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為什麼要把高富帥周瑜寫成大反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周瑜是一個天生的儒將,既是高富帥,又是度量大的將軍,更是精明的政治家,但為什麼《三國演義》上卻把他定位成一個半反面的角色,又說他最後會被氣死的呢?

其實,周瑜是三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我們關於周瑜的印象都要全部抹掉重新認識才是對的。

比如赤壁大戰的主導是周瑜,小喬只是周瑜家裡沒有地位的妾,周瑜是在行軍途中病死的等等。

關於周瑜的一切基本都被歪曲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那今天野史君就來跟大家講講關於周瑜的這些事兒!

一、出身名門的高富帥

周瑜(175-210 )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氏,當時的舒縣,在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

關於周瑜的籍貫,還有一種說法,說是在舒城縣,這是有問題的。

因為正史明確記載,東漢的廬江郡之下,只有舒縣,而沒有舒城縣;舒城縣最早出現,是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已經是周瑜去世五百多年之後才發生的事了。

《周瑜傳》中記載,他出身高官名門。

周瑜的家族非常顯赫,從漢章帝晚年周榮開始步入政壇,到東漢後期周景、周忠皆任太尉,長達百餘年而不衰。

和東漢許多顯赫的大家族皆標榜「儒宗」一樣「通經入仕」(通過熟讀儒學而獲得做官機會)也成了周氏家族的特色。

周景在擔任刺史、郡守和進入朝廷後,更通過大量舉薦人才並打擊宦官勢力來擴大其個人和家族的影響。


周瑜的父親周異也是周氏家族的第三代,但只當過洛陽令(相當於北京市市長),而且很早就過世了。

周瑜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在舒縣長大。

不過因為周家家族的勢力很大,所以周瑜家境很好。

周瑜年輕時「長壯有姿貌」,即身高體壯,外貌英俊。

總之,他是典型的「高高富帥」一個,比現今大家說的「高富帥」,還多了一個「高」——高官名門的高。

周瑜富有浪漫氣質,琴藝不凡,即使喝醉了酒,都能聽出曲調中微小的失誤。

不過他脾氣很好,從不指責樂人,至多回頭看一眼而已。

因此被稱為「曲有誤,周郎顧」

這樣一個品貌超群又少年得志的將領,若是放在今天,那就是一代超級偶像,迷戀他的美眉數不勝數。

周瑜卻很注重家庭,並不喜歡泡在美女堆里。

美眉們雖然失望,卻也千方百計地想要得到一絲半縷的注意。

因此.「時時誤拂弦,贏得周郎顧」,但求能得他多看自己兩眼,也算是一點心理安慰。


二、少年天才,江東支柱

但是,當時這位「高高富帥」,在平時幹些什麼事兒呢?他並沒有胡作非為到處干荒唐事,而是認認真真在干正經事。

他從小志向遠大,好學有德,胸襟開闊。


民間傳說里有周瑜「七歲熟讀孫子兵法,九歲攻破江南的說法」

大意是孫堅在征討董卓時曾經屯兵周瑜的家鄉舒城,當時孫堅正好遇到了難以克服的困難。

正好九歲的周瑜在軍中,就提出了「聲東擊西」的策略,幫助孫堅攻克了敵軍的堡壘,進而拿下了江南地界。

但這個說法明顯可以看出來是虛構的,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假造的名人軼事一類。

真實情況是: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十四、五歲時周瑜前往北面不遠的壽縣(今安徽省壽縣)結識了同歲的孫策

孫策,字伯符,吳郡富春縣(今浙江省富陽市)人氏,是孫權的大哥。

當時他父親孫堅,因為在中原討伐董卓,就將家眷帶到接近前方的壽縣。

周瑜與孫策一見面,彼此就覺得十分投緣。

一是志趣相投,都有遠大抱負;二是話語相投,雙方都十六歲(虛歲十六),孫策只大一個月,於是二人結為生死之交。

在這裡插一句,當時人們計算年齡,都是按照虛歲,而不是實歲來算,史書裡面都是這樣。

周瑜和孫策成為好友後,把家裡的一所大宅子給孫策使用,而且拜孫策的母親為義母,「有無通共」(也就是把家裡的一切都向孫策敞開),在財力上支持他。

五年之後的東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孫策二十一歲,父親已經去世,他決心從江北打回老家江東,自創一番事業。

他所經過的歷陽縣烏江渡,是長江的重要渡口,據說當初楚霸王項羽就在此處自刎。

現今孫策要從這兒打過江東去創業,他能成功嗎?

