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心學思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林院:本文來自於2月3日晚,我在燈下書社在線講座的分享稿件。

最近對陽明心學和禪宗頗有興趣,嘗試在陽明心學和禪宗基礎上重構世界觀體系的可能,如有朋友有相關見解觀點,求指導。

本文的部分感悟要感謝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胡奇英老師和霍尼韋爾(中國)控制系統首席工程師劉勇師姐的啟發。

王陽明是誰?

王陽明,本名王守仁,(1472年-1529年),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人。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

陸王心學集大成者。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督察院左都御史。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做到立德、立功、立言的聖賢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再加上曾國藩(算半個)。

也有人說,中國只有兩個人能稱為聖人,這兩個人就是孔子和王陽明。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又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孔孟朱王。

哈佛大學杜維明教授說「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毛澤東對陽明心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以一句,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來表達對王陽明的敬仰。

毛澤東之所以長於決斷、應變無窮,又能在革命事業的低谷期安時處順,勝似閒庭信步,同陽明心學支撐密不可分。

蔣介石對王陽明更是崇拜。

台灣陽明山、陽明大學都是蔣公命名。

蔣經國59歲時,蔣介石還不忘寫文章提醒他:余所重者,王陽明知行合一之說。

此心有立,然後可以應天地萬物之變也。

陽明心學因為過去被我黨批判為唯心代表,而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傳播。

但在日本、台灣,陽明學則被奉為顯學。

陽明心學更是明治維新最重要的思想武器。

日本明治維新時的軍神大將東鄉平八郞身上總是佩戴一方印章,上面刻著七個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日本維新派人物,都對王陽明頂禮膜拜。

2015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討論時談到「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對王陽明的歷史作用進行了肯定。

王陽明的悟道之路

王陽明十二歲就立志「讀書為學聖賢」。

十八歲跟理學家婁諒聽講朱子格物之學,朱聖人說「理」雖然很難悟到,卻普遍存在於世間萬事萬物之中,理無處不在,而要領會它,就必須「格」。

但朱熹並沒有說格是怎麼格,怎麼去悟。

而宋明理學的另一位偉大導師程頤則說「今日格一物,明日又格一物,豁然貫通,終知天理。

」。

於是王陽明就待在自家的花園裡,看著一枝竹子發獃,一動不動。

他的父親看到奇怪,問他在做什麼,他回答」我在參悟聖人之道」,當然他老爹就被氣得無語了,懷著成為聖賢的熱誠和疑惑,王守仁在竹子面前格了幾天幾夜,沒有得到「理」,卻得了感冒。

這也使王陽明第一次對程朱理學產生了懷疑。

22歲王陽明會試落榜。

一般人可能會知恥而後勇,尤其像王陽明這樣父親又是狀元。

但王陽明卻感悟出書房苦讀用處不大,開始學習兵法和謀略,練習武藝,學習騎射。

28歲王陽明終於中了進士,進了高級公務員隊伍。

這期間發生了一件事,讓王陽明對朱熹朱聖人的」存天理去人慾「產生了懷疑。

朱熹的理論是,要用客觀世界的「理」,去對抗主觀人心的「欲」,而這才是世界的本原。

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崇高道德,可以犧牲人的所有慾望,包括人性中最基本的慾望。

這是一個對後世影響極壞的理論,到了明代,這套理論已經成為了各級教育機構的通用教材,也是大明王朝各級官僚們的行為法則和指導思想,在那個時候,朱聖人的話就是真理,沒有多少人敢於質疑這套理論。

因為王陽明在調到刑部巡迴審案的時候,喜歡去各地的寺廟、道觀找和尚道士聊天。

又一次到了杭州一個寺廟和一個得道禪師聊天,據廟中的人介紹,這位禪師長期參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經悟透生死,看破紅塵。

但王陽明拜見禪師的時候,臨時起意問了禪師幾個問題」你有家嗎?家裡有父母嗎?你想他們嗎?「。

禪師愣住很久,回答說想家和家人。

陽明說」想念父母沒有什麼可羞愧的,是人的本性「。

之後禪師竟然默然流淚,還俗回家。

這個故事我現在讀來仍然覺得震撼,而王陽明也終於悟出人性是不能被朱熹的所謂天理所泯滅的。

正是從那一天起,王守仁意識到:朱熹可能是錯的。

他開始明白,將天理和人心分開是不對的,人雖然有著種種的慾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強行用所謂的天理來壓制絕不可能有任何效果。

