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當時劉備贏下了夷陵一戰,東吳有沒有可能被滅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整個三國時期,雖然初期的時候割據了多方勢力,天下諸侯各自為營,占據一方,其中也發生了很多的戰役,但是要說決定三國時期的走勢的最重要的戰役,其實不過三場。
一是在200年時發生的官渡一戰,當時是袁紹和曹操兩軍相持在官渡一地,本來曹操是占劣勢的,但是因為斬殺了袁軍兩位猛將,再加上用火計燒了袁紹在烏巢的糧倉,這才逆轉了戰局,讓曹操拿下了這一戰,這一戰是統一中原之戰。
二是在官渡一戰的八年之後,也就是208年發生的赤壁一戰,這場戰役也是三國時期最出名的一場戰役,直到今日,也有不少人前往赤壁,想要一覽古人的風采和當時的壯觀。
這場戰役最終是以孫劉聯軍的取勝作為結局,倘若當時曹操能拿下這一場,不久之後,他就能完成統一了,這也是一大遺憾吧。
三就是本文要重點講的夷陵一戰,論戰鬥的規模其實這場戰役是完全比不上前兩場的,但是為什麼它能夠和前兩場並稱呢?重要的就是這場戰役改變了三國的走向,算是當時相持不下的格局的一個突破口,此後三國的格局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當然這場勝利是屬於東吳的,儘管當時東吳自己都不相信能夠打贏這場戰鬥。
這三場戰役算是規模比較大的了,而且三場戰役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投入兵力少的一方取得了勝利。
看看夷陵一戰的背景。
當時是劉備打下了漢中,而本來被留下來鎮守荊州的關羽又擅作主張,帶兵往北攻打曹操,雖然一路上都是勝績,但是因為調走了留守荊州的大部分兵力,所以留下了一個隱患。
當時關羽算是威名遠揚,不僅圍睏了襄陽,就連前來支援的于禁大軍,都被他用水淹了,俘了于禁,斬了龐德。
但是就在這之後,一切都發生了轉變。
前線的軍隊被曹操派來支援的徐晃大軍給擊敗,而同時後方的荊州又被偷渡來的東吳大軍給拿下了,關羽被打敗之後就沒有地方可以逃了,只能被圍困抓住然後殺害。
在關羽被殺害之後,消息傳回了蜀漢,劉備自然是十分生氣的,當時孔明等人都勸他要看清楚當時天下的局勢,和東吳還是以和為貴,不要大動干戈。
但是那個時候的劉備已經全然不顧了,一意孤行,帶著蜀漢的大軍向著東吳進發,但是沒想到的是在這場戰役當中被陸遜的火計給擊敗了,而且連劉備自己都差點沒能脫身,多虧了趙雲及時趕到。
東吳不僅緩解了眼前的危機,而且在這場戰役當中讓蜀漢損失慘重,實力削弱了不少。
在那一年的年中,劉備就打下了漢中,不僅國力富強,而且糧草也是十分充足的。
但在那個時候,荊州之戰讓他失去了一名猛將,更重要的是失去了荊州這樣一塊重要的地。
所以,他打著為二弟報仇的名號,開始了東征。
小編在這裡可能和大多數人的觀點有所不同,小編覺得劉備的東征其實更主要的目的是衝著東吳去的,是衝著完成統一去的,而不是單單要為關羽復仇。
分析一下雙方的實力,在這一戰之前的話,兩軍整體實力來說,肯定還是蜀漢更強一些的。
當然,蜀漢的大軍整體上還是都是陸軍,要是陸地作戰的話,毫無疑問,蜀漢會有很明顯的優勢。
而東吳,因為地處江東,一直以來他們的水軍都是非常強勁的。
但是夷陵之戰是發生在陸地上的,也就是說東吳強勁的水軍在這場戰役當中是沒有派上用場的。
那東吳是怎麼拿下這場勝利的呢?
一開始的時候,東吳確實抵擋不了蜀軍的鋒芒,陸遜帶領了五萬大軍前來抵禦,但被打的節節敗退。
雖然前期劉備大軍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是因為他太急了,帶著大軍一直衝沖沖,導致戰線拉得非常的長,後方的補給根本就跟不上,完全是脫節的狀況。
再加上劉備出軍的時候,和孔明趙雲等人都鬧了矛盾,所以前線沒有人給他謀劃。
陸遜使用了火計,就將蜀軍給大敗了。
也是從這場戰役之後,蜀漢勢力就成了最弱的一方,三國相持的局面也有了突破。
但是,如果在這場戰役中陸遜沒能打贏的話,東吳是否會被滅國呢?
