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

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跟他在軍事方面的成就相比,更出名的是他的思想。

他的出生,也帶著點玄乎,據傳他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了一個赤子,從天而降,他的祖父就給他取名為「雲」,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瑞雲樓」。

王陽明5歲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但卻默記了祖父所讀過的書。

一次,一個高僧經過他的家,摸著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

」他的祖父就根據《論語·衛靈公》記載「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為他改名為「守仁」,隨後他就開口說話了。

到王陽明十二歲上學的時候,想的就不同凡人,認為「科舉並非第一等要緊事」,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聖賢的人!在今天,那就是高考的成就沒有自身的修養來的重要啊!也許正是這樣的思想,成就了後來的千古完人!

後來王陽明仕途不順,被貶龍場,路上還差點被刺殺,最終自己假裝跳河自殺才保住一命,到了貴州龍場,他才發現這裡還是塊未開化地區,民眾野蠻不守法,讓他傷透了腦筋,但最終他沒有氣餒,教化當地民眾,最終贏得了愛戴。

在這期間,他望著滿天星空,自己一直苦苦思索的事情在心中終於有了答案,寫下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

對於于謙來說,當時能夠力挽狂瀾,身為文官披甲上陣親自指揮戰鬥,並最終保衛京師!完全是因為他科舉讀正書之餘還愛看些「課外書」!他所讀的兵書在京師保衛戰中派上了不小的用場,所以告誡我們,沒事讀點閒書還是很有幫助的!

但是王陽明,由於他小時候朝政紊亂,英宗又被瓦剌所俘,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影響,他發誓一定要學好兵法,為國效忠。

十五歲就屢次上書皇帝,獻計策平定農民起義,可惜沒得到賞識。

正德十一年八月,在兵部尚書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當時他巡撫的南中地帶不僅盜賊四起,而且官員和盜賊勾結在一起,百姓苦不堪言。

王守仁到任後就察覺出這裡的官員和盜賊有來往,就責問那些年老狡黠的僕役,僕役嚇得渾身哆嗦,不敢隱瞞,就如實坦白。

王陽明赦免了他們的罪過,讓他們通風報信,於是他便知道了盜賊的情況,隨後進行剿滅,他用兵「詭異」、獨斷,素有「狡詐專兵」之名。

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王守仁親自率領精銳在上杭屯兵,假裝撤退,出敵不意進攻,連破四十餘寨,斬殺、俘獲七千多人。

他隨後跟朝廷說自己官太小,不好辦事,於是朝廷給他升了官,憑他隨意調遣,隨後,他連連進攻,大敗山賊,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

據說,消息傳到北京後,朝中大臣震驚不已,只有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王伯安在江西,肯定會擒獲叛賊。

當時王守仁正準備去福建平定叛亂呢,一聽說寧王反了,趕緊前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

他知道如果寧王順流直下必定攻克南京,那樣就麻煩了,於是他來了個疑兵之計。

當時他剿滅山賊的兵都已經被朝廷收回了,此時的王陽明是孤身一人,單槍匹馬,對戰叛軍。

到江西境內,他聯合當地官員,趕緊征義兵,徵調軍糧、製造兵械船隻。

他先假裝自己已經聯繫了各地的兵力來南昌擒獲寧王,在南昌各地到處貼檄文來迷惑寧王,還說什麼號稱有十六萬兵力浩浩蕩蕩已經向你的老巢去了。

為了爭取時間集結軍隊,還寫了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劉養正勸宸濠發兵攻打南京,又故意泄露給宸濠。

這倆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宸濠心有疑慮,不敢動兵。

猶豫了十多天,發現沒啥事兒,就浩浩蕩蕩打南京去了,殊不知這時候王守仁的兵力已經集結到位了,於是他趁寧王不在,發兵他的老巢南昌,寧王聽後趕緊回來救自己的窩,倆人在鄱陽湖打了起來,最後寧王兵敗被俘。

然而由於當時的皇帝昏庸,王守仁並沒有得到獎勵,反而死在了告老還鄉的路上,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喪過江西境內,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

至於王陽明的心學,他一生推行知行合一,可能我們也只是知道一點皮毛,但卻是對後世影響極大,毛澤東蔣介石等都對他推崇備至。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思想影響了日本的發展,更有人說日本明治維新都是取自他的思想,連日本的「武神」東鄉平八郎都把「一生俯首拜陽明」刻成隨身印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都說王陽明是明朝一哥,那王陽明到底幹了啥?

1、生而不凡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雲」,並給他...

明朝第一人——王陽明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漢族,王陽明生於明朝中期,此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陽明子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弘揚「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

王守仁的真實軍事能力,你知道嗎?

王守仁即王陽明,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是中國這樣一個幾無哲學家的國度中難得出現的潛心研究哲學的著名人物。近代以來,曾國藩以及蔣介石等人對其思想的大力推崇以及文化教育的提高,現當代不斷有人挖掘出其思想...

歷史上關於王守仁的歷史成就都有什麼?

王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後世學者稱其為陽明先生,因此又有別稱王陽明。他是明朝著名的軍事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既然能獲得這幾種頭銜,那麼也就意味著王陽明在這幾方面應該都是極有成就的。

陽明先生35天平寧王之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殺掉了明朝的巡撫孫燧、江西按察副使許逵,率領軍隊號稱十萬,並發檄各地,指責當朝皇帝武宗種種不是。七月初,朱宸濠留下部將守南昌,自己親率軍隊渡江東下,...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

人物生平王守仁生而不凡 王守仁出身於浙江餘姚一個顯赫的家庭,天生有特殊的氣質。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在他誕生之前,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祖父遂為他取名為「...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一代宗師王陽明

中國歷史上的偉大人物,一代宗師王陽明 1905年,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作為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將領,他率領裝備處於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爭中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成為...

推翻程朱理學具有劃時代意義之人之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