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若是在夷陵之戰中取勝,吳國是否會滅亡,司馬懿一語點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正值亂世,各方豪雄逐漸登場,但是到了後期,隨著一些風雲人物的去世,逐漸讓人感到悲傷;這之中,便有關羽的離世。

因為當時桃園三結義時,三人曾立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而且劉關張三人之間的關係的確超越一般的君臣關係,可以說是情同手足,所以,關羽的去世,讓劉備、張飛二人勃然大怒,勢必要大舉伐吳。

劉備也的確付諸行動了,公元222年,也就是劉備稱帝的第二年,舉全國之兵,兵臨吳國;結局我們都知道,夷陵之戰,劉備敗於陸遜,被火燒連營七百里,而後,在白帝城託孤,之後便病逝於白帝城。

那麼,若是夷陵之戰劉備取勝,東吳是否會直接亡國?司馬懿對此做出了解釋。

其實,當時劉備號稱七十三萬大軍攻打吳國,實則不然,哪有那麼多兵力啊!他只帶了幾萬人而已,東吳方面,陸遜出馬,帶領潘璋、韓當等大將,率領差不多五萬部隊前去迎敵;由此觀之,其實雙方兵力很接近,那為什麼所有人都認為當時蜀國實力比東吳強大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從夷陵之戰的起因說起了,夷陵之戰,不外乎三個原因:

其一,孫權奪取了荊州,而且把劉備的二弟關羽給殺了,劉備自然不可能對此事不聞不問,而解決的唯一途徑就是攻打東吳;

其二,劉備在公元221年稱帝,終於徹徹底底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想要一統天下,北方曹魏實力強大,他自然應該先從實力較弱的孫權下手;

其三,當時蜀國經過多年的修養生息與發展,實力雄厚,具備開啟大型戰爭的條件,綜合國力強大,因此綜合而言,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

而且當時劉備的旗幟是復仇,上到將領,下到士兵,同仇敵愾,奮勇殺敵,在士氣上就勝過東吳;再加上東吳的水軍比較厲害,但是步軍一般,因此,在此戰前期,劉備打的可謂是順風順水,一路高歌!在這種情況下,看上去自然是蜀國軍力強大!

但是蜀軍由於一步步往前敲打,難免導致戰線過長,後勤補給困難。

陸遜是何人,領兵作戰人家確實是有兩把刷子,當即決定採取戰略收縮,以待時機,最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直接來了一招火燒連營,一舉獲勝。

說到這裡,我們還回到最初的問題上,那就是若是劉備取勝,東吳是否會直接亡國? 司馬懿對此做出了說明。

當時,夷陵之戰尚未開始,但是東吳國力並不比兩國強多少,因而,為了避免雙線作戰,孫權直接向曹操請降,以曹操之能,豈會看不出孫權在謀劃什麼,不過他也不點出,而且還同意了,想要坐收漁翁之利。

後來,曹操長子曹丕曾問司馬懿,兩國相爭,誰可取勝,司馬懿說:東吳必敗,蜀軍必勝!當然,這回就算是冢虎也失算了,劉備失敗了。

而後,曹丕又問,蜀國勝利後,東吳會不會滅亡,司馬懿只說了六個字:東吳敗而不亡。

並且說出了兩點原因。

一、蜀國想要滅亡東吳,必須奪回荊州,因為荊州是一個戰略軍事要地,四通八達、土地平坦。

而後,經過休養生息,方可進攻東吳,只能走長江水道,但是東吳的水軍是當時最精良的水軍部隊,無論是劉備還是曹操,其麾下多是步兵,並不擅長水戰,因此,劉備的勝算很小。

二、在兩國開戰之前,司馬懿就已經想好了對策,若是劉備打贏了,魏國部隊就趁機攻打荊州;倘若東吳打了勝仗,魏軍就直接進入漢中。

所以,劉備就算贏了,面對曹丕大軍,必然不敢繼續攻打東吳的首都建鄴。

所以,總而言之,無論誰贏,東吳必然不會亡國,三國乃是鼎立之勢,沒有任何一方勢力會看著其中一方壯大,臥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的帝王 吳太祖孫權

東吳太祖大皇帝孫權(182-252),字仲謀,祖籍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生於下邳(治今江蘇睢寧西北)。三國時期吳國的開國皇帝,傳說孫權是中國兵法家孫武的二十二代後裔,孫權繼位為江東之主,他任...

孫權殺掉關羽的後果嚴重到甚至有可能亡國

呂蒙白衣渡江偷襲荊州,關羽敗走麥城,最後被孫權所擒。志得意滿的孫權決定殺害關羽,與劉備徹底決裂,雖然這樣做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孫權笑到了最後。然而不得不說這個選擇有可能成為導致吳國亡國的錯誤選擇。

關二爺死了之後,孫權竟然這樣跟劉備求饒

武聖關羽,自古便是我們國家的忠義化身,他的事情耳熟能詳,千里單挑,單刀赴會,不過英雄總是會落幕的,最終敗走麥城。不免讓人唏噓不已。不過你知道關羽死了之後,孫權和劉備打了一仗,而這一次奠定了後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