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蜀漢派系(下)|本土人重返主場:益州派崛起,蜀漢滅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思得良伴,腹有鱗甲

蜀漢章武三年(223)春,劉備於白帝城病危,傳諸葛亮自成都趕來受託孤遺詔。

風塵僕僕的諸葛亮剛推門而入,便有一絲不安。

因為他原以為自己是唯一的託孤重臣,沒想到劉備病榻邊已經跪著一個人——尚書令李嚴。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託孤

尚書令權力的變遷,是兩漢政治更替一個特有的線索。

在漢武帝之前,尚書令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公務文書的令史。

但隨著漢武帝抑制相權,內朝的權力被擴大,尚書令地位逐漸提升。

到了漢成帝時,尚書台分曹治事,「六部」雛形漸成,尚書令遂成為對皇帝負責、總轄各曹的行政首腦。

在東漢,尚書令與司隸校尉、御史中丞在皇帝面前享有「三獨坐」的待遇。

而名義上的百官首揆「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反而成為榮譽職位,並無實權。

直至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將漢朝已廢棄二百年的丞相一職又恢復在自己身上,丞相與尚書令並存。

這就出現了一個潛在的衝突:誰為朝臣老大?

在當時的曹操政權中,這個問題還不甚突出:漢獻帝已形同傀儡,曹操雖為丞相,實則已君臨天下。

而且因為天下未定,所以曹操長期在外征討,尚書令在朝中統領百官,二者並無職權衝突。

漢末最後的兩位尚書令荀彧、華歆,也皆為曹操之臣僚。

劉備於蜀地建國,政治制度幾乎全部承襲東漢舊制。

劉備與曹操是死對頭,他曾經自我吹噓,自己行事只要與曹操反著來,就都能取得成功。

但在恢復丞相之職這方面,劉備卻緊隨曹操的腳步。

曹丕稱帝後為表達對父親的致敬,不再設丞相,而隔年劉備稱帝,卻在蜀漢恢復了丞相之位,將其授予諸葛亮。

因此在蜀漢政壇,出現了丞相與尚書令並存的情況。

蜀漢首任尚書令是法正,法正死後是劉巴。

劉巴也是劉璋舊臣,早年在荊州,對劉備各種不服。

別的荊州人士都依附劉備,劉巴卻向曹操效忠。

後來劉巴勉強入了劉備陣營,架子卻依舊很大。

張飛曾經登門拜訪,有心結交,劉巴反而將張飛羞辱了一番:「大丈夫結交四海英雄,怎能跟一個當兵的對話?」

劉巴死於劉備東征期間。

李嚴接任尚書令,東州人再次占了上風。

李嚴,字正方,南陽人,跟劉巴一樣是從荊州流入益州的,在綿竹之戰中臨陣倒戈,加入劉備陣營。

李嚴的尚書令之職,是劉備退居白帝城時親招他到御前封賜的。

而李嚴至少比諸葛亮早兩個月到達劉備身邊。

電視劇《虎嘯龍吟》中的李嚴

說劉備白帝城託孤,「文托諸葛亮,武托李嚴」,這是沒錯的。

劉備遺詔「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統內外軍事,就是蜀漢內廷外朝的所有軍隊全部由李嚴統帥;留鎮永安,則是因為當時蜀吳仍處於敵對狀態,永安是對吳最前線,也是重兵集結之地。

劉備為什麼會做出這種安排?從淺層次來看,是為平衡荊州派與東州派,避免諸葛亮權勢過大;從深層次來看,蜀軍新敗,外有強敵,內有叛亂,亟須具備豐富治軍經驗之人來統領軍隊。

符合這些條件的人,關羽、張飛、馬超、黃忠、劉封、霍峻、孟達、黃權,或死或叛,一時竟然朝中無將。

而諸葛亮和趙雲,此前幾無獨立帶兵經歷,不可能委以軍權,反倒取得過兩次平叛勝利的李嚴更能博得劉備的信任。

於是,李嚴由一郡之守被火速提拔為全軍總司令。

這和孫權對陸遜的提拔如出一轍,看來夷陵大敗的確給劉備上了生動的一課。

於是在後主劉禪登基時,李嚴既是與丞相在職權上存在衝突的尚書令(內政主管),又是留鎮永安的軍事主管中都護。

諸葛亮的地位受到了全面挑戰,東州派又壓過了荊州派一頭。

然而,劉備的託孤遺詔是暗藏玄機的。

他讓李嚴留鎮永安,是非常時期的戰備考慮,但並沒有說留屯多久。

隨著蜀吳重歸盟好,李嚴在永安的軍事價值一下子就被削弱了。

而諸葛亮則擁有一項足以翻盤的法寶,那就是在皇帝身旁。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與劉禪