老實說,事情很懸。

因為江東地域廣大,而他力量很小。

江東,也就是當時揚州的江南部分,有丹陽、吳郡、會稽、豫章四郡,共計六十四縣,大體相當於現今江蘇和安徽兩省的江南部分,再加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全部,在冊人口多達三百四十多萬。

而他才有一千多步兵,幾十名騎兵,要吞下這麼大一塊地盤,你說懸不懸?

但是,他從烏江渡口上船時,隊伍卻陡然變成五六千人馬,什麼原因呢?原來,早已得到孫策通報的周瑜,千方百計籌措巨資,在此招募軍隊打造船隻,預先做好準備,單等孫策的到來。

從一千多猛增到五六千,這多出來的四五千,正是周瑜無償奉獻給孫策的超級大禮包。

孫策也正是憑藉這支兵馬橫掃江東,打下了孫吳的基業。

但此時的周瑜並沒有跟著孫策去江東,因為他還屬於袁術管轄。

周瑜在袁術帳下當差的時候,袁術風頭正盛,大家都認為在當時的豪傑中,袁術絕對是個霸主級人物。

而周瑜卻看出袁術不會有大作為,卻又不想投降曹操,因為曹操那裡已經人才濟濟,沒有自己發揮的餘地。

那時候的孫吳力量雖然不夠強大,但是有著良好的地利與人和,只是缺乏騰起的時機而已,他相信在那裡會有他發揮的舞台。

本來袁術想用周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謝絕了,藉口只要求當個地方官。

那個地方在今安徽北部,靠近長江,離開袁術比較遠,離孫吳卻比較近,容易擺脫忙於爭奪中原的袁術,投奔孫吳。

建安三年(198)之時,孫策已經基本穩定了江東的局勢,就給周瑜去信,讓周瑜來幫助自己。

周瑜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就過江投奔孫策了。

孫策立即任命他為中郎將。

「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

這個「周郎」的「郎」,和我們在戲曲中常常聽見那些少婦稱自己的丈夫為「李郎」「趙郎」的「郎」可不一樣,主要也不是因為周瑜年輕,因為在古代,女子十五歲,男子二十歲就成年了,三十就是「半老」,不到四十就可以自稱「老夫」,活到五十就算享天年,哪像現在還算中青年。

桃園三結義時,劉關張都是二十多歲,都稱為「大漢」,而後代,比如唐代和宋代詩人提到指揮赤壁大戰的周瑜,都稱他「周郎」,其實那時候周瑜三十三歲了。

當時被人們普遍稱為某「郎」的男性,都是相當傑出的年輕人。

據《三國志·吳書·孫破虜討逆傳》,孫策年少時「士民皆呼為孫郎」,袁術常常感嘆說:「(假)使(我袁)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

孫策死時才二十六歲。

所以周瑜這個「周郎」的稱呼,不僅僅是因為他才二十四歲,而且和他雄姿英發,文武雙全,又身為「中郎將」這個高級軍官的職位有關,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漂亮周少帥」的意思。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初,孫策被仇家刺殺,年僅二十六歲。

他十九歲的二弟孫權匆忙接了班。

突發巨變,使得江東的政局頓時嚴峻起來。

在外部趁火打劫的,有西面上游的軍事強人黃祖。

黃祖與孫家是世仇,孫堅九年前就死在他部下之手。

黃祖一聽孫策丟了命,馬上順流而下,進攻對方的邊境重鎮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在內部動手作對的,還有山越。

當時丹陽、會稽、豫章三郡的交界,也就是現今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區,有大量被稱為「山越」的山民。

孫策曾嚴厲鎮壓山越,他一死,山越馬上加強了武裝反抗,成為孫氏政權的心腹大患。

內外形勢嚴峻,倉促上台的接班人又太年輕,孫吳的政局就開始波動。

《孫權傳》中就說:「天下英豪布在州郡,賓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為意,未有君臣之固。

