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四大都督排行榜:誰最有戰略遠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是公認的三國東吳四大都督。
《三國志》將前三人並作一傳,將陸遜單立一傳,其餘如程普、黃蓋、韓當、甘寧、徐盛、丁奉等十多位名將合作一傳,充分表明周魯呂陸的特殊地位。
而四大都督孰高孰下,雖不乏議論,卻未見系統性的比較分析,本文試圖作一番探討。
一、軍功業績
若論功勳的高低,誰都比不上孫權有發言權。
正巧他曾與陸遜評論過周瑜、魯肅、呂蒙三人,那是百分之三百的「權威人士」談話。
孫權認為周瑜雄武剛烈,膽略超過常人一倍,所以能打敗曹操、開拓荊州,很難有人趕上他的才能;
魯肅提出建國的謀略,在赤壁戰前駁言不可降曹,是兩件令人快意的事,但勸說出借荊州,是一大短處;
呂蒙在謀略上次於周瑜,言談舉止、英姿勃發也比不上,但設計消滅關羽,要勝過魯肅。
見《三國志·呂蒙傳》: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軍數十萬眾水步俱下。
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這番話幾乎有一錘定音的份量。
就戰功而言,以周瑜、呂蒙、魯肅的次序排列,應不會引起異議。
難題在周瑜與陸遜之間,誰更居功至偉?
話說孫權在誇讚周瑜之時,有一句「邈焉難繼,君今繼之」——很難有人能趕上他,現在你趕上他了。
給陸遜這樣的評語,可謂高得無以復加。
此次談話無疑在夷陵大捷後。
正是這場戰爭,讓陸遜由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年輕人,搖身變成灸手可熱的大紅人。
蜀漢章武元年(221),劉備傾舉國之師伐吳,聲勢極其浩大。
孫權媾和的請求被拒絕,只有咬牙抵抗。
陸遜臨危受命,被歷史推上了吳軍統帥的位置。
兩軍對壘,陸遜起初沒有硬碰硬,而是先主動後撤,扼守要地堅不出戰,破壞了劉備速戰速決的意圖。
不過,收縮並非退縮,實乃以退為進。
陸遜無時不在等待機會,當發覺敵方「兵疲意沮」,便立馬開始戰略反擊。
《三國演義》描述了火燒連營的場景。
在陳壽的筆下,蜀軍也是一番「土崩瓦解,死者萬數」的慘象。
劉備倉惶逃往白帝城,轉年即在慚恚中命喪永安宮。
《三國志·陸遜傳》:
「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漂流,塞江而下。
」
夷陵之戰讓陸遜成了東吳的拯救者。
自此以後,他充當了孫權坐江山的第一頂樑柱。
吳黃武七年(228)八月,魏國大司馬曹休率步騎兵十萬人前來皖城,陸遜北上迎敵。
他兵分三路發起猛攻,在石亭大敗魏軍,並乘勝追殺至夾石,一舉斬擒一萬餘人,繳獲上萬的牛馬騾驢車輛,軍資器械更是無數。
可以說,這是陸遜首次統兵與魏軍大規模作戰,也是繼赤壁之戰後孫吳對曹魏斬獲最多的一次重大勝利。
曹休雖被曹操喚作「吾家千里駒」,然而在陸遜面前就太過平庸。
幸虧當時有後方接應,他最終得以脫險,但不久即背發毒瘡身亡。
吳黃龍元年(229),陸遜就任上大將軍,這是孫權在大將軍的職位之上為他量身創造的名號,也表明陸遜的卓絕功勳,須用史無前例的官位才能夠表彰。
不僅如此,他還在吳赤烏七年(244)出將入相。
孫權在詔書中說:「有蓋世功勞的人,一定要享有巨大的榮寵;懷有文才武略的人,必定要擔負起國家的重託。
從前伊尹興盛商湯,呂尚輔助周王,現在朝內朝外的大任,要您一個人加以承擔。
」
《三國志·陸遜傳》:
「夫有超世之功者,必應光大之寵;懷文武之才者,必荷社稷之重。
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內外之任,君實兼之。
」
伊尹、呂尚堪稱古時為臣的至尊典範,以陸遜類比兩人,是較管仲、樂毅都更為崇高的評價。
正因如此,陸遜也曾盡享無上榮光。
單說石亭戰後回師,孫權令侍從以御用傘蓋為陸遜遮蔽,所賜物件均為世間珍品,所受的禮遇恩寵無人能比。
《三國志·陸遜傳》:
諸軍振旅過武昌,權令左右以御蓋覆遜,入出殿門,凡所賜遜,皆御物上珍,於時莫與為比。
但陸遜「無人能比」之時,周瑜早已不在人世,所以比拚功勳,務須跨時空較量。
