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長伴君側到底有沒有稱帝的野心?易經是如何破解草船借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劉備死了之後,一個無能的後主劉禪 ,也讓諸葛亮 更加辛苦的奮鬥了很多年,最後死在戰場上,也沒有完成自己和劉備的心愿。
其實諸葛亮是不是有稱帝的野心,並沒有人知道,而一個長在君側,可以用實力左右大勢的人,如果真的沒有非份之想,也的確是不容易理解,就是很多宦官都有做皇帝的夢想,倒是更符合人之本性。
在《三國演義》的記載中,其實諸葛亮知心好友都沒有,說到同處不勝寒和攻於心計,諸葛亮的確是最有代表性,相信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他的性格應該更符合摩羯座的特點,雖然謹慎小心,智慧過人,也會有很高的成就,但是在自己處事方面,卻因為過於謹慎,少了一些信心,甚至還因為不容易相信別人,所以很難有知心的好友,自然就缺少了成大事的機緣。
對於諸葛亮來說,倒是會有很多的不便,甚至比起為自己去戰爭,以為君主去戰爭的名義,去征戰沙場,倒是可以更放手,更自由。
雖然諸葛亮的諸多努力,但最終得了忠心之名,也避免了個人稱帝的各種糾結,其實做人沒有野心,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作為一個擁有掌握乾坤能力的高人,可以一生得到無限熱衷之神贊,自然算是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易經》中有天文,其中有十二卦對應一年中的十二個月,每個月的節氣和氣候都有相應的規律可循,並符合《易經》的原理。
以諸葛亮借東風來說,當時時間為農曆的十月,在卦上為坤卦,是純陰卦,陰極則陽生,因此十月有幾天的氣溫要回升,有一個小陽春的氣候。
諸葛亮借東風,就是利用了這個氣候條件。
曹操把戰船連鎖起來,也源自他識天文、知氣候。
戰船連鎖有利於水上作戰,只是怕火攻。
但曹軍的水軍在長江上游,位於西北方,東吳水軍在下游,位於東南方,農曆十月是冬天,吹西北風,東吳缺少火攻條件。
對此,諸葛亮、周瑜早就心知肚明。
因此,周瑜發愁,愁急攻心,以致憂悶暈厥。
於是諸葛亮登台,弄玄虛,借東風。
背後真正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據《易經》,知道某一個氣候前後三天,會轉東南風。
他算準了日子,所以裝模作樣借東風,兵借火攻,戰勝了曹操。
曹操兵敗赤壁,逃回北方,偶看《易經》,不禁大笑。
部眾感到奇怪,問他慘敗如此,有何可笑。
曹操說,我付出如此大的代價,至今才搞明白了這一段《易經》。
這就是農曆十月的氣候變化。
節是大雪,氣是冬至。
冬至之夜,時間最長,氣溫最低,行軍作戰條件艱苦。
之後,白天變長,氣溫漸升。
十二月,對應地澤臨卦,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陽爻,陽能不斷上升,人體外寒內熱,消化力強,此時官兵胃口好,體力好。
節是小寒,氣是大寒。
一月稱正月,也稱寅月,對應地天泰卦,內卦有三個陽爻,故有「三陽開泰」之說,而且天地交感,人們思想行動敏銳,宜籌劃準備軍事行動。
節是立春,氣是雨水。
二月是卯月,對應雷天大壯卦。
節是驚蟄,氣是春分。
驚蟄節時,春雷鳴響,地下蟄伏之蟲甦醒出洞,稱作驚蟄。
此時,人體精神旺盛,宜開展軍事行動。
三月,對應澤天夬卦。
五月,對應天風姤卦,初爻變陰爻。
節是芒種,氣是夏至。
夏至一陰生,能量開始回收,物品容易回潮,需要防潮防霉,人體需保養。
六月對應天山遁卦,節是小暑,氣是大暑,即所謂三伏天。
由於卦象是外卦純陽,內卦是兩陰逼陽,陰氣上升,故人體外熱內寒,體表在放射能量,內部在收縮儲能,人們胃口差,體力也差。
七月對應天地否卦,節是立秋,氣是處暑。
沒有了下一篇誡外甥書
【原文】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
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個人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慕先賢,節制情慾,去掉鬱結在胸中的俗念,使幾乎接近聖賢的那種高尚志向,在你身上明白地體現出來,使你內心震動、心領神會。
要能夠適應順利、曲折等不同境遇的考驗,擺脫瑣碎事務和感情的糾纏,廣泛地向人請教,根除自己怨天尤人的情緒。
做到這些以後,雖然也有可能在事業上暫時停步不前,但哪會損毀自己高尚的情趣,又何必擔心事業會不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堅毅,思想境界不開闊,沉溺於世俗私情,碌碌無為,永遠混雜在平庸的人群之後,就會難免淪落到下流社會,成為沒有教養,沒有出息的人。
注釋
①夫,讀作「fú」,句首語氣詞
②存,懷有,懷著
③凝滯,心思局限於某個範圍;拘泥
④庶幾之志,接近或近似於先賢的志向
⑤揭然,高舉的樣子
⑥惻然,懇切的樣子
⑦細碎,瑣碎的雜念
⑧嫌吝,怨恨恥辱
⑨淹留,德才不顯於世
⑩濟,成功,實現
?強毅,堅強果斷
?竄伏,逃避,藏匿
?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作品鑑賞】
《誡外甥書》本篇《誡外甥書》則闡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如果說《誡子書》強調了「修身學習」的重要性,那麼本篇《誡外甥書》則闡述了「立志做人」的重要性。
本文一開篇,諸葛亮便開宗明義地指出「夫志當存高遠」,即做人應當抱有遠大的志向。
具有遠大的志向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先決條件,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志存高遠」呢?圍繞著「志向」諸葛亮從正反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首先,「慕先賢,絕情慾,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
這幾句話說明的是如何「立志」:慕先賢」即要以古聖先賢作為榜樣,向他們看齊。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的榜樣能夠讓人奮發向上,壞的榜樣則能把人拖入深淵。
孔子也說:「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
樹立一個好的榜樣,會為一個人源源不斷的注入正能量。
「絕情慾」顧名思義,斷絕情慾。
情,可以指愛情、友情或親情種種,考慮到作者寫此信的對象——外甥龐渙正值年少方剛,這裡的「情」應當指愛情,或男女之欲。
《誡外甥書》諸葛亮的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餘字,但卻有很深的內涵