到了這一步,王陽明經過十幾年的思考和求索,已經在無意識中突破了朱聖人的體系。

34歲王陽明開始講身心之學,招收門人。

35歲在對朝廷的一封上書中稱大宦官劉瑾為權奸。

我們知道劉謹和魏忠賢都是明末的著名九千歲,都是把持朝政,權傾天下,幾乎可以隨意誅殺大臣的。

劉謹當然不干,把王陽明貶到偏遠的貴州的龍場的驛丞,其實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招待所所長。

王陽明被貶後到南京與父親會面。

意外地發現父親並沒有責怪他,反而認為他做得對。

37歲那年王陽明終於到了貴州龍場,這裡後來發生了震鑠古今的龍場悟道。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這樣偏僻荒涼的地方,極其困苦的環境下,日夜默坐,動心忍性,思考聖人處此地會怎麼樣,在一個夜晚,禪定後的王陽明忽然大悟,悟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

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是陽明心學的開端,從此與程朱理學分家。

38歲在貴陽書院開始提出「知行合一」的說法。

39歲升廬陵知縣。

提出存天理,去人慾的學說。

47歲時,王陽明的的弟子把和他的對話收集整理成《傳習錄》。

48歲,王陽明任南贛巡撫,意外地在江西平定了寧王之亂。

平定寧王之亂是無疑是王陽明輝煌一生中最大的事功。

50歲,王陽明在江西南昌提出「致良知」三字。

這時王陽明的思想完全成熟、定型。

而且成熟的思想比以前更簡約。

五十七歲,王陽明抱病帶兵剿滅廣西匪亂,病死在南安。

在離開南昌前,天泉證道提出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我們會在後面詳細解釋四句教。

陽明心學思想--知

宋明理學朱熹的理簡單來說就是存天理,去人慾。

在社會實踐中的運用就是「餓死是小,失節事大」。

一言以蔽之,理學與心學的區別就是為學與為道的區別。

當程朱理學成為官方意識形態之後,這種趨勢就更加明顯。

最終的結果便是否定人心,肯定道心。

性統治了情,理主宰了心,人悲哀地淪落為理的載體,存在於世的意義與山川草木無異。

說難聽點,就是植物人。

對比心學和理學,心學的方向由心指向物,心駕馭萬物,自尊無畏,使人始終對於外部世界保持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理學由物指向心,填鴨灌輸,使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黑白不分,喪失對社會家庭乃至自身的責任感,膽小怕事碌碌無為。

心學認為唯有通過實踐,你才能夠對良知逐漸獲得認同感與親切感,並使之轉化為自覺的理性意識,從而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以謂之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主張加強道德修養以恢復人良知的本性。

「良知」最早由孟子提出,而且只有一句話「人之所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盡心上》)。

之後儒家沒有人專門講良知,直到王陽明重提良知。

良知與致良知說構成了陽明心學的內在核心。

基本思想是心學一以貫之的觀念「它既滲入於心體,又融合於德性;既體現於意義世界,又引申於人我之間。

」良知是本體,致良知是功夫,致良知是王陽明晚年論學的宗旨,是陽明哲學發展的最後形態。

孟子的良知良能和王陽明的良知良能目的都在於發現良心,但發現的途徑(致良知)及良心的內涵不同。

兩種思想體系中,心性都具有先驗本性的性質。

但孟子的心主要指其性善論所論述的天賦予人的四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陽明心學的存在論基調是,世界是一個屬人的世界,人的在世生存確證著萬物存在的意義。

在外物之間「求理」也只是為了明心踐道,發現本心,是人生活動的手段而非目的。

心學強調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有別於近代西方認識論傳統中的心的概念,它既是認識主體,又是行動主體。

心的發用流行,即是主體在同各種各樣的事物之「親歷」中獲得生命體悟和對事物價值查認的過程。

陽明認為,自宋儒以來世人盛行的知而不行的純粹認識活動,使人陷入「茫茫蕩蕩懸空」的昏昧之境,背離了生存的本真狀態,消弭了人生的意義,毒害了生命本體。

他強調行動,要人命熱忱投入人倫事物之常的社會生活,化主題內在的自律意志(心性良知)為外在的生存實踐,即所謂的致良知與事事物物,並在廣泛的生活實踐匯總,獲取理解人生的信念支柱。

