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諸葛亮和魏延的真實關係:如何在主觀上人性化地處理客觀的政治需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演義的》的讀者都知道,魏延和諸葛亮的關係很不好。

首先,劉備收留魏延時,諸葛亮一心要斬魏延,理由是魏延腦後有反骨,日後必反;其次,一出祁山時,魏延提出子午谷偷襲方案,被諸葛亮否定,魏延大不高興,給讀者諸葛亮不重用魏延的印象。

這種印象非常具有誤導性。

首先,從史實上來看,魏延一開始是帶著部曲投靠劉備入蜀的。

部曲是東漢末期當地豪強的私人武裝,說明魏延不是簡單的「白身」,而是帶功入伍的,這點其實和趙雲是相似的。

趙雲當年就是在劉備的授意之下,招羅了一定的武裝力量最終投靠劉備的。

也就是說,魏延和呂布這樣的三姓家奴不一樣,他不是狗急跳牆、殺了老闆投靠劉備的,而是主動投誠,根正苗紅。

諸葛亮在當時劉備力量很薄弱的情況下,怎麼可能一上來就猴急猴急地公開處決來投的魏延呢?這種演義描述方式極不符合諸葛穩定性格和惜才特點。

諸葛亮只殺過不聽指揮的陳式(陳壽之父)和馬謖(而且馬謖具體死法仍有爭議,一說死在獄中),廢黜過百官眾排的李嚴。

向來講究紀律的諸葛是不會做出這種無端之舉。

其次,魏延是北伐時期第一將領,提出子午谷提案來供主帥屬於本份責任範疇。

用不用在諸葛,提不提在魏延。

從後世對這一方案激烈的討論本身來看,子午谷奇謀本來就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總管全國軍機大臣的諸葛用和不用都有著充分理由,不採取這種軍事方案並不能說明諸葛刻意打擊魏延的積極性。

另外,魏延是同出荊州集團的老臣子,和諸葛也算是蜀漢天涯淪落人。

荊州集團的馬氏兄弟都得以重用,諸葛更是在南征北戰都要把小馬帶在身邊,後來不惜力排眾議委以重任,大有培養接班人的趨勢。

所以,諸葛沒有理由對同樣出自荊州的魏延進行打壓;馬謖死後,西涼天水的姜維成為諸葛指定的軍事接班人。

諸葛、蔣琬、費禕、董允四大名相均出自荊州。

這說明什麼?諸葛對於西蜀人歷來喜歡偏安一隅、安居樂業的特點洞若觀火,不會讓其走上劉璋時期的老路子——想打出去,必須靠外來活水,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絕不讓劉禪「本地化」。

如果說諸葛並不想殺魏延,一代大將魏延怎麼就落得被梟首的命運呢?魏延死在了自身性格上。

魏延帶部曲隨劉備入蜀,因功被劉備封為漢中都督兼太守。

其時,全軍震驚。

受職之際,魏延對劉備說,曹操來攻,守之;偏將來攻,吞之。

豪哉! 相比之下,諸葛對鎮守荊州的關羽的勸誡是:北拒曹操,東和孫權。

何其像也!不同的是,魏延自己提出並堅持了這一戰略;關羽是被動接受這一戰略,卻沒能貫徹下去。

魏延和關羽確實非常像。

他倆都善養士卒,勇猛過人。

劉氏集團把邊防任務都交給了同樣性格的人,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像拳頭一樣,在需要的時候打得出去,整個劉氏集團也只有關羽有主動進攻襄樊的能力,魏延有奇襲長安的勇略(相比之下,曹操守住北方基業即可,所以安排的曹仁和張遼都是謹慎之人,只有對付西涼才用夏侯淵這樣的殺才)。

