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次大的水戰相似度極高,都以弱勝強,戰爭也決定了歷史走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識。


在東漢末年,在長江流域發生了一次大的水戰,這次戰役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抗擊曹操,雙方力量懸殊,但孫劉聯軍獲勝,曹操打敗北逃,自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

而在元朝末年,在鄱陽湖,陳友諒和朱元璋率領的水軍也進行了一次大的血戰,結果陳友諒敗了,朱元璋部就此成為江南一帶最有實力的反元義軍,也奠定了大明帝國的基礎。

鄱陽湖大戰連環畫

對比兩次水戰,戰爭的相似度極高

首先,擁有實力最強的艦隊結果輸了,而且輸的很慘,簡直是一敗塗地。

《三國演義》中描述赤壁之戰時,曹操攜雄獅百萬。

而孫劉聯盟時,兵馬最多5萬人。

然而結果卻是,曹操輸得很慘,孫劉聯軍大勝。

鄱陽湖決戰時,陳友諒率軍60萬,而朱元璋的兵力只有20萬,結果是陳友諒輸了,朱元璋大勝。

這兩次大的決戰最後都是以少勝多,堪稱歷史上的經典戰役。

曹操可謂雄獅百萬

兩次戰役當中,勝者都成功運地用了火攻

《三國演義》中描述,在赤壁之戰中,由於曹操的部隊來自北方,不習慣坐船,在船上容易頭暈嘔吐。

於是龐統獻計,用鐵索將船艦首尾相連,人馬在船上如履平地。

周瑜手下老將黃蓋說,敵眾我寡,他們戰艦首尾相接,可火攻。

於是就上演了一部"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苦肉計,詐降騙過曹操,火攻導致曹軍戰船全部被燒光,兵馬淹死燒死不計其數。

火燒赤壁

在鄱陽湖決戰中,陳友諒的船艦巨大,陳自個想了個法子,用鐵索把船艦連在一起。

朱元璋的部將郭興建議火攻,於是朱元璋派人駕駛漁船,裝滿火藥柴薪,順風放火,一時間陳友諒的百艘巨艦起火,卻無法散開,導致死傷過半。

火燒赤壁的情形再度上演,鄱陽湖終成人間地獄。

鄱陽湖大戰

陳友諒不知道火燒赤壁嗎?

歷史的重複是有它的必然性,我們常說以史為鑑,難道陳友諒不知道火燒赤壁嗎?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他是元末明初的人,生於1330年。

羅貫中和施耐庵合著過《水滸傳》,算起來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學生。

而施耐庵在元末曾是陳友諒的軍師,跟陳友諒的關係,就像朱元璋和劉伯溫的關係一樣。

據說施耐庵也是個全才,詩歌文章、天文、地理、醫卜、星象等無一不精。

輔佐陳友諒時,也是給建言獻策不少。

但後來陳友諒殺了徐壽輝,自立大漢皇帝後,開始貪圖享樂,又聽不進去忠言,於是施耐庵慢慢地退出了陳友諒的圈子。

羅貫中

按照這層關係的推算,陳友諒應該認識羅貫中。

《明朝那些事兒》中間提到,「不知何故,陳友諒會採用當年曹操用過的昏招,要麼就是羅貫中沒有寫完《三國演義》,要麼就是寫完了忘了送給陳友諒一本。

雖然當年明月調侃陳友諒,但是說明陳友諒對史書讀的不多。

也有人說,陳壽的《三國志》中對赤壁之戰描述的並不多,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卻描述很精彩,因此《三國演義》裡面的赤壁之戰實際上描述的是鄱陽湖決戰。

因為《三國演義》成書時,已是明朝初期,而且距那場戰役已過去7年了。

施耐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赤壁之戰真不是假的!

有很多人說赤壁之戰只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文學塑造,可事實是赤壁之戰是有史料記載的,是真實的!江西師範大學方誌遠教授在《百家講壇》國史通鑑之秦漢三國篇中曾介紹到,赤壁之戰是真實的,只不過沒有《三國演義...

赤壁之戰曹操敗北真相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20萬大軍南下,企圖統一中原。劉備和孫權聯合抗之,雙方的水軍在赤壁(今天的湖北省境內)展開了對峙。曹操因己方士兵不悉水戰,下令用鐵索將戰船連在一起,用來減少船身的晃動。東吳...

歷史上的火攻戰爭

人類學會使用火之後,便加快了適應自然生存的步伐。用火可以做出熟食,這減少了人類消化實物的時間,增加了使用腦袋思考的能力。同時,火幫助人類狩獵、製作工具、適應新環境。在今天的生活中,火的使用,更是...

古代兩場戰爭匪夷所思,結局竟然如此相似

在小編的學生時代,對中國歷史有莫名的觀感,想必在座的各位看官也有同感,不知道你們發現木有,歷史浩浩湯湯,但總有一些事件卻又出奇的相似,讓人感覺到歷史這位老人的蜜汁神奇。今日把我的一些想法拿出來,...

決定天下的歸屬,赤壁之戰的原型

東漢末年到西晉再次統一天下的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讓人感興趣的時期之一,不在於英雄輩出,也在於出現了很多經典的戰役,這其中當屬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更讓人津津樂道。 熟悉名著《三國演義》的都...

人生大智慧:品味失敗

公元208年,曹操與孫權、劉備在長江赤壁對峙,曹軍將士大都是北方人,不習慣坐船,更不善於水戰,於是曹操用鐵索將大小船隻連在一起,如此一來,人馬走在船上如履平地!曹操十分高興。可惜好景不長,開戰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