王陽明的良知學說好在哪裡?第一,把天理、本心、誠意都打通了。

第二,王陽明的修行方法是致良知,就是說我們其實做每一件事時內心都會判斷對和錯,但出於私慾會壓制內心的判斷,致良知就是讓我們堅持內心的判斷,持之以恆就是讓良知做主。

第三,知行合一,能夠做主的良知既是知又是行,所以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

知行合一打碎了知識分子「懷才不遇」的玻璃心。

中國古代三次人口南遷,第一次永嘉之亂、第二次安史之亂、第三次靖康之難。

尤其五胡亂華後南北朝時期魏晉名士每日飲酒作樂服用五石散,麻醉放縱自我,以清談為樂。

自以為是千里馬,而沒有伯樂。

寧願服藥身亡,也不願實幹救國。

自命清高、救國無門,懷才不遇。

但懷才不遇是個偽命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對知識分子迂腐的自命清高的回應,知而不行其實就是不知,知而無法付諸於行就是未知。

不存在胸有天下而一屋不能掃的問題。

魏晉名士清談是從玄學發展而來,屬於虛無之論,只是官吏、文人消遣和和顯示清高的一種方式,於國於民沒有任何意義。

這一點可以參考孔乙己的之乎者也,這樣的知識分子對國家來說有何沒有並沒有什麼分別,有什麼懷才不遇?中國古代儒家知識分子有太多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國,還自我感覺良好。

禪宗與陽明心學。

王陽明吸取了禪宗的精華,又復歸於儒家。

禪宗和陽明心學其實是一脈相通的,禪宗是佛教的中國化,也吸收了中國儒家和道教的精華,但禪宗仍在佛教體系。

而王陽明認識到天道即人慾,人不能放棄家庭、父母。

吸取了禪宗思想而不出世。

六祖慧能避難南方創立的禪宗,脫離如來的一切經教,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和王陽明的思想頗為一致。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也與禪宗關係密切,因為貴州佛教以禪宗獨盛,貴州的佛教名山,大多派屬禪宗。

當然禪宗和心學也有區別。

黃宗羲指出,儒、釋界限只是一個理字。

佛教講天地萬物之理,一切置之度外,更不復講,止步在守住個人明覺。

儒家則在此之外,求理於天地萬物之間。

但在方法論上,心學和禪學是一致的。

慧能的思想是儒家化甚至道家化的禪學,王陽明的思想是禪學化的儒學。

王陽明的軍事成就---行

王陽明是一個軍事家,在戰場上百戰百勝,這個要跟曾國藩比較一下,其實曾國藩自己是基本沒打過勝仗的。

作為一個大儒,王陽明的軍功是極其罕見的。

王陽明的軍事思想是其心學在軍事領域的延伸。

中國歷史中,文人用兵以三人為最。

三人分別是諸葛亮、王陽明、毛澤東。

明史上說「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也就是說,明朝以前,文人用兵沒有超過王陽明的。

王陽明的軍功實在可以寫成一部小說,從正德十一年(1516年)開始,王陽明平定內亂,戰功赫赫。

他巡撫江西、福建、湖南、廣東等地,剿平了四省邊境多年擾民的頑寇,平定了江西的寧王叛亂,還征服廣西土酋,開拓南疆,綏靖邊陲。

由王陽明親自指揮的大型戰役有七次,大帽山之戰、橫水、左溪之戰、桶岡之戰、縛頭之戰、討伐寧王叛亂之戰、平定思、田之戰,鎮壓八寨、藤峽之戰。

這些戰役每次都以少於敵人的兵力和較小的代價,最後獲得全勝。

從心學角度,王陽明這樣一個以「人慾」為研究對象,且有大成的老油條,面對藩王造反,土匪劫糧,韃坦犯邊這樣事,猶如一個成年人看著跑來跑去的小孩,任何步驟,死路,意外,殺招都已經胸有成竹,這都是沒法以具體方法和言語去描述的情景,後來在戰場上所發生的事情,瞞天過海也好,攻其不備也罷,或用奇兵夜襲,或圍而不打,這些戰術,都是建立在王守仁對「人慾」的深刻理解基礎上,因為理解人慾,他知道敵人何處為「不備」,何時為「不備」;他知道敵人是嬌縱輕狂還是狡詐謹慎,以此來「瞞天過海」;他知道敵人是想負隅頑抗還是已經快要分崩離析,選擇奇襲還是包圍。

