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歷史上排名第二的聖人,和孔子齊名,乾隆御賜「名世真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序言

他是被稱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

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政治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三家

他曾官至兩廣總督,死後封候,卻被世人所遺忘的文武雙全的曠世奇才

他就是,孔孟朱王「儒家四聖」之一---王陽明

少年既定不平凡,科考八年官路艱。

龍場悟道立大志,此心光明千古傳。

---《頌陽明先生》墨昀先生

從14個月才出生到12歲立志「讀書做聖賢」、8年科考之路最後官至兩廣總督、只用35天就平定寧王之亂、自成一派創立影響世界的心學,到最後只留下一句「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的一生都充滿著傳奇色彩。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王陽明的歷史作用進行了肯定。

浙江大學董平教授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述《傳奇王陽明》,更是將這位從前只有思想史研究者才熟知的先哲推到大眾面前,被他們所了解。

今天就讓我們踏上這條傳奇之路,探索一下這位被人遺忘的曠世奇才、千古聖人的傳奇一生。



年少既定不平凡

王陽明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官二代的家庭(祖父王倫是兩代帝師,父親王華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天生就帶著貴族血統,他的母親懷孕超過14個月才分娩。

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一仙女駕五彩祥雲,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王倫就給他取名為「王雲」,並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但是到了5歲,陽明仍不會說話。

後來有一高僧路過他們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祖父王倫根據《論語·衛靈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十二歲時,王陽明才正式就讀師塾,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經默讀了大量史書典籍。

十三歲,母親鄭氏去世,幼年失恃,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

但他志存高遠,心思不同常人。

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他就不同凡俗,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從那時起他就立志要「讀書做聖賢」。

要知道他十幾歲的時候是喜歡舞刀弄槍的,學習成績也是處在中下游。

英宗正統年間,國家朝政腐敗,義軍四起。

看著國家的戰亂,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力。

15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獻策平定農民起義,但是可想而知,皇帝肯定是看不到他的上書。

於是15歲那年,他就獨自出遊居庸關、山海關一月之久,縱觀塞外民情,那時就已經有經略四方之志了。


科考八年官路艱

古代若想施展一身抱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科舉考試,王陽明也不例外。

20歲時,他第一次參加鄉試,中舉人後,學業大有長進。

但後來他越來越喜歡談論軍事,並且很會射箭。

家中有客人來時,他必定拿棋子與之排兵布陣一番。

然而,22歲時考進士不中,25歲科考再次再次落第。

他的父親王倫開導他說,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們以不登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最後在28歲的時候終於考中二甲進士第七,這才某個一官半職。

好不容易從觀政工部混到兵部主事,結果宦官劉瑾協「八虎」擅政,後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

王陽明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廷杖之後被關入錦衣衛大牢,後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

同時,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龍場悟道立大志

在去龍場的路上接著遭到劉瑾派出的錦衣衛殺手跟蹤,被逼留下兩首《絕命詩》跳入錢塘江。

隨後他被商船救起,輾轉來到武夷山。

本想脫離世俗紛爭一心出家的他,在一位道士點撥後再次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

龍場在當時還是沒有開發的地區,王陽明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

他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期間矢志不移,探究學問真諦,終於在龍場黑漆漆的夜空下,發出了「縱皆陰影,吾心光明」的吶喊,開創了震古爍今的陽明心學,立下赫赫偉業。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陽明先生在農場的住所「陽明小洞天」

正德五年(1510年)初,王陽明謫戍期滿,復官廬陵縣(今江西吉安)知縣。

八月,劉瑾被楊一清聯合宦官張永設計除去。

王陽明隨即被召入京,擔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


此心光明千古傳

6年之後,1516年兵部尚書王瓊對王陽明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他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因為這些地方不僅貧窮環境惡劣,而且還盜賊霍亂。

所以陽明先生以體弱多病、照顧祖母、才疏智淺為由上疏辭職,但是最後被朝廷3次逼迫,不得已只能走馬上任。

當時,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初次帶兵的王陽明就擁有了「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在剿匪過程中,他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

最後在贛州,討伐利頭的盜賊,斬殺兩千多人。

最後王陽明率兵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王陽明是神。

至此,他被稱為文人中最會用兵的三人之一。

(另外兩個是諸葛亮和毛澤東)

但是又過了兩年,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

據說,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這時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後來王陽明幾經周折集結軍隊,利用空城計、反間計、調虎離山之計等,直接率兵攻打朱宸濠的老巢南昌。

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經過三天的激戰,寧王戰敗被俘,寧王叛亂歷時35天後宣告結束。