」這一段話,以往多次有人提及,但是多半都沒有解釋到位。

此處的「天下英豪」「賓旅寄寓之士」,都不是泛指,而是各自有特定的含義。

孫吳的統治基礎,主要由三大力量組成,即孫氏宗族、從江北前來投奔的士大夫以及江東的土著大家族。

此處的天下英豪,是指江東本地土著家族的英雄豪傑,他們分布在揚州江南各郡;而賓旅寄寓之士,則是指此前從江北投奔過來的人。

這兩大類人物,都在觀望政局的安危,以便決定去留,動搖不定,沒有同孫權形成穩固的君臣關係。

這「未有君臣之固」一句,可謂完全點中了當時政局的要害。

危急時刻,幸好有人站出來,起了關鍵性的維穩作用,他就是周瑜。

孫策突然死亡時,周瑜還遠在廬陵郡的巴丘縣(今江西省峽江縣),鎮守西部邊境。

當他點起精兵,風塵僕僕趕回政治中心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時候,正是政局動盪的緊急關頭。

周瑜一到,立即採取了行動。

什麼行動呢?
《周瑜傳》記載:「是時權位為將軍,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

」說是孫權剛剛繼承權位,身份上只是將軍稱號,所以手下的將領和賓客,對他的禮節還很簡略隨便;唯獨周瑜帶頭向孫權盡心尊敬,履行臣僚的謙卑禮節,比如見面要行跪拜大禮,孫權在座時要肅立兩旁,等等。

周瑜此舉,實在是當時維護穩定的有力措施。

你想,為何人心會浮動?因為孫權這根主心骨沒有立起來。

怎樣立起來?先就要樹立他的君主權威。

怎樣樹立權威?關鍵是要使臣僚充分尊敬他。

怎樣尊敬他?必須在朝堂之上建立起嚴格的君臣尊卑禮儀秩序,不能自由散漫,目無君主。

那麼由誰來帶頭最好?自然非周瑜莫屬:功勞最大,當初孫策創業,主要兵力就是由他提供;威信最高,是首席將領,戰功卓著;實力最強,此番隨身就帶回一支精銳兵馬,作為穩定政權局勢的堅強後盾;身份關係最特殊,十年前就與孫策親如兄弟,孫權的母親將他當作親生兒子,小他七歲的孫權也將他視為兄長。

周瑜這樣畢恭畢敬一帶頭,孫吳朝堂之上,那種君不君臣不臣、無組織無紀律的狀態,很快消失乾淨。

孫權高坐在上,威嚴莊重,發號施令,像模像樣地當起君主來。

抵抗黃祖,解決山越,一切有序進行。

主心骨立起來了,人心安定了,危機也就自然消除了。

建安七年(201),曹操打敗袁紹以後,威勢大震,想要吞併東吳,寫信給孫權,讓他把兒子或弟弟送去當質子(人質),實際上就是要他死心塌地地俯首稱臣。

孫權召集群臣商量,位居文臣之首的長史張昭等猶豫不決。

孫權不願意將質子送去,就讓周瑜一個人陪他去看母親。

周瑜詳細分析了春秋時期楚國由弱變強的歷史經驗與東吳的有利形勢,說:如果「質一入」,就不得不與曹操周旋,「則命召不得不往,便見制於人也(受對方控制)、極(地位到頂)不過一侯印,僕從十餘人,車數乘,馬數匹,豈與南面稱孤同哉?不如勿遣(質子),徐觀其變、若曹氏能率義以正天下,將軍事之未晚……」(如果曹操能最後一統天下,你再投降也不遲)。

孫權的母親說:「公瑾議是也、公瑾與伯符(孫策)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

」(周瑜說的對,他跟你哥哥同歲,只小一個月,我看待他就像自己的親兒子,你要待他像哥哥)這句話的實際含義是讓孫權完全聽從周瑜的安排。

孫權最後決定不派人質。

當時周瑜二十八歲。

可以說,在事關東吳命運的多次重要關頭,周瑜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甚至是他一錘定音。

同時周瑜還對各個威脅勢力發動了猛烈的攻擊。

攻荊州、打皖縣,後「復進尋陽,破劉勛,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後來又協助孫權「討麻、保二屯,裊其渠帥,囚俘萬餘口」,穩定了內部。

