫下筆記。

途中若是遇到好書和珍貴文物,他就買下來;若別人不賣,他就全文抄錄或是借來讀完了再走。

這位遊學先生姓顧,名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愛國志士,也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學問家和思想家。

他曾在文章中寫道:「自少至老,手不舍書。

出門,則以一騾兩馬,捆書自隨。

過邊塞亭障,呼老兵諧道邊酒壚,對坐痛飲,咨其風土,考其區域。

若與平生所聞不合,發書詳證,必無所疑而後已。

馬上無事,輒據鞍默誦諸經註疏……」。

這裡描述的就是他自己遊學讀書的情形。

顧炎武五十多歲以後開始的這次大規模的遊學活動,到達了山東、山西、河北、遼寧、陝西、甘肅等地,察看名關要塞,遊歷名勝古蹟,跋涉名山大川,往來行程兩三萬里,所讀新書又達一萬餘卷。

由於顧炎武的書本知識和社會知識都非常宏博,所以對天文、曆法、數學、地理、歷史、軍事和治國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書幾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國學術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12、鄭板橋:精當法 。

清代著名畫家、「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藝術上造詣高深,他的畫、詩、書被人譽為「三絕」。

鄭板橋在讀書方面也頗有見地。

他說:「讀書要求精求當,當則粗皆精,不當則精皆粗。

」他還說:「讀書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矣,徒多徒爛耳。

鄭板橋的「精當」之說,就是要求讀書要注意選擇,不能撿到籃里都是菜,抓到什麼就讀什麼,隨便瞎讀一氣。

不加選擇地讀書,不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於學業無補,而且還可能受一些壞書的腐蝕,於身心有害。

選擇書籍要求「當」,這「當」的標準要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來定。

我們現在的「當」與鄭板橋那個時代的「當」肯定不同,就是我們每個人所需要的「當」也大有迥異。

一般說來,我們現在要從兩個方面來選擇適當的書:一是要考慮思想內容是否健康,對品德修養、陶冶情操有無益處;二是要考慮對自己的科學文化學習工作有沒有幫助。

鄭板橋一旦選定了他認為「當」的書,就潛心精讀。

他讀書是很勤奮的,「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箸,或對客不聽其語,並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

」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鄭板橋還寫過一首讀書詩:「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這裡所說的「適主」,是指自己的主張、主意,也就是說讀書要堅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書本的奴隸。

如果沒有這一條,即使選到了再適當的書,再刻苦地精讀,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13、梅文鼎:四不怕法 。

許多人都說,我國是文明古國,也是歷史上的科技強國,四大發明就是很有力的證明;只是到了明清以後就衰敗了,科學技術落後了。

落後是事實,但就是在落後的年代,也還有爭氣的科學家出現。

清代的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就是一位。

梅文鼎出生在安徽省宣城縣,自幼跟父親和老師學習天文和數學,後來成了17世紀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數學家之一,與英國的牛頓、日本的關孝和齊名。

梅文鼎是怎樣獲得成功的呢?有人總結過他的讀書方法,認為他讀書有四個特點,現轉引如下:

一是不怕難。

遇到難懂的地方,他從不繞開,越難越去鑽研。

他常常為了弄懂一個難點,忘了吃和睡。

二是不怕煩。

他所讀的數學書,大都是流傳很久的、殘破不全的本子,讀起來往往前文不接後語,很麻煩。

梅文鼎總是耐心地設法抄寫,湊成完整的本子。

有時這本書與那本書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總要把它考訂得清清楚楚。

三是不怕苦。

他讀書很勤奮,有一個叫劉輝祖的人曾經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對梅文鼎的學習情況最了解,他說:「每天夜裡鼓樓上已經打四更了,梅文鼎還在燈下讀書。

天剛蒙蒙亮,他又起床讀書了。

四是不怕丟面子。

梅文鼎遇到自己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就記在本子上。

出門時,他就帶上這個本子,只要遇到懂數學的人,就虛心請教,哪怕是年輕的學生,他也不恥下問。

梅文鼎的「四不怕」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效法的。

14、葉奕繩:約取實得法 。

「約取」而「實得」的讀書方法,這是明末清初文學家葉奕繩的一個小小的創造。

清朝人張爾歧在《蒿庵閒話》中是這樣記載的:

