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被戲稱為「前期慫,後期渣」的原因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列舉一下關於孫權的主要戰爭:

  1. 曹操南征,孫劉聯軍赤壁之戰屬於自衛戰,大勝

  2. 趁曹操西征張魯,孫權主動征戰合肥,大敗

  3. 趁關羽北征,襲取荊州,大勝

  4. 劉備欲滅東吳,孫權自衛戰夷陵之戰,大勝

  5. 曹丕四次伐吳,孫權自衛戰皆勝

  6. 趁曹丕病逝,孫權主動攻江夏不克

  7. 響應諸葛亮北伐,御駕親征,失敗

孫權

東漢末年,群雄紛爭,各軍閥連年征戰。

曹操在北方逐漸壯大,想要一統天下。

於是率眾南征,號稱八十三萬。

先後擊潰劉表,劉備。

直逼江東。

孫權與劉備聯合抗曹,觸發赤壁之戰。

孫劉聯軍勝,曹操敗北,休養不戰。

劉備趁機獲取荊州,此後孫權與劉備就在荊州的歸屬問題上爭論不休。

此後,曹操將重心放在馬騰張魯身上,率兵西征,孫權乘機欲奪合肥。

不料,孫權率十萬兵馬攻張遼,不料,反被張遼以八百人偷襲成功,繼而孫權軍心大亂,圍攻不破,撤軍。

撤至逍遙津,再次被張遼偷襲成功。

東吳損兵折將,孫權差點被殺。

從戰,張遼威震逍遙津,使江東小兒夜不敢啼。

張遼威震逍遙津

呂蒙趁關羽北征,襲取荊州。

關羽走投無路被殺,荊州軍全軍覆沒,一干精兵良將皆死於此役。

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決的荊州問題,終於讓劉備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劉備舉兵發動夷陵之戰,輕敵妄進,被陸遜火燒連營,孫權大勝。

此役,使得蜀漢國力喪失殆盡,許多作為蜀漢中流砥柱的人才或死或降。

這也是蜀漢後期人才凋敝的一個重要原因,可以說,夷陵之敗,使得蜀漢已經無力奪取天下。

陸遜火燒連營

曹丕稱帝後,前後四次伐吳,皆無果而終。

孫權的自衛戰獲勝。


孫權稱曹丕病逝,發兵攻江夏,不克。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請求孫權出兵以作東西呼應。

孫權念及孫劉聯盟之義,御駕親征,失敗。

在孫權的手中,東吳一直以防守為主,少有的幾次出征也是失敗告終,尤其在逍遙津一戰,更是體現出孫權不擅長領兵打仗,只能守住東吳的土地,可謂真的慫。

但孫權對於人才的選撥和調用做得非常的不錯,選用的都督都能救東吳於存亡。

不過後期的孫權,也可以稱之為渣權。


孫權


晚年的孫權,昏庸多疑。

氣死陸遜,殺張溫,流放虞翻。

廢無罪太子孫和,賜死四子魯王孫霸,立幼子孫亮為太子,立孫亮之母潘氏,潘氏掌權,架空孫亮,這就為後來,權臣參政,殺害孫亮,再殺害孫休,至孫皓,親信宦官,荒淫殘暴,致使吳國覆滅。

孫權與陸遜

孫權在晚年,迫害良臣,無罪廢太子,又誤立太子孫亮。

後期的孫權不可謂不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三國時期夷陵之戰背後真正的政治權衡

每當說到夷陵之戰,七百里連營自然就成為了劉備兵敗的罪魁禍首!但我們都知道,劉備在正史中其實並非像演義中那樣只會哭出個天下,正史中的劉備主導了「火燒博望坡」,「漢中爭奪戰」等經典戰役,作為一名經驗...

諸葛亮,司馬懿,陸遜這三國軍神誰最強?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

蜀漢風雲事件2——夷陵之戰

三國時期有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不僅規模很大,影響也都帶有決定性的作用,夷陵之戰決定了劉備最後的結局——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