諸葛亮在劉禪登基後,先是獲得了開府治事的權力,可以設立自己的屬官,不久又領益州牧,壟斷了察舉,拿下了人事大權,再加上此前接替張飛的司隸校尉(監察權),一時「政事無巨細,咸決於亮」。

如果說促成與東吳的盟好是削弱李嚴軍權的重要一步,那麼諸葛亮親征南中就是從李嚴手上奪回軍權的更為關鍵的一步。

南中叛亂於益州政權而言為司空見慣之事,並沒有嚴重到需要一國之丞相親征。

即便需要,李嚴既是名正言順的軍事總管,又是對南中夷人有過勝利戰績的將領,顯然是更合適的統帥。

但諸葛亮執意親自出征。

當時有一個叫王連的東州派官員,當面勸諫諸葛亮,認為南中是不毛之地、疫癘之鄉,諸葛亮不應該親自冒險遠征。

但諸葛亮的反應很微妙——「慮諸將才不及己,意欲必往」。

一個常年搞後勤工作、從未獨立領兵上陣的文臣,居然覺得所有將領的軍事才能都不及他。

這「諸將」之中,顯然包括李嚴。

後來諸葛亮南征歸來,進而北屯漢中籌備北伐,標誌著他已經完全掌握軍權。

李嚴卻空有名號,實則無所作為。

李嚴的苦悶,從他給老朋友孟達的勸降信中就能看出:「吾與孔明俱受寄託,憂深責重,思得良伴。

」全信應該很長,陳壽獨將這一句錄入史書,耐人尋味。

「思得良伴」四字的背後,就是李嚴對自己命運的憂慮。

在權力空間被諸葛亮擠壓殆盡時,他甚至寄希望於孟達返國襄助,以壯大東州派在蜀漢政權的勢力。

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李嚴做了兩件事情,加劇了他與諸葛亮的矛盾。

其一是李嚴曾在給諸葛亮的書信中,勸他加九錫,晉爵稱王。

顯而易見,李嚴的勸進並非善意,而是充滿惡意。

以丞相身份加九錫、稱王,這就是曹操篡漢的前奏,這對於忠臣諸葛亮當然是莫大的侮辱。

諸葛亮巧妙地回答:「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方寵齊、晉,坐自貴大」說的是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的典故,都在講權臣篡位,這就直接點出了李嚴置其於不義的險惡用心。

然後又說:「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如果滅了魏國,就算是十錫都能接受,何況九錫呢?這算是幽默了一把,弄得李嚴無話可說。

其二是李嚴自永安移屯江州後,提出了一個設想:將益州東部的五個郡合併為巴州,他擔任巴州刺史。

隨後在蜀漢建興八年(230),因魏國三路進犯,諸葛亮命李嚴調兵兩萬人赴漢中支援。

李嚴見了諸葛亮,卻主動說起司馬懿開府的事情。

州刺史的職位,開府的權力,都是諸葛亮有而李嚴沒有的,前者掌察舉權,後者可以徵辟屬官。

這表明李嚴非常渴望在人事大權上與諸葛亮平起平坐,至少分一杯羹。

無論是巴州刺史還是開府治事,李嚴的訴求都未能得逞,這兩件事後來都成為諸葛亮上書後主彈劾李嚴的罪狀。

而更令諸葛亮擔心的是,謀求權力失敗的李嚴,會不會對蜀漢失去忠心,進而擁兵自立,甚至做出叛國之舉呢?畢竟,已經有孟達作為前車之鑑了。

而此時李嚴主掌益州東部軍政大權,比當年孟達掌管的地盤和軍隊要多得多,一旦他負氣投魏或投吳,對於蜀漢都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蜀漢建興七年(229),尚書令陳震出使吳國,參加孫權登基大典。

