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之過?關羽敗亡之迷深度解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威震華夏的關羽最後卻走了麥城,為什麼大江大河經歷多次,卻在一條小河溝翻了船?三國演義中記載的關羽之死是真的嗎?筆者就根據自己看到的史書記載試析一二。

一、一個需要屏蔽的前提

一說起關羽敗亡的原由,只要是有些歷史知識的人都會想到其性格上的所固有的缺陷。

在正史《三國志》中,作者陳壽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

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這大概是最權威的評價了吧。

可是,性格問題雖然是關羽張飛二人最後不得善終的一個重要原因,卻並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中。

為什麼呢?試問一下,從古到今,有多少名人沒有性格上的缺陷或問題呢?這些缺陷或不足雖然對他們的事業成敗起著重要作用,但並非決定性因素,這又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歷史的走向並不完全是,或者甚至可以說完全不是由個人的品質所決定的。

否則,關羽之前之後都有著各種各樣在才能和性格上與其有著很大出入的人,而他們,包括關羽的結局卻各不相同,那麼如何能把關羽的失敗完全歸咎於其性格上的缺陷呢?因此我們邏輯的首先是「破」,就是破掉以「唯性格論」來解釋這樁三國疑案的說法。

當然了,如果關羽本人沒有那麼高調的話可能確實不會出太大的問題,但這種假設是沒有意義的。

如果關羽沒有其自身的優缺點,那還是關羽嗎?歷史記載關羽小時候就因為殺人而亡命天涯,這樣的人想低調似乎也不大可能吧。

我們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評價歷史人物的素質,這樣是不合理的。

那麼,除去自身性格的原因,我們還要深入發掘,在關羽所處的那個歷史環境中,究竟還有什麼,是導致其兵敗身亡的原因。

二、關於史料篩選

既然已經把擋在歷史真相前的一大障礙移除了,那我們就回歸史實,把關羽敗亡的相關文字記載搬出來進行更深入的推敲吧。

當然了,史書記載多如汗牛充棟,我們還是需要對已有的史書記載進行一次篩選。

不得不說的是,若非《三國演義》等民間文學作品和戲劇等的影響,三國這段歷史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實在不敢恭維。

也多虧這點,使得我們現在能採用的三國史料並不繁多。

首先我們來說說正史吧。

官修正史之中記載三國史實的書本有兩本,其一是西晉陳壽所編著的《三國志》,其二是南朝宋的范曄等人編的《後漢書》。

就作者所處年代而言,陳壽出生於公元233年的蜀漢,距關羽之死的公元219年,僅隔14年左右。

相比之下范曄則出生於公元398年,時隔180年之久,因此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陳壽本人在世時便能接觸到的許多見證關羽死亡的當事人等。

不過即使如此,范曄在撰寫《後漢書》以前,已經有包括東漢劉珍等奉命官修的《東觀漢記》、三國時吳國人謝承的《後漢書》、晉朝司馬彪的《續漢書》、華嶠的《後漢書》、謝沈的《後漢書》、袁山松的《後漢書》以及薛瑩的《後漢記》,張瑩的《後漢南記》、張璠的《後漢紀》、袁宏的《後漢紀》等問世,而范曄的《後漢書》則是在這些後漢書的基礎上撰寫出來的。

因此以集大成者的范曄出生的時間來評價其史書的可靠價值也是不準確的。

除此之外,陳壽、范曄二人在歷史上均以為人正直而著稱,因此一個敢講真話、敢寫真事的史官是要好過一萬個吹噓拍馬、阿諛奉承的御用文人的,因此我們大致可以確定,除非陳、范二人引用的史實有問題,否則他們會粉飾篡改文字的行為大致不存在的。

記載三國歷史的書籍其實有許多在三國當時就已經流行了,所以我們能夠得到一張比較完整的《三國志》引用史書列表,由於數量龐大(209本),因此書目就暫不一一列出了。

值得指出的是有兩種歷史記載,分別是《三國志》中的裴松之注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裴松之注是南朝歷史學家裴松之對《三國志》進行的大規模批註,其中引用了大量相關歷史書籍,字數方面是陳壽《三國志》字數的數倍。