建安十三年春,周瑜為前部大都督,討伐江夏,俘虜鄧龍,打敗黃祖,消滅了外部威脅。

最終穩定了江東的形勢。

三、赤壁首功,江南豪傑

就在周瑜征討黃祖之後的同年九月,曹操就兵發南方,赤壁之戰馬上就要爆發了。

《三國演義》中將赤壁之戰的主要功勞給了諸葛亮。

但諸葛亮當時才剛剛出山,不可能直接參與指揮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周瑜的傑作應該確定無疑。

赤壁之戰前孫吳面臨的大勢是:曹操攻克荊州,劉表的兒子全軍投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這時的劉備已為曹操所破,「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已經完全沒有力量了;而對曹操數十萬大軍壓境,東吳「將士聞之皆恐」,以張昭為主的投降派主張「不如迎之。

從外地趕回的周瑜和魯肅力排眾議,力主抗曹,最後以周、魯為主的主戰派戰勝張昭為主的投降派,使孫權下定抗曹的決心,進而實施聯劉抗曹的行動計劃,這與周瑜對戰前形勢的正確分析和軍事策略的籌劃是分不開的。

在赤壁之戰前後,周瑜的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的軍事才能,具體表現在——

首先,表現在戰略形勢分析和戰爭攻防部署上。

在戰前,周瑜高瞻遠矚,結合當時的天時(天下動盪、生存競爭)、地利(基業、軍需財力)、人和(軍力將才、民力人心)的優勢,客觀綜合地剖析了敵(曹)、我(孫)、友(劉)三方的大勢,得出了「我方」(孫權)抗曹的有利條件。

從「人心」來看,曹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其名不正,所以掃蕩曹操是人心所向;更具「地利」、「人和」,包括人力、物力足可抗衡,「將軍(孫權)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里」,「兼六郡之眾,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為銅,煮海為鹽,境內富饒,人不思亂;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所向無敵」,「當橫行天下」。

對孫權的才具、基業和將才、軍需(人力、物力)供給條件作了恰當的估價。

同時,也深刻指出曹操揮戈東吳的不利因素:「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揖,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稿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周瑜通過從敵我雙方的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兵戰條件的精闢分析,從兵力對比角度指出曹操用兵戰略「四忌」的弱點和曹軍的兵力強中隱弱、優中含劣狀況:「久疲」,「不過十五六萬」,尚懷狐疑,「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

用事實挫敗以張昭為首的投降派的氣焰、堅定孫權抗曹的決心後,周瑜主動請戰,願領「精兵三萬,前往夏口(今漢口)迎敵」,周瑜分析得透徹、把握得准,不僅有膽、有識,而且有為,體現了周瑜戰略謀劃的素質。

孫權在周瑜的幫助下,部署了抗曹的具體方略:聯劉抗曹,派周瑜和程普等與劉備「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可以看到,基本上《三國演義》里是把周瑜的這段分析嫁接到了諸葛亮身上,完全抹殺了周瑜的戰略眼光。

其次,表現在戰術運用上,周瑜在具體指揮攻打曹操過程中,不僅調度有方,身先士卒,而且集思廣益;善於將略,部署嚴密,前期採納了黃蓋之計,後期運用了呂蒙之計

在整個抗曹戰爭中,黃、呂二人之計,成了周瑜破曹的戰術核心體系。

周瑜為了擊潰曹軍主力,運用黃蓋「詐降火攻」之計。

人們通常認為,曹軍將戰船用鐵鏈相連,使得黃蓋的火攻奏效,買際上,曹軍的戰船之間並沒有用鐵鏈相連,只是首尾相連、銜接緊密,看上去好像連成一串。

實際上,曹軍的船艦是用木板兩兩相扣一起,這樣船身晃動幅度變減小,北方兵在船上可保持戰鬥力,同時,兩船一體,可以即時進行接舷戰(古代水戰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讓自己的水兵登到對方船上進行戰鬥,也就是把水戰變成陸戰,比如加勒比海盜系列和韓國電影《鳴梁》等都有表現。

)的步兵數量增多,特別令江東軍頭疼。

江東水軍歷來以接舷戰取勝,如今接舷戰的難度變大,就不得不為此發愁了。

據《三國志·周偷傳》記載,武鋒校尉黃蓋向周諭建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在孫劉聯軍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黃蓋提出的火攻的確是上佳的方案。