後來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戰略思想就是直接從王陽明而來,他從來不與敵人正面交鋒,從來都是聲東擊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經常搞得敵人暈頭轉向。

王陽明作戰思想就是從心,根據客觀條件,實事求是,而不因為爭功,怕事,等等原因去影響大局,唯一的目標就是戰勝,不在乎個人得失,所以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天泉證道四句教--理論精鍊

天泉證道,是在天泉橋上發生而得名的重要中國哲學史上的大事件,兩個大弟子向王陽明最後請教心學。

陽明心學的精髓是四句教,是王陽明去廣西剿匪走前對弟子們表述自己思想精華的話,當時王陽明病重又不得不接朝廷的聖旨,自感時日無多,後來也果然病死在歸途。

四句教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是王陽明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

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旦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

王陽明的學生錢德洪和王畿就對四句教產生了不同的理解,竟然連王陽明本人也無法說服此二人,由此竟然成為王學分化的最初源頭之一。

甚至在王陽明逝世後,他的學說傳承也因此變得混亂不堪。

錢德洪認為四句教是王學的根本,是最後的說法,是究竟之說。

良知原本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是為至善。

但對聖人來說是這樣的,而對普通人來說,不免物慾、私心,意之動就會有善有惡。

要求我們在一念發動之初,就把那一念不善的念頭克服,所以有善有惡是意之動。

至於是非對錯善惡,良知原本就知道。

既然知善知惡所以要為善去惡。

王龍溪則認為如果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麼意也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也是無善無惡的物,不可能突然冒出有善有惡意之動。

王陽明認為人有兩種,利根之人,平常之人。

利根之人特別聰慧,一點就透。

王龍溪講的是對利根之人說的,無善無惡。

對於利根人,一悟本體就是功夫,一悟到最終的究竟的東西就是一了百了。

對普通人還是要講為善去惡,知善知惡。

知行合一與我的領悟

鄧小平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的哲學基礎也是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心學做事講究內心澄明,但並不拘泥於做事的方法、手段。

只要你的目的是對的,方法上的變通或者權術並不違反聖賢的要求。

所以不像大部分古代儒生的迂腐和循規蹈矩,王陽明在為官、做事,尤其是軍事戰鬥中都是」詭計多端「,在同時代和對手們完全不在level上,在寧王造反這樣危險的局面下,都好像是寧王完全被他玩弄於手心,一步步按他的設計走向潰敗。

寧王剛起兵,王陽明擔心寧王直取南京,局勢會不可收拾,就想讓寧王留在南昌。

為了這個目的,還派人攜帶假信帶往南昌,故意讓寧王的人查獲,信上寫寧王的兩個謀士是朝廷的人,讓他們配合朝廷用兵勸寧王離開南昌,出兵攻打南京。

而寧王剛看到這樣的書信,李士實、劉養正兩個謀士就剛好來勸說寧王攻打南京。

寧王當然就會起疑心。

就這樣,在寧王叛亂剛開始最危急的時候,王陽明為明王朝贏得了時間。

歷史上,所謂叛亂最重要的是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擾亂全國局勢,亂中得利。

寧王叛亂後在南昌被王陽明所騙耽誤了時機,等朝廷反應過來就已經不會有任何機會。

同樣的,後來清初平西王吳三桂反清和太平天國洪秀全反清則都是因為打到南京就停下來,大腦短路放棄了了北上動搖滿清國本的機會。

除非能夠讓天下大亂,否則反叛自古都沒有贏的機會。

唯心與唯物。

王陽明之所以在國內還不被人所知,在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里也沒有被強調。

這是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把陽明心學看成是唯心主義思想。

王陽明的確講過無心外之物,講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你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亮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但王陽明和主觀唯心主義沒有太大關係,中國的傳統文化並沒有出現那種類似西方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以為外界的事物是我心創造的或者說我心的變現)。

