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人「讀書為什麼、如何去讀書」中尋找關於讀書的啟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書」這個話題,自古就是熱門。

可以爭論的非常多,為什麼讀?如何讀?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證明。

如此看來,讀書本就不是一件像吃飯、睡覺那樣意義、方法都明確的事情,而是有很多的靈活和自由在裡面。

也就不必拘泥於哪種形式了,只要自己喜歡、只要適合自己,那就可以去盡情的投入其中,而不用管什麼快慢粗細。

在中國,自古以來關於為什麼讀書就有幾種不同態度,有修身養性怡然自樂的、有考取功名建功立業的、有鑽研學問探求深知的,所以在中國的詩詞中,關於讀書的名句非常多,像「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等。

還有一首著名的詩作,從其中而來的兩句諺語,在中國幾乎無人不知,千百年來,在鼓勵國人以讀書為首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北宋第三位帝王宋真宗趙恆的《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由此也可大概看出,中國人讀書的功利性是比較突出的,古時「貨與帝王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還在起著重要作用,這也是激勵很多人刻苦讀書的動力所在。

關於如何讀書,也是各種方法都有。

有提倡不求甚解、隨心隨性的讀法,有讚揚咬文爵字、正襟危坐的讀法,今天,還有各種快速閱讀的方法層出不窮。

關於讀書的地點、方式選擇,也是各有所愛,有的必要桌椅舒適、環境優雅才能讀的下去,有的則是鬧市曠野、勞作行走皆可看書。

古今取得成就的人物中,讀書的方法真是各不相同,在此列出幾個,可以做個觀摩:

諸葛亮的「觀其大略」讀書法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其學問不必多說,但他並不是三更起五更眠刻苦讀書,而是「美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睡覺一點也不耽誤。

他讀書的方法是泛泛大概,擷取精華,掌握實質。

這種「觀其大略」的方法,可能是只有聰明人才會的吧。

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

陶淵明曾在《五柳先生傳》中寫道:「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他的讀書法注重的是抓重點和去繁就簡,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並不會像今人學習他的詩詞那樣一個字一個字的去摳。

這種讀書法該是今天很多學生們期望的吧,不去為個別字眼費心勞神,會意即可。

張溥的「七焚」讀書法

明代學者張溥的「七焚」讀書法強調讀寫並用,強調「眼到、手到、心到」。

具體操作起來就是三步: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高聲朗讀一遍;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立即投進火爐里燒掉。

燒完之後,再重新抄寫,再朗讀,再燒掉。

這樣反覆地進行七次左右,直至徹底背熟。

這種苦讀的方法,恐怕會嚇到很多的人。

曾國藩的「不二」讀書法

曾國藩受到了今人的很多追捧,他的思想、學問、處事方式等等,同樣,他的讀書法也是值得學習的。

曾國藩認為「一書未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為外人。

」他認為東翻翻西看看的方式是給外人看的,不是真正的讀書。

他堅持每日讀書,並記錄心得語,將書中的思想轉化為自己的思想。

這種讀書學習的方法,為他能夠在很多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奠定了知識的基礎。

關於讀書,他曾在寫給他弟弟的一封家書中說到:

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承皆可讀書。

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凈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由此可見,他並不在乎外在的環境和條件,所追求的只是真正學到知識。

關於讀書之法,還有著名的懸樑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偷光等等。

但是就像什麼理由、什麼方法都能讀書一樣,不想讀書的藉口也是各種各樣,有凳子太硬、有光線太亮、有地方太吵等等,一年春曉秋冬、三百六十五天都有理由不讀書:

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去東來真迅速,收拾書包過新年。

所以,不管是什麼理由、什麼方法,最重要的是去讀,只有真正去讀了,所有關於讀書的談論才有意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代文化大咖讀書方法知多少

《論語》有言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養心莫若寡慾,至樂無如讀書。而讀書也不是隨便讀的!讀書也講究其方法。「觀其大略」讀書法——諸葛亮

跟著古人學習讀書之道 完美自己

「古之學者為己」的「為己之學」也就是「君子之學」,通過讀書是為了來完美自己的。如果一個人讀書之前和讀書之後都是一個樣,那就等於沒有讀書。所以讀書以後要能夠變化氣質,那樣讀書才有用。

讀書有道-古聖先賢的讀書法,大開眼界!

1、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諸葛亮深諳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並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

腹有詩書氣質華,看看古代名人的讀書方法

腹有詩書氣質華,古代名人的讀書方法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一、諸葛亮:「觀其大略」法諸葛亮一直是中華民族千年智慧的化身。《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三人(石韜、徐庶、孟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先賢鴻儒大多手不釋卷。諸葛亮讀書「觀其大

先賢鴻儒大多手不釋卷。諸葛亮讀書「觀其大略」,與陶淵明的「不求甚解」異曲同工;北魏將軍楊大眼認字不多,卻靠聽人讀書長了知識;歐陽修的「計字日誦」教你積少成多;明代張溥「七錄」法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