另一個相似之處,是魏延和關羽都心高氣傲,和同僚關係不善。

關羽曾邀戰馬超,鄙視黃忠,諸葛只好寫信拍關羽馬屁,後者才罷休;後來關羽叱罵劉備舅哥靡芳和老臣傅世仁,從此無退路。

即便寄人籬下於曹操時,關羽也只跟張遼和徐晃講得上話。

魏延呢?也不遑多讓。

公元232年(建興十年),魏延與劉琰不和,言語虛誕,諸葛亮卻責備劉琰,令劉琰其後作箋道歉。

之後蜀中文武,人人都避其鋒。

唯獨楊儀不屑魏延,結果幾次差點被魏延動刀子幹掉。

那麼,以「依法治國」而著稱的諸葛亮,為什麼對這兩個封疆大吏這麼容忍呢?原因是惜才,為什麼惜才呢?因為西蜀可用的人才太少了!無論從人口基數,還是人口素質,西蜀都大大落後於魏吳兩國。

諸侯爭霸時期培養起來的軍事人才對西蜀非常非常珍貴,損失一兩個都很嚴重。

所以演義(不要小看小說的歷史背景)裡面,趙雲死了,諸葛吐血;張飛死了,劉備「噫,飛死矣!」;馬謖被斬,諸葛揮淚;法正死了,諸葛說沒人能勸劉備不討伐東吳了;夷陵之戰,劉氏集團不光輸了地盤,大批經驗豐富的將領都掛了,直接導致諸葛不得不休養生息,蜀國四周烽煙四起。

所以,諸葛掌權之後,對魏延是相當重視的,關係也應該是非常穩固的。

這表現在,諸葛亮為預備北伐,進駐漢中時,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

公元230年(建興八年),魏延大破曹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而且還假節,進封為南鄭侯。

假節、封侯這都和關羽一樣了,可以不必匯報,自行征討(其實就連死前,兩個人也都做了夢,可見何其相像)。

如果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能力和忠誠度,是不會給魏延這麼多樹立戰功的機會的,特別是不會讓其假節,自由行動;更不會在最後一次出征時帶上他,並任其為前鋒。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當諸葛亮知道自己行將就木,一切關係都變了。

關羽和劉備名為君臣,義同兄弟。

再傲也不會主動做出傷害大局的事情,更何況關羽更多的是重視面子,當諸葛說明關羽和劉備一體的邏輯時,關羽釋懷了。

但是沒有諸葛的蜀國,可能是控制不住魏延的,魏延的能力和人際關係決定了,諸葛死後,他不是一手遮天,便是不受牽制,全國動亂。

劉禪昏暈,前線的楊儀和魏延不合,姜維當時尚無軍功、威信和位置。

於是諸葛和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召開秘密會議,決定退軍,讓做前鋒的魏延斷後。

這樣高級的會議,相當於常委會,竟然既不邀請魏延參會,也不通知魏延會議精神。

只是讓費禕去試探魏延口氣,魏延果然說,沒有丞相還有我,北伐不能停。

潛台詞就是,丞相在,丞相指揮;丞相不在,我自然是老大,戰役我接管。

這一切應該都在諸葛的預想之中,也是為什麼諸葛不邀請魏延參會了。

諸葛亮真的要想殺魏延,反而會邀請魏延來,埋伏下刀斧手,砍了就是。

真實的原因是,魏延是老戰友,老部下,於社稷有大功。

殺了魏延,於公,可能會造成人心浮動,不足以取信於軍隊——魏延並無謀反和違紀在前,如何能說殺就殺?;於私,並不符合諸葛性格。

諸葛不是曹操那種通過殺糧官來振奮士氣的人。

但是既然諸葛已經做出了撤退準備,如果再邀請魏延參會,軍事意見不合,和楊儀等人關係又不合,前線造成指揮動亂甚至軍隊內亂,那麼蜀漢可能就立馬自取敗亡,不用再等幾十年了。

