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貫中述劉備畫虎不成反類犬,狀諸葛多智而近妖,你了解玄德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曾這樣評論《三國演義》的人物描寫:「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至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魯迅先生對《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作如此闡述,真可謂一語中的。
魯迅所說的「近偽」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是作者羅貫中給劉備塑造的形象有違作者的初衷,與作者心目中想塑造的仁厚愛民、禮賢下士、誠實忠義、貴義尚情的理想的明君形象相去甚遠;二是說《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性格特徵虛偽,是一個表面道德信義,實則假仁假義、殘酷無情、不思進取而又欺世盜名的偽君子。
說到劉備必須先說諸葛亮,《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把諸葛亮寫成了一個軍事天才、神機妙算的形象,這不是諸葛亮的真實形象。
其實諸葛亮軍事天才、神機妙算的形象,也不是羅貫中宣染出來的,而是千百年來人們對諸葛亮的崇拜宣染出來的。
宣染出來的形象,稱之為「化身形象」,史書上記載的形象,稱之為「真身形象」,諸葛亮的化身形象與真身形象,有很大的差別。
諸葛亮五伐中原寸功未立,兩次圍陳倉而不下,(歷史上諸葛亮沒有攻下過陳倉)有兩個原因一是糧草運輸困難,再是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足。
並且「白帝城託孤」之前諸葛亮沒有打過仗只為劉備立了兩件功「隆中對」和「遊說東吳」,「白帝城託孤」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防守後方,治理內政。
在說了劉備要成大事,需要的不是一個人才而是一群人才,能夠用好這群人才就是劉備的本事。
這些所謂的「演義」就是這樣,把「君主」寫的「求賢若渴」把「軍師」寫的「神機妙算」。
真實歷史上:誅車胄、殺蔡陽、燒博望、征四郡、收西川、取漢中等等,這都是劉備親自指揮的勝仗,「隆中對」的真正實行者是劉備。
劉備早年打仗雖然勝少敗多但不是一無所獲,至少鍛鍊出了劉備的軍事才能,劉備在來到荊州之前就已經是身經百戰。
在看過歷史後我們會發現,劉備軍事才能雖然比不上曹操,但是曹操手下的那些大將卻不在劉備的話下。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火燒博望」並非諸葛亮的計謀而是劉備的,也就是這一場戰役中劉備打敗了,夏侯惇、于禁、李典。
「火燒博望」發生在202年,諸葛亮出山是在207年,羅貫中把這個功勞移到了諸葛亮的頭上。
並且劉備「長於政治」「善於用人」。
劉備打了這麼多勝仗,如何大家只記住了夷陵之敗,比曹公赤壁大敗,尚有很大距離。
我們對赤壁大敗的曹操,沒有這麼苛刻吧!夷陵之敗跟曹操的漢中之敗有相似之處,都是久攻不下,兵疲而敗,火攻是次要原因。
伐吳戰役中,劉備一開始打的也不錯,勢如破竹,先後擊破李異、劉阿等。
劉備在指揮上沒犯大的錯誤,分兵連營也很難說錯誤,但不管怎樣,陸遜比劉備更高一籌是無疑的。
陸遜在孫吳政權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助呂蒙取荊州、擒關羽;石亭之戰,大破曹魏十萬大軍,為孫吳建立三分天下的王霸之業立下赫赫戰功。
他能夠打敗劉備也不足為奇,周瑜打敗曹操時也不過三十多歲而已,曹操赤壁大敗後在華容道遇見的當然不是關羽而是劉備,曹操在赤壁吃了周瑜一把火燒,又在華容道吃了劉備的一把火燒。
華容道上曹操對劉備有一句評價「劉備,吾儔也」(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
劉備很有戰略眼光,舉一個例子。
曹操想進攻烏桓但又怕劉表和劉備趁機偷襲許都,後來郭嘉對曹操說,劉備能看的到這個戰機但他沒有實力,劉表看不到這個戰機就算劉備告訴他他也不敢。
一切都不出郭嘉的所料,劉備建議劉表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劉表說等一等吧!結果就這麼一等,錯過了一個大好的機會。
郭嘉對袁紹能說出十敗之論,把孫策說成是一條看門狗,卻對劉備十分看重。
郭嘉對曹操說「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
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
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
」
真實歷史上去東吳取親也是劉備自己要去的,當時劉備知道這是個圈套,可為了「聯盟」他還是去了,最後也是劉備自己想辦法逃脫的,沒有什麼諸葛亮的三個錦囊。
我們都知道劉備前半輩子是很慘的,長期「被人追殺」「寄人籬下」,近20年的時間裡都是這樣。
換了別人,尤其是那些以英雄自許的人,恐怕早就不耐煩了,甚至早就自殺了。
可我們何曾見劉備放棄過自己的理想,只見他,不拋棄、不放棄、屢敗屢戰,這樣的「堅忍不拔」「能屈能伸」幾人能做到。
歷史上並沒有「桃園三結義」關羽也比劉備大一歲,他們三個人是君臣關係。
劉備20年時間裡一無所有,可他走到哪都受別人歡迎。
他投靠曹操,曹操和他「出則同輿,坐則同席,相敬如賓」。
陶謙與他相處未久便把「徐州」託付給他(歷史上,陶謙是在臨死前向他的部下交代了「讓徐州」一事,沒有「三讓徐州」)。
他投靠袁紹,袁紹出城兩百里相迎。
他投靠劉表,劉表也是出城相迎,劉表臨死前也想把基業託付給他(劉備沒有要)。
208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劉表次子劉琮投降曹操。