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合稱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其中最著名的赤壁之戰,周瑜承擔的正是陸遜在夷陵之戰中的角色。
當是時,曹操先後剿滅了呂布、袁術、袁紹集團,又不廢吹灰之力占取荊州,其鋒芒所指仿佛風行草偃、所向披靡。
江東的一班臣僚名士心驚膽顫,紛紛勸孫權放棄抵抗,做一個識時務的歸降者。
與此相比,夷陵之戰前的東吳顯然淡定許多。
事實上,兩場大戰的雙邊實力差別,也不可同日而語。
關於赤壁之戰曹操的兵力,據《江表傳》所載,「言水步八十萬」,但周瑜估算北方兵士「不過十五六萬」,加上荊州新降「七八萬」,投入一線的應超過二十萬人。
而孫權為周瑜準備了三萬人馬,加上劉備號稱的兩萬人,總計不過五萬;何況劉備其實只讓關羽、張飛帶二千人協同作戰。
《三國志·先主傳》裴注引《江表傳》:
備雖深愧異瑜,而心未許之能必破北軍也,故差池在後,將二千人與羽、飛俱,未肯系瑜,蓋為進退之計也。
反觀夷陵之戰,劉備僅有一州之眾,扣除後方駐守部隊,雖然頃巢而出,進入吳境的大約八萬多人。
然而,孫權調給陸遜的已有五萬人,若加上後援部隊,蜀漢兵力反處於劣勢。
《三國志·劉曄傳》裴注引《傅子》:
權將陸議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資治通鑑》卷第六十九則稱劉備「進軍秭歸,兵四萬餘人。
不僅如此,隨劉備征戰的,既無虎將又無良謀;陸遜所統的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則都是身經百戰的強將。
可以說,蜀漢一開始只是聲勢占優,夷陵之戰對孫吳的壓迫感基本可控。
但赤壁之戰完全不同,無論兵力懸殊的程度,還是進退迴旋的餘地,以及心理層面的威懾力,都是一次真正帶「覆巢」特質的嚴重危機。
幸虧周瑜在此時橫空出世。
作為孫劉聯軍的前線最高指揮官,他不負使命,酣暢淋漓地打贏了一場總決戰。
因而周瑜這一次建功,比後來的陸遜難度更大,對孫吳政權的影響也更深遠,並由此拉開了三足鼎立的大序幕。
當然,周瑜建功更可追溯到「小霸王」孫策時代。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孫策渡江南下,周瑜領兵迎接。
前者欣喜說道:「吾得卿,諧也」, 意指得其輔助,一切都會成功。
周瑜也深孚厚望,在江左南征北討,無戰不克。
據《江表傳》所載,孫策專門賜給鼓吹樂隊,為他修建住所,「贈賜莫與為比」。
可見,孫權給予陸遜的那種超常規禮遇,周瑜在「前孫權時代」即已獲取。
對孫權來說,周瑜最關鍵的一次鼎力輔佐,是在建安五年(200)。
因孫策遇刺身亡,孫權在轉眼間成了東吳這艘航船的新舵手。
對一個稍顯文弱又倉促上陣的青年,假如不能迅速穩住局面,後果不堪設想。
應該看到,江東英傑當時並未與孫氏形成君臣關係,初期聚合起的勢力一旦離心,頃刻就可以瓦解整個集團。
正是在關鍵時刻,周瑜率兵前來奔喪,並且留在吳郡,以中護軍身份和張昭共掌軍政大權。
中護軍是什麼概念?即承擔掌管禁軍、宿衛皇室的職責。
換句話說,周瑜是以君臣之禮力挺孫權。
作為東吳軍界的「一哥」,他放下了身段,那誰能擺架子對孫權使臉色?
總之,周瑜、陸遜都立下了不世之功。
但前者的歷史作用更非他人可比,也非後繼者能比。
對孫權而言,假如沒有周瑜這根「倚天柱」,起步一定艱辛無數,甚至是否有運氣輪到他打赤壁之戰,能否有勇氣堅持著打赤壁之戰,都要留下大大的疑問。
陸遜的功績無疑超過魯肅、呂蒙,由於壽命較長,具體的事功也多於周瑜,但影響力卻有所不如。
周瑜對孫吳政權的創立與發展,所起的作用是奠基性、源頭性的,以致孫權發自肺腑地說:假如沒有周公瑾,我不可能稱帝! [8]
所以就軍功業績的排序,應是周瑜、陸遜、呂蒙、魯肅。
二、用兵計謀
不妨先從魯肅談起。
他是周瑜臨死前推薦的接班人選,被認為智慧謀略堪當大任;三國志的原話是「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
《吳書》也稱其「好為奇計」,可知非同等閒。
赤壁之戰前夕,最早主戰的正是魯子敬。
孫權當時曾感慨:您真是上天賜予我的!