王陽明講心外無物是在心和物的認知情境上講的,並不是沒有看時,就不存在,只是寂靜而已,沒有否認它的存在性。

所以也不存在我們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在唯物和唯心上的對立。

王陽明的意思是任何事物的客觀存在狀態,只有在一種特定的關係情境之中,對象物或者客觀物,才以它原本自身的樣式,顯現給我們。

我們才有可能去恰當地了解客觀物當前存在的真實狀態。

我們在看待陽明心學的時候,最忌諱先入為主,把唯心、唯物對立對立起來。

唯心唯物沒有矛盾,這個世界既是唯物也是唯心的。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

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

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

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

」「知行合一」說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這是一種實踐主義的思想。

所謂的「行」,並不是與「知」對應的「行」,也不是局限於具體的實踐行動。

王陽明曾說:「一念發動處即是行。

」可以看出,「行」包含的範圍很廣,心中萌發的意念也可以看作是「行」。

陽明心學對現代人的幫助。

知行合一的心學思想可以使現代人自我調適的能力大大加強,使自我修養的過程大大縮短,使現代人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解脫、安慰和智慧。

對當下迷惘的年輕人尤其適用。

首先,心即理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心,樹立起強大的主體意識。

其次,煉心的目的也不是成為聖賢了。

陽明心學是一種信仰哲學,而信仰只有被實踐時才有意義。

陽明心學具有思想解放的意義,它提倡人格獨立,不盲從權威,人人都可成王成聖,悍然獨往卻隨機轉化,變而通之又巋然不動。

心有主,我制外,心無主,外製我。

心為本體,萬物在我。

天地之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王陽明的心學,恢復了早期儒學陽剛雄健的人格與陽剛之氣。

從宋明程朱禮教「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奴役教育下解放了知識分子。

王陽明的心學復興運動不僅繼承了宋代陸九淵心學的方向,而且適應了當時中國社會面臨大變革的情況,針對明代中期統治的極度腐敗,程朱理學逐漸僵化的現實。

王陽明出入佛、道,雖然後來歸於儒學,但卻在儒家思想基礎上吸收佛教思想營養,把背誦依賴理學揚棄佛老的過程推向一個高峰,推進了之後三教合一的趨勢。

陽明心學不僅僅是簡單的儒學正脈,他吸收了佛、老二者之精華,借用儒釋道三棵大樹,釀出了自己的心學之果,最終在致良知上歸宗。

良知不能明覺,一個人必將渾渾噩噩,愚昧無知,騙人並遭人騙,害人又被人害,其性格也會走向偏執狹隘,自私獨裁,最終輪為慾望和他人的奴隸,昏聵一生。

知行合一就是告訴你,不要因為走了太遠,而忘記為什麼出發。

行動發自內心,心靈才不會煎熬。

王陽明的心學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終極融合,取儒道釋三家精華而復歸儒家,為儒家思想打上了最後一塊補丁。

微信公眾號:「sunnycollege」

聯繫郵箱: [email protected]

經濟、社會、哲學原創自媒體與每周三晚八點在線讀書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淺談陽明心學

中國古代有兩個半完人,半個是曾國藩,一個是孔夫子,另一個則是王陽明。在談陽明先生之前,我必須得表明我的立場:吾一生俯首拜陽明。 我想寫王陽明是因為我讀《刻意練習》一書看到這樣一個論調「通過後天的...

知行合一|程朱理學VS陽明心學

程朱理學和陽明心學都在我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程朱理學又稱宋明理學,從元朝時期,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陽明心學則一直類似於地下黨,廣泛存在於民間,尤其是東亞周邊國家。甚至有「一生伏首拜陽明」之說。...

王陽明:一個讓毛澤東和蔣介石都崇拜的人

無論在何種時代,身處何種體制,無人能代替你看顧自己的內心;對於人而言,很難否認「一生的果效皆出於心」,這正是陽明所說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學。「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

日本明治維新後的強大 居然是拜這個中國人所賜

日本是從何時崛起?答案是明治維新。是什麼文化力量引導了明治維新的思潮?日本人為何習慣打坐和跪坐,這種習慣來自哪裡?這其實就是王學裡面的靜坐、慎獨的步驟。下面就為您講述心學對日本的影響。明代大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