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告訴你古今中外名人是怎麼讀書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近來搜集閱讀方法和筆記法資料,先匯總一下比較實用和有操作性的名人讀書方法。
韓愈的「提要鉤玄」和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是古代非常著名的讀書法。
朱子讀書法則是我國古代最系統的讀書法,集古代讀書法之大成,實則是教育方法,或者說求學方法,並不局限於閱讀方法,所以大略介紹一下。
顧炎武的三讀法雖然不算具體方法,但是可以看出寫讀書筆記大抵是很多人通用的方法。
鄭板橋求精求當法和胡適的精與博觀點有類似之處。
胡適的讀書四到是在朱熹提出的「讀書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手到」。
朱熹把心到是第一位,是因為二人所說的「心到」並不是一回事。
朱熹說的「心到」是指心思要到,注意力要集中,他說,「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即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最急。
」而胡適的「心到」,指的是腦筋要到,眼睛看到了,就該動腦思考,「用心考究」,在讀的過程中要有分析,辨析,存疑。
豐子愷自認他的讀書方法是笨法子,然而卻很科學,對於學習外語或者為溫習功課為應付考試而讀書的人很是值得好好借鑑。
魯迅的讀書法其實非常全面,總結出來就是泛覽、硬看、專精、活讀、參讀、設問、跳讀、背書、剪報、重讀。
為免重複太多,就單揀跳讀一點說了。
錢鍾書沒有找到具體做筆記的方法,但畢竟太牛了,還是放進來吧。
老舍和毛姆的讀書法屬於比較隨性,可做參考,林語堂似乎也崇尚這種讀書方法。
華羅庚和楊振寧的方法屬於勾連法,通過知識點互相勾連,歸納,加深印象,加強理解,我個人很推崇這個方法。
愛因斯坦的閱讀法則是相當科學和實用的方法,現在流行的各種速讀法其實都有其影子。
李敖的大卸八塊,重在資料的歸納整理上,可以參考一下,不過普通人應該沒必要這樣,大概學者比較合適這種方法吧。
我個人比較推崇勾連法和曾國藩、胡適的方法。
其實這些人的方法算下來要點都差不多,做法略有出入罷了。
法無定式,閱讀方法合適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權做參考吧。
韓愈的「提要鉤玄」讀書法
韓愈在《進學解》里說他的讀書方法是「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
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後人將其概括為「提要鉤玄」讀書法。
韓愈主張讀書要勤奮博覽,多讀多記。
善讀書者應:分其類,解其意,知其要,明其理。
讀書時先將書分門別類,然後按其性質類型的不同使用不同的筆記法。
讀敘事性文章,要寫出提要,弄清來龍去脈,及與其他事件的關係。
讀議論性文章,要鉤出精義,善於抓住它的精深部分,領會道理。
蘇軾的「八面受敵」讀書法
蘇軾認為,人在讀書時,往往會感到處處都是有用的知識,猶如「八面受敵」。
每每讀時,只求一點,容易集中深入,徹底攻破一「敵」,像打仗那樣,把敵人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依次攻破一面「敵」。
蘇軾在《又答王庠書》中介紹了他自己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
意思是說,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
讀書時每次只帶著一個目標去讀,或只就一個方面的問題去探求、研究,而不要同時涉及多個目標或問題。
所以,每一本好書都需要好好讀幾遍,日久天長,必有所獲。
蘇軾讀《漢書》,第一遍學習「治世之道」,第二遍學習「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
數遍之後,對《漢書》多方面的內容便熟識了。
朱子讀書法
朱子讀書法是古代最有影響的讀書方法論,共分六條: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
又稱「二十四字訣」讀書法。
循序漸進:指讀書要按照書本的邏輯體系和閱讀者的知識水平有系統、有步驟地進行。
「讀書法,莫貴於循序而精緻。
」循序漸進,由粗至精是讀書人應遵循的方法和規律。
「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處,不知自低處不理會,終無至高處之理」。
所以朱熹又說:「學者自博而約,自易而難,自近而遠,乃得其序。
」「讀書之法,既先識得他外面一個皮殼了,又次識得他裡面骨髓方好。
」
熟讀精思:有些人讀書「所以記不得,說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
熟讀要求「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一書通透爛熟,都無記不起處」。
精思要求「看得是了,未可便說道是,更須反覆玩味」,「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
對於精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無疑——有疑——解疑」的過程。
他說:「讀書始讀,未知有疑。
其次則漸漸有疑。
中則節節是疑。
過了一番後,疑漸漸解,以至融會貫通,都無所疑,方始是學。
」
虛心涵泳:「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
」
切己體察:朱熹說:「入道之門,是將自個已身入那道理中去,漸漸相親,與己為一。
