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這還不夠了不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諸葛亮可以說是我最崇拜的人物了。

他欽佩於他的多謀善斷,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我驚異於他的高瞻遠矚,人在家中卻著眼天下,年僅二十七歲就能提出《隆中對》,更神奇的是,之後十二年天下似乎都是按著他的劇本走的;我敬重於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劉備死後,作為蜀國的實際統治者,從未想過取而代之,事事親力親為,吃得少,想得多......會行軍打仗會撰書立言會治軍治國會出謀劃策會識人斷世還會搞些小發明,這樣的人居然有人說他不夠厲害,浪得虛名?

筆者分析了一下這些說諸葛亮浪得虛名的人的心路歷程。

大抵是這樣的,小時候對諸葛亮的了解大多來源於羅貫中《三國演義》,羅貫中是個諸葛吹,他筆下的諸葛亮用魯迅先生的話說就是:「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螢屏上的諸葛亮形象總是一副活神仙模樣,羽扇綸巾,美髯飄飄,略施小計就讓敵人吃上大苦頭。

但隨著年歲漸長,接觸了一些正史之後,發現小時候津津樂道的草船借箭,水淹白河,火燒博望,火燒藤甲兵,借東風等故事都不是諸葛亮的操作,十分失望,遂萌生出真正的諸葛亮似乎也沒那麼厲害的想法。

再加上《三國志》作者陳壽如此評價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

」又有:「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於是就有相當一部分人將自己心目中的諸葛亮形象來了個180度大反轉——諸葛孔明,不過是個比較會治國,不擅謀略之人罷了。

那麼歷史上的諸葛孔明是什麼樣的呢?

首先,諸葛亮肯定不是一個妖道的形象,史書記載亮身長八尺,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四,容貌甚偉,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

家裡家世不錯,祖上有做大官的。

一句話概括,是個高富帥。

那年諸葛亮二十七歲,比雄姿英發的周瑜還要小上六歲,遇上了劉備劉玄德。

劉備當時是個什麼光景呢?那年他已經四十六歲了,雖然被曹操說過「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但還一點沒有英雄的樣子。

在亂世奔波二十年,大腿上的肉都長了不少,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地盤,東奔西跑地去給別人做手下。

那時諸葛亮跟他說聯吳抗曹的想法,讓他占荊州取西川益州三分天下。

劉備當時不過是劉表的一個小跟班,諸葛亮的話就好像你對一個縣太爺說你以後是要當皇帝的,擱一般人誰會信啊,但所幸劉備髀肉雖生,但雄心不死。

於是眼看著要統一的天下,生生轉了個道......

劉備二十年來顛沛流離,一直在瞎忙,雖然有些人緣,但從未想過著手弄出屬於自己的地盤,而諸葛亮為他提出了這麼一個可能。

諸葛亮通過施與劉表的兒子劉琦恩惠,慢慢拿下了荊州要地,從此劉備開始有了自己的基業。

之後十二年,天下形勢基本就是按照諸葛亮的構思來走的,當然,憾甚的是盟友在身後插了一刀。

蜀漢立國,諸葛亮作為一個丞相是賢明的。

他恩威並施,公正嚴明,老百姓對他「畏而愛之」。

諸葛丞相私德完美,去世後家財竟只有八百株桑樹,十五頃薄田。

諸葛亮死後,蜀漢國內不亂,又存了三十年。

諸葛亮還是諸葛連弩,木牛流馬等發明專利持有者。

諸葛亮用兵「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這是《孫子兵法》中提到的境界。

諸葛亮用著只有曹魏九分之一的資源多次攻打曹魏,打的曹魏只有還手之力,逼得司馬懿不敢出戰。

還弄死了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

他在天下已定三分之二時才起步,輔佐有名無實的劉皇叔,卻硬是讓天下換了個局面。

史載東晉桓溫遇到一個百歲老人,自稱見過諸葛丞相。

桓溫問:「諸葛丞相今與誰比?」老人答:「葛公在時,亦不覺異,自葛公歿後,不見其比。

——諸葛丞相在時似乎沒啥了不起,待到他去了,發現還真的沒人比得上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隆中對」應該這樣改

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說,三分天下,占兩川而後荊襄川蜀兩路出兵,統一中原,興復漢室。這便是有名的隆中對。在此之前,魯肅也給他的東吳主子提出了四分天下或五分天下的計劃。一前一後,那我們 是不是可以理解...

蜀漢丞相諸葛亮,不過是被後世神話的凡人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一度以來,在羅貫中《三國演義》里,諸葛孔明是那個能呼風喚雨接近神靈的人物。甚至千百年來,諸葛孔明成為了中國...

歷史上的諸葛亮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傳統民間諸葛亮的形象基本上是由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所塑造的附議各類民間的傳說,大體上呢,諸葛亮總是羽扇綸巾、仙風道骨、呼風喚雨、足智多謀、老成持重。在京劇當中周瑜總是年少英俊,諸葛亮總是一把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