劉備只能從新野撤往江夏,一路上每天都有百姓來投靠他,百姓的數量日益增多到當陽時以有十多萬人(荊州人多歸先主,此到當陽,眾十餘萬)。
有人勸說劉備拋棄他們,輕騎前進,但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現在有些人說劉備帶百姓逃跑是作秀?那真是小人之心了。
劉備在近20年的時間裡一無所有,而且坎坷多難,很長時間幾乎看不到任何希望。
可在這一段時間裡他手底下始終有一批人才,對他「不離不棄」,關羽甚至不計生死不為富貴所動來了個「千里走單騎」。
為什麼?就因為劉備「弘雅有信義」。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確實也是仁德為懷,感人至深的,而羅貫中卻把這一點過份的誇大了。
一千多年來,劉備一直被讚揚也確實有他該讚揚的地方。
歷史上真實的劉備並不是一個愛哭的人,哭荊州、哭諸葛、哭徐庶等等,都是虛構的。
歷史小說《三國演義》在內容傾向上,歷來被人說成是「擁劉反曹」的,作者羅貫中把劉備塑造成了道德信義的化身。
理所當然的,劉備也就成了理想明君的典範,既仁厚愛民,禮賢下士;又誠實忠義,貴義尚情。
果真如此嗎?在下不敢苟同,其形象塑造實在是有違作者的創作意圖,給人以「畫虎不成反類犬」之感。
劉備他在歷史學界的評價是相當高的,就連極度崇拜曹操的易中天老師都評價劉備有:英雄之志、英雄之氣、英雄之魂、英雄之義。
(魂:堅忍不拔 義:弘雅有信義)
被三國演義毀掉的五大人物,有人目前還在背黑鍋
說到三國演義,那自然是大大的出名,絕大多數國人都看過。但是如果說到《三國志》《資治通鑑》等史書,讀過的人就少得多了。讀過這些書的人就會發現其中的差別,三國演義在很多方面是虛構的。但一大部分人寧可...
歷史上的三國對比文學作品中的三國,關羽沒有堵在華容道-蜀漢篇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曹魏集團5個人物事跡的正史和文學作品的比對,今天我們來講蜀漢集團的比對,沒看到上一期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之後在我的主頁裡面可以找到之前的文章哦。1:鞭打督郵三國演義第1集,劉備帶領關...
當年諸葛亮為什麼要故意放走曹操?這裡告訴你原因
諸葛亮在曹操赤壁戰敗後故意放走曹操,是有不得已的苦衷。要知道,諸葛亮力主劉備聯孫抗曹是戰略的需要。劉備最開始寄掛在劉表麾下,劉備是個仁義之人,在劉表病逝後又不願奪其城池,結果被曹操追趕的如喪家...
歷史小知識-你了解的關羽真是這樣嗎?看清關羽的真面目
《三國演義》你多多少少肯定看過,就算你沒看過你也肯定知道關羽這個人,但是小編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關羽身上存在很多問題。現在小編就要顛覆你心中對關羽的形象。
這人默默無聞竟排第一?細數三國演義中被黑慘的人物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羅貫中寫本書時站在了尊劉貶曹的立場上,以劉備為漢室正統,曹操為朝廷之賊。小說中,蜀漢大將趙雲長坂坡七進七出,關羽溫酒斬華雄、單刀赴會,諸葛亮更是被神話成「智絕」。然...
三國謀士智謀大比拼:郭嘉遠超諸葛亮?
內容提要: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劉備進川,把龐統、法正帶去當參謀,諸葛亮與關羽、張飛、趙雲等留守荊州。」(《三國志·諸葛亮傳》) 人們根據這個記載,多認為劉備和諸葛亮是魚水關係。郭嘉和諸葛亮...
諸葛亮為何派遣關羽於華容道截留曹操?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皆因三國智者太多,勾心鬥角太厲害。這裡所說的三國指的是小說《三國演義》,而不是史書《三國志》,關於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個人感覺有以下幾點:
早期諸葛亮神一般的存在,晚年卻事事不順,原因就在此
在演義里,諸葛孔明可以說得上是最完美的一個人。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他不僅聰慧過人,而且忠肝義膽,成就了其一代蜀漢賢相之名。但不難看出,早期的諸葛亮初出茅廬就技驚四座,即使到了中期仍是料事如神...
深度揭秘火燒博望坡細節 三國迷們不可錯過
火燒博望坡,是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場景。很多電視劇和連環畫都十分著重火燒博望坡這一場故事。火燒博望坡,有人說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的第一個計謀。關於火燒博望波這一計謀有多妙?一起往下看。大家就知道了。
三國:小說與現實中存在差距的人物
諸葛亮:諸葛亮在政治上與軍事上的出眾才能,加上忠心耿耿、鞠躬盡瘁的品格,都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無論是廟堂之上還是江湖之遠的人,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歌頌他。可以說,諸葛亮在...
演義背後讓人驚嘆的歷史,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竟然是搶劉備的
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功火燒博望坡竟然是搶劉備的。而劉備征黃巾的 「圍師必闕」則計出朱儶——《三國演義》中「火燒博望坡」是諸葛亮初出茅廬為劉備所出第一計,它既挫敗了曹操欲消滅新野劉備的企圖,又樹立和...
諸葛亮出山「第一戰」竟是這樣來的,劉備若知道不知有何感想
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爆發,原先與關羽、張飛失散的劉備借著這個機會又聚到了一起,他們聯合了當地領袖劉辟、龔都等,企圖乘著曹操跟袁紹拚命的時候對其背後發動奇襲。然而不到一年時間,占據絕對優勢的袁紹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