」 「讀書不可只專就紙上求義理,須反來就自家身上推究。
」
顧炎武的「三讀」讀書法
顧炎武讀書有道,很講究讀書的方法。
他的「三讀」法即:「復讀法」、「抄讀法」、「游讀法」。
「復讀法」:所謂復讀,顧名思義就是複習之意,他給自己規定:每年春秋兩季,分別複習冬夏兩季所讀的書,即半年讀書,半年複習,把閱讀和複習交叉進行,有效地增強了記憶力。
「抄讀法」:顧炎武讀書總是要動手抄錄,這種學習時既動口,又動手、動腦的學習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讀書效率。
「游讀法」:顧炎武篤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從45歲開始了大規模的遊學生活,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相結合,學以致用。
鄭板橋的「精當」讀書法
鄭板橋主張讀書要「求精求當」。
他說:「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運多」,「當則粗者皆精,不當則精者皆粗」。
「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在精讀的基礎上博覽群書,才能聯繫新的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
「求當」是讀書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讀書求精不求多,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與「研」,因為書中的「微言精義」所包含的豐富的內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窮」。
鄭板橋還提倡讀書要懂得提出疑問,才會使「疑竇釋然,精理跡露」。
他認為「學問二字,須要拆開看。
學是學,問是問,今人有學而無問,雖讀書萬卷,只是一條鈍漢爾」。
曾國藩讀書法
曾國藩的讀書方法可以分為:
1.看、讀、寫、作。
曾國藩在給曾紀澤的信中寫道:「讀書之法,看、讀、寫、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又說:「看生書宜求速,不多閱則太陋,溫舊書宜求熟,不背誦則易忘;習字易有恆,不善寫則如身之無衣,山之無木;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則如人之啞不能言,馬之跛不能行。
四者缺一不可。
」
讀書意在求熟,看書意在求速,熟然後可以專精,速然後可以廣博。
先對一門學科有所了解,然後再去涉獵群書,看書速度自然能夠快起來,而且易於了解。
2.專精一業。
他說:「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
...不可兼營競鶩,兼營則必一無所能矣。
」
又說:
「於讀書之道,有必不可易者數端:窮經必專一經,不可泛騖。
讀經以研尋義理為本,考據名物為末。讀經有一耐字訣: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通,明年再讀。
此所謂耐也。讀史之法,莫妙於設身處地。
每看一處,如我便與當時之人酬酢笑語於其間。
不必人人皆能記也,但記一人,則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記也,但記一事,則恍如親其事。
」
曾國藩認為「專」字是讀書一個秘訣,除了專精外,還要專心。
「若夫經史而外,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如讀《昌黎集》,則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昌黎,以為天地間除《昌黎集》而外,更無別書也。
此一集未讀完,斷斷不換他集,亦專字訣也。
」
這是一種沉浸式讀書法。
曾國藩認為「一書未完,不看他書,東翻西閱,徒循為外人。
」一本書沒看完,堅決不開始閱讀下一本,東翻翻西看看,只是讀給別人看的,而不是讀給自己用的。
3.求明了勿求強記。
我們常有讀完書之後卻記不住的煩惱。
曾國藩寫給曾紀澤的信中說到:
「爾讀書記性平常,此不足慮。
所慮者第一怕無恆,第二怕隨筆點過一遍,並未看得明白。
此卻是大病。
若實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悅之境,則自略記得矣。爾不必求記,卻宜求個明白。
」
家書中又說:
「凡讀書有難者,不必遽求甚解。
有一字不能記者,不必苦求強記,只須從容涵泳。
今日看幾篇,明日看幾篇,久久自然有益。
但於已閱過者,自作暗號,略批幾字,否則歷久忘其為已閱未閱矣。
」「吾謂讀書不求強記,此亦養身之道。
凡求強記之者,尚有好名心橫亘於方寸,故愈不能記。若全無名心,記亦可,不記亦可,此心寬然無累,反覺安舒,或反能記一二處,亦未可知。
」
所謂讀書記不住,大概是走馬看花,沒有把內容看明白,如果看清楚了,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那也無所謂記不記得原文了。
這其實是理解記憶法。
如果再找幾本同類的書看,即可比較,又能作為複習。
相互勾連,加深印象,還能提高對知識點的理解認知。
胡適的讀書四到
胡適先生認為,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所謂精,要做到四個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就是書里每個字都要認得,每句話都要理解,眼到不僅能養成細心不浮躁的好習慣,更能養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來。