但魯肅之計謀,高明在宏觀層面,攻城掠地卻非其所長。
如同一個棋風厚實的弈者,魯肅將鋒芒內斂,一方面少有破綻,難免就不夠犀利。
孫權評價他率軍安營紮寨,能令行禁止,轄區內路不拾遺,沒有荒於職守的官員。
這聽來並非在誇獎某個統兵之人,而是稱讚一位能幹的地方官。
魯肅治軍如治政,應不失為中規中矩的大都督。
相對於魯肅的文質彬彬,呂蒙則顯得英武、粗獷,但他勇猛而有謀略,故陳壽感嘆:「他怎會只是武將而已呢!」
《三國志·呂蒙傳》:「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擒關羽,最其妙者。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孫權接掌東吳大權初期,即推行軍隊整編、歸併。
呂蒙私底下借錢,為士兵做了大紅的衣服和綁腿,到選拔那天,部屬格外顯得隊列嚴整、訓練有素。
孫權大喜之下,對他的兵力不減反增。
建安十五年(210),接替周瑜的魯肅途經呂蒙軍營,在聽取應對關羽的五條計策後,不禁驚嘆其才略竟達到如此水平。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典故,就出自該處。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率大軍進至濡須口,呂蒙又多次獻奇計,並勸孫權建船塢於夾水口,以做好禦敵準備。
曹操見東吳布防嚴密、陣營威嚴,不久便撤軍返回。
呂蒙的不少奇思妙策,更是在實戰中充分得到了檢驗。
建安十九年(214)五月,連續大雨使江河水漲,孫權趁機進攻皖縣,廬江太守朱光據城堅守。
諸將都建議修築土山,添置攻城器具。
呂蒙認為,這需花費較長時間,等準備妥當,敵人城防已經鞏固,援兵也將趕到,就難以攻克。
他估計城池並不十分堅固,趁三軍士氣高昂之際四面齊攻,很快即能拿下,然後趁大水未退時回軍,可獲得全勝。
孫權採納了該意見。
呂蒙又舉薦甘寧指揮攻城,還親率精銳作後援。
凌晨開始猛攻,吃早飯時就攻破了皖城。
建安二十年(215)詐取零陵,更體現了呂蒙之智。
因劉備拖欠荊州不還,孫權派呂蒙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長沙、桂陽望風歸附,唯零陵太守郝普堅拒不降。
劉備見形勢緊迫,命關羽前來爭奪。
孫權急令呂蒙放棄零陵,回師增援魯肅。
呂蒙卻秘而不宣,反稱劉備被夏候淵圍困,關羽的大本營已被攻下,並讓郝普的舊友鄧玄將消息帶入城內。
對方的心裡防線迅速潰堤,投降後才知是一場詭計,不免愧悔交加。
名將皆有得意之作。
對呂蒙而言,當數白衣渡江取荊州。
此戰看似順利,卻經過了長時間的精心謀劃。
剛接替魯肅駐兵陸口時,呂蒙特意加強與關羽的親密友好,但一切都是表面文章。
建安二十四年(219),趁蜀兵揮師北上,呂蒙捕捉到了可乘之機。
他上疏孫權,認為關羽征討樊城,卻留下重兵駐防,必是擔心後方遭襲;自己時常患病,可藉此名義返回建業,使對方麻痹鬆懈,吳軍再沿江而上、趁虛突擊,那麼南郡可以攻下,關羽也可以擒獲。
本段三國史,幾乎全按這一設想演進。
關羽果然放鬆了警惕,將駐防南郡的兵力越來越多調至襄陽。
呂蒙伺機秘密出發,募平民百姓搖櫓,讓士卒在大船中埋伏,並扮成商人的模樣日夜兼行。
由於城內空虛,又猝不及防,東吳竟不費吹灰之力,一舉奪回了蜀漢占據的荊州。
周瑜較之呂蒙,誰更足智多謀呢?