當時的東吳是不想打這場大戰的,所以就私下和魏國稱臣,表達投降的意願。
但當時的魏國是曹丕在當權,他想要坐山觀虎鬥,他問了問旁邊的司馬懿,在這場大戰當中他更看好誰能取勝。
司馬懿當時是認為蜀漢能贏得。
後來,曹丕又問如果東吳輸了,會否滅國。
司馬懿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東吳不會被滅。
首先,倘若想要滅掉東吳,一定得要奪回荊州,而且拿下了荊州之後,也要修養一段時間才有可能發起總攻。
東吳一直以來就占據江東,他們的水軍非常的強,想在水上打贏東吳絕非易事。
而後,他還給曹丕制訂了一個戰略。
如果這場戰役相持不下,就讓他出兵漢中。
倘若蜀漢贏了的話,就帶大軍進攻荊州。
所以,倘若蜀漢贏了這場大戰,曹軍就會出動,對荊州下手,自然也沒有辦法繼續向下對建業產生威脅。
只要蜀漢敢繼續進軍,就一定會陷入東吳和曹魏的包圍當中,慘敗收場。
所以,如果這場大戰蜀漢贏了,曹魏定然不會坐視蜀漢滅掉東吳,因為如果東吳真被滅了,蜀漢勢力發展起來的話,曹魏是沒有勝算的,那就真的是拿了一手的好牌但是打得稀爛。
因此,這場大戰即使贏了,蜀漢想要向著建業發起總攻,絕沒有可能。
曹魏定然會在這個時候選擇出兵,要麼是從正面開戰,要麼是打後方,讓劉備退兵,因此東吳也不會被滅的。
夷陵之戰,為何陸遜看見趙雲,會嚇得渾身發抖?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無數能人謀士競相爭奪,一次次著名的戰役無不體現出當時人們的足智多謀,今日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三國著名的夷陵戰役中,為何陸遜看見趙雲會嚇得渾身發抖?
劉備攻打東吳其實另有原因,其他皆浮雲,史書不會記載這歷史真相
公元219年,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結仇。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元221年,劉備於益州稱帝,年號為章武。同年,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親率大軍攻打東吳。孫權聞劉備將來伐,...
三國時期六大軍事天才,諸葛亮只排第二
三國時期,群雄逐鹿。在黃巾起義的公元184年至280年晉滅吳國的近百年間,湧現出了無數英雄豪傑,在這其中,有幾位家喻戶曉的軍事奇才。第六位:陸遜所屬方:東吳實力指數:成就:夷陵破劉備,石亭敗曹休
揭秘:三國時期夷陵之戰背後真正的政治權衡
每當說到夷陵之戰,七百里連營自然就成為了劉備兵敗的罪魁禍首!但我們都知道,劉備在正史中其實並非像演義中那樣只會哭出個天下,正史中的劉備主導了「火燒博望坡」,「漢中爭奪戰」等經典戰役,作為一名經驗...
影響三國格局的8個人,除了曹操劉備還有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
夷陵之戰假如劉備獲勝,東吳會滅亡嗎?司馬懿說了6個字給出答案
東漢末年,漢室皇族無能,被董卓把持了朝堂,各地軍閥不堪董卓的壓迫,紛紛起義討伐董卓。而已經作為平民生活了許久的漢室皇族劉備,也重新站了出來,應召討伐董賊。
決定蜀漢命運的夷陵之戰 此戰後蜀漢再無回天之力
夷陵之戰,為三國時期的一場決定魏蜀吳三國命運的大戰,此戰後蜀漢國力大損,劉備因而在白帝城含恨而終。因而夷陵之戰與曹袁之官渡、魏吳之赤壁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
夷陵之戰如果劉備勝利了,還會是三分天下嗎?
在漢末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夷陵之戰和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並稱為「三國三大戰役」。對於這三大戰役來說,都對三國歷史的走向形成了明顯的影響,甚至可以稱之為轉折點。就蜀漢和東吳之間爆發的夷陵之戰,最終以...
劉備若是在夷陵之戰中取勝,吳國是否會滅亡,司馬懿一語點出
三國時期,正值亂世,各方豪雄逐漸登場,但是到了後期,隨著一些風雲人物的去世,逐漸讓人感到悲傷;這之中,便有關羽的離世。因為當時桃園三結義時,三人曾立下「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夷陵之戰作為劉備「一心復仇」的戰役,其中的水分有多少
奇葩姐趣說三國第十七講,獨家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在上一講中,奇葩姐講述了官渡之戰中,曹操遇到了袁紹,擦出了怎樣的戰爭之火,其實袁紹沒能戰勝曹操是不合理的,也是難以想像的,但是事實就是袁紹...
三國趣事:此3大戰役非彼3大戰役
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與其他戰爭相比,它的規模要宏大,戰爭要複雜,影響要深遠。那麼,所有戰爭中可位列三甲的一定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官渡一戰,北方初定,曹操才有南顧之舉;赤...
夷陵之戰後孫權為什麼不趁勢消滅蜀國?東吳拿下蜀漢能打贏曹魏麼?
夷陵之戰是三國歷史前期最大的轉折點,蜀漢步入到了寒冬期,而東吳和曹魏的國力依舊強盛。主要是劉備伐吳實在太過衝動,雖然整備了幾年,但似乎太急於求勝,每一步都在陸遜的算計當中,最後陸遜一把火將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