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寫《三國演義》,為何說他是導致中國百年屈辱的「元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提起羅貫中,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國演義》的作者,可以說《三國》就是鴻篇巨製啊,但羅貫中作為《三國》的作者,確讓老呂對他百感交集。

因為是他導致中國近百年的屈辱啊!

羅貫中,元末明初小說家、戲曲家,公元1356年參加了張士誠的農民起義軍,參與滅元;公元1363年離開了張士誠,1366年會杭州開始寫《三國志通俗演義》。

看到這裡,問題來了!

羅貫中為什麼要離開張士誠?三年的空白他究竟在做什麼?

老呂認為,羅貫中之所以離開,是因為壯志未酬,千里馬遇不到伯樂!得不到張士誠的重用,羅貫中自然就選擇「另謀出路」。

在追隨張士誠的7年里,羅貫中認識到了戰爭的殘酷,也認識到了張士誠絕對不可能滅元成功,於是就決定「棄武從文」,開始編纂文學作品《三國》。

但是羅貫中犯了一個錯誤,他,拖,稿,了!他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就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走三年!

三年時間,中國的歷史,已經走向了其他方向,被改寫了……

1363年,發生了一場戰役。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鄱陽湖水上大戰,陳友諒的60萬水軍乘坐豪華戰船,戰船分三層,旱兵也能騎馬在船上來回巡視,朱元璋的20萬水軍乘坐的是漁船,兩軍交戰。

如此明顯的差距,勝負已定啊!

但是陳友諒輸了這場戰役,他在戰略上,選擇了用群攻戰術,鐵索連船對抗朱元璋。

結果就輸在了朱元璋的一把大火之下,60萬水軍,強大戰船,敗北了!

朱元璋此戰告捷,隨後又除去了張士誠,奪得天下。

這場鄱陽湖戰役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因為我們在《三國》中看到了這場戰役的記載——赤壁之戰!

如果當初羅貫中沒有拖稿,那麼《三國》不會三年後才出版,陳友諒看了《三國》就會吸取經驗,不會鐵索連船,那麼,歷史是不是就改寫了?

陳友諒如果做了皇帝,他出身漁民,有造船天賦,肯定能大力發展造船業,實現殖民擴張。

他也不會「廢團茶改散茶」。

他統一中國以後,利用發達的造船業開始向西方殖民擴張,中國的瓷器、絲綢和茶葉就可以通過絲綢之路,銷往全球各國。

但是這都是我們的幻想,因為羅貫中拖稿了,陳友諒也沒有借鑑前車之鑑,朱元璋開創了大明王朝,提防武將,還廢團茶,造成點茶法失傳了。

雖然朱元璋也很重視造船業,明成祖朱棣也組織了鄭和下西洋,但並不是開拓殖民地啊!

所以說,中國近百年屈辱,還是羅貫中太拖稿造成的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世紀世界最大規模之水戰-鄱陽湖之戰

朱元璋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起義而奪得江山的皇帝,他的江山來得太不容易了。從一個乞丐,一個和尚,一步步的成為了華夏大陸的最高統治者,明朝開國皇帝。期間他受到了多少的磨難,受到了多少的挫折?朱元璋...

決定天下的歸屬,赤壁之戰的原型

東漢末年到西晉再次統一天下的這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讓人感興趣的時期之一,不在於英雄輩出,也在於出現了很多經典的戰役,這其中當屬三大戰役之一的赤壁之戰更讓人津津樂道。 熟悉名著《三國演義》的都...

人生大智慧:品味失敗

公元208年,曹操與孫權、劉備在長江赤壁對峙,曹軍將士大都是北方人,不習慣坐船,更不善於水戰,於是曹操用鐵索將大小船隻連在一起,如此一來,人馬走在船上如履平地!曹操十分高興。可惜好景不長,開戰後...

古代兩場戰爭匪夷所思,結局竟然如此相似

在小編的學生時代,對中國歷史有莫名的觀感,想必在座的各位看官也有同感,不知道你們發現木有,歷史浩浩湯湯,但總有一些事件卻又出奇的相似,讓人感覺到歷史這位老人的蜜汁神奇。今日把我的一些想法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