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和諸葛亮的氣度誰更勝一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於周瑜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的印象肯定特別深,其實,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周瑜和諸葛亮確實都是三國時期不能忽略的核心人物之一,可以說沒有這兩人,三國就不能成其為三國,三國的歷史就會改寫。

周瑜東吳政權里的核心人物,是東吳政權的頂樑柱,周瑜雖然只活了36歲,但貫穿三孫,是三孫時代的靈魂,三國鼎立之戰的赤壁之戰,周瑜力排眾議,清醒分析當時的曹操與孫權的利與弊,分析出了曹操當時的六大致命傷,找到能夠戰勝曹操的一線勝機,終於尋找到了冬至時機難得的東南風(現在分析實際上就是遇到了春季早日來臨的氣候,也是南方的冬春交結之際),率領三萬大軍一舉擊敗了曹操率領的八十萬大軍(實際為23萬左右),志在征服天下的曹操就此大傷元氣,從此無力南下,一舉奠定了三國的走勢,可以說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之戰,而三國的由來核心在周瑜。

而諸葛亮同樣是漢蜀政權的靈魂,當年劉備寄於劉表門下,既無立稚之地,也無軍隊,按照常理,劉備要想稱霸天下已無可能,因為當年曹操已經統一北方,孫吳在江東已經立足,而另外的幾個零星政權如劉表占據荊州,劉璋占據四川,都只是曹操的下飯菜,隨時都有可能被曹操拿下,而且這兩人隨時有可能臣服曹操。

所以,當時天下的形勢主要是北方的曹操和江東的孫權,根本沒有劉備什麼事。

但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天下開始有了新的形勢,諸葛亮為劉備分析天下形勢,曹操謀不下,孫權不可謀,只有劉表和劉璋,有可能爭取,這樣,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藍圖就有可能實現,這在當時來說,實際上的可能性很小,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在當時看來確實無異人痴人說夢,也確實是逆潮流而動。

然而,此時的劉備如醍醐灌頂,突然清醒,盛情將諸葛亮請出山。

當曹操南下占領荊州時,諸葛亮出使東吳,說動孫權,聯合對抗曹操,讓孫權下定決心,這才有了周瑜大敗曹操一役的輝煌,並且借得荊州一地,劉備終於有了立稚之地,然後勾結法正,內外結合,終於打倒劉璋,取得四川,三國鼎立正式形成。

所以,在這個階段,兩人的才能即使相比,應該也是不相上下。

然而,在《三國演義》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作者把諸葛亮拔到極高的程度,有故意壓低周瑜之嫌,一方面在才能方面諸葛亮似乎處處占上風,諸葛亮草船借箭,解決了赤壁之戰的裝備問題,似乎赤壁之戰核心為諸葛亮,然後是諸葛亮三氣周瑜:一是周瑜奪荊州,被諸葛亮搶先奪去;二是諸葛亮使計讓孫權將妹妹嫁劉備,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是周瑜討伐荊州,後被諸葛亮打敗,周瑜氣得吐血,臨死前感嘆「既生瑜何生亮」,活活被諸葛亮氣死。

以上其實只是小說的虛構,是作者十分推崇諸葛亮,故意壓低周瑜而抬高諸葛亮而已,歷史的真相如何呢?草船借箭確實有其事,但並非諸葛亮,而是孫堅、孫權父子,分別發生在與劉表、濡須的跨江戰鬥中,即使是《三國志平話》中的草船借箭那也是周瑜。

而諸葛亮三氣周瑜的神話其實都與荊州有關,真實的歷史是魯肅為了聯合劉備抗曹的需要,臨時借荊州給劉備作為根據地。

後來劉備不還,引起兩國紛爭,但都是周瑜身後事,與周瑜沒有任何關係,何況,孫權嫁妹妹給劉備,那是三國時期流行的政治聯姻,周瑜根本沒有摻和。

即使是所謂的諸葛亮舌占孫權群儒,那也是歷史虛構,當年,諸葛亮出使江東,也只見了孫權,周瑜早在前方備戰,孫權之所以下定決心抗擊曹操,那是聽了魯肅的建議,召回正在前線的周瑜,聽取其建議和對策之後才下定決心的,根本沒有見過諸葛亮。

而且正史《三國志》中,赤壁之戰,根本就沒有劉備他們的事,赤壁之戰相對詳細的歷史記載也只出現在孫吳方面,在劉備方面根本就不見蹤影,可見,歷史上真正的赤壁之戰完全是周瑜與曹操的對抗,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在《三國志》中根本就沒有提及,說明與他們沒有任何關係,劉備方面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站在一邊觀看而已。