可能是沒有稿費等原因吧(開個玩笑,應該風格問題),因此陳壽寫的書相當簡約,貌似可說可不說的都不說,因此幸而有裴松之為之做注,我們今天所了解的許多三國重要事件,比如屯田制等,陳壽三言兩語便略過去了,而裴松之則更加詳細的記載了三國時期採取屯田制的起因、做法和的影響等——諸如此類例子還有許多。

因此後人讀《三國志》,無不將裴注與原文合為一體進行閱讀,這在二十四史中也是比較另類的。

綜合起來看,裴松之的文字可靠性是很高的,而惜字如金的陳壽的文字則顯得更為可靠一些。

再來說說《資治通鑑》。

理論上《資治通鑑》的資料幾乎與正史相同,只是司馬光及其弟子在編纂過程中將紀傳體的史書整合為了編年體而已。

但即便如此,我們在讀《資治通鑑》時仍會發現其中的內容與正史中有一定出入。

有鑒於此,有一開始讀了《資治通鑑》而沒讀正史的朋友(比如很久前的我)就要注意不要以為史料搞錯了哦。

綜上所述,本次歷史發掘的引用資料主要在《三國志》及陳壽、裴松之採納的史書資料,其次是《後漢書》,再次是被陳、裴二人引用的史書的其他部分,最後是其它未被引述過的史料。

當然了,鑒於《後漢書》裡面有關三國歷史的記載並不多,以及陳、裴二人引用史書中的其它部分實際上許多已經失傳,因此我們的資料來源還是從《三國志》中的六十五卷記錄中進行選取。

雖然還是回到大家所想像的《三國志》中,但這個過程卻是不可缺少的,要不然我們談論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在談什麼,不是惹人笑話嗎?

好了,準備工作完成了,我們就開始正式進行史料的發掘工作吧

三、事件的源起

大家都知道,中國官修正史都是以紀傳體的形式編寫的,因此一個歷史事件會出現在很多相關人物的傳記中,而且各個傳記中的記載甚至有很大出入,這點在「史家之絕唱」的《史記》中尤其深刻。

讀《三國志》的時候,我們發現矛盾的地方其實並不多,但卻不是沒有。

不過由於陳壽先生寫東西過於簡潔了,因此我們主要不是嫌他寫的混亂,而是寫得太少,以至於一件事情要到幾個地方看了綜合起來才能有個完整的輪廓。

有關關羽敗亡的最詳細記載,當然在其本人的傳記之中了。

遺憾的是,作為三國時期最弱一國的將領,關羽的傳記和我們後世俗稱的「五虎上將」擠在了一起,合成「關張馬黃趙傳」。

下面是本章中有關關羽敗亡的文字(「[]」內為裴注):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

曹公遣于禁助仁。

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原也。

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曹公從之。

先是,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

[典略曰:羽圍樊,權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進,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

羽忿其淹遲,又自已得于禁等,乃罵曰:「鰂子敢爾,如使樊城拔,吾不能滅汝邪!」權聞之,知其輕己,偽手書以謝羽,許以自往。

臣松之以為荊、吳雖外睦,而內相猜防,故權之襲羽,潛師密發。

按呂蒙傳云:「伏精兵於冓鹿之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服。

」以此言之,羽不求助於權,權必不語羽當往也。

若許相援助,何故匿其形跡乎?]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將軍(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輕己。

羽之出軍,芳、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

羽言「還當治之」,芳、仁咸懷懼不安。

於是權陰誘芳、仁,芳、仁使人迎權。

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

[蜀記曰:羽與晃宿相愛,遙共語,但說平生,不及軍事。

須臾,晃下馬宣令:「得關雲長頭,賞金千斤。

」羽驚怖,謂晃曰:「大兄,是何言邪!」晃曰:「此國之事耳。

」]

