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聖人-------王陽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朝第一牛人,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傳奇!文韜、武略、兵法、哲學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他鑽研朱熹「格物窮理」的儒家思想,發現其「存天理、去人慾」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

他創建了心學,成為中國歷史上倡導人性解放的先驅。

他的思想流傳千古,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中受益,連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都是他的忠實粉絲,並在自己的隨身腰牌上刻寫:「一生俯首王守仁」。

他就是王守仁,一個神奇的聖人。

王守仁,字伯安。

別號陽明。

學者稱為陽明先生,也成王陽明。

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

精通儒釋道三家學問,他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因平定寧王之亂被封為新建伯,死後諡號「文成」,也被稱為「王文成公」。

王陽明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里,天生有特殊的氣質。

他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

他誕生時,他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

於是起名為雲。

五歲前,並沒有體現出他的不同之處,改名守仁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

13歲那年,一次與私塾老師討論何為天下第一等事。

他說天下第一等事是做聖賢。

這也為他以後的偉大埋下伏筆。

公元1499年,王守仁參加會試,賜二甲進士第七人,觀政工部。

公元1506年,王守仁等上書南京給事中戴銑,結果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龍場為驛丞。

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

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

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

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在王守仁巡撫江西的一年多時間裡,他清除了為患江西多年的匪患,而在平亂的過程中,也體現了他卓越的軍事能力。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王守仁得到消息後,立即趕往吉安。

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

後來在鄱陽湖與寧王叛軍決戰,經過三天激戰,寧王被俘。

寧王之亂歷時35天後宣告結束。

然而,平叛大功卻沒有得到武宗的認同。

武宗身邊的佞幸之臣,平時與寧王交往密切,心態極端複雜。

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將朱宸濠釋放,然後再讓已經南巡的武宗親自「擒獲」朱宸濠,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

面對這樣複雜的情勢,王守仁急流勇退。

他將朱宸濠交付當時尚屬正直的太監張永,然後稱病,以避免捲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

所以,終武宗一朝,王守仁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

直到世宗即位以後,王守仁才加官晉爵。

在世宗即位之際,王守仁因父老請歸,世宗說王守仁有擒賊平亂之大功,正要論功行賞,不許他辭官。

同年七、八月,先升其為南京兵部尚書,不許他推辭,稍後又特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親。

不久,加封王守仁為新建伯,世襲

王守仁於54歲時,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並在天泉橋留心學四句教法: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造反,王守仁帶兵平亂,平亂後王守仁病逝于歸途。

王守仁是六百年來最後一個聖人。

政治上,他平定了為患數十年的江西禍亂;平定寧王之亂;平定西南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文學上,他寫出了《瘞旅文》《教條示龍場諸生》等名篇,融哲理;

書法上,他擅長行草,豐富了書法理論;

思想上,他創建的「陽明學」,又稱心學,王學。

他提倡「致良知」,強調「知行合一」。

另外他還有《大學問》《王陽明全集》《傳習錄》流傳於世;

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寥若星辰...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

他是個聖人,也是神奇的。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告知作者。

喜歡歷史的朋友可以加作者QQ543609826和作者聊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人物生平王守仁生而不凡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

數百年來 中國評價第一人

此人生於明成化七年,五歲錢不會說話,後經異士改了名字,才頓悟初化,後經弘治、正德、嘉靖五十餘年,築學立說,被儒學文士稱為自孔子以來,儒家「二聖」。他就是影響了明朝半部歷史,甚至直接促進了日本的「...

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

王陽明的成聖之道

讀史札記□ 傅紹萬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物。他創立心學,生前門徒已計萬人。他率文吏弱卒,蕩平了江西數十年巨寇。他剿撫並重、恩威並舉,從根本上掃清了困擾明政府多年的廣西部...

王陽明系列—生平思想概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封爵至新建...

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大師王守仁概述

人世的哲理長久地隱藏在玄冥之中,宇宙不知疲倦地演繹著爆炸,膨脹的輪迴,直到上天也厭倦了這周而復始的一幕,打了哈欠,眨了眨眼睛說:「讓王陽明去吧!」於是一道天光劃亮了沉寂幽遠的萬古長夜,墜入神洲大...

陽明先生35天平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殺掉了明朝的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率領軍隊號稱十萬,並發檄各地,指責當朝皇帝武宗種種不是。七月初,朱宸濠留下部將守南昌,自己親率軍隊渡江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