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沒有大意失荊州,隆中對有實現的可能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元207年,劉備三國茅廬,終於請得孔明出山,迎來了事業快速發展的高潮期。

隆中對更成為傳世名典,孔明未出茅廬,已定三分天下。

隆中對中,諸葛亮提出了取天下的三部曲,先取荊州,再取益州,橫跨荊益,北伐中原,最終卻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隆中對也胎死腹中,如果關羽仍保有荊州,隆中對真的可以實現嗎?

幾乎沒可能,畢竟東吳孫權可不會坐觀曹魏滅亡,使得劉備一家獨大。

東吳自從大都督周瑜去世以後,西取益州,再圖荊州,二分天下據其一的戰略已經夭折,對他們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保持現狀三分天下,他們不會助曹滅蜀,更不會坐視劉備做大。

從他們偷襲荊州就可以看出,劉備也正是因為看出了這一層,才會不顧勸阻硬要發動伐吳之戰,來消除後顧之憂。

只可惜劉備有知人知勢之明,卻無臨陣之才,可惜可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該不該為劉備爭奪天下出局背鍋

他該不該為劉備爭奪天下出局背鍋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劉備親率大軍在占領漢中之地後,進位漢中王,關羽被封前將軍,假節斧。是歲,時羽攻曹公將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於樊城。採納之計,一面調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