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得到了臥龍和鳳雛兩個人,最後還是沒得到天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大隱士司馬徽曾誇讚說:「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安天下呢,筆者給大家來分析一下。
第一就是鳳雛早死,原本孔明的「天下三分計」是要劉備制霸荊益兩州的,縱然孔明有經國之才,也不可能同時處理荊兩州的政事,所以才要士元幫助劉備去攻下益州,並代為管理益州的政事。
可是士元在落鳳坡中伏身亡,而這樣,孔明也只有連原本士元那份工作也扛了下來,那又怎麼會有足夠的精力去北伐中原呢?
第二就是關羽失荊州,其實關羽是孔明的「天下三分之計」的大功臣,也是「天下三分之計」的最大破壞者,孔明在隆中對中說過,要結好東吳,那麼「天下三分之計」才能有所保障,而且在孔明入蜀時,也再三叮囑關羽要「北拒曹操,東和孫權」,可是關羽卻沒有遵守,不但拒絕了孫權的提親,而且在攻打樊城時又過份自信,把大部份部隊都調到前線,使荊州防備有所欠缺,而呂蒙、陸遜才有機會霸占荊州。
蜀漢失去了荊州,不但失去了廣大的資源生產地,而且也失去了分散曹魏兵力的根據地。
第三就是劉備本身旳問題,劉備在有機會統領荊州時,他只顧自己的仁義,不去承繼劉表的荊州,令東吳有藉口也要了荊州的一部份,間接造成關羽悲慘的下場。
再者,關羽陣亡後,又犯上同一的錯誤,只顧自己的個人感情,毅然向東吳的報復,如果不報復的話,那麼蜀漢也不會丟了張飛、黃忠、黃權等等的良將。
趙雲文武雙全,劉備為什麼不讓他守荊州?原因很簡單
荊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在哪個朝代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三國時期自然也不列外。在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軍獲得勝利,而劉備也從不入流的小角色迅速成長為天下繼曹操和孫權之後的第三大諸侯。隨後不...
諸葛亮《隆中對》析天下 勸劉備勿與曹操爭鋒
劉備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的《隆中對》,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從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勢,向劉備提供了立國的策略,《隆中對》原文擇錄如下:隆中對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諸葛亮《隆中對》對不對,毛主席一語道破天機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最終奠定三國鼎立局面,諸葛亮一生也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公元207年,劉備駐新野,頭號謀士徐庶因母親被曹操俘虜,只能隻身赴曹營,徐庶臨走前給諸葛亮推薦諸葛亮,曾言:若得...
劉備不聽龐統意見,關羽被暗算失荊州,蜀國日益落敗
劉備不聽龐統意見,關羽被暗算失荊州,蜀國日益落敗三國時期的龐統號鳳雛和諸葛亮臥龍相互齊名,但是其貌不揚。開始龐統投奔孫權,孫權沒有看的上他,龐統一氣之下投奔了劉備。沒想到劉備也只給了他一個芝麻小...
諸葛亮的隆中對有一個極大的錯誤,改了滅曹有望成功
提到三國中的蜀國很多人就一陣唏噓,覺得太可惜了。因為名著《三國演義》里有明顯的尊劉貶曹傾向,再加上作者把許多人寫得十分傳神,所以很多人都對劉備集團感到惋惜不已。荊州名士司馬徽曾經說道「臥龍、鳳雛...
龐統能與諸葛亮齊名,可是表現卻一般,是他的能力不行嗎?
在《三國演義》中,龐統是與諸葛亮齊名的人物。「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臥龍是指諸葛亮,鳳雛即龐統。劉備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可惜龐統在隨劉備攻打西川雒城時,貪功大意,被張任射死在落鳳坡...
既然說「伏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為何劉備只能僻守一隅
水鏡先生曾對劉備說過一句話——「伏龍、鳳雛,得一而安天下」。可是事實卻是,即便諸葛亮、龐統二人都追隨了劉備,劉備最多也只是折騰出個僻守一隅的格局。這是為什麼呢?所有一切,與劉備對龐統的使用有關。...
《隆中對》堪稱史上最有名的戰略方針 但被毛主席指出致命要害
上一篇文章中,濤哥為大家分析了,為什麼諸葛亮不會投曹操、孫權、劉表,只能選擇劉備的原因。是因為諸葛亮是一個沒落士族子弟,在被士族掌控統治權利的曹操、孫權、劉表等勢力中,即便這些人能重用其才,可是...
諸葛亮趙雲都錯了 劉備借為關羽復仇之機伐吳出發點是正確的
前面講到,諸葛亮為了迅速得到劉備的認可,並希望馬上就得到劉備的重用,不再虛度光陰,所以他在和劉備見面後就獻上了《隆中對》,而《隆中對》的主要思想就是讓劉備拿下荊益兩州,然後聯盟孫權,若天下有變則...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