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備一件事看這個《三國》中最陰險的偽君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時代的劉備就是一個標準的雙面人物,內奸外仁。
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是一個絕對正面的角色!他那忠厚仁義的長者之風深受每個人喜愛。
其實,他是不以動聲色、謙讓有禮的外表,處處偽裝,掩飾自己。
劉備這個人及其虛偽,他的謀略偏於陰柔,極具韜晦特色,在待人上善於工於心計。
接下來,小古今就用三個事例來證明我不是在妄言。
首先,我們來談談桃園三結義。
劉備和關羽、張飛二人結義的目的何在?
仁義的劉備與張飛、關羽桃園三結義,就是從「仁」字上得到他們二位的信任,輔佐他成就大業,還組建了一支非官方的私人軍隊。
其實嚴格說,該組織並不合法:第一,劉各雖姓劉,且自詡皇室宗親,但沒有被確認,實為一介農民,所以沒有守在招兵出募兵,私自組建 「義軍」 的權力。
第二,果真是皇親,那就不允許與非劉姓的人結拜為兄弟,會破壞皇家姓氏的純正。
再往後看,咱們再來聊聊劉備攜民渡江。
劉備攜民渡江一直都是劉備仁義愛民的代表作之一,在小說里極力的講述了這件事,但是細細品味,這件事情並不簡單。
畢竟小說是小說,史實是史實。
攜民渡江的成功與否決定了劉備東山再起,這會給劉備帶來巨大的資源。
三國時期,中原的人口遠多於周邊,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劉備無奈離開樊城南下,派關羽率水軍從漢水先走,約定在江陵集合。
當時江陵囤聚了大量的兵器糧食,曹操到襄陽當天,就帶著五千虎豹騎追擊劉備,一天時間就在當陽趕上了劉備。
劉備只帶著幾十人落荒而逃,十餘萬軍民都被曹操俘虜,甘夫人、劉禪(後被救)、兩個女兒都失散,占據江陵的計劃也泡湯了。
劉備為什麼敗得如此之慘呢?直接原因是對曹操估計不足,認為曹操即便行動迅速,也會在襄陽安撫穩定之後再出擊,沒想到如此之快。
劉備攜民渡江,十餘萬人跟隨,也有很複雜的原因。
劉備盤踞新野數年,他自然也是知道人口的重要性,地盤丟了可以在去搶,但是成就霸業就需要人口,需要更多的土地給人耕種,這樣才可以擴大內在資源,可以擴大軍隊,那麼奪取地盤才有機會。
而劉備攜民渡江就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
《三國志》里記載到:劉備曰: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這裡就暴露了劉備真實的目的。
對於劉備來說,擁有一支民心歸附的群眾,一旦渡江到了江陵,將會成為劉備東山再起的巨大資源。
但是這一切卻在曹操強行追擊下,使他的盤算成為了泡影。
而面臨真實的危險,劉備直接跑了。
對於劉備來說,攜民渡江成功固然好,不成功其實還有另一個好處。
那就是一旦被曹軍追上,百姓將成為延緩曹軍追擊的緩衝。
十萬民眾前後蔓延數十里,劉備軍馬走在最前面,他們最少有十餘里的緩衝區。
曹軍即使追上,十萬百姓也會延緩了曹軍的速度,他們的速度勢必使得曹軍速度放慢,這就給了劉備一個好的機會。
歷史文獻在敘述這段驚心動魄的逃亡故事時,均未提到劉備是如何精心布置層層設防以保證民眾安全撤退的問題,而是用大段文字提及曹軍是如何風馳電掣般的急追,而劉備的部隊是如何魂飛魄喪般狼狽逃跑的敘述。
而劉備的隊伍里確實混雜了相當數量的荊州難民,這些老幼婦孺無疑拖累了南逃大軍的行軍速度。
那麼,彼時自顧不暇的劉備真的是善良仁慈且愛民如子的超凡之輩嗎?