葉奕繩生性遲鈍,記憶力極差,讀起書來往往如過眼煙雲,前讀後忘。

不過,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天資較差而沉淪,而是奮發苦讀,並想出了個「笨鳥先飛」的土辦法:

每讀一本書,凡是自己喜歡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就用紙把它抄錄下來,認真誦讀十餘遍,然後一張一張地貼在牆上,每日多則抄上十餘段,少則六、七段。

每當做事累了,需要休息片刻的時候,他就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邊走邊讀牆上的那些紙片,每天要讀三、五次,直至讀得滾瓜爛熟,一字不遺為止。

等到四壁都貼滿了,就將過去所貼的取下,收藏起來,再把當日新抄的貼上去,填補空白。

就這樣,隨取隨補,從不間斷,一年下來,起碼可以積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

數年之後,肚子裡的「墨水」就很可觀了。

由於有了豐富的積累,寫起文章來便「下筆如有神」。

後來,葉奕繩竟成了一名學識淵博,文采橫溢、擅長戲曲的著名文學家。

他在總結自己的讀書經驗時,深有感觸地說:「不如予之約取而實得也。

」意思是讀起書來,與其浮光掠影,一無所獲,還不如像我這樣每天記一點,看起來似乎取之不多,但是日積月累,到時候實際收穫卻不少哩!

張爾歧對葉奕繩的「約取實得」讀書法推崇備至,並且聯繫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

他說:我年輕時雖然聽說過葉奕繩的這種讀書方法,卻沒有照著做,待到年邁力衰,再回憶過去所讀的東西,已一個字都記不起來了,以致下筆做文時感到很窘迫,真是後悔莫及。

他還說:我之所以將葉奕繩的「約取實得」法記入《蒿庵閒話》,目的就是為了使「此法不沒人間」,使它一直流傳下去,讓後世那些「少年有志者」得以借鑑。

15、梁啓超:注意法 。

梁啓超是我國近代的大學問家,寫過《讀書法》、《治國學雜話》等文章,專門論述讀書方法和治學方法的問題。

他說:「昔人常說,好打燈謎的人,無論看什麼書,看見的都是燈謎材料;會做詩詞的人,無論打開什麼書,看見的都是文學句子。

可見注意哪一項,哪一項便自然會浮凸出來。

這種工作,起初做時是很難,往後就很容易了。

……最初的方法,最好是指定幾個範圍,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後看書時,有關係的就注意,沒關係的就放過。

過些日子,另換題目,把注意力換到新的方面。

照這樣做得幾日,就做熟了。

熟了以後,不必十分用心,隨手翻開,應該注意之點立刻就浮凸出來。

讀一遍,專提一個注意點;讀第二遍,另換一個注意點。

這是最初的方法,其實也是最好的方法。

幾遍之後,就可以同時有幾個注意點,而且毫不吃力。

梁啓超所提倡的「注意」讀書法,對我們是很有啟發的。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書報讀了不少,可是閉起眼睛一想,腦子裡竟然「空空如也」,收穫不大,有時甚至是一無所獲。

讀書的時間用去了,精力也耗費了,卻沒有什麼收益,這實在是不合算的事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細細分析一下,原來是讀書時腦子裡缺少一根「弦」兒。

也就是說腦子裡沒有帶什麼問題,沒有明確的目的,所以書讀完了就如同過眼煙雲,留不下什麼印象。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梁啓超所說的「注意」二字。