陳震是荊州派人士,又與李嚴同為南陽人,有鄉黨之誼,可謂互相比較了解。

臨行,他讓諸葛亮警惕李嚴,說李嚴「腹有鱗甲」。

這個詞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鱗甲是士兵身上的裝備,代指軍權。

「腹有鱗甲」就是說李嚴這個人有發動軍事政變的可能。

諸葛亮隨即寫信告知了留守成都的蔣琬、董允:「以為鱗甲者但不當犯之耳,不圖復有蘇、張之事出於不意。

」蘇、張,就是戰國時代縱橫家蘇秦、張儀,以高超的外交手段在列國之間縱橫捭闔。

這句話顯然是在說,李嚴不僅反跡已現,更有可能藉助他外鎮邊境的優勢,與魏國和吳國進行秘密外交,彼此勾連。

一旦如此,蜀漢便萬劫不復。

這讓諸葛亮終於下定決心,對李嚴動手。

蜀漢建興九年(231),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由李嚴在後方總督糧草運輸。

由於連日大雨滂沱,糧車無法按時趕到,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帶來李嚴的書信,希望諸葛亮班師。

但當諸葛亮班師回朝後,李嚴卻驚訝道:「軍糧還很充足啊,你怎麼撤退了?」他還向後主上書,認為諸葛亮退軍是為了誘敵。

諸葛亮把李嚴前後的手書拿到後主面前一比對,謊言不攻自破。

諸葛亮於是聯合朝臣上表彈劾李嚴。

諸葛亮在聯名信中,把李嚴描繪成罪大惡極的國之巨奸。

最終,李嚴被免官解職,廢為平民,流放梓潼郡。

《虎嘯龍吟》中,諸葛亮將李嚴貶為庶民

現在看起來這件事疑點重重:李嚴騙諸葛亮班師的目的是什麼?他在後主面前編瞎話的目的又是什麼?李嚴前後所言都有手書為證,作為這麼多年的官場老手,會這麼愚蠢嗎?參軍狐忠,即後來成為蜀漢著名將領的馬忠,在這件事中又發揮了什麼作用?他是諸葛亮派到李嚴身邊的臥底嗎?

以上種種,我們無法解釋,只能猜測。

無論如何,李嚴的倒台,標誌著東州派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勢力在蜀漢走向式微。

東州人是一個身份十分尷尬的群體,他們於益州人而言是外來者、征服者,於劉備政權而言又是戰敗者、來降者。

從法正到李嚴,東州人在這種夾縫中始終試圖壯大自己的政治力量,以尋求更大的話語權。

但對於矢志北伐的諸葛亮而言,蜀漢原本就弱小,更經不起朋黨相爭的內耗,他需要絕對權力來實現他的北伐,需要絕對的團結來保障他的北伐。

因此當李嚴成為這一願景的障礙,其下場便早已註定。

李嚴被廢黜後,仍期待有一天能被朝廷起用,直到聽到諸葛亮的死訊,他才意識到自己再無重返政壇的可能,發病身死。

其子李豐,曾被諸葛亮表奏總督江州以安撫李嚴的「不平之心」。

但隨著李嚴的倒台,李豐也被調離巴東,被派往南部任朱提太守。

東州派雖然式微了,但荊州派也不是鐵板一塊。

諸葛亮在世時,尚能以個人權威使之上下齊心;諸葛亮一去世,荊州派內部的衝突便在積醞已久後突然爆發。

這場矛盾的主角,是魏延和楊儀。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蜀漢建興十二年(234),星落五丈原,丞相諸葛亮死於北伐軍中,舉國震動。

而就在此時,一場波詭雲譎的大戲,正在悄悄上演。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之死

諸葛亮主政蜀漢的十二年,總攬軍政大權,抑制了東州派大佬李嚴對其權威的挑釁。

這是諸葛亮作為政治家不可迴避的權謀一面。

而同時,他整肅吏治,選才任能,重才幹而輕出身,促進荊州派與東州派的融合,並提拔大量益州本土人士,讓蜀漢走出派系對立的旋渦,和衷共濟,同心協力。

從這一點來看,諸葛亮被稱為一代賢相可謂毫不誇張。

作為荊州派人士的帶頭大哥,諸葛亮被賦予的使命更為重要。

因為隨著建安二十四年(219)關羽敗亡、荊州被奪,荊州派人士失去故土,宛如斷了線的風箏,其情境宛若當年的北方派人士。

劉備東征,雖然受到諸葛亮等人的勸阻,但最終還是成行,其背後很重要的原因是,構成劉備集團主體的荊州臣僚渴望奪回家園。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夷陵之敗,荊州派將領折損也最為嚴重,馮習、張南、傅肜、馬良皆亡於此役。