孫權在談及呂蒙時,認為他的謀略僅次於周公瑾。
但依據史料,周瑜在戰術層面的亮點並不太多,而且像火燒赤壁這樣的金點子,原創者卻是一介武夫黃蓋。
《三國志·周瑜傳》: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
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事實上,呂蒙反而常在周瑜麾下出謀劃策。
赤壁之戰後,周瑜轉戰南郡,令甘寧前去占領夷陵,魏將曹仁派兵包圍。
甘寧立馬告急,周瑜正是用了呂蒙的計策,留下凌統守衛後方,自己親率大軍到上游救援。
其間,呂蒙又提議分出三百人阻斷險道,以擋住敵方退路。
經過交戰,曹軍被殲一大半,逃跑途中又遇道路堵塞,不得不下馬徒步,東吳因此繳獲了許多馬匹。
可見,周瑜善於聽取他人的建議,但似乎缺乏實戰中的「原生型」奇謀——至少從相關的歷史記載看,呂蒙更像「智多星」。
終於輪到陸遜登場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丹楊賊首費棧煽動山越作亂,孫權派他前去討伐。
敵方人多勢眾,陸遜帶去的兵馬不成氣候。
實力不足,就只能玩一點「虛」的。
陸遜便因地制宜,遍設軍旗、鼓角為疑兵之計,並命令將士夜伏山谷之中,突然擂鼓吶喊,一舉出擊打敗了賊寇。
孫吳收復荊州之戰,陸遜也立下殊功。
呂蒙稱病返回建業的途中,他特意前往拜見,心中計策不約而同。
呂蒙隨後鼎力推薦陸遜,稱對方思慮深遠、才堪負重,又沒啥名氣,不被關羽忌憚,可替代自己到陸口統兵。
陸遜到任的首條妙計,是給關羽遞上一封措辭謙卑的信函,從而徹底打消對方的戒備。
他繼而上書孫權,指出擒拿關羽的要訣,此後與呂蒙所部同為前鋒,勢如破竹拿下荊州。
可以說,此役由呂蒙、陸遜合演了一出「雙簧」,如果前者記頭功,次功非陸遜莫屬。
孫子曰:「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
面對劉備親征的夷陵之戰,陸遜首先誘敵深入,將數百里峽谷讓給對方,使蜀軍因戰線拉長而露出破綻。
蜀將吳班在平地紮營,吳將紛紛請戰,他料定其中必有詭計,應處靜觀察。
劉備見計不成,只能率八千伏兵從山谷撤出。
當是時,眾人都想在蜀軍立足未穩時發起進攻。
陸遜認為:「劉備是狡猾的敵人,經歷豐富,軍隊剛集結時考慮周密、用心專一,不可輕易出擊。
現在駐紮時間久了,沒有占到便宜,且軍隊疲憊、士氣沮喪,難再有新計謀。
圍殲敵寇,就在今日。
」
隨即發兵進攻蜀營,但交戰不利,埋怨也相伴而來。
陸遜卻胸有成竹,斷言已有辦法,他令士兵各持茅草,用火攻擊破蜀營,秋風掃落葉般奠定了勝局。
夷陵之戰對陸遜的考驗,不僅在於強敵當前,更在於吳將驕傲自負,對初統兵權的少帥多有輕視。
但他剛柔相濟,以料敵如神的智慧與堅如磐石的意志,逐漸讓眾人信服。
被蜀軍包圍的孫桓曾派人求救,陸遜判斷該城防守堅固、糧食充足,並不需要太多的擔憂,故不發一兵一卒,只管按既定的方針行事。
戰局走勢正如所料,敵圍也自然解除。
孫桓後來坦言一開始懷有怨恨,及至大局已定,才知陸遜指揮調度自有方略。
戰場局勢變幻莫測,尤需統帥能化險為夷。
吳嘉禾五年(236),孫權命陸遜和諸葛瑾攻打襄陽。
陸遜派親信帶著奏章稟告戰況,怎料被魏軍截獲。
諸葛瑾深感害怕,認為己方已被對手掌握底細,不如趕快撤軍。
陸遜卻不動聲色,只忙著催人種植蔓菁、豆子,並像往常一樣下棋、射箭。
諸葛瑾前來問個究竟,陸遜於是亮出底牌,表示敵方已守住要害,己方必須保持鎮定,再施展靈活戰術撤離;如果馬上退兵,敵方隨之進逼,就必敗無疑。
為此,他暗中讓諸葛瑾統督舟船,自己則率兵佯攻襄陽。
曹魏向來忌憚陸遜,立即退回城內。
吳軍一邊虛張聲勢,一邊整頓隊伍撤離,並在返回時多有斬獲。
綜合比較,四大都督用兵計謀的排序是:陸遜、呂蒙、周瑜、魯肅。
三、戰略遠見
周瑜是一個戰略家,眼光非常人能及。
據《江表傳》所載,曹操於建安七年(202)要求孫權送兒子做人質。
在群臣會議上,張昭等人左右猶豫,孫權也舉棋不定,便帶周瑜到母親跟前商議。
周瑜分析利害,表示一旦送上人質,就處處受制於人,而所得利益「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哪能跟自己南面稱孤相提並論?