羽不能克,引軍退還。

權已據江陵,盡虜羽士眾妻子,羽軍遂散。

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

[蜀記曰:權遣將軍擊羽,獲羽及子平。

權欲活羽以敵劉、曹,左右曰:「狼子不可養,後必為害。

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議徙都。

今豈可生!」乃斬之。

臣松之按吳書:孫權遣將潘璋逆斷羽走路,羽至即斬,且臨沮去江陵二三百里,豈容不時殺羽,方議其生死乎?又雲「權欲活羽以敵劉、曹」,此之不然,可以絕智者之口。

吳歷曰:權送羽首於曹公,以諸侯禮葬其屍骸。

]

(徐晃關羽的激情片段太多啦,省略了……)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直接見證關羽死亡的人是孫吳將領潘璋,間接參與導致關羽敗亡並且最後親眼見到活的關羽的人有曹魏方面的曹仁、于禁、徐晃,蜀漢方面的糜芳、博士仁,孫吳方面似乎沒有(大家看到時關羽已經被斬)。

除此外,參與絞殺關羽的人還有曹操、司馬懿、孫權、呂蒙四人,下面我們將一一發掘這些人傳記中對關羽之死的記載。

根據以上記載,我們首先要找的自然是事件的第一執行人、目擊人潘璋了。

雖然潘璋本人在《三國志》中確有傳記,但不巧的是他和吳國12個人擠在了一篇文章之中,成為《三國志》里最擠的一篇傳記(陳壽真缺草稿啊)。

按照常理,作為擒殺關羽的首席功臣,潘璋在事後肯定會將自己的功績大肆宣傳一番,因此他傳記里的文字可能會有誇大,但不巧的是,我們遇到的是「碼字冷淡黨」陳壽,見到的相關記載僅有以下36個字:

「權征關羽,璋與硃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

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本段文字,裴松之亦沒有做任何注。

除此之外,翻遍了吳主(孫權)傳、呂蒙傳等,都沒有對關羽之死的過程做出不一樣的描寫,因此不出意外的話歷史真相就是這樣的:

關羽於建安24年、公元219年率兵北伐襄陽,是年秋天大敗曹軍,後遭遇徐晃阻擊、孫吳偷襲荊州,於敗退途中遭擒殺,享年不詳(《三國演義》說58歲,可能性不小)。

到這裡我們對關羽的敗亡過程已經基本明了,那麼,本文是否就此結束了呢?

當然沒有,因為筆者不會沒事找事做地寫一篇這文章。

那麼,我們是否還遺漏了些什麼呢?

沒錯,那就是——

四、關羽為什麼要興師北伐?

這個問題才是本文要真正要討論的核心。

因為如果關羽不北上,他就不會因為與曹魏的二虎相鬥而遭孫吳偷襲,自然也不會因此死在逃亡的路上。

但問題是就,他不但幹了,而且乾的很利索,乾的很漂亮,也很悲劇:先是「威震華夏」,然後死於非命。

那麼,是什麼導致了關羽對曹魏採取了這一北伐行動呢?

普遍觀點認為是關羽為了貫徹實施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時的制定的戰略大計:兩路出擊夾攻兩都(長安、洛陽)的計劃,但這裡就有個疑問了:其一,劉備只是在當年進攻了漢中,並沒有、也不可能有能力對長安發動攻擊;其二,按諸葛亮的計劃,蜀漢方面必須兩路夾擊才能完成最後大業,而關羽的進軍卻是明顯的單獨行為,也稱不上與劉備「遙相呼應」。

在推翻想要推翻的東西前必須充分考慮要推翻的事情的合理性,即便最後結果是把自己推翻了也值得。

對於上面提出的兩點疑問,作為自己的反對者筆者可以這麼來反駁:

劉備怎麼行動的無所謂,因為關羽知道劉備拿下了漢中——這一點毋庸置疑,因為劉備是在稱漢中王之後才冊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的。

因此在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關羽本人可能並不知道劉備不準備進攻長安,因此做出了錯誤的決策。