歷史文獻對這個問題似乎做出了回答。
《三國志》記載,曹軍大舉襲來之際,劉備的親隨左右曾經極力勸他捨棄掉不能作戰的人,大軍輕裝以最快的速度向南遁逃。
劉備是這樣回答的:「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劉備的意思是,自古成大事者必以人為本,而這人指的就是荊州民眾,如今百姓們信任我、投奔我,我怎麼忍心拋下他們而自顧逃命去呢?此話似乎還有另一番深意,即劉備自認為平生胸藏大志,而欲成就大事就必須依靠百姓的支持,一到關鍵時刻就拋棄他們無異於自毀長城。
保護百姓並不一定要攜民渡江
中國有句古話:「小亂居城,大亂居鄉」,也就是說,如何有小的動亂,只需要躲在城中,儘量不要出門就是了。
如果有大的動亂的話,可以居住到鄉下去躲避些時日。
所以劉備如果真的是為了保護百姓,完全可以讓百姓分散躲會鄉間,自己也可以快速撤退,而不是讓百姓跟隨部隊南撤。
攜民渡江≠與難民混雜一起逃跑
如果劉備當真是攜民渡江,就應該讓百姓在隊伍前方撤退,自己帶領軍隊且戰且退,漸次抵抗。
但是如果從史料上看的話,會發現當初撤退時劉備的部隊是與難民混雜其間一起逃跑的。
這一現實簡直是讓我們大跌眼鏡,這不就是當初國民黨軍用過的套路嗎?
土地和人口一直都是統治者軍閥所追求的東西,有了人口就代表有了錢,有了兵。
劉備當年將百姓南遷實際上是為了掌握更多的戰爭資源,而不是什麼所謂的道義!
所以我認為,劉備根本就沒有攜民渡江,而是在「挾」民渡江。
同是攜百姓逃亡,為什麼趙光義會遺臭萬年,而劉備卻得仁義之名?
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上統一了北方,他通過安撫關中馬超,遣將領進軍許都以南,自任丞相等方式逐漸穩定北方局勢後,於同年秋天開始出兵南征。當時曹操率領三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南下攻打荊州。而荊州牧劉...
三國里的」五虎上將」再厲害,對上這些人也得退讓三分!
我們對三國這段傳奇的歷史印象更多的是來自於三國演義,而三國演義中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武將之間的大戰三百回合。然而事實上,真正的戰爭是很少會發生單挑這種事情的。百家講堂,談笑古今,今天我們不講武將,我...
一場悲慘的追擊戰,劉備險些喪命,女兒也落入敵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劉琮的投降對於劉備是一次沉重的打擊,這也就意味著劉備及諸葛亮通過寄寓荊州努力發展自己的勢力,並從荊州內部進行和平演變的預定策略徹底破滅。
劉備以「仁義之名」欺世數千年,今藉此二事揭開劉備奸雄本色!
劉備自稱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但從小生活貧苦,靠織席販履為生。劉備以此身份卻走上帝王大道,若說劉備是正人君子,仁義之主,無知的百姓會信,你會信嗎?
品三國智慧5:劉備在荊州那些事5:戰略轉移
公元208年秋,曹操帶領數十萬大軍南征荊州。首當其衝的便是劉備駐守的新野,諸葛亮設計火攻,大敗曹軍一部。曹操聞知大怒,親自帶兵繼續進攻劉備。形勢危急,諸葛亮建議放棄新野、樊城,向襄陽撤退。劉備...
劉備扶老攜幼帶著十萬百姓逃亡是不忍拋棄還是另有原因?
曹操八路追兵追砍劉備,曹軍勢大,劉備弱,樊城薄,諸葛亮就勸劉備棄樊城,渡漢水。然而一路上劉備是「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江」,「同行軍民十餘萬」。如此目標巨大,行動緩慢,豈不是等著曹操來砍嗎?...
劉備南逃為啥要帶十萬民眾?真是因為仁義?可是最後為啥還是獨自逃跑?
大漢皇帝高祖劉邦在被項羽追殺時,為了逃命竟然一腳把自己的兒子踹下車,這真是讓人無語。有人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反對者說連自己的兒子都不愛,更何況對自己的百姓呢?這樣的人都能做了皇帝?歷史上還有一...