失地加減員,逼迫諸葛亮必須考慮從年輕一代的荊州人士中選拔好苗子,以維持蜀漢基業。

諸葛亮最初看重的是馬良的弟弟馬謖。

馬謖入蜀後先後擔任綿竹令、成都令、越嶲太守,才華絕倫,好談論謀略。

諸葛亮以馬謖為行軍參軍,在行軍帳中經常一聊就是一個通宵。

諸葛亮南征時,馬謖提出「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為諸葛亮所採納,最終使南中歸服。

蜀漢建興六年(228),諸葛亮首次出祁山。

當時大家都以為先鋒將領應該讓魏延、吳懿這樣的大將擔當,但諸葛亮出人意料地提拔馬謖為先鋒將領。

這個用意很明顯,基本上是把馬謖當作接班人來培養了。

誰料馬謖空有謀略,一到實戰卻整體垮掉,導致街亭之戰大敗,葬送了諸葛亮最有希望進取關中的一次北伐。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

盛怒之下,諸葛亮將馬謖處斬,以明軍法,留下了「揮淚斬馬謖」的千古悲歌。

吸取馬謖的教訓,諸葛亮不再把寶壓在一個人身上,而是將目光投向了魏延和楊儀。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魏延

魏延是義陽人,是從劉備時代就躍出的一匹軍界黑馬。

劉備占據漢中後,大家都以為會讓張飛擔任漢中太守,張飛也覺得非自己莫屬。

可劉備偏偏不按套路出牌,讓名不見經傳的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漢中太守。

劉備問魏延該如何守衛漢中,魏延答道:「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語氣豪邁,讓劉備十分嘉許。

諸葛亮北伐時,用魏延統領蜀漢五軍中最精銳的前軍,魏延屢立戰功。

而且魏延在蜀漢建興八年(230)獨立引兵西入羌中,擊敗魏將郭淮、費耀,聲威大震。

魏延還提出了著名的出子午谷奇襲長安的方案,但被諸葛亮否決。

因此魏延認為諸葛亮行事過於保守謹慎,經常自嘆自己的才能沒有得到發揮。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楊儀

楊儀是襄陽人,其家族為襄陽冠族。

楊儀先仕於曹魏的荊州刺史,又叛魏投蜀,被關羽派去見劉備,留在蜀中效力。

劉備對這位遲來的荊州人器重有加,經常和他一起討論軍國計策、政治得失,並提拔他為尚書。

劉備稱帝後,東州派大佬劉巴任尚書令,楊儀因為與劉巴關係不好,遭受打壓,被貶為弘農太守;弘農不在蜀漢境內,所以這就是個虛職。

但隨著諸葛亮主政,楊儀又迅速被諸葛亮提拔,成為隨軍的參軍、長史。

無論南征北討,他都緊隨諸葛亮左右,參與軍隊部署、糧草籌備等軍旅事宜,並乾淨利落地處理得妥妥噹噹。

以至於後來,「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楊儀成為諸葛亮最親信的人。

文有楊儀,武有魏延,這本是讓諸葛亮十分欣慰的荊州派前景,但讓諸葛亮頭疼的是,楊儀和魏延卻相看兩厭,關係勢如水火。

他們經常當著眾將的面爭辯得面紅耳赤,嚴重的時候,魏延甚至會舉刀要砍楊儀,楊儀則涕泗橫流以博同情。

諸葛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正因為諸葛亮對他們都很器重,不忍心偏袒任何一方,因而對他們的矛盾始終未能進行有效約束與制衡。