然而,仔細推敲之後卻發現此事是幾乎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1、劉備冊封關羽前將軍的時候肯定是派了大量人馬過來的,因此至少也應該與這個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的哥們通一下氣,自己究竟打不打長安,要不要關羽出兵呼應等,因此我們的問題就轉化為了劉備在拿下漢中後究竟準備如何採取下一步行動。

2、劉備真的準備打長安嗎?顯然不是,至少暫時不會準備,證據有三:其一劉備軍剛拿下漢中,士卒疲憊,沒有進一步北上的能力;其二劉備在漢中之戰後便返回了成都,留魏延鎮守此地,因此至少沒有立刻北上的意向;其三當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之時劉備的答覆是「等我拿下涼州了再說」(見先主傳、吳主傳),由此可見劉備至少對外宣稱是要先拿下長安西面的涼州,然後再攻取長安——事實上後來諸葛亮北伐也是採取的這一戰略,奪長安側翼為前線,再緩圖東進以取關中。

根據《武帝紀》記載,曹軍於建安二十四年兵敗漢中,夏五月「還長安」,由此可見長安當時是有重兵把守的。

而關中地區不比漢中,地屬平原,適合曹魏騎兵行動,因此當時的劉備是不會選擇繼續北伐的。

關羽等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不會這點道理都不懂,因此劉備不會打長安,諸葛亮明白、孫權明白、曹操明白,關羽也不會不明白。

3、既然劉備不準備打長安,那麼關羽方面的時間安排會和劉備起衝突嗎?《諸夏侯曹傳》中說夏侯淵、張頜等人是在一月與劉備交手,然後夏侯淵戰死,《武帝紀》上說曹軍在夏五月撤軍,至於劉備稱王的具體時間,《先主傳》中說是「秋」,即關羽北伐的同一季節。

也就是說,劉備、關羽兩位好兄弟在當年的正確的時間順序就是這樣的:建安二十四年秋,劉備稱王,然後冊封關羽,然後關羽北伐。

這裡我們又不得不探查另一個問題,即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需要時間準備的,那麼現在擋在我們面前的唯一可以值得商討的問題就是:關羽準備北伐是在劉備奪取荊州之前,而他的日程安排沒有計劃得和劉備一致。

那麼關羽是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北伐的呢?很遺憾,筆者沒有找到多少蛛絲馬跡,大概是當年跟關羽鎮守江陵的人都非死即逃,因此沒有留下多少證據。

但可以肯定的是,劉備進軍漢中的時候肯定不是關羽開始做北伐準備的日子。

為什麼?因為時間拉得太長了。

劉備北伐的日期是很清楚的:建安二十三年底。

劉備部隊與夏侯淵交手在二十四年一月,大概沒多久就斬了夏侯淵,然後曹操大軍開進,最後在5月份撤回長安。

關羽不可能在二十三年就開始準備北伐,因為他所在的荊州已經多年無戰亂,因此要準備戰爭是很容易的事情。

劉備也不可能在漢中沒拿下的情況下計劃來一次東西大包抄,兩路並進,否則他自己本來就沒把握贏夏侯淵,再讓本集團兩大州中的另一州也出兵進攻,這麼沒把握的事去做,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有人說關公時刻做好了準備我信,但要說是早就準備好了進攻襄陽卻是經不起推敲的。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關羽的行動明顯是隨著當時曹劉孫三方的行動而制定的。

二十四年七月的時候孫權出兵淮南,緊接著關羽就出兵襄陽,這兩方倒是名副其實的「近相呼應」,而後呂蒙為了欺騙關羽,於是「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周瑜魯肅呂蒙傳》),由此可見關羽的行動是一面是防著孫吳進軍的,這點呂蒙是很清楚,因此才以「裝病」為由而欺瞞關羽。

另外,《周瑜魯肅呂蒙傳》中還記載了一件小事,說關羽由於擒獲了于禁部隊,結果導致糧草不足,於是擅自挪用了湘關的稻米——這個湘關具體指哪筆者未做考證,但肯定不是關羽的地盤,大概是孫吳方面的一個糧食儲備基地(不然關羽不會跑那去),結果此事使得孫權呂蒙下定了決心而出兵荊州,最後擒殺關羽。

也就是說,關羽是一邊防著孫吳一邊進軍北伐的,只是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關羽沒想到自己能搞定七軍、沒想到孫權會來偷襲自己,結果導致了他的敗亡。

那麼,此案可以結束了嗎?

