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性之地的荊州到底對魏蜀吳有多重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曹操統一中原後,選擇南下,預備攻取荊州,順勢拿下孫權。

荊州劉表和孫氏交戰多年,難有勝負,而曹操倚靠中原大軍卻一舉拿下荊州。

以荊州為中心的戰爭,肯定讓孫權、曹操、劉備意識到了荊州的重要性。

荊州是曹操政權的南大門,也是孫氏政權的北大門,而劉備雖胸有大志,但一直一事無成。

劉備此時屬於什麼情況?劉備這個人,打著「劉皇叔」「仁義」「中興漢室」各種旗號,到處騙吃騙喝。

屬於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打戰又打不過,就只能跑來跑去這樣子維持生活這樣子。

不過最難得的是在劉備的流浪旅程中積累了不少寶貴戰爭經驗。

荊州古城

諸葛亮是荊州人,具備不俗的才華,劉備到新野後得諸葛亮輔佐,在曹操盲目收購孫權之際,讓劉備這個投機分子看到了希望。

劉備在混亂中得到了荊州軍,成為最牛散戶,掘得人生第一桶金。

而曹操連年征戰,元氣大傷,孫氏也在赤壁之戰中耗盡了資源。

劉備此時西進,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實力,在益州建立自己根據地。


關羽雕像

荊州勢必又要迎來一場大戰,此時劉備把荊州握在手中,既是一種大優勢,也讓自己兩面受敵。

劉備家人才本來缺乏,關羽、張飛、趙雲雖為當世名將,終究也不過一介「蠻夫」。

諸葛亮作為軍師,讓關羽鎮守荊州,無疑是最佳選擇,但關羽仍然丟了荊州,還把小命丟在了這裡。

而孫權,自始至終,他的勢力就沒有擴展到長江以外過。

也沒人能夠打進去。

可見荊州是三國形成的戰略要地。


曹魏鄴城

曹操四處征戰,屢戰屢勝。

赤壁大敗讓他意識到自己並非戰無不勝,加上後方未能安定,所以他決定撤退,屯兵養民以待時機。

這使得劉備和孫權同時也有了喘息的機會。

劉備帶著荊州軍西進後,實力大增,以至於他有足夠的力量組織攻打孫權,還差點就成功了。

劉備死後,諸葛亮還進行過北伐。

可見整個三國時期,蜀國劉備雖然弱小,但卻是三國得以形成的核心因素。

蜀漢

東吳孫權雖然實力勝過蜀國,但孫氏從來就沒有真正占領過長江以北的地區。

可是劉備卻兩次打下荊州,諸葛亮北伐還差一點就將勢力從益州擴展出去,威脅長安。

自從魏國拿下荊州後,魏國就將東吳作為主戰場,可多來與東吳的戰事一直處於拉鋸戰狀態,未能獲得實質性的勝利。

諸葛亮的幾次北伐,迫使魏國把戰略中心轉向蜀國,這才破解了三國相峙不下的局勢。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思想是正確的,他深知蜀軍並非中原鐵騎對手,所以擺出一副攻打魏國的架勢,實則是想要攻取隴右、拿下涼州,建立一支騎兵,與魏國逐鹿中原。

可惜馬謖無能,暴露了蜀軍戰略意圖,遺失戰機。

孫權

大軍若想要想攻打魏國,有三條軍事路線,一是從荊州北上直攻洛陽,二是從合肥西進直逼洛陽,三是拿下長安進攻洛陽。

荊州路線已被魏國截斷,合肥路線東吳多次嘗試也未能成功,而諸葛亮的北伐路線也被司馬懿「堅守不戰」的方法逼退。

時間對蜀國和吳國不利,久而久之,魏國的實力必定遠遠超過蜀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劉備有一統天下的可能嗎?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可以說是在中國歷史上是一段比較輝煌的時期,在這段亂世文明中產出了許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屬魏國的曹操和吳國的孫權還有蜀國的劉備了,且不說曹操的奸雄本色,吳國孫權的三國...

三國趣聞: 諸葛亮為什麼沒能統一三國

在中國,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小說上也常把一些聰明的人取個外號叫「小諸葛」,可見了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說是非同一般,但是如些人物,為什麼卻沒有一統天下呢,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因為關羽。據諸葛亮...

孫權為何敢殺關羽,他殺關羽是感情用事嗎?

關羽之死在三國時期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他的死應該說是徹底促成了三分天下的形勢,劉備徹底丟失了在荊州的占領區,從此蜀國的勢力再也無法伸及荊州地區,諸葛亮在隆中替劉備規劃的兩路大軍伐魏的計劃也徹...

襄樊之戰及三國格局演變——以博弈論視角分析

襄樊之戰是東漢末年的一次關鍵戰役,確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魏蜀吳基於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斷進行博弈,外交政策屢次更迭。本文以博弈論的視角探討襄樊之戰及戰後各國政治策略的合理性。一、赤壁之戰後魏蜀吳...

足以改變三國歷史的謀士,卻發狂而亡!

東漢末年,中央朝廷日漸勢衰,地方勢力趁機做大割據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各路軍閥。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各軍閥之間經常相互火併,混戰不已。為了適應外界環境和滿足外界環境的需求,一時間英雄四起能人輩出...

荊州不失,諸葛不死,蜀國還是不能統一三國

劉備作為蜀漢開國皇帝,可謂是歷盡艱辛,在未遇到諸葛亮時不斷依附各個諸侯。這其中包括幽州公孫瓚、河北袁紹、兗州曹操、荊州劉表,這過程中5次丟失妻子兒女。自從三顧茅廬得到諸葛亮後,可謂是如魚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