諸葛亮一死,魏延和楊儀果然翻臉。

魏延不聽楊儀撤軍的調遣,甚至舉兵相攻。

兩人更是同時傳信給朝廷,舉報對方叛變,讓後主劉禪不知所措。

魏楊之爭,險些將原本就薄弱的蜀漢軍隊引入分裂。

最終,魏延為楊儀指使的馬岱所殺,並遭夷滅三族。

蜀漢因內鬥折一員上將,而楊儀自以為功勳極大,可以取代諸葛亮主持朝政。

沒想到,諸葛亮早就指定了接班人,不是他,而是蔣琬。

蔣琬是零陵湘鄉人,蔣氏家族在零陵應當是一個地位尊貴的家族。

但蔣琬在劉備集團任職之初,不僅沒受重用,還差點被劉備殺掉。

當時蔣琬擔任廣都長,不理政事,終日爛醉如泥,結果被巡遊廣都的劉備逮了個正著。

多虧諸葛亮求情,才留了他一命,僅給予罷官處罰。

諸葛亮開府治事後,就將蔣琬闢為主管選拔人才的東曹掾。

後來諸葛亮北駐漢中籌備北伐,又讓蔣琬與張裔一道以丞相長史身份留守後方,負責供應前方軍需。

這時候的蔣琬不再貪杯醉酒,每件事情都幹得很漂亮,讓諸葛亮十分欣賞。

諸葛亮甚至曾在給劉禪的密表中說:「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這封密表當然是楊儀所不知道的。

當他自以為已剷除政敵得勢之際,晴空一聲霹靂響,後主劉禪降詔,以蔣琬為尚書令,不久又加行都護,假節,領益州刺史,遷大將軍,錄尚書事,封安陽亭侯。

而楊儀只得到個中軍師職位,毫無軍權。

楊儀自謂工齡比蔣琬長、能力比蔣琬強,結果讓蔣琬爬到自己頭上,當然心有不滿、有牢騷,但他發錯了對象。

後軍師費禕去拜訪,楊儀憤懣之中,說了一番氣話:「當初丞相去世時,我如果領兵去投奔魏國,怎麼會落得今天的下場,真是後悔莫及!」費禕辭別楊儀,立馬就寫密信向皇上舉報了他的悖逆言論。

楊儀被流放至漢嘉郡,但他依然上書為自己爭辯,換來的卻是牢獄之災。

楊儀不堪其辱,自殺身死。

我們可以想像,臨終時的諸葛亮是多麼的痛苦。

魏延和楊儀,這兩人哪個不是與他並肩多年的愛將、愛徒?然而,當他意識到魏楊之爭將在他死後走向失控,甚至有可能毀掉蜀漢來之不易的團結局面時,就不得不痛下殺手,遺計蔣琬等人做局,將魏楊二人先後除掉,永絕後患。

這是政治家的本能,亦是政治家的無奈。

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歷經諸葛亮與李嚴的鬥法、魏延與楊儀的搏殺,數十年的光陰送走了益州土地上一批又一批外來者。

終於,輪到益州本土人士登場了。

如前所述,在劉備初定益州分設郡守時,荊州人士占了大頭,甚少見益州籍人士。

蓋因益州人素來對外來者抱有敵視態度。

前有劉焉劉璋父子對益州本地豪強大加屠戮,舊恨未消,又來了劉備帶領的荊州人,因此不同於許多東州派人士積極獻城投降,益州人對劉備集團的入駐頗有疑慮,即便出仕,言語之間也時常透露著不滿。

