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提出「三分天下」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過中學出師表的人都知道,劉備三顧茅廬問計諸葛亮,誕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隆中對,諸葛亮為劉備謀劃,先立足三分天下,再圖一統天下。

劉備之後的發展也是按照諸葛亮這個戰略方針在實施,然而歷史上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並非諸葛亮,而是另有其人。

諸葛亮的戰略總思想是劉備先占領荊州,以荊州的根據地,聯合東吳孫權,一起抵抗北方強大的曹操,之後依靠荊州發展起來的實力,伺機奪取益州,以四川天府之國的富庶,強大自己,最終和孫權、曹操形成三雄並立,三分天下的局面,之後再聯合孫權一起滅掉曹操,最終統一天下。

實際上在諸葛亮這個著名的隆中對之前,已經有人有這個長遠的目光,總體的戰略思想差不多,這個人就是魯肅。

魯肅版的「隆中對」和諸葛亮的隆中對相差無幾,只是在這個三分天下的人中有差異,魯肅認為三分天下是荊州劉表、孫權和曹操三家,當時並沒有把劉備算進去,這也是因為劉備當時沒有什麼實力。

正是因為魯肅和周瑜極力促成孫權與劉備結盟,才有後來孫劉聯盟聯軍大敗曹操的赤壁之戰。

劉備也以此暫居荊州,總算有了自己一塊地盤。

之後劉備依靠諸葛亮、龐統等的輔助,加上益州張松、法正等人的極力支持,劉備才能奪取益州,然後占領漢中之地,成為盤踞一方的大諸侯。

東漢末年的局勢也是按照當年隆中對的思想在走,最終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

我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遠大目光,能在那個大爭之世看清局勢,定下這個隆中對。

但我們也不能不敬佩魯肅,魯肅最先看清這個局面,最早提出三分天下的構想,作為東吳的第二任大都督他當之無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借荊州的歷史真相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劉兩家因為荊州一段公案最後兵戎相見,這結果就是家喻戶曉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而這段公案就是劉備借荊州。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和戲劇再度渲染,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終於...

榻上策VS隆中對

首先是《隆中對》的內容: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

閒扯三國(46):輕忽大勢

閒扯三國(46):輕忽大勢無論是魯肅的《榻上對》還是諸葛亮的《隆中對》都強調維持三足鼎立的重要性,這種大勢對己方是比較有利的。因為魯肅與諸葛亮都清楚地知道,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他們在人才儲備、軍...

揭秘關公大意失荊州背後的天大陰謀

導讀: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西取益州,讓關羽做了前將軍,負責荊州一切事物。劉備在益州一路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節節勝利,關羽在荊州也是大敗曹仁、生擒于禁,威震華夏。突然,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

三分天下其實並不是諸葛亮第一個提出來的

《三國演義》寫道: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他分析形勢時說到: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百萬大軍,而他又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時候已經不能輕易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已經三代。...

荊州爭奪:三國鼎立的關鍵一戰

作者:殷嘯虎東吳借出荊州「臭棋」還是「好棋」?借荊州,是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象徵,也是兩家最終刀兵相見的導火索。孰是孰非,依然難有定論。要釐清這一問題,得從事件的始作俑者魯肅談起。在小說《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