還是不能!為什麼?因為至今沒有人能解釋關羽為什麼會、為什麼會在那個時間出兵北伐。

這個問題難道不很容易解釋嗎?關羽鎮守荊州,然後老大劉備奪取了漢中,然後盟友孫權又在淮南起兵攻曹,於是他自己也接著跟進,只是沒料到後面……然後,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合情合理,完美。

但是,大家真的沒有注意到那個關鍵的問題嗎——

五、到底是誰給關羽下達的進軍命令?

關羽是蜀漢方面鎮守荊州的封疆大吏,北伐這樣如此重要的軍事行動,怎麼可能是隨隨便便寥寥草草進行的?那麼問題來了:是誰,向關羽下達了進軍北伐的命令?

近年來莫名其妙的歷史學腦殘層出不窮,其中一部分便提出了雷死人不償命的「諸葛亮殺害關羽」論,說關羽之死是諸葛亮為了掃清自己通往蜀漢政權巔峰而採取的措施,刻意讓關羽北伐,然後讓他戰死。

我不知道這群人的腦袋是怎麼想的,如果說你只看過一點歷史書然後說這些筆者可以理解為無知無畏的大膽猜測,這是我們都經歷過的,而且是值得鼓勵的一種精神。

但是這群人中的一部分不但不了解自己的水平,還自以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那筆者真對他們刮目相看了。

讀過正史的朋友都知道,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前的職務大概就是一個首長秘書,在軍隊中也沒有什麼軍功,官銜上也比關羽差了十萬八千里。

就職務而言,關羽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僅次於老大,爵位也是漢朝正式冊封的漢壽亭侯(曹操給的)。

當時劉備集團在漢朝機構中公幹過的最高級別的人就是劉備和馬超,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即位漢中王時屬下所寫「勸進表」第一人是馬超的原因。

至於諸葛亮,在蜀漢政權中的職務有很多,也很大,但幾乎都是蜀漢建立後給的,在此之前他在做什麼呢?首先赤壁之戰的時候他代表劉備集團去孫權方面簽約,只是個使者,然後劉備西進巴蜀去拜會劉璋時他是關羽的下屬,官銜是軍師中郎將,再後來劉備和劉璋反目,他與張飛、趙雲等人一起入川,常年鎮守成都安排後勤工作。

至於正式官職,《三國志》里沒有提,估計還是軍師中郎將。

因此說,諸葛亮受劉備器重是一回事,地位則是另一回事。

於是所謂的諸葛亮搞死關羽的說法實在滑稽,就算關羽死了,擋在他前面的人海了去了,跟他「奪走資派的權」有半毛錢的關係?。

那麼我們完全可以得出一點鐵的事實:除了劉備,沒有人能給關羽下達指令:因為在劉備集團,關羽一直是名副其實的二把手,他北伐的時候是,他北伐前跟劉備闖天下的時候是,他死的時候更是。

讀劉備集團的發家史我們更可以看到,劉備不分兵則以,一分兵則必然是自己一路,關羽一路,而且經常是兩人帶著差不多數量的兵。

至於效果嘛……沒啥效果。

當然了效果怎樣我們不去探究,因為劉備集團本來就沒什麼人才,單挑的話張飛等還是不錯的,獨當一面的統帥,估計就只有那麼幾個人了。

也無怪乎劉備拿下漢中後不讓張飛當太守,對於自己這個史弟的統帥能力,劉備還是很了解的。

張飛和關羽絕對是劉備最親近的人,但比於關羽,張飛最大的戰績就是和魏國名將張頜打了一場類似群架的遭遇戰,完全無法與長年領兵在外的關羽相比了,這也無怪乎一個中級軍官魏延都能瞬間進入劉備視線而一步步提拔為了漢中太守(當時張飛都自以為大哥會讓自己鎮守漢中,和二哥關羽一樣,事見《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因此說,關羽此時只有劉備一個上級,甚至連同級都沒有。

但問題是,關羽北伐是劉備下達的指令嗎?