例如犍為南安(今四川樂山)人費詩,起初還頗受劉備厚待。

但當劉備試圖成為漢中王時,費詩卻潑了一盆涼水,惹得劉備大怒,把他貶謫到益州最西南角的永昌郡(郡治在今雲南施甸)去當從事。

非常時期,不得不行非常之政。

考慮到益州人的言論有可能動搖其在益州的統治,因此即便以仁厚著稱的劉備,也常常會舉起屠刀。

例如蜀郡人張裕,是個狂士。

因為他長著滿臉絡腮鬍,一次在宴會上,劉備就編故事打趣他:「我老家涿縣,東西南北住了很多姓毛的家族,所以人們常說:『諸毛繞涿居。

』」「涿」與「啄」諧音,是嘴巴的意思。

沒想到聰明的張裕立即反唇相譏:「有個人,先擔任潞縣縣長,又擔任涿縣縣令,別人給他寫信,落下哪個地名都不妥,於是就叫他『潞涿君』。

」這是在譏諷劉備沒鬍子,嘴巴暴露在外。

劉備記恨在心,後來幾筆帳一起算,將張裕逮捕入獄。

諸葛亮來求情,劉備卻說:「芳蘭生門,不得不鋤。

」於是張裕因言獲罪,慘遭棄市。

高壓之下,早期能為劉備和諸葛亮所信任並重用的益州人,寥寥無幾。

黃權算一個,張裔算一個。

尤其張裔,讓諸葛亮逐漸意識到益州本土人士的才幹,由此拉開了以益州人治益州的序幕。

張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

他是劉備平蜀之初唯一擔任郡守的益州人士,先任巴郡太守,又任益州郡太守。

雍闓叛亂時,把他綁起來送到了吳國,後來吳蜀交好,孫權又將他送還蜀國。

張裔返國後,被諸葛亮任命為參軍、治中從事,留在成都署理府中事務。

張裔為政公平,不偏不倚,讓諸葛亮十分讚賞:「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

在諸葛亮主政時期,已經有許多益州人擔任縣令、州從事等初級幹部職位。

後來由於蜀漢失去荊州,益州諸郡成為蜀漢唯一的人才來源地。

到了蔣琬、費禕時期,益州人士在郡守席位方面已經占據半壁江山,於軍界也湧現出煌煌戰將,其中知名者如馬忠(巴西閬中人)、張嶷(巴郡南充國人)、王平(巴郡宕渠人)、句扶(巴西漢昌人)、柳隱(蜀郡成都人)。

當時蜀國三面分別由三位都督守邊,北有王平,東有鄧芝,南有馬忠,皆聲名遠播。

其中益州籍人就占了兩席。

當益州人掌握軍政權力後,戰與和之爭就再度上演。

益州人對興復漢室的口號沒有什麼認同感,對北征關隴之地更沒有什麼興趣。

尤其當他們意識到北伐戰爭實際上就是流益州人的血為荊州人實現夢想時,自然會本能地生出反感。

這種情緒,集中表現在張翼與姜維的矛盾上。

張翼畫像

張翼,犍為武陽人,為西漢開國名臣留侯張良之後。

馬忠死後,張翼是益州人士在軍界的最高將領。

蜀漢延熙十八年(255),毌丘儉、文欽挑起淮南二叛,姜維認為這是天賜良機,提議出師北伐。

當時朝廷之上,唯有張翼與姜維爭辯,認為蜀國「國小民勞,不宜黷武」,但姜維不聽。

此次北伐開局很好,姜維於洮西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魏軍折損數以萬計。

這時候張翼又勸阻,認為應當適可而止,繼續追擊就是畫蛇添足,反而會毀此大功。

姜維又不聽,圍王經於狄道城,遭到陳泰、鄧艾前來救援,無功而返。

自此之後,張翼與姜維關係變得很緊張,但由於張翼在軍中特別是在益州人之中的地位,姜維出兵時又不得不帶他,因而頗為尷尬。

老版《三國演義》中的姜維

蜀漢景耀二年(259),後主劉禪分置左右車騎將軍,以張翼為左車騎將軍,以廖化為右車騎將軍。

隨著蜀國將才的先後離世,張翼和廖化已經成為僅次於姜維的軍事統領。

廖化本是關羽舊將,但到了蜀漢後期,連他也不主張姜維窮兵黷武地發動戰爭。

蜀漢景耀五年(262),姜維準備率軍出狄道,廖化嘆息道:「所謂『兵不戢,必自焚』,這話說的就是姜維吧。

他能力不如敵人,兵力也少於敵軍,卻如此頻繁用兵,怎能持久呢?」話語之中,分明流露出對蜀漢未來的憂慮。

而在當時的蜀漢朝堂之上,諸葛亮之子衛將軍諸葛瞻及諸葛亮一手提拔的輔國大將軍董厥、尚書令樊建,也均反對姜維北伐。

北伐已經失去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姜維成了孤家寡人。

就在第二年,魏國三路大軍伐蜀,鍾會突破漢中,鄧艾奇襲綿竹,蜀漢大勢已去,後主劉禪出降。

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發揮了關鍵作用,那就是益州派人士的領袖——光祿大夫譙周。