三國歷史上並沒有黃蓋使用「苦肉計」的記載,但詐降確有其事。

黃蓋為保證無武裝的火船不被截擊而能夠順利地接近曹軍水寨,便向曹操投書詐降。

《江表傳》記載了黃蓋的詐降書,他在投降書上說:認為以江東地區六個郡的兵力,不能夠抵擋中原的一百多萬兵力,是孫權、周瑜執迷不悟,妄想抵抗,所以,他為了避免與孫權、周諭一起被消滅,情願向曹操投降。

曹操很輕易地相信了黃蓋的投降,是因為曹操認為,黃蓋曾經做過孫堅的部下,資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不甘。

黃蓋詐降曹操成功後,運用裝滿柴火膏油的船隻,在離曹軍連環船二里余路時,「蓋放諸船,同時發火。

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頓時「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周瑜帶領精銳部隊擊鼓追擊,「北軍大壞,曹公退走」,取得了「火燒赤壁」大捷。

從這也可看到,整個戰役指揮包括計謀實施裡面都沒有諸葛亮的身影,為什麼?因為諸葛亮只是充當了一個聯盟的使者,在結盟成功之後就回去了,赤壁之戰實際是周瑜獨立指揮的。

《三國演義》當中所說的借東風、草船借箭之類的故事統統沒有。

四、英年早逝的周瑜

赤壁之戰後周瑜等江東將領可以就此班師,畢竟保衛江東政權的任務已經告成。

但是周瑜等仍率軍前進江陵,可見他們有謀荊州之意。

因而爆發了為期一年的江陵之戰,也就是周瑜與曹仁的大戰。

在長達年余的江陵之戰中,曹仁所部傷亡較重,於是他在援軍接應下主動放棄了該城。

曹仁應是退到襄陽、樊城一線,而周瑜等也無力向北大舉進攻,這樣戰局就此大體穩定下來。

此戰不僅是曹、孫兩軍之間的戰事,劉備方面劉、關、張等重要人物都參與了。

正如赤壁之戰一樣,江陵之戰也是孫劉兩方聯合對敵並取勝的一戰,但主要功績還是屬於孫權方。

這一戰可說是赤壁之戰的「後續戰」,周瑜等的獲勝鞏固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果實。

周瑜攻占江陵等戰略要地,使得後來孫權在與劉備就荊州問題的交涉中處於較為有利的地位,而劉備出於其特定的戰略考慮,也不得不主動向孫權方提出進一步合作與妥協的建議。

這次江陵大戰的最重要問題就是荊州的歸屬問題。

在《三國演義》當中寫的是諸葛亮乘著周瑜與曹仁大戰的時候用計奪去了荊州。

但實際情況確實周瑜在江陵戰中的軍事部署使得江東實際控制了荊州。

於是劉備不得不到江東親自向孫權借荊州。

孫權不顧周瑜的反對,將荊州的一部分屬地借給了劉備,但不是全部荊州。

之所以周瑜不同意把荊州借給劉備,是因為周瑜也給孫權提出了一套奪取天下的策略:攻占江陵後,再取益州,然後兵分兩路,一支從益州出發向長安,一支從江陵而至襄陽,如此北方就可以拿下了。

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是不謀而合的。

出於這樣的戰略考慮,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向孫權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孫權也批准了。

但在周瑜趕回駐地江陵,準備出征的路上時得了重病,最終卒於巴丘,時年三十六歲。

可以說周瑜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典型代表啊。

如果此時周瑜沒有死亡,那他是很有可能奪取四川的,這樣也就沒有蜀國的什麼事兒了,天下三分就變成了天下兩分,南北對立,孫曹對立。

可惜就在周瑜去世的當年,由魯肅支持劉備借到了荊州的全部地盤。

這樣孫吳喪失了奪取天下的機會。

讓劉備奪了四川,建立了蜀國。

周瑜一生中南征北戰、所向披摩,東吳的半壁江山,有一大半是周瑜的征戰之功。

定江東、征廬江、征黃祖,他都是主要指揮者,幾乎是每戰必勝,無堅不摧,充分展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

難怪孫權在周瑜死後很多年都多次流淚對一干大臣說: 「我若是沒有周瑜,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大的霸業啊!」

如果周瑜不死,孫權何止只會有江東的霸業,有可能是全天下的霸業!