前人說口到是要念到爛熟背得出來。
我們現在雖不提倡背書,但有幾類的書,仍舊有熟讀的必要;如心愛的詩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讀多些,於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響。
讀此外的書,雖不須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來,中國書如此,外國書更要如此。
念書的功用能使我們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構造,句中各部分的關係。
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兩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
心到即是要用文法的知識,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構造,有時要比較參考,有時要融會貫通,方能了解。
不可但看字面。
他引用宋儒張載的話:「讀書先要會疑。
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
學則須疑。
」又說:「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
強調讀書要會疑,忽略過去,不會有問題,便沒有進益。
手到就是讀書還必須動動手才能有所得,查資料、做讀書札記、寫備忘錄、做提要、記錄心得等等。
「發表是吸收智識和思想的絕妙方法。
吸收進來的智識思想,無論是看書來的,或是聽講來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們自己的東西。
自己必須做一番手腳,或做提要,或做說明,或做討論。
自己重新組織過,申敘過,用自己的語言記述過,那種智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這裡說的「發表」,不是說文章在報刊發表,而是說要把所思所想所感悟的東西,用文字表達出來。
所謂博,就是什麼書都要讀。
王安石曾對曾子固說:「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
」也就是讀一書而已則不足以知一書,多讀書,然後可以專讀一書。
豐子愷的22遍讀書法
豐子愷按現在的學歷只是個小中專(小學畢業之後讀的專科學校),去日本留學也不過只有十個月的時間,然而他精通日語、英語,在繪畫、音樂、散文、翻譯方面都有諸多成就。
他的成就完全是靠自學而來的,所以他介紹的讀書方法很值得借鑑:
首先是學外語的方法。
他認為學外語首要過的是單詞關(他稱之為單語),那麼他如何記單詞呢?他說的是用笨辦法:即把生字寫成紙牌,入在匣中,每天摸出來記誦一遍。
記牢的放一邊,未記牢的放另一邊,每天溫習已記牢的字。
每天給自己定出溫習單詞數量,堅持下去直到全部記會為主。
學語法,他採用「對讀」方法,即一頁是英文,一頁是中文翻譯,一句一句仔細地對照著讀,直到完全弄懂為止。
積起經驗來,便可實際理解英語的構造和各種詞句的腔調。
學口語,他說他沒有條件與外國人交談,就選一本良好而完全的會話書,每日熟讀一課,規定讀十遍,計算遍數用選舉開票方法,他用的字是繁體的「讀」字,共22筆,也即每課第一天讀10遍,第二天重讀5遍,第三天再讀5遍,第四天重溫2遍,如此他讀過的課文寫滿了「讀」字。
豐子愷自認他的讀書方法是笨法子,然而卻很科學,對於學習外語或者為溫習功課為應付考試而讀書的人很是值得好好借鑑。
其次是學科學知識的方法。
他認為凡一種事實,必有一個系統。
分門別類,源源本本,然後成為一冊知識學科的書。
讀這種書的第一要點,是把握其知識系統。
即讀者也須源源本本地諳記其事實的系統,卻不可從局部著手。
也就是要有整體觀、大局觀,要把這本書的架構列出來,有了這種大局觀再看書,才能不一葉障目。
他說他讀書不會在公園內、在臥榻上悠閒地翻閱,他必定要準備好了筆記本之後才能伏案而讀,讀到綱領之處,他一定要在筆記本列表,讀到重要之處,他一定要在筆記本上摘要。
然後時時地翻閱前面,依次溫習。
所以十年之間,他積了許多的筆記本。
魯迅的「跳讀」法
魯迅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
這種方法是對陶淵明的「不求甚解」讀書方法的進一步發揮。
它的好處是可以由此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體理解和最重要的內容上。
錢鍾書讀書法
錢鍾書喜歡在書上在書上眉批及劃線,看書時喜歡用又黑又粗的筆畫下佳句,又在書旁加上他的評語,清華藏書中的畫線和評語大多都是出自錢鍾書之手筆。
錢鍾書讀書是逐排橫掃,一排排讀過去,不分學科不分類別。
他喜歡把書里精彩或重要的部分,在旁邊用粗鉛筆畫上豎線。
楊絳說錢鍾書做筆記的習慣是在牛津大學圖書館讀書時養成的。
因為飽蠹樓的圖書向例不外借。
到那裡去讀書,只准攜帶筆記本和鉛筆,書上不准留下任何痕跡,只能邊讀邊記。
錢鍾書做一遍筆記的時間,約莫是讀這本書的一倍。
他說,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很多疏忽。
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發現。
後來楊絳整理出來錢鍾書部分讀書筆記,178本外文筆記共計3.4萬多頁,1.5萬頁中文筆記,800多篇日札。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
華羅庚的「厚薄」法
華羅庚主張: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
就是說,讀書要扎紮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徹底清楚。