於是,諸葛亮把選擇權交給了魏延自己。

諸葛留下遺命,魏延斷後。

聽不聽由你。

聽的話,大家HAPPY;不聽的話,作為前鋒,兵力並不會太多,大部隊撤退了,你追擊打不過;投敵,蜀國損失並不會太大。

結果魏延真就死在了和楊儀之間的撕逼上。

魏延接受不了楊儀的領導,也接受不了斷後的小差事——再怎麼樣至少也該由我護送丞相遺體回朝才體面啊,斷後應該是趙雲、姜維這樣的偏將的事情。

魏延本無心造反,兵力也不夠,只想搞倒楊儀,搶回主動權;楊儀有丞相遺命在手,更是毫不退讓,兩個人輪流給後主打報告。

但毫無疑問,魏延的軍事才能是有的,政治手段和人際關係是失敗的,不僅沒有獲得朝廷信任,也失去了部卒的信任,最終落得差不多單槍匹馬,被楊儀派出來的馬岱給斬了。

楊儀本以為這是奇功一件,加上原來的資歷,丞相位置唾手可得,可沒想到自己也被丞相早早給定性了,回到朝廷才發現,原來諸葛已密表後主,讓蔣琬替丞相位。

後來因言論不和諧,被廢黜。

諸葛給了魏延一定的選擇自由,魏延選擇了懟,而氣度也不大的楊儀也跟著懟,最終大部隊順利撤退,內定接班人蔣琬順利接班。

這一切都在諸葛的計算中,既保持了蜀國的元氣,又順利除掉了蜀國前線高層和未來管理高層中最大的兩個矛盾體。

這就是有人性的政治智慧。

這種政治手段比宋江死前除掉文武二將吳用和黑旋風要人性、高明得多。

諸葛亮和魏延之間,生前即便算不上和諧的領導和被領導關係,但也絕對不是敵對關係。

特別是魏延這樣受到同事排擠,特別需要靠軍功來建立自信、威信和保住位置的人,只有抱住諸葛的大腿才能保住前途。

他的性格決定了,諸葛不再,他再無人賞識,命運基本就已經註定了。

這和當今辦公室文化,多少有些相像了。

歷史有時只需要簡單的現實推理,便可以琢磨出一二。

諸葛讀書,獨觀大略,不求甚解,講的就是這種智慧——不是馬馬虎虎,是常識勝於所謂的書面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為什麼要選蔣琬為接班人

諸葛亮生前,曾經對劉禪有過交待,希望以後由蔣琬繼任。蔣琬雖然沒有直接擔任丞相一職,最初也沒有開府,但無庸置疑,蔣琬就是蜀漢國的宰相,第一執政大臣。就當時的情況來說,三國還處於交戰狀態,作為執政...

蜀國滅亡的原因是什麼 亡在牛人太多

後世人談論蜀國的敗亡,主要歸因於三方面:一是諸葛亮之後蜀國政壇後繼無人;二是後主劉禪昏庸;三是大將軍姜維大意,沒有在陰平天險屯駐足夠的守軍,致使被魏國的鄧艾抄了後路……在我看來,這三類判斷多少都...

背叛成性?我真不是那樣的男人!

說起《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許多歷史名人被羅貫中大大黑得很慘,比如曹操、曹真。但就是在這部以「崇劉抑曹」為主基調的作品中,有一位蜀國大將卻同樣被黑得要死要活。這位蜀漢大將能力不比關羽、趙雲差,卻...

諸葛亮不被劉備信任,也坑死了魏延和關羽

諸葛亮還在南陽種地讀書的時候就已經對天下局勢了如指掌。為何一個足不出戶,且沒有信息來源的書生,在這樣一個政局動盪,交通閉塞,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卻能夠對天下大事有如此的認知。他到底是為什麼能有這麼...

諸葛亮明知馬謖會失街亭,為什麼還要派他去

最近一直在看吳秀波老師的《虎嘯龍吟》,今日看到馬謖失街亭,孔明揮淚斬馬謖,孔明明知馬謖極有可能丟失街亭,自己有非常喜歡馬謖,但為什麼又要派馬謖去守街亭?今天我在這裡談談我自己的想法跟家交流?大家...

重讀三國︱諸葛亮的眼中釘,其實死得好無辜

在很多《三國演義》讀者印象中,蜀漢名將魏延是個不忠不義的叛賊貳臣形象,這主要是受到《三國演義》的誤導:長沙之戰中,魏延救黃忠、殺舊主韓玄。諸葛亮認為此人忘恩負義,而且他還看到魏延腦後有反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