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躲避曹操的追殺,劉備想出一個絕佳方案,以百姓為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三國時期蜀漢陣營的領導者劉備,人們往往會被演義中描述的形象誤解,認為劉備為人十分仁義正直,他不僅愛民如子,更是為了匡扶漢室操碎了心。

相比之下,曹操則就是竊取漢室的大奸大惡之徒了。

然而即便是在演義之中,我們也能從一些事情看出劉備仁義面孔下的虛偽。

比如當年長坂坡上,趙雲七進七出救下少主阿斗時,劉備為了收買人心,彰顯自己對部下的心疼,他不惜將自己的兒子摔在地上,並不滿道:「這種兒子要來何用,幾乎損失掉了我手下一員大將。

」趙雲當場感激涕零,趕緊抱起劉禪,並再次對劉備表了忠心。

且不說這一段並非歷史上發生的事情,就僅以此事來論,劉備這一次做的實在是有些過火,因此後來人們對在對這段事件進行評價時,嘲諷往往多過讚揚。

而當時劉備面對曹軍的追擊,下達的另一個決定,則更坐實了偽善這兩個字。

最初劉備暫居劉表帳下,為的就是用自己的名聲招攬荊州名士為己用。

但曹操深知劉備的能力,他沒有放任劉備發展,而是直接出兵攻打劉備。

劉備此時還沒將自己的力量發展壯大,面對氣勢洶洶的曹操,他只能與諸葛亮協商著逃跑了,而且這個逃還很有意思,他在出逃前,曾經對百姓傳達了一個指令:「凡是願意追隨自己的百姓,都可以跟著自己一同渡江避難。

要知道攜民渡江會極大的拖延逃跑的速度,因此劉備此舉就成了所謂仁義的代表,但當時劉備這麼做,真的是出於仁義麼?

要知道帶領大批百姓出逃,大大減少了被曹軍追上劉備的時間,而曹軍為了生擒或殺死劉備,就只能對這些擋路的百姓大開殺戒了,即便不屠殺百姓,趕路過程中馬匹衝撞,口角爭辯總會有。

這樣不但不會給百姓帶來好處,還會讓他們家破人亡。

而倘若當時這些人乖乖的待在城裡,曹軍只會安撫他們,絕對不會對他們進行加害。

那攜民渡江對劉備又有什麼好處呢?如果他成功逃脫,自然需要有人擴充軍隊,畢竟勢力發展壯大要以人為本,而且當時帶領這麼多百姓入東吳,實際上也是在逼迫孫權表態,若不接受,孫權就成了惡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權只能捏著鼻子接納劉備了。

僅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劉備並非什麼仁義之士,而是一個十足的偽君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攜民渡江,帳本算得好!

劉備攜民渡江,是愛民,還是以民為盾掩護逃跑?原因是他算了一本帳。 諸葛亮火燒新野、水淹曹仁後,帶領新野軍民轉到樊城。曹操八路大軍攻樊城,假買民心誘降劉備,諸葛亮知樊城守不住,準備退守襄陽。劉備發...

從劉備一件事看這個《三國》中最陰險的偽君子

三國時代的劉備就是一個標準的雙面人物,內奸外仁。在《三國演義》里,劉備是一個絕對正面的角色!他那忠厚仁義的長者之風深受每個人喜愛。其實,他是不以動聲色、謙讓有禮的外表,處處偽裝,掩飾自己。劉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