他將朱宸濠交付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然後稱病,以避免捲入多事動盪的政局之中。

所以,終武宗一朝,王陽明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

直到世宗即位以後,王陽明才加官晉爵。

所以從這就可以看出,王陽明不僅會打仗,為人處世官場之道更是不在話下。

陽明先生後來兵至南京兵部尚書,又被世宗加封為新建伯,世襲。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

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於是下詔讓王陽明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兩廣總督兼巡撫,歷時一年終於將禍亂平定。

平定禍亂後,王陽明因肺病加重,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去南康的船上。

臨終之際,弟子周積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陽明先生。

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

隆慶時追贈新建侯,諡文成。

萬曆十二年從祀於孔廟。


千古聖人的傳奇之處

所以縱觀王陽明的一生,在軍事上,數次平定霍亂叛亂;在著作上,有《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在書法上,其書法作品以行草為主,將心學融入書法,豐富了中國的書法理論;在思想上,創立心學,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對後世影響深遠。

王陽明曾經在去南京之前說過一句話,「傳授心學,才是我一生之宏願。

王陽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

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

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

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

現代大多數人因為受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的種種影響與約束,而忘記了自己的本心,王陽明的心學可以讓我們通過「聽本心」而擺脫各種體系和機制的束縛而獲得自由。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說到:「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董平教授在央視「百家講壇」講述《傳奇王陽明》,更是將這位從前只有思想史研究者才熟知的先哲推到大眾面前,被他們所了解。

王陽明的心學和其「知行合一」的觀點才被大眾所廣泛所知。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王陽明的歷史作用進行了肯定。

一時間,「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成了熱門詞語。

正如一位心學愛好者所言:「未來,不是窮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

」別人願意將自己的財富交由你來打理,是出於對你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而不是你擁有財富的多少。


案例一

1908年,一位留學日本的浙江青年,目睹陽明心學在日本的盛行後,在日記中這樣記載道:

不論在火車上、電車上或渡輪上,凡是旅行的時候,總看到許多日本人在閱讀王陽明《傳習錄》,

許多人讀了之後,就閉目靜坐,似乎是在聚精會神、思索精義。

這位浙江青年,就是蔣介石。


案例二

日本之崛起竟與陽明心學息息相關,日本能迅速竄升與歐美列強分庭抗禮,一切都得歸功於明治維新。

而明治維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王陽明的陽明心學。

章太炎曾說:「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

梁啓超說:「日本維新之治,心學之為用也。

深入了解後,蔣介石慨然長嘆:「中日兩國的差距就在於一個王陽明。

眾所周知,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學習和踐行中國的傳統文化。

那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忘了王陽明。


就連歷史上的名人都是這樣評價他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紀昀: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嚴復:①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

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

②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啓超:①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

②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日本名將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余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這是一位被人遺忘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完人!(歷史上一共只有兩個半三不朽聖人: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

這是作為孔孟朱王「儒家四聖」之一的聖人!

這是一位精通「儒、道、佛」三家的儒學集大成者!

作為龍的傳人,我們不能忘了王陽明這位聖人。


傳播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關注家庭教育,墨昀先生一直在路上。


本文由教子有方墨昀先生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

明朝一哥王陽明:我就是不一樣的煙火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集立德、立功、立言於一身,這是古今聖賢的最高理想。縱觀歷史長河,能達到這「三不朽」境界的也不過才兩個半...

傳奇王陽明

以下內容是以浙江大學教授董平先生的《傳奇王陽明》為摘錄和感悟,和一些版本的事件有出入。個人認為董平教授的這個版本因為是以百家講壇的講稿為基礎編著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因為想要增加趣味性而在一些地方對...

王陽明與心學思想

上林院:本文來自於2月3日晚,我在燈下書社在線講座的分享稿件。最近對陽明心學和禪宗頗有興趣,嘗試在陽明心學和禪宗基礎上重構世界觀體系的可能,如有朋友有相關見解觀點,求指導。本文的部分感悟要感謝復...

王陽明:如何喚醒內心的強大?

心為物役,我們總覺得自己活得很累。王陽明卻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參考這位心學大家的故事,我們就會發現,心其實很強大。只要內心足夠堅定,又何苦讓自己陷入現實的夾縫中苦苦掙扎…...

神奇聖人-------王陽明

明朝第一牛人,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傳奇!文韜、武略、兵法、哲學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鑽研朱熹「格物窮理」的儒家思想,發現其「存天理、去人慾」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他創建了心學,成為...

年少不知王陽明,知道已不再少年

明憲宗成化十八年,一孩童跟隨祖父王倫一同前往京師,祖孫二人途徑鎮江金山寺時,一幫文人聽說狀元之父來了,遂設宴款待,想見識一下王倫之學。王倫冥思苦想,吭哧半天,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詩來,尷尬之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