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堪稱史上最有名的戰略方針 但被毛主席指出致命要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上一篇文章中,濤哥為大家分析了,為什麼諸葛亮不會投曹操、孫權、劉表,只能選擇劉備的原因。
是因為諸葛亮是一個沒落士族子弟,在被士族掌控統治權利的曹操、孫權、劉表等勢力中,即便這些人能重用其才,可是這些人也無法扭過士族的大腿,諸葛亮無法在他們的勢力中獲得足夠的政治地位,頂多就如郭嘉一般做個幕僚而已,可是幕僚非他所長,因為他不擅長用謀,所以他就只能選擇劉備這個有上進心,有人望,有名義上的正統地位,然後又被士族看不上,沒有被士族所控制的新興軍閥。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諸葛亮這麼一個大才,一直只能「躬耕隴畝」「遊歷四方」,其實不是他不想出山,而是真心是沒遇到他所希望的明主啊。
而劉備去諸葛亮那三顧茅廬後,他意識到了劉備就是他所希望輔佐的明主,因為劉備不僅僅沒被士族控制,還是一個愛才惜才,百折不撓的英雄豪傑,值得輔佐。
可是當時的諸葛亮年紀已經不小了,要知道古人活到六十就是高壽了,當時諸葛亮已經二十七,他已經耽誤了將近十年的大好年華了,所以為了在劉備那取得更高的地位,所以他必須給劉備提出振聾發聵,一鳴驚人的建議。
而不像龐統,即便投靠了劉備,還依然自恃清高,待價而沽,因為龐統可是名門子弟,即便不留在劉備這裡,他去曹操那去孫權那,依然會得到重用,因為曹操和孫權要想取荊州,就不得不依靠龐統身後站著的荊襄士族力量。
而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就是千古傳誦的《隆中對》。
《隆中對》給處於絕望的劉備指明了方向,給了劉備繼續奮鬥下去的希望,這對劉備來說,那絕對是堪比幾天滴水未進時,遇到了一股甘泉。
而《隆中對》提出的不與曹操、孫權爭鋒,而是去取荊州益州,然後再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繼而連吳抗曹,待天下有變時,興正義之師,復興漢室,一統天下。
這是很高明的戰略方針,諸葛亮未出隆中卻已料天下三分,這並不是因為諸葛亮有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是通過他的智慧分析出來的結果。
可以說《隆中對》是一份非常高明的戰略大計,是諸葛亮這個戰略大師的智慧結晶。
可惜的是,諸葛亮是戰略大師,卻非戰術大師,軍事全才毛主席就曾一針見血的指出了《隆中對》的一處致命錯誤,甚至說「蜀亡始誤於隆中對」。
毛主席的評價是這樣子的「千里之遙而二分兵力。
其終則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敗。
」
毛主席的意思是,蜀漢本就弱小,還要分兵,就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相反還會被敵人各個擊破,最終自取滅亡。
毛主席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隆中對》提出的戰略大勢是沒問題的,可是具體行動上確實有欠考慮。
毛主席思想中有一條非常重要,那就是「實事求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犯了沒有「實事求是」的大原則。
首先是諸葛亮的《隆中對》脫離了劉弱曹強的現實。
即便劉備全取了荊益兩州,在實力上也無法和曹操相提並論,天下十三州,即便讓劉備占了兩,可是曹操還有九,這就是很現實的實力差距。
在絕對實力面前,你只能集中自己的兵力,伺機尋找戰機,以求小口小口的吞掉敵人。
可諸葛亮卻讓本就實力不濟的劉備勢力,二分兵力,這就將自己的力量給削弱了。
然後是《隆中對》脫離了荊益兩州之間交通不便,通訊不暢的現實問題。
雖然咱們在地圖上見現在的四川和湖北也就隔了個重慶,可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即便是現代,從湖北入川除去坐飛機外,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在古代,從湖北到四川,最快也得走上一兩個月,而且那個時候又沒信鴿。
這就造成了即便一方取得了重大勝利,另一方也不能及時增兵擴大戰果,而如果一方失敗的話,另一方也不能及時增援。
後來大家也見到了,關羽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都要遷都,如果這個時候有援兵以擴大戰果的話,那將不得了。
可是關羽水淹七軍後他自己的實力也到了強弩之末,被東吳偷襲後方後,便大敗了,而且敗了還得不到任何援兵,只能走向滅亡。
等關羽都死了,劉備才知道關羽戰敗的消息,這就是交通和通訊不暢,帶來的惡果。
所以我覺得占據荊益二州三分天下,連吳抗曹的大戰略是高明的,可是分兵兩地,「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的戰術是錯誤的。
我覺得應該將主要兵力集中在荊州,因為荊州的地勢利於進攻,而且襄陽是大城,也利於防守,荊州也富庶,能養重兵。
然後分出少量的兵馬守劍閣,防止曹魏偷襲益州,然後益州就可以成為劉備勢力的大後方,天府之國只要沒有戰亂,那實力的恢復發展是非常迅速的。
等積蓄了足夠的力量,並整合了內部資源後,便可趁被士族控制的曹魏有變,尋找戰機,集中兵力進攻曹魏薄弱之處,一步步的蠶食,這樣子才能最終打敗曹魏,繼而統一中國。
軍師聯盟中關羽北伐曹操被孫權奪荊州身死,其違背諸葛亮便註定
《軍師聯盟》最新劇情,劉備大將關羽北伐曹魏,奪襄陽攻樊城,終被孫權抄襲後路所敗,失荊州孤立無援,在曹操和孫權的夾擊下被東吳斬殺,關羽的出擊實際上嚴重違背了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構想,在開始之初就必敗。
諸葛亮為什麼不執行《隆中對》的戰略,等到「天下有變」時再進行北伐?
隆中對中曾言:「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之後劉備的戰略也基本按照隆中對執行,還比較順利,拿下了荊州、益州、漢中,甚至超過了江東孫權集團。魏蜀吳短暫...
寒硯三國:季漢北伐與隆中對戰略的放棄
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關羽北伐,試圖在本應戰略防禦的時期將西線的勝利拓展到整個漢水流域,莽撞地衝破了曹孫劉三方在漢水、湘水地區形成的短暫戰略平衡態勢。關羽北伐,在招致以關羽為首的劉系荊州方面軍全...
寒硯三國:季漢北伐與隆中對戰略的放棄
犯了左傾機會主義錯誤的關羽北伐,試圖在本應戰略防禦的時期將西線的勝利拓展到整個漢水流域,莽撞地衝破了曹孫劉三方在漢水、湘水地區形成的短暫戰略平衡態勢。關羽北伐,在招致以關羽為首的劉系荊州方面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