孫母深表贊同,孫權由此下定了決心,便沒有送兒子上路。
聯想孫、曹後來爭鬥的局勢,周瑜的點子可謂精準。
因為過了沒幾年,曹操即揮師南征,一場強力對抗緊鑼密鼓到來。
江東自古多才俊,可帶「軟骨病」的不少,以致「將士聞之皆恐」,認為曹操「挾天子以征四方」,且已占據荊州,分得了長江之險。
鑒於實力相差懸殊,許多人傾向於投降。
周瑜仍然一如過往的「硬骨頭」,他力排眾議,直斥曹操「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並深入分析了敵方軟肋:
一是北方尚未平定,加上馬超、韓遂在潼關以西,構成後顧之憂;
二是放棄騎兵,依靠舟船與吳越較量,沒有發揮己方所長;
三是正值天氣寒冷,軍中馬無草料;
四是中原士兵南下作戰,將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因此斷言正是活捉曹操的良機。
孫權既不是劉琮,又不似孫策,凡事總要用大腦琢磨透徹。
周瑜的一番系統性分析,終於讓他吃下定心丸,自此開啟了聯劉抗曹的恢宏篇章。
可以說,周瑜是深刻影響三國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
假如不是英年早逝,他或將進一步改變當時的國家版圖。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到京城拜見孫權,請求帶兵攻取蜀地、吞併張魯,並與馬超結盟,隨後回軍攻占襄陽,以此北伐中原。
孫權同意了這一大膽的計劃,只可惜他在返還江陵的途中病故。
若說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周瑜則「未及出師身先死」,一樣的壯志未酬。
人生充滿著遺憾,即使春風得意如周郎者,也概莫能外。
但正是在深切的遺憾之中,更凸顯英雄氣吞萬里的志向,從中也充分顯示了周公瑾的戰略眼光。
與周瑜相比,呂蒙的遠見更多體現在攻城、謀事層面。
建安十三年(208),益州將領襲肅率部前來降附,周瑜提議將隨行人馬調撥給呂蒙。
對一名將軍來說,增加兵力總是多多益善。
但呂蒙卻有著全局思維,他認為襲肅遠來投誠,從道義上應使之嘗到甜頭,產生正向激勵。
孫權覺得有理,就歸還了襲肅所統的士兵。
而在對待荊州這一焦點問題上,呂蒙是典型的鷹派。
孫權一度想攻取徐州,呂蒙認為占領不在話下,可不出十天曹操一定會來,即使七八萬人駐防,恐怕也守不住;故不如攻取關羽,全據長江流域,形勢就會大變。
孫權贊成這一分析,不久便付諸實施。
但相對而言,呂蒙在戰略上的考慮不如周瑜。
陸遜又有怎樣的遠見卓識?
建安二十二年(217),他向孫權建議說,當今英雄相持、各霸一方,若要克敵寧亂,務須大量人力;山賊是長年的禍害,躲藏在深山險要之地,假如不平定內禍,就難以圖謀遠方。
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人們往往聚焦群雄,而不會關注不入流的山賊。
陸遜此策著力點雖小,卻透射出極大的著眼點。
與諸葛亮先南征、後北伐的道理相通,平定山越是東吳固本強基的先行步驟。
長期困擾吳郡、會稽、丹楊的禍患得以掃除,陸遜繼而在三郡擴編軍隊,讓體弱者歸農、強健者當兵,由此得到精銳士卒數萬人。
陸遜的戰略思維,更體現在夷陵破敵之後。
當看到劉備逃往白帝城,徐盛、潘漳、宋謙等競相上表,希望一鼓作氣前往擒拿。
陸遜此時未雨綢繆,預判曹丕正集結大軍,表面上助吳攻蜀,暗地裡懷有險惡用心,於是立即撤軍。
在大獲全勝之際,陸遜沒有貪功,卻適時停止追擊,恰恰蘊含著一種智慧。
魏國後來果然出兵,因東吳防備在先而無隙可乘。
事實上,陸遜的適可而止,或許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劉備不久後聽說魏國攻吳,還揚言再度東下。
陸遜的回覆軟硬相融,勸其修補創痍、切莫窮兵,若一意孤行,將難逃性命。
吳、蜀很快恢復了關係,諸葛亮執政後又重新結盟。
孫權給劉禪、諸葛亮寫信,常讓陸遜閱改,甚至將印璽放在他的官署,以便視情直接與對方溝通。
這表明陸遜對蜀漢有斗有合,注重把握分寸。
在夷陵大捷之際及時收兵,不僅為提防曹丕,更是為將來留有餘地。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此話意在取捨,隱含了審時度勢的戰略思維。
陸遜崇尚進取,也懂得有所不取。
吳黃龍二年(230),孫權想攻取夷州、朱崖,即今天的台灣及海南島一帶。
