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備攜民渡江這一段故事來看,真實的劉備究竟是仁義還是奸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劉備為避曹軍攜新野樊城之民奔逃。
但是到後來,這一段便引發了後人對劉備為仁君一說的質疑。
到了近代,更是有了魯迅之「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一說。
從實際出發,劉備究竟是仁義還是奸詐?
來看看《三國演義》是怎麼說這一段的。
攜民渡江這段是這麼描述的:卻說玄德同行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挑擔背包者不計其數,路過劉表之墓,玄德率眾將拜於墓前,哭告曰:「辱弟備無德無才,負兄寄託之重,罪在備一身,與百姓無干。
望兄英靈,垂救荊襄之民!」言甚悲切,軍民無不下淚。
忽哨馬報說:「曹操大軍已屯樊城,使人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趕來也。
」眾將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
今擁民眾數萬,日行十餘里,似此幾時得至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敵?不如暫棄百姓,先行為上。
」玄德泣曰:「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
今人歸我,奈何棄之?」百姓聞玄德此言,莫不傷感。
後人有詩讚之曰:「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
至今憑弔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
首先一點,古人對於劉備這件事的做法是怎麼評判的呢?
《三國志》中的描述與三國演義相類,只是簡略了些,也就不引用了。
而上面提到的嘉靖本中多的那句史官評述,也是裴松之注提到的原話。
因此至少從這個史官的角度看,他對於劉備的這個做法也是表示讚揚的。
至於現代人的看法,我個人認為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首先在評價這個問題之前,既然要評價這個問題,那麼至少要讀過三國演義,那麼評價者基本早就有了對於劉備的心理定位,因此在評價這個問題時,會從自己對於劉備的心理定位角度出發:如果是一個劉備的支持者,那麼往往會認為這段正好體現了劉備的仁德,毋庸置疑;而一個認為劉備的仁德是假的,其實是虛偽的人,往往會認為劉備其實是為了表現自己的仁義而故意這麼做,甚至是為了拿百姓當擋箭牌減緩曹軍行進速度之類的。
因此總的來說我認為不太可能能夠完全客觀的從這一件事來判斷劉備是仁君還是奸雄,其實一個完全客觀的東西或許本來也就不存在,這種東西題主也沒必要過於糾結,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就好了,評論的說到底都是一家之言,很大程度上只能代表著答題者本人對於劉備的看法而並非一個普世的價值觀論斷。
說到底「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一個人的評價尤其是文學作品中人物的評價,蓋棺定論是不存在的。
劉備攜民渡江,十餘萬人跟隨,原因卻沒那麼高尚
有三件事出乎劉琦、劉備的預料,一是劉表死得太突然,二是劉琮投降太快,三是曹操來得太快。劉琦是個孝子,當時任江夏太守,劉表去世時回來奔喪,被拒之門外。其實劉琦也是想武力奪取荊州的,部隊都已經過江,...
問天下誰是英雄?劉備——捨己為人
看《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印象很深。公元208年,劉備在新野大敗曹軍後,移兵樊城。曹操為了報仇,親自率大軍向樊城殺來。劉備兵少將寡,樊城池淺城薄,難以抵擋曹操大軍。劉備聽取諸葛亮建議,撤...
劉備「攜民渡江」是陰謀嗎?真相可能毀人三觀
劉備可以說是三國演義裡面最富有爭議的人物了,有人說他是真君子,一生仁德,善待他人,又有人認為他是一個虛偽的小人,假仁假義,江山都是騙和哭來的。如果我們持的是後面的角度,那麼回過頭來再去想想劉備作...
劉備在仁義下的另一個真面目,所有的一切不過是手段
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是一位仁德的主公,有仁有義,還得來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名頭。大家也都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傾向蜀國的心態寫下的小說,而真正的劉備在仁義的外表下,到底又隱藏了怎麼樣面目?
與曹軍交戰慘敗,劉備「帶百姓逃命」的真實目的?
有人說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只是感激。而帶百姓逃亡患難見真義,才是諸葛亮死心塌地追隨劉備的根本原因。在赤壁之戰前,劉備在隨時會被曹操追兵殲滅的情況下,堅持帶百姓一起逃亡日行十里。最終慘敗的事情。
劉備為何帶著百姓一塊逃跑,這則成語故事揭示真相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習鑿齒的評論,所涉及的故事是在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要人物是劉備。原文如下:
品三國智慧5:劉備在荊州那些事5:戰略轉移
公元208年秋,曹操帶領數十萬大軍南征荊州。首當其衝的便是劉備駐守的新野,諸葛亮設計火攻,大敗曹軍一部。曹操聞知大怒,親自帶兵繼續進攻劉備。形勢危急,諸葛亮建議放棄新野、樊城,向襄陽撤退。劉備...
趣評《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實則害人利己
今天要說的還是劉備攜民渡江的故事,也可是說是一場人為的事故。只少有許多人認為,劉備的攜民渡江,是挾民渡江。新野的老姓並非自願跟著他逃生,只少是不是全部自願的。這樣說並不是憑空亂說的,我們來分析下下。
趣評《三國演義》:劉備攜民渡江 算是仁義之師嗎?
大家都知道,劉備攜民渡江,是在曹操大軍壓境,情況十分危急之下進行的。就當時的實力來看,劉備毫無反抗之力,就連招架的功夫都不是那麼的足。劉備逃出新野之時,同行的軍民十餘萬,組織力度又不強,軍民混雜...
從劉備一件事看這個《三國》中最陰險的偽君子
三國時代的劉備就是一個標準的雙面人物,內奸外仁。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是一個絕對正面的角色!他那忠厚仁義的長者之風深受每個人喜愛。其實,他是不以動聲色、謙讓有禮的外表,處處偽裝,掩飾自己。劉備這...
劉備做了件事,卻被誤會千年,小人之心要不得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平靜十八年之久的荊州硝煙四起,曹操的數十萬大軍突襲荊州。八月,荊州牧劉表病逝,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荊州陷入一片混亂當中。
當陽之戰,劉備攜民渡江,是救民還是害民,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三國演義,小編看到曹操率大軍進犯新野、樊城,劉備攜民渡江。無論是小說中還是在電視劇中,這一段都十分感人。但是小編看到的是,劉備輕率帶百姓搬離家園,造成數萬百姓的無辜死傷。那麼,當陽之戰,劉備攜民...
劉備攜民渡江,帳本算得好!
劉備攜民渡江,是愛民,還是以民為盾掩護逃跑?原因是他算了一本帳。 諸葛亮火燒新野、水淹曹仁後,帶領新野軍民轉到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樊城,假買民心誘降劉備,諸葛亮知樊城守不住,準備退守襄陽。劉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