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隆中對》存在致命缺陷,司馬懿:諸葛亮死後蜀國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公元207年,被曹操打敗的劉備無處可去,只能南下荊州投靠了劉表。

多年的寄人籬下讓劉備經常感嘆,英雄無用武之地,難道自己就要這樣一事無成的老去。

正當劉備心灰意冷的時候,劉表的身邊的謀士徐庶向他進言說,離這裡不遠的臥龍崗有一個奇才名叫諸葛亮,與我是好朋友,主公如果能夠將他請出山,那麼一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劉備聽了徐庶的話,立刻帶領關羽、張飛前往臥龍崗,拜訪諸葛亮。

後面就是三顧茅廬的故事,相信廣大讀者都很清楚,這裡就不再講述。

只說諸葛亮答應了劉備出山之後,劉備向他請教謀取天下、復興漢室的方法,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當時天下的形勢:

諸葛亮對劉備說,自從董卓擾亂洛陽朝廷之後,東漢中央政府就已經形同虛設了,各地梟雄全部割據一方,相互攻伐。

北有曹操擁兵百萬,而且手中有天子這張王牌,主公肯定打不贏他;而南邊的孫權實力雖然不及曹操,但孫氏在江東已經經營三代,根基很穩,不容易撼動,只能作為盟友不能為敵。

放眼天下,能夠讓主公奪取的只有荊州、益州兩個地方了。

占領荊州、益州兩州之地,主公就有跟曹操、孫權爭奪天下的資本了,等到時機成熟,主公立刻派遣一名大將,從荊州直取洛陽,而主公則親率大軍進攻關中,這樣就能夠一舉攻克中原,恢復漢室。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分析好像醍醐灌頂,立刻對諸葛亮奉若神明,上面諸葛亮的分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

劉備得到諸葛亮和《隆中對》之後,立刻按照裡面的建議去做,沒有幾年就得到了荊州、益州,並且進一步登基稱帝建立了蜀國,與曹操、孫權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可是劉備直到死,也沒有完成天下的大一統,這主要是因為《隆中對》在戰略上有嚴重的缺陷。

按照《孫子兵法》的分析,《隆中對》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就是整體思路的錯誤,在《孫子兵法》之中,「不戰而屈人之兵」被認為是攻城掠地的最高手段。

而在《隆中對》之中,所有的中心思想都是「先戰而後求勝」,這就讓蜀國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是《隆中對》在戰略思想上的失策。

第二就是位置的選擇不利,四川作為天府之國,歷來都是易守難攻的代表,但是縱觀中國歷史,在四川建立的所有政權,沒有一個能夠長命的,更別提一統天下。

那是因為四川雖然易守難攻,但是也不容易出兵進攻中原,不足以制天下。

諸葛亮從益州興兵,六次出征六次皆失,自然地理條件是其失敗的客觀因素之一。

第三就是指揮不利,中國兵法強調集中兵力,以兵力集中之勢,戰勝兵力分散之敵。

而《隆中對》的最後,卻要兵分兩路,一路出秦川,一路進貢洛陽,共同進擊統一天下。

出秦川是走漢高祖劉邦打天下的老路,走宛城、洛陽是襲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的成算。

歷史上劉備在占據荊州之後又西取益州,荊州由關羽駐守;占據成都之後,諸葛亮又進軍漢中。

這是 「關羽、劉備、諸葛亮三分兵力」。

三分兵力使本已弱勢的蜀漢政權兵力不得集中,國勢分散,戰而無功,最終滅亡。

對於諸葛亮的《隆中對》,其實早在當世就有很多人看出了問題。

三國時期魏國第一謀臣司馬懿得知諸葛亮的《隆中對》之後,就曾經說「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最後諸葛亮死後,蜀國果然被魏國所滅。

而《三國志》作者陳壽也評價說:「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這些都是非常中肯的評價。

當然諸葛亮在《隆中對》上的失誤,並不是否定他在歷史上的貢獻,而是以此探討治亂興亡中的道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三國時期蜀國為什麼會滅亡

東漢末年由於當代王朝宦官十常侍和外戚之臣兩邊相互鬥爭,導致了漢家王朝的加速滅亡,所以最後分成了三個國家,魏、蜀、吳,三家天下,這三家之君主,各有身份歷史,咱們簡單說一下。曹操:曹操的祖父曹騰,是...

諸葛亮選擇劉備作為輔佐君主極為明智

對於三國歷史了解的朋友們,對於隆中對肯定非常熟悉。當時劉備在水鏡先生推薦下多次前往草廬中拜訪諸葛亮,劉備終於見到諸葛亮。諸葛亮為漂泊半生的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並讓劉備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與孫...

魏晉:陳壽《隆中對》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當時駐軍新野的劉備在徐庶建議下,三次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見。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繼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亮...

大意失荊州背後是諸葛亮的戰略失誤造成的

話說諸葛亮提出《隆中對》之時,提出了很多戰略目標和計劃,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取的荊州和益州的控制權,以此為基礎建立自己的根據地,最終達到復興漢室的目標。然而這些目標的基礎,也是最根本的一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