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從漢中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就不行了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邦從漢中得天下,為什麼劉備就不行了呢?

文/楓葉林子


當年,劉邦被項羽封在了偏遠的漢中為王,誰也想不到,劉邦就以漢中為基地,在韓信的幫助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迅速打下了關中地區,從而取得了和項羽爭天下的資本,也最終打敗項羽,建立了四百年兩漢天下。

當劉備打下漢中時,手裡也有雄兵幾十萬,又有諸葛亮輔佐,是否可以沿著當年劉邦的腳步,一舉統一天下呢?而在關鍵時刻,劉備的兄弟關羽在荊州出事,完全打亂了劉備的統一天下步伐。

劉備出兵伐吳又失敗,從而使劉備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劉備的失敗,應該不是實力問題,而是劉備缺少大的戰略眼光,又被諸葛亮的「隆中對」所約束。

劉備起家在荊州,而荊州又是易攻難守的地方,且又和東吳有扯不清的恩怨情仇。

正所謂「成也荊州,敗也荊州」。

而「隆中對」正是糾結所在。

荊州其實是劉備真正的雞肋,守之無用,棄之可惜,不如賣個人情給東吳,也不會有後來的兩家你死我活的爭奪了。

荊州益州兩地相隔重山峻岭,來往極不方便,荊州有事,益州又不能及時救援,不然關羽也不會走投無路,兵敗被殺了。

如果劉備及時放棄荊州,退守益州重山峻岭之中,東吳想攻益州也不是容易的事。

劉備放棄荊州,可以把大批百姓撤往益州,充實蜀漢實力,同時又得到關羽等一大批文武將才。

如此,留一大將堅守吳蜀邊疆,然後領精兵北伐曹魏,沿劉邦進軍路線與曹丕爭天下,則鹿死誰手就很難說了。

放棄荊州,可以爭取盟友,又可以保存實力,這對劉備是有很大益處的!但這又和「隆中對」有根本的衝突,但荊州易攻難守,又有東吳的時時窺視,最終也是沒有守住,還和東吳打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想得天下,就得有所失去,有所側重。

抗日戰爭結束後,毛主席為了全國的解放,和蔣介石談判,就不惜放棄了長江以南的大片解放區,撤到長江以北。

因為,毛主席知道,長江以南的解放區,守,不一定守得住,撤了,還能保存實力。

最終,毛主席打敗蔣介石,解放了全中國大陸。

而劉備,在「隆中對」的約束下,不能及時調整戰略,撤出荊州,最終失人失地,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而劉備死後,諸葛亮在沒有荊州的情況下,獨領益州,照樣可以六次北伐曹魏。

只是此時實力已大不如劉備在世的時候了,而諸葛亮又謹慎用兵,很難有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作為了。

楓葉林子簡介:

劉修健,安徽阜陽地區界首市人,筆名,淮上隱士,因家鄉在淮河流域,故名淮上隱士,又名楓葉林子。

喜歡詩歌,小說。

並偶有詩歌作品創作。

其作品多在流派詩歌網散文詩界及一些網絡平台發表,受到編輯們和廣大詩歌愛好者的喜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漢風雲事件8——失荊州

荊州之重,在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人口等多方面的優勢,那是三國必爭戰略要地,荊州對於蜀漢集團的重要性,那更不必說,有它才有隆中對,沒有,從此蜀漢無力回天。換而言之,荊州也像燙手的山芋,換誰,都不...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

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是空想?

「若跨有 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