而且歷史上的周瑜與諸葛亮真正交集的時間很短,只在208年210年不到三年地時間,當時的周瑜已是孫權手下最重要的人物,而劉備當時還不成氣候,更何況諸葛亮,或許周瑜在赤壁之戰時聽說過諸葛亮這個人,但根本就沒有見過他,更談不上有任何交集,而且,作為周瑜,也不可能去見當時還沒有任何職務的諸葛亮。

更何況,周瑜不管內政,主管軍事,赤壁之戰後,周瑜才兼任南郡太守的地方職務,而且,在此期間,周瑜正與程普在和曹仁大戰,周瑜為救大將甘寧,被飛箭所傷,傷勢嚴重,就在這個時候,周瑜不顧傷勢嚴重,親自巡營,激勵士兵奮勇殺敵,曹仁即使在這種前提下都毫無辦法,最後只得退走。

在公元210年,周瑜準備征伐益州時,在路上染上重病,卒於巴秋,時年36歲,真是天妒英才。

而此時的諸葛亮,正在替劉備收稅,管理內政,準備謀劃四川,根本就不可能與周瑜有交集,更何況,聯合孫權,謀得三國鼎立,那是諸葛亮人生最大的策略,不可能去得罪當時權傾一時的周瑜。

而且周瑜死後,也非諸葛亮前去弔唁,而是龐統。

其實,在正史上,關於周瑜的氣度一直是大家所傳頌的,也是後人所折服的,有幾個方面可以佐證:

一是周瑜不揭人短,不以權壓人。

周瑜是三國時期的美男子,不但身高、相貌那在當時很少有人相比,而且他精通音律,即使在酒後,也能聽出樂人演奏音樂時的細微誤差,但作為高級人物的他,也只是轉頭看一下,並沒有責怪之意,這就是著名的「曲有誤,周郎顧」。

從周瑜並不顯現自己才能來看,確實難得,難怪當時的女樂人為了贏得周郎顧,故意彈錯。

二是胸襟開闊,以德服人,常人難以做到。

周瑜雖然名滿天下,但他的年齡卻並不大,與孫策同歲,輔佐三孫,在孫吳陣營中,另一位大將程普年齡比周瑜大,看到小小周瑜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很是不服,處處刁難甚至侮辱周瑜,周瑜始終折節容下,不和他計較,這讓程普大為感動,對大家說:「與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飲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可見,周瑜的氣度非常人能比,這也是周瑜能夠從大事從偉業的根本原因,赤壁之戰,正是周瑜與程普的完美結合,而且能夠聽納部下老將黃蓋的建議,用火攻終於打敗曹操,從而讓周瑜成名天下。

三是他人的評價更能證明周瑜的氣度非凡。

同時代的人對周瑜氣度方面的評價那是非常高的,作為諸葛亮的頂頭上司劉備評價周瑜是「氣量廣大」,這樣的評價,劉備手下的諸葛亮並沒獲得,而且作為《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評價周瑜那更是「性度恢郭」,這或許是陳壽對三國各大英雄的評價中最獨一無二的。

而後人對周瑜氣度方面的評價更是高遠,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蘇軾對周瑜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周瑜形象躍然紙上。

四是周瑜能夠一直被孫吳政權重用,沒有氣度那是不行的。

周瑜經歷三孫,與孫策同歲,並且同娶喬老爺的兩個女兒大喬小喬,而且被孫權重用,被孫權視為王佐之才,即使在周瑜死後,孫權稱帝時還在感激周瑜,一方面是周瑜確實是經天緯地之人才,另一方面那確實是氣度非常人,一心輔佐三孫,如果以周瑜之本領,取代孫權完全有可能,但他從來只干人臣事。

從孫策當年是將軍時,唯獨周瑜向孫策行君臣之禮就可以見識周瑜之氣度,這或許也是三孫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周瑜的根本原因。

五是從周瑜啟用人才來看,那更能證明其氣度非凡。

周瑜雖然英年早逝,但他對孫吳的影響遠在其生後,周瑜為孫權舉薦了三個人,一個是魯肅,一個是呂蒙,一個是陸遜,這三個人那是孫吳鼎盛的象徵,當年周瑜征戰在外,魯肅在內輔佐孫權,一文一武,天造之後,赤壁之戰,贏在他兩人,周瑜死後,魯肅取代周瑜,重用呂蒙,平穩過度。

魯肅死後,呂蒙意氣風發,殺死關羽,收回荊州。

呂蒙之後,夷陵之戰,陸遜一舉消滅劉備十萬大軍,並且氣死劉備,蜀國從此只能一心依附孫吳政權存在,孫劉聯盟在這個時候才真正穩定,三國鼎立的黃金時期真正到來。

可以說周瑜舉薦的這三人,能力方面都不遜色於自己,如果不是氣度非凡,常人能夠做到嗎?雖然周瑜比諸葛亮早死20多年,但諸葛亮在周瑜死後這三人都未取勝,那諸葛亮能夠比周瑜能力更強嗎?