五、周瑜的兩大奇冤

歷史上的周瑜如此強悍而完美,為什麼後世對周瑜的評價那麼低,而且形象也完全不一樣呢?這主要是由於周瑜蒙受了兩大不白之冤。

第一個冤枉就是赤壁之戰的功勞被扣在了諸葛亮的頭上,這在前面已經講了,就不重複了。

第二個冤枉就是說周瑜的性格度量狹小,以至於被諸葛亮氣死,這實在是天大的冤枉了。

這兒篇幅有限,可野史君還有好多故事呢!我在微信公眾號「趣說野史」等著你!回復關鍵字「冤枉」,猜猜除了周瑜,歷史上還有哪些被國人冤枉的名人?

《周瑜傳》記載:「(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唯與程普不睦。

」性格度量恢宏開朗,大體上說很得人心,只是與程普關係不和睦。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眼很小,難以與人相處,就是從他與程普關係不好這一句生髮出來的。

那麼他與程普關係不好,又是為何呢?

孫吳的將領群體,按年資分為三期:孫堅時加入的,可以稱為黃埔一期,孫策時加入的是二期,孫權時加入的是三期。

周瑜是二期的佼佼者,而程普則是一期的老資格。

赤壁大戰,孫權出兵三萬,分為左、右部分,任命周瑜、程普分別擔任主將;雖然全軍的指揮權屬於周瑜,但是程普認為自己資格比周瑜老,職務又是平級,就與周瑜鬧矛盾,鬧意氣,差點壞了國家抗禦強敵的大事,造成嚴重後果。

周瑜又是如何對待程普的呢?程普仗恃年紀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總是放下身段容忍對方,始終不與之計較。

程普後來認識到自己不對,對周瑜敬重佩服之至,告訴別人說:「我與周公瑾交往呀,就好像飲用醇厚的醪糟(lao, zao)酒,不知不覺自己就被他感化醉倒了!」那時候,還沒有經過蒸餾的高度數白酒,人們飲用的是米酒。

米酒連帶米糟,叫做「醪」,又稱「濁酒」,酒味更醇厚。

原來周瑜和程普不和睦,只是出現在赤壁大戰的短時間內,後來就完全化解了。

而且起因在程普,與周瑜無關。

周瑜氣量大,始終不計較,結果不僅使程普慚愧佩服,更重要的是顧全了赤壁之戰的大局。

史書中周瑜真實的人品,是大方、大義和大度。

問題就來了,羅貫中為何要把周瑜的人品,寫成與真實情況絕然不同的模樣呢?

謎團也要從陳壽《三國志》開始破解。

這部書為紀傳體正史。

但是三國分立,大家都稱皇帝,選取哪家做本紀,也就是作為正統呢?兩個原因使陳壽必須選曹魏。

一是事理。

曹魏最先稱帝,而且皇冠直接從東漢獻帝手中得來,用古玩收藏家的話來說,屬於傳承有自。

二是處境。

陳壽的書寫於西晉,而西晉的皇冠又從曹魏得來;不以曹魏為正統,就是不以西晉為正統。

果真如此,陳壽不僅書寫不成,小命都可能不保。

陳壽此舉,後來引起「尊劉抑曹」人士的抵制。

東晉和南宋就都改以蜀漢為正統來寫三國歷史。

東晉和南宋,都是中原漢族王朝滅亡之後,偏安江南的小王朝,處境與蜀漢類似,所以會有如此反應。

《三國演義》恰好產生於宋之後不久的元末明初,所以有濃厚的「尊劉抑曹」傾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而清代初年,毛宗崗全面整理《三國演義》,再度加重了這方面的傾向。

要「尊劉」,就必須大力增添蜀漢人物的光輝,特別是孔明的光輝。

孔明出山第二年,就碰上赤壁大戰,這正是增添他光輝的大好機會。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陪襯法,挑選著名的精英來陪襯。

陪襯者的人品和人才,處處都比他差一大截,處處都不是他的對手,孔明不就大放光芒了嗎?不幸被選中的著名精英,第一位就是周瑜,另外還有魯肅。

周瑜和魯肅,兩人還各有分工。

在人品方面做陪襯的活兒,主要安排周瑜去干,心眼小,氣量小,再加無良心。

在人才方面做陪襯的任務,則主要安排魯肅去干。

歷史上真正的魯肅,其實是一位志向遠大、善於策劃的大能人。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他卻是一個迂腐得有點呆傻的人,就像一個沒有智商的玩具木偶,被孔明支配得團團轉,叫他幹什麼就幹什麼。