譙周畫像

譙周是巴西西充國人,其家族詩書傳家。

譙周躋身朝堂之後,不斷散布反戰的言論。

他最著名的一篇策論叫《仇國論》,是其政治主張的集中體現。

在文章中,譙周虛擬了兩個國家,一個小國叫因余之國,一個大國叫肇建之國。

他借文中虛擬人物伏愚子之口提出,像因余之國這種小國,就應該學習周文王和勾踐的做法,休養生息,撫恤民眾,以待時機,實現以弱吞強。

他還反駁了借劉邦戰勝項羽而為北伐立據的觀點,認為劉項之爭時,天下土崩瓦解、豪強並爭,故而劉邦可以一爭天下。

而目前因余之國與肇建之國已經傳世數代,基業穩定,因此「可為文王,難為漢祖」。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譙周這番論調是在影射蜀國和魏國,認為蜀國現在與魏國進行軍事對抗無疑是自找死路。

他在文中說:「如遂極武黷征,土崩勢生,不幸遇難,雖有智者將不能謀之矣。

」他將矛頭直指姜維。

譙周跟隨讖緯學大家杜瓊學習過讖緯之術,這成為他唱衰蜀漢政權的工具。

譙周說,「曹」的意思就是眾,「魏」的意思就是大,既眾且大,天下註定是曹魏的。

若在蜀漢開國之初,譙周肯定要像張裕那樣被處死了。

然而譙周在朝中穩如泰山,這說明在蜀漢末期,朝堂上下已經離心離德。

譙周的言論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心聲,劉禪王朝已經在益州人內心中被拋棄了。

因此,當鄧艾兵臨城下之際,譙周的投降論調立即占據了上風。

有人提議投奔吳國,譙周反駁道,自古以來沒有寄身他國的天子,投奔吳國要向其稱臣,未來魏國滅吳,還要二次受辱,不如直接向大國稱臣,一次受辱。

還有人提議投奔南中,譙周也反駁道,退往南中需要提前規劃,現在大敵當前貿然前往,南中又久叛未服,恐怕性命都會不保。

這場廷議幾乎成了譙周的一言堂,沒有人能夠爭辯過他。

最終劉禪投降。

公元263年的蜀漢地圖

三國時代落幕後,書寫三國歷史的重任卻落在了益州人的肩上。

蜀中自古多出才子,譙周的學生陳壽,巴西安漢人,由蜀至晉,仕途不順,乃私撰六十五卷《三國志》,名列「前四史」,成為記載漢末三國歷史最權威的史書。

後來東晉時又有蜀郡江原人常璩,修有《華陽國志》,為現存我國西南地區最早的地方志。

塵歸塵,土歸土,隨著又一個亂世的降臨,益州人自己當家做主的時代也已不再遙遠。

蜀漢滅亡四十年後,出自巴西宕渠的流民起義領袖李雄在成都建號自立,建立成漢政權,又一場大戲在巴蜀之地上演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風雲婁底:長河星辰之蔣婉

在婁底歷史上,有這樣一批人士,其志高潔,其品方正,其行果敢。他們在政治、軍事、教育、文化、外交、經濟上各有建樹,在歷史上留下了或深或淺的足跡,猶如定格在歷史天空中或顯或隱的星星。當我們仰望星空,...

諸葛亮與蜀漢的命運有何關係?

公元223 年,蜀漢昭烈帝劉備連連遭遇了一系列重大挫折,東部咽喉重鎮荊州在曹魏和東吳的夾擊下被奪取,隨即情同手足的心腹大將關羽、張飛接連身亡,他親自帶軍出征卻在夷陵之戰中大敗而歸,最後終於在白帝...

別說蜀漢無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29年國運

有句話說: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是姜維北伐時,當時蜀國能征善戰的大將都已去世,無人可用,只好讓原本在關公帳下做主簿的廖化(做過山賊,歸順關羽)做先鋒。這句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嘲笑蜀國後期無大...

諸葛亮明知馬謖會失街亭,為什麼還要派他去

最近一直在看吳秀波老師的《虎嘯龍吟》,今日看到馬謖失街亭,孔明揮淚斬馬謖,孔明明知馬謖極有可能丟失街亭,自己有非常喜歡馬謖,但為什麼又要派馬謖去守街亭?今天我在這裡談談我自己的想法跟家交流?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