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名人讀書方法留給孩子自有妙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古今中外名人讀書方法留給孩子自有妙用
1.毛澤東的讀書法
毛澤東畢生珍惜時間,博覽群書.其中「三復四溫」式閱讀和「不動筆墨不讀書」是他主要的讀書方法.他在青年時期就熟讀了《史記》、《漢書》等古籍,並且不斷地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同一本史書,也是反覆研讀,並有讀過一遍書在封面划上一個圈作記號的習慣,所以,在他讀過的許多書籍中,均留下了他讀過二遍、三遍的圈記.毛澤東在青年時代讀書時即有「讀得多,想得多,寫得多,問得多」的習慣.他的寫作多表現在作內容摘錄,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槓、點等符號,作批註以及寫讀書日記、在原書上改錯糾謬.
2.魯迅的讀書法
魯迅在博覽群籍的基礎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讀書方法.一是泛覽,他提倡博採眾家,取其所長,主張在消閒的時候,要「隨便翻翻」.二是硬看.對較難懂的必讀書,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三是專精.他提倡以「泛覽」為基礎,然後選擇自己喜愛的一門或幾門,深入地研究下去.否則,讀書雖多,終究還是一事無成.四是活讀.魯迅主張讀書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並重視實踐.他說:「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他還主張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五是參讀.魯迅讀書不但讀選本,還參讀作者傳記、專集,以便了解其所處的時代和地位,由此深化對作品的理解.
3.蘇步青的讀書法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主張讀書要多讀、精讀、他讀書時,第一遍一般先讀個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就是這樣來讀《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的.他最喜歡《聊齋》,不知反覆讀了多少遍.起初,有些地方不懂,又無處查,他就讀下去再說,以後再讀就逐步加深理解.蘇步青讀數學書也是這樣的,他總是邊讀邊想,邊做習題,到讀最後一遍,題目全部做完.他認為,讀書不必太多,要讀的精,要讀到你知道這本書的優點、缺點和錯誤了,這才算讀好、讀精了.
4.華羅庚的讀書法
華羅庚是靠刻苦自學成長的數學家,他的讀書方法有獨到之處.
用慢功夫打基礎.華羅庚初中畢業後自學高中內容,先用慢功夫打好基礎,再逐步加快進度,他用五六年的時間才自學完高中內容.由於學得紮實,到清華大學沒多久,他就聽起了研究主課程.
「厚薄」法.華羅庚把讀書過程歸結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兩個階段.當你對書的內容真正有了透徹的了解,抓住了全書的要點,掌握了全書的精神實質後,讀書就由厚變薄了,愈是懂得透徹,就愈有薄的感覺.如果在讀書過程中,你對各章節又作深入的探討,在每頁上加添註解,補充參考資料,那麼,書又會愈讀愈厚.因此,讀書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雙向過程.
推想法.一本書拿到手後,華羅庚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開始閉目推想:這個題目如果自己來做,該怎麼做.待一切全部想好後,再開始閱讀.凡是已經知曉的內容,很快瀏覽而過,專門去讀書中那些新的獨到的觀點,這樣,華羅庚博採眾長,得益很多.
5.王梓坤的讀書法
數學家王梓坤的讀書方法也很有風格.一是抄讀法.王梓坤上中學時,做完功課一有時間,便光顧圖書館.好書借了實在捨不得還,但買不到也買不起,他便下決心動手抄書.抄,他認為總還是抄得起的.他先後抄過林語堂寫的《高級英文法》,抄過英文的《英文大全》,還抄過《孫子兵法》,這本書愛不釋手,則一口氣抄兩份.王梓坤認為,人們只知抄書之苦,未知抄書之益,抄完毫未俱見,一覽無餘,勝讀十遍.二是慢中求快法.他認為,一本書的前一兩章通常是全書的關鍵,因為每門學科都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有專門的術語和符號,如平面幾何研究三角形、圓及其他圖形的性質,初等代數則主要研究代數運算.因此,耐心地學好前一兩章,初步掌握這門學科的思想方法,這樣讀下去才會有興趣.他拿到一本書後,開始總是讀得很慢,邊讀邊做筆記,做習題,想一想,算一算,細細閱讀,認真理會,先慢後快,慢中求快.