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了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了,這是「由薄到厚」。
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
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所謂總,就是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
在瀏覽前言、後記、編後等總述性東西的基礎上,認真地閱讀目錄,概括了解全書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
所謂分,就是在「總」體了解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掠讀全文。
在掠讀中,要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
所謂合,就是在掠讀全書後,把已經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
經過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繫,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
毛姆的「樂趣」讀書法
英國作家毛姆提出「為樂趣而讀書」的主張。
他說:「我也不勸你一定要讀完一本再讀一本。
就我自己而言,我發覺同時讀五、六本書反而更合理。
因為,我們無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變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內也不見得會對一本書具有同樣的熱情。
」
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係,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
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李敖的大卸八塊讀書法
在鳳凰衛視2006年1月19日的《李敖有話說》里,李敖是這樣介紹他的讀書方法的:
「我李敖看的書很少會忘掉,什麼原因呢?方法好。
什麼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書給分屍掉了,就是切開了。
這一頁我需要,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類別分開來。
那背面有用怎麼辦呢?把它影印出來,或者一開始就買兩本書,把兩本書都切開以後整理出來,把要看的部分分類存留。結果一本書看完了,這本書也被分屍掉了。
這就是我的看書方法。那分類怎麼分呢?我有很多自己做的夾子,夾子我寫上字,把資料全部分類。
一本書看完以後,全部進入我的夾子裡面。我可以分出幾千個類來,分得很細。
好比說按照圖書館的分類,哲學類,宗教類;宗教類再分佛教類、道教類、天主教類。任何書里有關的內容都進入我的資料里來。
進入幹什麼呢?當我要寫小說的時候,需要這個資料,打開資料,只是寫一下就好了。換句話說,我這本書看完之後,被我大卸八塊,五馬分屍。
可是被我勾住了,這些資料我不憑記憶來記它,我憑細部的很耐心的功夫把它勾緊,放在資料夾子裡。
我的記憶力只要記這些標題就好了。我告訴大家,記憶力是可以訓練的。
記憶力一開始就是你不要偷懶,不要說躺在那裡看書,看完了這本書還是乾乾淨淨的,整整齊齊的,這不對。
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就大卸八塊,書進了資料夾,才算看完這本書。不要以為這本書看完了,乾乾淨淨的新的算看過。
那個不算看過,因為當時是看過,可是浪費了。
你不能夠有系統地扣住這些資料,跟資料掛鈎。可是照我這個方法,可以把你看過的書,都把它的精華抓出來,扣在一起。
這就是我的這種土法煉鋼的治學方法。
」
「經典」名人讀書方法、經驗總結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起讀書,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今晚我們就請大家來看看名人的讀書方法,為學海之舟加上引航的帆,助力的槳,事半功倍,苦中作樂...
十六位名人讀書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毛澤東的讀書法 :「三復四溫」式閱讀和「不動筆墨不讀書」是毛澤東主要讀書方法。他在青年時期就熟讀了《史記》、《漢書》等古籍,並不斷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同一本史書,也是反覆研讀,並有讀過...
古今中外名人最牛的十二種讀書法
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往前沖!多讀書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大數學家華羅庚認為讀書類似化學的「蒸餾」,蒸餾過程就是提取某一物質精髓的過程。他曾說:「一本書在未讀之前,感到並不厚;在讀的過程中,如果對各...
考研初期該如何高效閱讀專業課書籍
轉眼馬上進入四月,考研的小夥伴們是時候開始閱讀專業課的書籍了,尤其是專業課書目繁多、內容龐雜的同學們,例如法學類、新聞傳播類、社會學類等這種專業課書籍少則7、8本多則20多本的專業,越早開始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