前面我們也分析過,以當時的形勢來說,劉備不大可能下達這樣一個冒進的命令,因為他本來就只有兩個州的地盤,益州出去打漢中還靠譜點,江陵上去北伐就有點爆冷了——曹魏的政治中心雖然在河北鄴城,但南方的許昌和洛陽都是其重要據點,因此在於禁軍隊被消滅前關羽是不可能嚇得曹操討論遷都的。

而我們都知道,關羽是不大可能料到自己後面能水淹七軍的,劉備就更不可能了。

當時有一定見識的人也只會預料襄樊被圍,但不是于禁被殲,比如魏國著名地方行政官溫恢就在孫權進攻淮南時指出「此間雖有賊,不足憂,而畏征南方有變。

今水生而子孝縣軍,無有遠備。

關羽驍銳,乘利而進,必將為患」,接著便「於是有樊城之事」(《劉司馬梁張溫賈傳》)。

因此說,關羽的威震華夏是眾人意料之外的事情,當然也不是劉備所能想像到的。

那麼劉備既然沒有預見到,難道就沒有給關羽下達指令?

也不合理。

沒有劉備認可,關羽是沒有資格發動一場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

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備下達了指令,只是這條指令後來出問題了。

於是我們可以推測當時的事實可能是這樣的:劉備出兵漢中的同時或者之後捎了口信給關羽,說我就要出兵了,你也別閒著,在荊州嚇唬一下曹操,意思意思一下。

至於這個意思是什麼概念,要什麼程度,我想曹操的行動告訴了我們。

當劉備大舉出兵漢中時,曹操居然沒有在第一時間趕來與之對抗,為什麼?

忙著處理自己在朝廷的政治鬥爭肯定是一方面的(曹操這幾年很忙),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關羽,離曹操是很近的。

因此說,為了防止關羽背後搞小動作,曹操是必須做好周全準備才能向西方進兵的。

也就是說,關羽在建安二十三年末和二十四年初的任務就是牽制曹魏,為劉備在漢中的行動獲得戰機。

從結果上看他確實做到了,劉備也成功奪取了漢中,但接下來他的行動卻又令人匪夷所思了:西邊已經消停,關羽為什麼還要出兵北伐?

可能是為了策應盟友孫權的行動,再加上突然漲大水,因此關羽看準了戰機而挺進襄樊,接著水淹七軍,威震華夏。

但是,關羽在水淹七軍後的行動顯然不可能是劉備遙控的了——劉備也不可能遙控得到。

也就是說,在降于禁、斬龐德後,關羽所走的路,是他自己選擇的。

那麼,此時關羽會想些什麼呢?

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因為估計他自己也是沒打算拿下襄樊城的——即使拿到了,也守不住。

但這時,他打敗了一支由曹操愛將于禁率領的大部隊,整個中原地區都震動了。

但是,這卻並不能解決自己的劣勢態勢,因為一個于禁倒下了,曹魏方面還有好幾個備用於禁,比如後來出場打垮了他的徐晃。

關羽絕不是傻子,絕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處境。

縱觀其一生戰績,雖然打得好的沒多少,跟著劉備或者自己單獨當俘虜的情況也有的是,但我們完全可以從史書記載中得出一個結論:關羽此人,絕不是個冒進的人,至少在軍事上不是。

不管是守徐州,還是守荊州,不管是戰北方,還是斗南方,關羽同志的軍事思想始終是以穩重為主的。

因此關公雖然戰術上很藐視對手,但戰略上卻是一個偏保守派,至少不是激進派。

劉備讓他守下邳,他守到劉備跑了都沒有動;赤壁之戰,關羽帶著水軍打了場醬油,不知道幹了什麼;守荊州,與魯肅發生衝突,倒是魯肅一儒將邀請他這個殺人逃犯單刀赴會,而劉備不回荊州,關羽也不與孫吳動武。

