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名人讀書法:跳讀法、厚薄法、印象法、滲透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讀書能使人進步,能讓人開拓視野,這是學生時代就已被驗證的事實。
然而社會生活豐富,純粹的閱讀時間愈發少,所以我們需要提高閱讀效率,掌握閱讀方法。
方法無對錯,但是效率有高低。
今天將分享6位名人實踐後的閱讀方法,希望能幫助大家提高閱讀效率。
魯迅-跳讀法
魯迅先生說:「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那個地方,那麼無論到多久都不懂的。
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
這種方法可以節省時間、提高閱讀速度,並把精力放在書籍的整體理解和最重要的內容上。
華羅庚-厚薄法
華羅庚主張:讀書要扎紮實實、追根求源、徹底弄清。
一本薄薄的書被添加了很多豐富的內容,就變「厚」了;
在這一步上進行歸納分析,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即變「薄」了。
老舍-印象法
老舍說:「我讀書似乎只要求一點靈感。
『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
『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了好感;
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了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
楊振寧-滲透法
楊振寧教授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
在專於一本書時,如果遇到其他專業的問題,可以適當延伸,稍作研究,可以幫助讀者理解更多、開闊視野。
白壽彝-研讀法
著名史學家白壽彝認為:「讀書之讀,似應理解為書法家讀貼讀碑之讀,畫家讀畫之讀,而不是一般的閱覽或誦習。
」
讀書要認真、要有鑽研刻苦的勁頭,掰碎了嚼爛了方能領會其精華。
余秋雨-畏友
余秋雨說:「應該著力尋找高於自己的『畏友』,使閱讀成為一種既親切又需花費不少腦力的進取性活動。
儘量減少與自己已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閱讀層面,樂於接受好書對自己的塑造。
我們的書架里可能有各種不同等級的書,適於選作精讀對象的,不應是那些我們可以俯視、平視的書,而應該是我們需要仰視的書。
」
【聲明】本文轉自現代少年報,編輯有改動,如需轉載,請註明。
中國文學名家教你如何「淘」好書
人生是一段多姿多彩的旅程,不斷前進,尋找不同的世界,閱讀就是那個不同世界的入口。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下面小編為你總結了中國文學名家們的「淘」書方針,希望對你如何選購合適的書籍有所幫助...
名人讀書十三法(品質人生)
教育家說∶書是智慧的鑰匙。政治家說∶書是時代的生命。經濟家說∶書是致富的信息。文學家說∶書是人類的補品。史學家說∶書是進步的階梯。奮鬥者說∶書是人生的嚮導。探索者說∶書是通向彼岸的船。迷惘者說∶...
名人淘書指南:余秋雨馬雲王嚴歌苓力推書單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 「雙11」啦!購物的氣氛越來越濃,你的購物車裡都有什麼?零食、日用品、衣服、數碼產品、化妝品?零食總有吃完的一天,衣服總有穿膩的時候。再囤這些你就out啦!「腹有詩書氣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