陸遜認為長途跋涉襲取,海上風浪難測,兵士又不服水土,必然導致疾病,原想增加人力卻適得其反,想獲取利益卻受到損失,加上朱崖險峻絕遠,那裡的人還沒有開化,不能成為有效的兵源。
為此,他提議休養生息,減免田租賦稅,讓人們和睦同心,用道義鼓舞兵士,黃河、渭水一帶就可平定,九州將有望統一。
孫權未聽勸阻,果然得不償失。
吳嘉禾二年(233),遼東公孫淵背棄盟約,孫權打算親征。
陸遜指出強寇就在邊境,荒遠地區尚未歸順,陛下乘船遠征,會給敵人可乘之機,等禍患來了將追悔莫及;反之,假如能完成大業,公孫淵不用討伐就會歸服。
該意見被孫權採納。
關於周瑜、陸遜之間的高下,總不太容易比較。
相對而言,前者是堅定的主戰派。
無論對虎步中原的曹操,還是占據荊州的劉備,周瑜不僅不屈服,且始終想方設法動對方的「奶酪」。
陸遜同樣具備一副「鋼牙」,直接指揮了與魏、蜀之間的系列重大戰役。
但他對蜀漢政權雖然寸土必爭,總體上卻存一些和氣。
也許這一點分寸感,正是陸遜強於周瑜之處。
為何最後談論魯肅?因為不同的評判標準,將得出迥然有別的結論。
在《三國演義》中,魯肅被描繪成有點木訥的老實人,成為諸葛亮與周瑜之間的陪襯。
但歷史上的魯子敬雄才大略,為孫吳政權奠基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與孫權初次見面,他就直言漢朝不可能復興,曹操也不可能被立即消滅,建議孫權割據江東,根據形勢變化相機行事,並趁北方尚未安定,剿除黃祖,討伐劉表,將地盤擴大到長江上游,然後稱帝圖謀天下。
該提議石破天驚,因為孫權起初的夢想,不過是像齊桓公、晉文公般尊王攘夷,而魯肅一下子捅破了那層「窗戶紙」。
魯肅的前瞻性,不光表現在某一孤立的事件上。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正值劉表去世,魯肅當即瞄準荊州,斷言若占有此地,可幫助孫權實現帝王之業。
他還視劉備為天下梟雄,並主動請纓,以弔唁之名,前往打探斡旋。
當獲悉劉琮已投降,便立馬找到劉備,勸說合力抗曹。
此時,東吳眾人紛勸孫權歸順,魯肅是堅決站在對立面的第一人。
裴松之認為:「劉備與權并力,共拒中國,皆肅之本謀。
」
在劉備羽翼未豐、屢遭敗績之際,魯肅就視其為孫權首要的戰略合作夥伴,無疑極具慧眼。
可以說,他不光最早規劃了孫權的帝王夢,還率先提出聯劉抗曹的基本國策,此份深謀遠慮令人嘆服。
圍繞魯肅是非功過的最大爭議,是向劉備出借荊州。
當時眾人皆不贊成,且不乏扣留劉備的聲音。
唯獨魯肅認為曹操勢力太大,如果借荊州之地,讓劉備安撫百姓,那麼曹操就多一個敵人,自己則多一個朋友,實乃上策。
值得關注的是,周瑜對借荊州也持保留態度,甚至希望軟禁劉備於吳郡,使之與關羽、張飛分開,從而消除潛在的對手。
但基於曹操在北方的威脅,孫權為廣攬英雄,還是忍痛割愛借了荊州。
對魯肅這一策,孫權後來頗有微辭。
可一個主意是否高妙,並不取決於一人、一時的想法。
畢竟情況在不斷變化,此一時的戰略利益,很可能成為彼一時的戰略包袱。
事實上,任何對策都有利有弊。
借荊州,得益最大的是劉備,可孫權並非沒有收益。
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原本就是劉備征戰所得。
所謂借荊州,實質是借周瑜從曹操手裡奪下的江陵。
孫權固然可以不借,但必然產生磨擦,損傷的將是同盟關係。
進一步分析,在眾口一辭的情況下,孫權當年為何聽了魯肅的意見?這表明借荊州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權衡結果,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拍的板。
任何平等的契約,都是一種等價交換,在利益或者道義上能夠實現雙贏。
借荊州的抉擇,顯然符合東吳的根本利益,因為最不想看到該局面的不是別人,正是孫權最大的敵人——曹操。
他有一天寫字,聽到借荊州這樁事,竟然驚慌地將手中的筆掉在了地上。
孫權後來確實糾結於借了荊州,這由多種因素綜合而成。
一則起初即有不舍之意,隨著時間的推移,借的好處逐漸淡化,切膚之痛卻難以消除。
二則劉備獨得益州,極大改變了原先的利益格局,加上蜀將關羽傲慢、魯莽,進一步刺激孫權的不滿心理。
三則在主戰、主和之間,前者不管哪個年代都高嗓門,尤其是收復失土、捍衛主權,更能體現一種成就感與正義性。
但切記:魯子敬絕非膽小怕事、抱殘守缺之人!既然面對曹操大兵壓境,他都能挺身而出,以堅韌意志抗戰,又有什麼理由懼怕關羽?