因此綜合來看,關羽打仗是很謹慎的,可能也是由於這一點,劉備才會如此器重他,呂蒙才會畏懼他。

要知道,有時候不敢做什麼或許比敢做什麼要更難得可貴;伏擊戰是最基本的戰術常識,但偏偏有那麼多名將都倒在了這一低級戰術之下,原因就在於他們太敢做什麼了。

關羽打仗幾乎沒什麼亮點,但沒亮點就是他最大的亮點。

陳壽說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可見其親民思想是很濃重的,這樣的將領雖然做不了李廣,但當個程不識卻是綽綽有餘了。

但這次關羽卻打地很猛,猛得令舉國震驚,猛得他一下子便從沒亮點成了有亮點,還是超級有亮點。

但是關羽卻放鬆了一切警惕,一心要成就一番大事業,這不禁讓我們疑惑了:一個一生謹慎的大將,為什麼在年老該保守時卻如此衝動呢?

六、最後的真相:關羽的內心——時代的抉擇

關羽究竟在想什麼?難道真的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嗎?

有些東西,比聲望更現實。

  那便是利益。

筆者一向以為,政治家考慮事情是最為理性的,而在劉備入西川鎮守後,關羽鎮守荊州,他已經成功地從一名武將蛻變為了一名軍事統帥,此時的他要考慮的再也不只是單純的帶兵打仗的事,還有作為一名地方長官處理劉備集團大本營日常事務和與盟友孫權、敵人曹操之間的外交關係這些事。

顯然,關羽的角色轉變得很快。

他不但成功保住了荊州,而且還讓此地數年不受到干擾,並讓曹操和孫權兩方都感受到了劉備集團的尊嚴所在,所有這些,都是關羽及其幕僚的功勞。

當劉備冊封關羽為集團老二的時候,關羽會想什麼呢呢?

自己已經位極人臣了,而且老了,還能追求些什麼呢?

顯然,對政治家而言,不是名,還有利。

關羽是自大的,但他自大的背後絕不是刻意追求出的名氣,而是靠著自己萬人中獨取顏良的驍勇和千里走單騎的義氣(千里倒未必,走單騎也不一定,但為了義氣而去尋找劉備倒是真的)所獲得的;論打仗,他真不怎麼樣,也沒有人誇過他的軍事才能。

因此說,關羽並不是為了獲得一個好名聲而接著圍攻的襄陽,而是為了利。

那麼,這個利是哪方面呢?

研究這個問題我們就應該把關羽這個特定人物給去掉,然後以一個抽象的代號來命名他。

那麼,筆者給出的代號就是:三國時期劉備軍閥集團中的一個分軍閥。

這就是一個能揭示所有謎題的代號。

因為關羽,只是所有封建時代希望成為一個大地主的人中的一個,因此他的抉擇和那個時代所有帶著這種願望的人所做的也是一樣的。

什麼是地主?有地才是主。

顯然,關羽不但有地,而且有一大塊地,但是地主一詞還要帶上另一個條件才能繼續下去,那就是世襲。

沒有世襲,地主生前擁有再多的利益都是白攤,沒意義。

雖然無法確定關羽的年紀,但他在五十五歲以上的猜測是大家都比較認可的。

對於一個處在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此生恐怕已經多了,那生前就得為自己的孩子考慮考慮了。

在三國時期,父兵子帶是極為普遍的現象,每個武將的部隊都是自己拉出來的,像魏延這種中農水平的人都能「以部曲隨先主入蜀」,可見這類情況是很常見的。

關羽,作為一個在荊州鎮守多年、連諸葛亮都曾是自己下屬的武將,難道不會考慮自己死後兒子和部下的問題?可以肯定的是,不留給自己兒子,那也不會留給黨和人民,這支軍隊遲早也是另一個軍閥的。

那麼與其這樣,不如……

顯然這個「不如」的後面不是造反,因為劉關的關係是很好的,至少現在沒有鬧僵,大哥還是大哥,關羽也犯不著造反,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權遣使為子索羽女,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權大怒」的原因。

眾人看了都說是關羽不通人情,但試想一下,關羽難道白痴,不知道孫權是什麼貨色?就算不答應,也不至於「辱罵其使」吧?