6.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
『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
7.楊振寧的「滲透」讀書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向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別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
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係,一些有價值的啟示,也許正產生於半通之中。
採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大提高學習的效率。
8.白壽彝的「研讀」法: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認為,「讀書之讀,似應理解為書法家讀貼讀碑之讀,畫家讀畫之讀,而不是一般的閱覽或誦習。
」
馮亦代說:「我在看書時,每逢看到好處,不免自己的身心也進入書中的『角色』。
好像演員在舞台上演戲,演到好處,不由得為所飾劇中人的『角色』左右」。
9.余秋雨的「畏友」讀書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
儘量減少與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
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
10.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
諸葛亮讀書也沒有到廢寢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
他對好友們說:「你們幾位從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
」三人反問諸葛亮「仕途」如何,諸葛亮「笑而不答」。
11.陶淵明「會意」讀書法
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會意」讀書法。
他在《五柳先生傳》中曾寫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讀書時注意抓住重點,去繁就簡和獨立思考。
實際上,他追求的是讀書會意,著重領會書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摳個別字句。
12.蘇軾「八面受敵」讀書法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在他的《又答王庠書》中就侄女婿王庠「問學」,介紹了他自己首創並實踐的一種讀書方法。
蘇軾在信中說:「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
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並取,但得其所欲求者爾。
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意思是說,好書就像知識的海洋,內容豐富。
13.鄭板橋「精當」讀書法
清代書畫家鄭板橋的「求精求當」讀書法中的「求精」,是讀書要有選擇,選好書,讀精品;「求當」就是恰到好處,要適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
實際上,鄭板橋並不反對博覽群書,只是強調多讀必須以精讀為基礎,多讀的內容也必須用精讀中得到的知識去聯繫新知識,圍繞一個課題深入下去。
讀書貪多不求精,就會胸中撐塞如麻;讀書求精不求多,才能讀到書里去,抓住要領,但不等於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14.歐陽修「計字日誦」讀書法
北宋文豪歐陽修的「計字日誦」讀書法是根據自己的讀書經歷歸納而成。
他曾經精選了《孝經》、《論語》、《詩經》等十部書總字數為455,865個字,然後規定每天熟讀300字,用三年半時間全部熟讀完畢。
每天背誦150字,只要七年時間就背熟了。
他說:「雖書卷浩繁,第能加日積之功,何患不至?」的確,這樣日積月累,一部部的書籍就被他背熟了。
這種每日定量計字,細水長流,集腋成裘,在歐陽修的親身實踐中證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
15.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但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於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16.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
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17.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颳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
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18.車胤囊螢照讀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從小家裡一貧如洗,但讀書卻非常用功,車胤囊螢照讀的故事,在歷史上被傳為美談,激勵著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
囊螢照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從我們要給大家講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你一定會明白。
19.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鑑》的大文豪。
20.張曜拜妻為師
咸豐年間,張曜因戰功,被提拔為河南布政使。
因「目不識丁」,受朝臣歧視,後改任總兵。
他立志要好好讀書,使自己能文能武。
於是求妻子教他念書。
妻子要他行拜師之禮,說這才顯得莊重。
張曜馬上穿起朝服,讓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對她三拜九叩。
此後,凡公餘時間,都由妻子教他讀經史。
同時,他還請人刻了一方「目不識丁」的印章,佩在身上自警。
他在山東做巡撫時,又有人參他「目不識丁」。
他就上書請皇上面試。
結果讓皇上和許多大臣大為驚奇。
在山東任上,張曜築河堤,修道路,開廠局,精製造,做了很多利國利民的事。
「三人行,必有我師」,想讀書,就應「不恥下問」,像張曜一樣甘於「跪妻」,有這樣的誠心,自然能感動上帝,必然會有所作為。
名人讀書十三法(品質人生)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補品。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奮鬥者說∶書是人生的嚮導。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迷惘者說∶...
「經典」名人讀書方法、經驗總結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起讀書,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今晚我們就請大家來看看名人的讀書方法,為學海之舟加上引航的帆,助力的槳,事半功倍,苦中作樂...
從快速閱讀角度看6位名人的讀書方法
讀書有什麼方法嗎?什麼閱讀方法好?本文從快速閱讀的角度看6位名人的讀書法,借鑑與思考,希望大家據自身的情況與需要,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1.毛澤東的讀書法 毛澤東畢生珍惜時間,博覽群書。其中...
10位名人讀書方法,教你愛上讀書!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起讀書,都覺得是個苦差事。但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我們來看看名人的讀書方法,為學海之舟加上引航的帆,助力的槳,事半功倍,苦中作樂。諸葛亮|「...
歷史上六位卓越文人學者的讀書方法,教你怎樣讀書
在歷史上,有很多文人學者在歷史的舞台上都留下了自己的傳奇,他們或是言語非凡,妙語連珠,或是筆鋒犀利,字字珠璣,留下一篇篇珠璣般美麗的詩章。這些文人學者的成功,跟他們好的讀書方法不無關係,今天小編...
十六位名人讀書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毛澤東的讀書法 :「三復四溫」式閱讀和「不動筆墨不讀書」是毛澤東主要讀書方法。他在青年時期就熟讀了《史記》、《漢書》等古籍,並不斷重溫;就是到了晚年,對他喜愛的同一本史書,也是反覆研讀,並有讀過...
讀書有道-古聖先賢的讀書法,大開眼界!
1、諸葛亮:「觀其大略」讀書法諸葛亮深諳讀書之道,不僅好學,而且善學,並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謀」。諸葛亮的讀書法,對今人亦有裨益。諸葛亮讀書只「觀其大略」,他沒有鑽進書堆,死記硬背,而是泛讀大...
跟著古人學習讀書之道 完美自己
「古之學者為己」的「為己之學」也就是「君子之學」,通過讀書是為了來完美自己的。如果一個人讀書之前和讀書之後都是一個樣,那就等於沒有讀書。所以讀書以後要能夠變化氣質,那樣讀書才有用。
歷史名人是怎麼讀書的,想學的趕緊看過來
讀書如烘焙,得其法,營養與美味兼得;不得其法,則兩者皆失。然而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人讀書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人、因書而變。於是小煙今天精心烤制出10位歷史名人的讀書方法,與諸位小夥伴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