讀書時,你注意哪一項,哪一項便會自然地跳躍出來,映入你的眼帘,鑽進你的腦子裡。

梁啓超告訴我們,讀書時圍繞著一個題目,與此有關係的就注意,沒關係的就放過。

隔一段時間,再換一個題目,將注意力轉移到新的方面來。

這樣讀書就像在海灘上拾貝一樣,每次都能拾到幾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貝殼。

16、毛澤東:高誦恬吟法 。

毛澤東同志青年時代讀書時,往往「採取『高聲朗誦』和『密詠恬吟』相結合的方法。

每讀一文,總是反覆誦讀、吟詠,用心領會它的意義、氣勢、節奏和神味」。

高聲朗誦,就是要大聲地朗讀;密詠恬吟,就是要靜靜地吟詠品讀。

將高誦與恬吟結合起來,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高誦便於記憶和提高演說能力。

許多老一輩的學者都有這樣的經驗:年輕時學習一篇文章,高聲朗讀幾十遍,就可以終生不忘。

恬吟便於思索,細細地品味一篇文章,不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而且能夠更深刻地領會氣勢、節奏、神味。

正因為高誦恬吟讀書法有諸多優越性,所以古人都是以此為樂的。

宋朝有個「漢書下酒」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說的是宋人蘇舜欽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

他岳父覺得奇怪,於是就偷偷地從門縫中往裡看。

原來蘇舜欽正在朗誦《漢書·張子房傳》。

當讀到張良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時,他不禁拍案叫道:「惜乎擊之不中!」〔意思是可惜沒有擊中。

〕遂斟了滿滿一杯酒,一飲而盡。

當讀到張良對漢高祖說:「此天以臣授陛下。

」〔意思是我來輔佐皇上,這是天意。

〕蘇舜欽又拍案道:「君臣相遇,其難如此!」又喝了一大杯酒。

他的岳父看到這裡,忍不住開懷大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誠不為多也。

主席讀書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國學」古人十大讀書法

我國漢代著名思想家王充有言:「人不博覽者,不聞古今,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王充本人一生讀過近一萬三千卷書,「博通眾流百家之言」,由此才能寫出《論衡》這樣的偉大著作。今天小編也...

歷史名人是怎麼讀書的,想學的趕緊看過來

讀書如烘焙,得其法,營養與美味兼得;不得其法,則兩者皆失。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書而變。於是小煙今天精心烤制出10位歷史名人的讀書方法,與諸位小夥伴們分享。

向古人學習如何讀書

讀書,學習這兩件事在現如今對知識要求越來越高,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的社會顯得尤為重要,即使邁出了校門,走向了工作崗位,這兩件事依然不可荒廢。其實很多人能夠意識到這個問題,也有很多人付出實踐...

先賢鴻儒大多手不釋卷。諸葛亮讀書「觀其大

先賢鴻儒大多手不釋卷。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與陶淵明的「不求甚解」異曲同工;北魏將軍楊大眼認字不多,卻靠聽人讀書長了知識;歐陽修的「計字日誦」教你積少成多;明代張溥「七錄」法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古代文化大咖讀書方法知多少

《論語》有言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而讀書也不是隨便讀的!讀書也講究其方法。「觀其大略」讀書法——諸葛亮

古今中外名人最牛的十二種讀書法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沖!多讀書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大數學家華羅庚認為讀書類似化學的「蒸餾」,蒸餾過程就是提取某一物質精髓的過程。他曾說:「一本書在未讀之前,感到並不厚;在讀的過程中,如果對各...

10位名人讀書方法,教你愛上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起讀書,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我們來看看名人的讀書方法,為學海之舟加上引航的帆,助力的槳,事半功倍,苦中作樂。諸葛亮|「...

讀書有道-古聖先賢的讀書法,大開眼界!

1、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諸葛亮深諳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並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

燕山夜話之不求甚解

這是一篇議論性散文,題旨宏深,說理透徹,立意盎然。闡述學習的方法論,通篇以喻曉理,深入淺出,使人讀後極受教益。□鄧拓一般人常常以為,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實也不盡然。我們雖然不必提倡不...

古人是怎麼讀書的

一個人既要勤於讀書,還要善於讀書。有的人是書在手中,可就是讀不懂、讀不通、讀不進,甚至越讀越糊塗,這說明讀書有得法與不得法的區別。這裡介紹幾位古人從不同的角度就勤讀書、會讀書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