相比諸葛亮,雖然無論文韜武略,都名揚天下,歷史上對他的推崇極高,但是,歷史對他的評價唯獨在氣度方面缺失,包括《三國志》陳壽,對諸葛亮的評價在氣度方面那也是吝嗇到一字不發,難道僅僅是因為其能力強而忽略了對他氣度方面的評價嗎?這恐怕值得商榷。

當年,劉備在死之前,軍事方面諸葛亮其實很少讓他參合,可能就與諸葛亮氣度有關,不能與大家和平共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質疑關羽、張飛、龐統之死與諸葛亮有關,而且,諸葛亮輔佐後主時期,雖然忠孝令後人感動,但如果劉禪有點才能而且干預的話,諸葛亮能做做到氣度不凡嗎?雖然啟用了一大批人,但縱觀這些人,雖然忠勇可嘉,但能力相對平庸,尤其是諸葛亮在死之前,還懷疑能力相對強大的魏延、楊儀等人是否忠心,最終讓他們內鬥而慘死,更加削弱了蜀國的力量。

所以,周瑜與諸葛亮基本上不能說同處一個時期,無法真實評價其才能誰高誰低,但三國的三個重要歷史節點即三大戰役,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周瑜居其一,而且夷陵之戰的勝利者陸遜正是周瑜舉薦的人才,而諸葛亮卻不見身影,可見,諸葛亮的才還在於謀偏安一隅,而且使用的手段在現在看來真不值得提倡,現在,我們不敢相信親人和朋友,恐怕還與諸葛亮為劉備謀偏安一隅的手段有關。

即使如此,他們的氣度還是可以比較的,從當時的人到後代的名人對周瑜的氣度幾乎是一致的推崇,而對諸葛亮氣度方面的評價卻是罕見的缺失來看,他們兩人之間的氣度那恐怕是有天壤之別,根本不在一個平台之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小劉說三國》三國第一人——陸遜其人

有多少讀者看見我這個標題就驚呆了,陸遜何許人也?大家都知道在三國鼎立之時,蜀漢劉備謀有臥龍鳳雛,武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北魏曹操謀有荀彧奉孝,武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

《三國演義》中被黑的最慘的一個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時期走過一群英雄人物,像我們熟知的劉關張,曹操,孫權等,無不給人給下深刻的印象,但《三國演義》是小說,很多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反面,甚至被黑的體無完膚,我們來看看被...

誰之過?關羽敗亡之迷深度解析

三國時期,威震華夏的關羽最後卻走了麥城,為什麼大江大河經歷多次,卻在一條小河溝翻了船?三國演義中記載的關羽之死是真的嗎?筆者就根據自己看到的史書記載試析一二。

羅貫中為什麼要把高富帥周瑜寫成大反派?

周瑜是一個天生的儒將,既是高富帥,又是度量大的將軍,更是精明的政治家,但為什麼《三國演義》上卻把他定位成一個半反面的角色,又說他最後會被氣死的呢?其實,周瑜是三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我們關於周瑜的...

水鏡八奇之一 周瑜的歷史評價是怎樣的?

人物生平官宦世家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太尉之職。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遠大。孫策和周瑜同歲,交往甚密。初平元年(190年),孫堅兵討董卓時,...

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江左風流美丈夫」

整個三國英才輩出,各路豪傑俱起,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幾次特別大的時期,湧現出各種各樣的英雄才輩。這些時期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大動亂的時候,天下未定,豪傑並起,群雄割據,相映爭輝。三國尤其如...

東吳四大都督排行榜:誰最有戰略遠見?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公認的三國東吳四大都督。《三國志》將前三人並作一傳,將陸遜單立一傳,其餘如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徐盛、丁奉等十多位名將合作一傳,充分表明周魯呂陸的特殊地位。而四大都督...

文人筆下平庸屬歪曲:魯肅忍辱負重促孫劉團結

將帥的才能,並不只限於排兵布陣,縱橫沙場。三國時代,英雄輩出,群星燦爛,令人目不暇接。然而,卻有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無論在小說或在影視、戲劇中總是被人忽視,乃至遭到貶損,這便是東吳大將魯肅。在羅...

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名將甩諸葛亮幾條街

看三國,說三國,最具傳奇性的人物應該是諸葛亮了,這個名字已成了中國智慧的代名詞。而歷史上真實的三國人物卻與書中所描述的相差甚遠,甚至可以說大相逕庭。這本也無可厚非,因為這畢竟是小說,當然會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