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說了什麼話讓劉備非常惱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趙雲是劉備的大將,也是劉備身邊最為忠心耿耿的保鏢。

劉備想提拔趙雲,可惜趙云為人太過於耿直,有時目光看的太遠,說話直來直去不拐彎,得罪了劉備,這讓劉備很不爽。

其中在劉備東征時,趙雲說的最讓劉備不受用的話就是:「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

陛下可早圖關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凶逆,則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

願陛下察之。

劉備當然不服氣,以自己和關羽張飛情深意切來比喻:「孫權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趙雲繼續說:「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

願以天下為重。

」先主答曰:「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

這便是趙雲,儘管對劉備中心無二,甚至長坂坡差一點為劉備的兒子劉禪死去,但劉備內心對趙雲很是不滿:

其一,不理解趙雲對自己和關羽張飛的感情。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天下聞名,即使僅僅是流於形式,但是事實上大家都知道三個人的關係非同一般,劉備鬧革命多虧了這兩個人。

關羽被東吳人殺害後,魏文帝曹丕詔問群臣:「劉備是否會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侍中劉曄回答說:劉備和關羽「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關羽被殺害,如果劉備不能為他報仇,對關羽的恩義就不算是全始全終了」。

可見趙雲的眼光此時並沒有劉曄高明,或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其二,不理解自己為何要出兵。

劉備出兵東吳,也是為了收復失地。

當日隆中對的時候,諸葛亮說過:占有荊州益州,然後可以取天下。

關羽擅自攻打襄樊,罪有應得。

當時劉備軍勢力膨脹,眼看就可以對曹操勢力形成鉗形攻勢,可荊州失了,劉備能不急嗎?

其三,對東吳的嚴重低盼。

劉備決定滅吳,而不僅僅是索荊州(何況荊州本來就是人家的)這也就是吳主將殺死張飛的兩人頭顱送還劉備請求議和的時候劉備不從的原因,關羽僅僅是個藉口,由滅吳而實現二分天下才是劉備的根本目的,真正的軍事鬥爭是沒有情感的,只有利益。

劉備看不起東吳,當年兵力衰微的時候,孫權就把妹妹嫁過來,何況自己如今做了蜀漢的皇帝。

其四,為兒子劉禪打天下做準備。

劉禪是什麼樣的人,劉備一清二楚,指望著他一統天下門都沒有。

為子孫當牛做馬,劉備也不例外。

整個中國古代史,基本上就是人才的鬥爭史。

得人才、用人才,就能取天下。

劉備恰好是個會用人的主,而且得了西川之後,兵強馬壯,猛將如雲。

但是這時候的劉備,大家都知道,年紀不小了,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以劉備知人善任的特點看,劉備一定知道:自己的兒子劉禪是個什麼鳥人,能不能和天下爭衡。

因此,劉備伐吳,其實是他在臨死前,為了統一天下做的最後一搏。

是他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為關羽報仇只是個很好的藉口。

屁股決定位置,趙雲在劉備大戰前夕,對劉備進行了非常正確的規勸,惹得劉備很不高興,因此被邊緣化,留在成都。

而張飛此時大吼大叫,明顯地帶有情緒,可職務卻是一升再升。

用時下的那副對聯就是: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橫批是不服不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公元221年,劉備的選擇

實際上,曹丕登基的時候全國還沒有被統一。因此劉備成為了所有漢朝擁護者所關注的焦點。著名戰略家劉曄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他認為劉備一定會發動戰爭,但方向卻不是向北,而是向東。劉曄認為:1 他更要...

英勇沖敵,江湖排局,火燒連營定成敗

小編今天和大家講一下三國演義裡面的火燒連營,三國演義大家都看過,火燒連營大家應該也聽過,那麼火燒連營的人物到底是誰呢,想必大家都知道,是劉備和吳國發動的戰爭,那麼這兩國的戰爭已經打起來了,當時的...

曹丕為何在夷陵之戰伐吳不伐蜀

坐山觀虎鬥,錯失伐吳機遇襄陽之戰,關公敗走麥城,四面楚歌,急迫下,往西川突圍,不果,被擒,不屈,以身殉國。劉備張飛聽聞關羽死訊,茶飯不思,張飛急於報仇,身死小人之手,劉備傾半個國家的精銳,東向伐...

三國孫權為什麼會向曹丕投降?

孫權繼承父兄基業,卻沒有遠大的眼光。他所想的,不過是保住江東,把荊 州吞併進來。至於一統天下,恐怕想都不敢想。赤壁之役,若非孔明和周瑜聯合在一起,孫權可能早已向曹操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