張昭當年指責魯肅「謙下不足」,也表明唯唯諾諾遠非其性格。
主張對劉備懷柔,乃至暫時讓渡局部利益,恰恰體現了魯肅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的戰略思維。
東吳襲取荊州,顯然是一大輝煌戰果,但此役的最大受益者是曹操。
孫、劉走向全面對抗,是三角關係中較弱兩方的大碰撞,而實力最強的曹魏卻隔岸觀火,伺機取漁翁之利。
對孫權來說,具體戰役的贏,客觀上卻帶來戰略的被動。
他曾向劉備請和而遭拒,雖然此後贏了夷陵之戰,但這種贏原非十拿九穩,本身帶有偶然性。
換句話說,要是劉備贏了夷陵之戰,那麼對襲取荊州的得失,人們的評判將迥然不同。
另一方面,吳、蜀舉國對抗,極易兩敗俱傷。
設想若曹魏按照劉曄的方案,對東吳趁火打劫; 或者陸遜不在關鍵時刻停止追擊,笑到最後的便只有曹丕。
應該說,孫權對此持清醒的認識,得知劉備一直駐在白帝城,便非常害怕,特派使臣請和。
在三足鼎立的大格局中,孫、劉只能合作,而絕無決裂的本錢。
孫吳與蜀漢爭奪荊州,對彼此雙方是一場零和博弈,即一方收益必然建立在另一方損失的基礎上。
更為致命的是,任何一方甚至都無福消受一場勝利。
因為在吳、蜀交戰之際,曹魏隨時可以發起襲擊,腹背受敵的一方勢必土崩瓦解;至於剩下的一方則唇亡齒寒,註定也支撐不了多久——夷陵之戰其實讓孫、劉都面臨這樣的嚴重危機,幸虧曹丕沒有及時作為,才使吳、蜀雙方緩過神來,重新結盟求得自存。
所以,借不借荊州只是問題的表象,關鍵是不能只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顧及相互間的合理訴求。
既然如此,出借荊州是否划算,就必須結合特定時期的具體情況,用歷史的眼光分析。
魯肅無疑是對此理解最透徹的東吳謀士,更是一個算大帳的人。
他認為「帝王的興起,都有人為之掃除障礙,關羽不值得憂慮」 ,雖然不被孫權認同,又何嘗不蘊含「大智若愚」的高明?
如果將智慧分作「智」與「慧」兩層次,魯肅的智商或許並不占優;若論高屋建瓴、應勢而謀、以舍為取、守拙圖進的「慧商」,他則首屈一指。
基於以上分析,四大都督戰略遠見的排序為:魯肅、陸遜、周瑜、呂蒙。
完
周瑜燒赤壁,呂蒙取荊州,陸遜敗劉備,那麼魯肅的戰績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曹魏擁有張遼等五子良將,蜀漢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大將,而對於東吳來說,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同樣非常耀眼。就東吳四大都督來說,周瑜火燒赤壁,奠定...
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立下了功勳大業——東吳四大都督
東吳四大都督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
三國指揮作戰能力最強的五大名將,張遼排名第四,第一天下三分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諸侯爭鬥不止,戰事不斷,發生了很多次戰役,最終奠定了三分天下。那麼在這些戰役之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確實湧現了很多指揮作戰能力很強的名將,那麼最強的有哪些呢?top 5 呂蒙
關羽北伐,東吳最害怕啥?
在那樣一個機不可失的歷史檔口,東吳無論做出哪種決策,相應的另一個被暫時捨棄的決策都會失去驗證的基礎,就算你給出再多的猜想做出再多的預演,也不過是為了印證自己的觀點所做出的紙上談兵罷了。事實上孫權...
東吳四大都督:一人被氣死,三人病逝!
在三國歷史上,相對於曹操、劉備兩大勢力,孫權這一邊的人物,在總體歷史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一方面,曹操是當時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方,占據了北方中原,人才濟濟。另一方面劉備建立的蜀漢,打出了匡扶漢室的口號...