除了陪襯法之外,還有另外的手段來為孔明增添光輝,比如無中生有法、移花接木法,等等。

這樣一來,周瑜的人品就嚴重失真了,羅貫中能這樣做嗎?回答是:能。

因為在《三國演義》問世之前,民間文藝作品已經在這樣做了,也就是周瑜的形象被扭曲是長期的歷史觀念演變的結果。

比如元代《三國志平話》就說,赤壁之戰時,孫權任命周瑜去抗擊曹操,周瑜捨不得自己的嬌妻小喬,不想上任去為國家效力,虧得諸葛亮來勸他,給他做思想工作,說要是不去,曹操打過江東,定會把你的寶貝嬌妻搶了去,周瑜這才趕緊上了前線。

又如元代雜劇中,就有《七星壇諸葛祭風》《諸葛亮赤壁鏖兵》《諸葛亮火燒戰船》的劇目。

雖然周瑜的正面形象還保留在正史當中,但正史的影響力,遠遠不及永遠的暢銷書、擁有億萬讀者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明朝之後,人們對周瑜的了解主要來自於《三國演義》,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的嘆息迴蕩在幾百年來的民間話語中。

假如周瑜真的地下有知,估計他會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三國演義》?」

六、周瑜和小喬

至於周瑜的婚姻情況,今天只知道周瑜曾娶過小喬。

史書上說是在周瑜剛剛投奔孫策的時候,當時得橋公有兩女,皆國色。

因為孫策比周瑜大一個月,所以孫策納大橋(喬),周瑜納小橋(喬)。

但必須強調,這個小喬並非周瑜的正妻或夫人。

首先,孫策和周瑜娶大小喬時年齡都己24歲,作為軍閥和將軍,他們的身邊不可能沒有女人。

據《三國志》記載,孫策當時就已經有一子三女,即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其次,大喬和小喬實際都應該算是被強搶的民女,史書上並沒有說是橋公仰慕兩個人主動把女兒許配的,很可能是被脅迫的,因為她們都僅僅是孫策和周瑜眾多妻妾中的一員,如果是連姻的話,她們倆的地位不會這麼低。

第三,孫策和周瑜迎娶二喬,《周瑜傳》用的都是「納」字,而「納」的意思通常就是納妾。

事實也正是如此。

以孫策為例,他娶的大喬就根本沒有被視之為妻。

在詳細記載孫策和吳國嬪妃的《三國志》中,實際都沒有一字提到過大喬,更不用說稱妻或夫人了。

在《周瑜傳》和其他史書中,也沒有關於小喬家庭地位的記載。

所以無論大喬,還是小喬,她們在結婚後都不可能是正妻或夫人,而只能是妾。

由於大小喬的容貌太突出,而且有了《三國演義》等的宣傳才讓人認為小喬是周瑜的夫人,而且地位很高。

不過小喬對周瑜的感情很深倒是真的。

因為在周瑜死後歸葬廬江,小喬連續為他守墓十四年,之後去世也是埋在了周瑜墓的附近。

關於小喬和周瑜的事情,史書上只有這麼多,其他的都是杜撰。

野史君故事巨多,無奈精力有限,這裡只能不定期更新。

一篇看完不過癮,就去微信公眾號吧,那裡每日都更新N篇腦洞大開的歷史故事!

有聽有看有好禮,盡在微信公眾號:趣說野史

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趣說野史,微信ID:qushuoyeshi)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大不同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

我心目中的三國第一名將—周瑜,你覺得呢?

三國,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是一個典型的戰爭時代,群雄並起,你征我伐,是培養名將的肥沃土壤。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自己的三國夢,小編自小沉迷三國故事,對三國的各種名將尤為嚮往,有的以勇猛取勝,有的品格...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還你一個真實的周瑜

關於周瑜,大家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三國演義》中「既生瑜,何生亮」、「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氣周公瑾」等典故。在多數人眼裡,對周瑜的固有印象是小人、嫉妒心強、心胸狹窄等。然而,歷史上很多被誤解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