這只能說,關羽就是要罵,因為他知道,在自己罵人的同時,有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在時刻注視著自己,那個人就是劉備。

孫權想拉攏關羽,絕不是什麼為了什麼同盟,這點幾乎不用質疑,不然你直接把妹妹送還劉備不方便得多嗎。

他的目的很簡單:挖劉備集團的牆腳。

就算挖不成,也要讓劉備關羽二人產生隔閡。

關羽的這次表現很讓劉備滿意,於是直接導致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關羽之子關平留在了荊州與父親一同執事。

這或許就是一種交易了,關羽以自己的忠心換得了劉備的完全信任,並作出了在關羽百年後由其子接替其位的承諾。

但關羽明白,在講究實力的政治面前,這種承諾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他需要為自己、自己的兒子以及自己的部曲贏得更多的戰功,以獲得自己身後更多的政治籌碼。

他幾乎成功了;卻最終失敗了。

而這項交易,也隨著劉備集團關羽荊州分集團的全軍覆沒而徹底終止。

《三國演義》很牛叉地寫到劉備拿出賣關羽的小舅子糜芳祭奠了自己二弟,事實則是「竺面縛請罪,先主慰諭以兄弟罪不相及,崇待如初」(《許糜孫簡伊秦傳》),沒有一點事。

因此《演義》終究是小說,歷史則是殘酷的。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筆者希望大家忘掉上面所得出的結論,因為那些都是扯淡的;真正的歷史事實我們已經完全無法知曉了,因此所有現在我們看到的歷史都只是猜測史而已。

猶記得初讀呂思勉先生文稿時對其「想像力」之驚嘆,但不久後我便發現,只要自己認真、嚴謹、理性地讀史,一切對歷史的質疑與猜測就都不是「想像」而是考據了。

顯而易見毋庸置疑毫無疑問不可否認,帝資修壟斷史書編纂、篡改史書文字的時代已經過去,國人有權利以正確的思維方式來重讀所有的歷史,得出自己的結論,既不強加給別人,也不被別人灌輸洗腦;既不做翻案一族,也不做好好先生。

其實是非對錯都是不言而喻的,大家都清楚,只是有時會因為一些別的原因而被迫或主動的選擇些什麼:做自己的選擇,選擇科學理性的東西就是了。

至於筆者對關羽敗亡的解讀,權當一笑,選擇相信與否就無所謂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公文化|鎮守荊州

荊州東扼江東,北控江北,號稱「天下中心」,是曹操、劉備、孫權三大集團軍事角逐的戰略核心地帶。 211年(建安十六年)十二月,劉備率數萬將士溯江西上,向益州進軍,留諸葛亮、關羽、張飛等鎮守荊州。2...

「名家講經典」沈伯俊:為諸葛亮析疑辯誣

〔摘要〕本文針對近年來批評和責難諸葛亮的三個問題,予以辨析:(1)「三顧茅廬」事實確鑿,本無可疑。(2)「借刀殺關羽」毫無根據,完全站不住腳。(3)綜觀戰略戰術、統率能力、改革創新、軍事實績,諸...

劉備本來有機會建功立業,結果關羽一句話葬送

曹操統一北方揮師南下,劉備孫權於赤壁大破曹操,赤壁大戰後,劉備借荊州,約定取西川還荊州。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孫權將妹子孫尚香嫁給劉備,所謂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那是演義非正史。為了進一步加強孫劉聯盟...

最歷史 還你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

關羽形象辨疑——從襄樊之戰談起

中國歷史上,凡是被稱作「聖」的,自然不是泛泛之輩,三國時期的關羽被後人譽為「武聖」。不過,越是偉大的人,爭議也就越大,關羽一生爭議最多的就是襄樊之戰。有些人認為關羽為人驕傲,缺乏戰略頭腦,擅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