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了兩,卻為何還是失敗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亮不僅是三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物,而且也是自古以來忠臣智者的代表。

而且當時還流傳著:「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可是為何劉備得到了二人,而臥龍鳳雛不僅有經天緯地之才,對劉備更是忠心耿耿,那麼為何沒能興復漢室呢?分析原因,無外乎天時地利人和幾個方面,而最重要的就是「變數」。

劉備前半生的失敗和後半生髮力時的起點太低是「失敗」的一個原因。

諸葛亮的隆中對分析當時的天下局勢可以說是很精準了,但並不沒說能一統天下的目的,三分天下還差不多。

劉備在諸葛亮出山前,最大的成功就是積累了一些人才和名望,除此之外,別無其他。

劉備依附劉表,屯駐新野,請出了諸葛亮,拉開了後半生的序幕。

劉備一開始就處於非常不利的狀態,到了赤壁之戰,曹操北退,也只是三分荊州,加上「借」的南郡也就五個郡。

而曹操回頭就把馬超、韓遂搞定了。

之後打益州,龐統卻死了,這可以說是打益州付出的最大的代價;之後,在法正的幫助下,強行攻取了漢中,但也就是拿下了一個空殼。

再接著,關羽把荊州丟了。

開始出問題了。

再接著就是南征、北伐這些了。

這時候基本上就沒什麼希望奪取天下了。

隆中對在實際的執行中,忽略了曹操孫權的變化因素。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劉備按著隆中對走的時候,曹操、孫權根本沒有說要停下來等你。

曹操搞定了關西,拿下了漢中,對北方和南方都是壓制狀態;孫權拿下了交州。

之後,曹操和孫權聯合,瞬間局勢就變了,荊州丟了,關羽死了,盟友叛了!

諸葛亮出山之時雖然已對天下大勢成竹於胸,但世事變化無常。

其實,在形成三足鼎立之局面後,再想以蜀漢之力一統中原已經幾乎不可能,尤其是關羽、張飛、劉備相繼去世,蜀漢幾乎已無可用大將,青黃不接,這是眾多周知的事情。

之後,後主劉禪本就不是胸懷天下之,他貪圖安樂,能夠成為一幫之主已經感到滿足,對於諸葛亮的北伐,劉禪以及朝中大臣似乎並不太過在意,於是北伐就成為諸葛亮一個的戰鬥,為的就是不負劉備所託。

     

反觀曹魏陣營之中,卻依然是才濟濟,僅一個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就能與諸葛亮鬥志鬥法,極大的阻礙了北伐的進程,從整體實力相比,蜀漢是三國中最弱的,多年戰爭勞民傷財,國力日漸衰弱,心不齊,難成大事。

最後一點就是「時也命也」,諸葛亮所處的時代,喊出興復漢室的口號遠不如劉秀時代吸引,漢室江山其實氣數已盡,百姓們對興復漢室也沒有多大期盼,因此雖然諸葛亮的北伐之路雖悲壯豪邁,結局卻令惋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兩大錯誤,導致蜀漢陷入困局!

劉備在奪取益州、漢中後,文有諸葛亮、法正、馬良等,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霍峻、張嶷等,擁軍近二十萬,並且橫跨荊益,形勢一片大好,非常有機會問鼎中原、一統天下。

袁南生:魯肅比諸葛亮高明在哪裡?

[摘要]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國家利益;外交目標必須以國力為基礎,不能透支國力;該妥協時妥協是理性外交、成功外交的題中應有之義;對盟友不能一味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該鬥爭的要鬥爭。外交要服從和服務於...

劉備傳記

———說破英雄驚煞人蜀漢建立於221年,開基立國者是劉備。劉備志向高遠,才志卓越,百折不撓,艱苦奮戰4 0年建立蜀漢政權,可惜在位不足3年便病逝白帝城,只能含淚以託孤,遺憾多多。繼任者劉禪,在位...

關羽北伐是擅自做主的錯誤行為嗎?

關於關羽丟荊州這件事大概連小學生都會說是驕兵必敗吧?因為丟荊州這個問題,把關羽黑得一無是處者有之,大搞陰謀論者有之。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關羽因為發動北伐而丟荊州的真相。

TOP10蜀國滅亡的十大原因

  羅貫中「尊劉抑曹」的思想傾向,使蜀國的形象在演義中被無限放大,幾乎成為「仁、信、德、智、義」的完美化身和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的唯一代表,並且隨著演義在民間的普及,強蜀無敵、勢必復漢的觀念深植...

三國之蜀漢 備終不為人下 其謀未可測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221年----223年在位3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販草鞋、草蓆為生。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諡號昭烈皇帝,史家又...

五虎大將關羽敗走麥城,劉備為什麼不救?

熟讀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蜀漢五虎頭號大將關羽在敗走麥城時為吳將截獲,被斬於臨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關羽敗走麥城,意味著荊州的丟失,荊州人才儲備的丟失,蜀漢政權的勢力進一步的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