東吳建國路:無路可走的陸氏父子
公元221年,劉備率領大軍氣勢洶洶的殺向東吳。他喊出的口號是為關羽報仇,然而劉備的真正意圖卻也很明顯:吞併東吳,壯大實力。此時呂蒙已經去世,東吳似乎已經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樣的東吳對劉備來說...
三國影響歷史進程的九大名將,張遼排名倒數第一,榜首實至名歸
熟讀三國歷史,諸侯混戰,人才輩出,名將如雲,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關羽、張飛、呂布了,然而,有一些名將的生與死對三國局勢有著巨大影響,甚至改變歷史進程的。那麼三國到底有多少名將影響歷史,改變歷史呢?...
東吳四代謀主,誰更勝一籌?孫權至死仍念念不忘他,卻被小說醜化
三國時期,魏國文成武將數不勝數,綜合實力絕對第一;蜀國也有小說中吹的五虎上將,無人能力,文有空前絕後宇宙第一的諸葛亮,那也是牛得不行!但是東吳就很尷尬了,明明就是一個小受,文不成武不就,似乎一直...
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差不多20年前就埋下了伏筆 癥結早被某人點出
由於劉備不久虎口拔牙,硬是從曹操手裡奪得漢中,此次荊州之爭的負面影響就容易被忽略。但我認為,這一輪博弈深刻地改變了三國風雲的走勢,讓諸葛亮「隆中對」只有上半場,卻難以延續下半場,「出師未捷身先死...
盤點東吳4大都督,周瑜呂蒙不足為奇,唯獨魯肅讓人刮目相看!
在《三國演義》後期曹操、孫權、劉備這三大勢力中,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事情。東吳統帥跟蜀漢和曹魏的統帥相比較,他們完全不一樣。曹操和劉備一個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個是打著漢室復興的旗號,所以他們兩個...
蜀漢關羽守荊州是錯誤
荊州據後漢書地理志有七個郡。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後魏蜀吳瓜分了荊州。曹魏占:南陽郡、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東吳占:半個南郡、半個江夏郡。蜀漢占: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公元210年劉備向...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誰最厲害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號稱東吳四大都督。那麼這四大都督到底誰最厲害呢? 從政治志向來看,周瑜在赤壁之戰取得領荊州後,想趁蜀中虛弱占領益州,並以此為資本,要與曹操逐鹿中原,爭奪天下。如果其計謀得以...
孫權一生最重要的兩人,都是文武雙全,他們死後東吳只能偏安一隅
東漢末年,由於外戚宦官輪流專權,朝廷腐敗無能,廣大老百姓民不聊生。加之自然災害頻發,各地農民起義揭竿而起,聲勢最大的當屬黃巾起義,而這場農民起義幾乎成為了壓死東漢王朝最後的一根稻草。之後的東漢王...
孫權手下四大都督,保東吳百年江山,卻因小說之故,一直被「黑」
每每看到盪氣迴腸的《三國演義》,都為那段風雲際會的三國史感嘆不已,真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雲集的時代;但是書中以劉備的蜀漢作為正派、曹操的曹魏作為反派,孫權的東吳似乎只是一個打醬油的存在。
東吳四英將,其中一人曾大敗劉備,使得劉備鬱郁而死
三國時期,社會矛盾激化,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所以三國是一個名將雲集的時代。在東吳就有四英將,他們是先後執掌東吳水軍的大都督,按接任順序,分別為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個人雖然政...
東吳四英傑簡介 歷史上的東吳四英傑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東吳四英傑簡介,歷史上的東吳...
東吳四英傑排名,周瑜只排第三,第一名未嘗敗績
與魏國和蜀國相比,東吳的最高統帥都有一股儒將之風。周瑜、魯肅、呂蒙、陸遜的軍事才能都非常卓越,被稱為「東吳四英傑」。然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小編今天就來排列一下這四位英傑的名次高低,聊博一哂。
東吳四英傑都非等閒之輩
東吳四英傑是指在東漢末期及三國早期的孫吳重要大臣,分別為周瑜、陸遜、魯肅、呂蒙。他們皆是吳大帝孫權的心腹近臣和孫吳政權的股肱之臣,先後為孫吳政權的建立立下了功勳大業。四人並提的說法最早出自陸機的...
呂蒙魯肅周瑜陸遜——哪位是東吳最強大都督?
老羅的《三國演義》中孫吳沒有武藝特別驚世駭俗的武將。只有孫策、太史慈、甘寧能勉強稱上武藝一流。若論統兵,孫吳中當屬四任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中,哪位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