劉備在仁義下的另一個真面目,所有的一切不過是手段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是一位仁德的主公,有仁有義,還得來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頭。大家也都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傾向蜀國的心態寫下的小說,而真正的劉備在仁義的外表下,到底又隱藏了怎麼樣面目?
劉備攜民渡江背後的故事
劉備「攜民渡江」是《三國演義》里的一個經典故事。劉備面對曹軍大舉南下,且戰且走,但是在撤退時,還不忘百姓。一路上保護百姓共同後撤,最後到達江南。這件事就是所謂的「攜民渡江」。正史和《三國演義》都...
劉備總帶百姓逃亡,誰想過這是他翻身的本錢
先說一個冷笑話:三國里打敗仗最多的人是誰呢?劉備:自己從頭至尾指揮的仗從來沒贏過。也因此,被評為古代十大敗將之一。.........正文分割線.........劉備,三國梟雄之一,被稱作仁義劉皇...
曹操率五十萬大軍進荊州,為什麼劉備堅持攜民撤退?
公元208年,曹操親率大軍五十萬,南下荊襄討伐劉表,真實意圖在於謀奪荊州,滅劉備,以絕最大隱患。可是收到消息的劉備卻攜帶十萬荊州民眾緩慢撤退,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劉備為何還要做出這種安排呢?
當陽之戰,劉備攜民渡江,是救民還是害民,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三國演義,小編看到曹操率大軍進犯新野、樊城,劉備攜民渡江。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在電視劇中,這一段都十分感人。但是小編看到的是,劉備輕率帶百姓搬離家園,造成數萬百姓的無辜死傷。那麼,當陽之戰,劉備攜民...
劉備攜民渡江的真相!諸葛亮無計可施,曹操譏笑說:自食其果!
荊州九郡,新野只是一個小縣城,湊不出十萬民眾。《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火燒新野退曹軍,劉備無奈打算將數萬百姓遷入樊城,隨後曹操八路大軍掩攻樊城,劉備問計諸葛,諸葛亮說:可速棄樊城,取襄陽暫歇。
劉皇叔逃跑為何帶百姓,曹丞相赤壁為何遇東風
上回說到,劉備不敢襲取荊州,於是就率眾逃跑。一路上劉備不斷的收斂百姓。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有人對劉備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意思...
從劉備攜民渡江這一段故事來看,真實的劉備究竟是仁義還是奸詐?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劉備為避曹軍攜新野樊城之民奔逃。但是到後來,這一段便引發了後人對劉備為仁君一說的質疑。到了近代,更是有了魯迅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一說。從實際出發,劉備究竟是仁義還...
劉備做了件事,卻被誤會千年,小人之心要不得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平靜十八年之久的荊州硝煙四起,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突襲荊州。八月,荊州牧劉表病逝,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荊州陷入一片混亂當中。
為躲避曹操的追殺,劉備想出一個絕佳方案,以百姓為牆!
說起三國時期蜀漢陣營的領導者劉備,人們往往會被演義中描述的形象誤解,認為劉備為人十分仁義正直,他不僅愛民如子,更是為了匡扶漢室操碎了心。相比之下,曹操則就是竊取漢室的大奸大惡之徒了。然而即便是...
劉備攜民渡江,帳本算得好!
劉備攜民渡江,是愛民,還是以民為盾掩護逃跑?原因是他算了一本帳。 諸葛亮火燒新野、水淹曹仁後,帶領新野軍民轉到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樊城,假買民心誘降劉備,諸葛亮知樊城守不住,準備退守襄陽。劉備發...
劉備為何帶著百姓一塊逃跑,這則成語故事揭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習鑿齒的評論,所涉及的故事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要人物是劉備。原文如下:
也說攜民渡江,劉備赤壁之戰的首功之人
本文基於小說三國演義而非歷史。三國是一個能人輩出的時代,無數的英雄、梟雄、奸雄、武者、智者在這個大舞台上為了各自的目的而演出著不同的曲目,而無論怎麼評價,作為蜀漢開創者的劉備,三足鼎立中的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