因此,「絕情慾」應當理解為不要沉湎於愛欲。
弗蘭西斯·培根在《論愛情》中說:「古往今來,偉人奇才罕有沉湎於愛情而不能自拔者。
」,又說「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
」,這和「絕情慾」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謂「棄凝滯」則是說,人生在世,總會為一些繁雜瑣事所困擾,而這些無關痛癢的瑣事或者煩惱往往可以消磨一個人的意志。
因此,做到「志存高遠」,站的高一些,看的遠一些,人生的境界就會提升,跳出這個狹小的圈子,不為瑣事所累,自然就做到了「棄凝滯」。
做到以上三點,自然而然,不論何時,不論何地,即使身處逆境,高遠的志向也能「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
其次,「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
」
有了上面的立志的方法,那麼這裡就談到實現志向(理想)的措施了:要做到「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
就是要做到能屈能伸、隨遇而安,要拋出心中無關的雜念,要認真聽取別人的寶貴意見,虛心學習,吸取別人的經驗、要做到心胸開闊,豁達。
一個人有了高遠的志向,廣闊的胸懷,就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那麼,即使他暫時得不到提拔,才華不被別人所了解認可,也不會妨礙他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誡外甥書》作者告誡年青年人必須有實現理想志向的具體可行措施和戰勝困難排除干擾的毅力
最後,作者又從反面進行了論述。
「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就是說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昂揚的鬥志,堅強的意志,那麼這樣的人生最終只能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被兒女情長所束縛,地位低下,在平庸中耗盡一生!
諸葛亮的這篇文章只有短短八十餘字,但卻有很深的內涵。
做為年青年人,不光要有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志向,還必須有實現理想志向的具體可行措施和戰勝困難排除干擾的毅力。
不然理想就可能會成為一種空想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淪為平庸下流。
諸葛亮的這封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如果志存高遠、意志堅定,加之縝密地思考,然後付之於行動,就很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取得成功。
反之,則必然失敗。
曾國藩在家訓中也曾教育子女說要「有志、有識、有恆」。
有志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
這些非同尋常人物的觀點都凝聚了他們畢生的人生經驗在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作者介紹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
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
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 中文名
- 諸葛亮
- 別 名
- 孔明,臥龍
- 國 籍
- 蜀漢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 出生日期
- 181年(光和四年)
- 逝世日期
- 234年10月8日(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八)
- 職 業
- 政治家、軍事家
- 主要成就
- 提出《隆中對》,作出戰略規劃
- 主要成就
- 助劉備奪取荊州、益州
- 治理蜀地,平定南蠻
- 發明木牛流馬,改造連弩
- 代表作品
- 《隆中對》《出師表》 《誡子書》等
- 官 職
- 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丞相
- 封 爵
- 武鄉侯
- 諡 號
- 忠武侯
- 祠 廟
- 武侯祠
- 墓 葬
- 勉縣定軍山
志當存高遠——比諸葛亮誡子書更應該被後世銘記的千古名篇
《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文中可以看作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
與《誡子書》相媲美的《誡外甥書》,中學生一定要閱讀學習
諸葛亮不但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在文學方面頗有造詣,是當時著名的散文家、書法家。其散文代表作如《出師表》、《誡子書》等,一千八百多年來廣為傳頌。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
莫道只知《誡子書》且看諸葛亮《誡外甥》
作者:唐東輝諸葛亮的《誡子書》,是千古家書名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是他對兒子的諄諄告誡。大概是因為這篇家書太有名了,以致人們一提到諸葛亮的家書,立刻就想到《誡子書》。其實,除此之外,諸葛亮...
諸葛亮的這兩份家書,經典值得收藏!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的第一步,就是教子弟後輩,先學止靜的功夫。靜...
他為何選擇姜維?諸葛亮為什麼同東吳重簽和約?
劉備兵敗吳國之後,白帝城託孤。諸葛亮也謹遵先帝遺願輔佐劉禪。按理說,關羽、劉備之死都和東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諸葛亮對吳國應該懷有深仇大恨才對,然而不久之後,諸葛亮為何又同吳國簽訂和約?劉備死後...
諸葛亮給劉備出過哪五個餿主意?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導讀:諸葛亮一屆奇才,想出了很多高深的計謀,幫助劉備打下了一分江山。可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諸葛亮也有出錯的時候。那麼他曾經為諸葛亮出過哪些餿主意呢?
他為何會死在五丈原?諸葛亮的岳父黃承彥是怎麼死的?
公元229年四月,吳王孫權正式即位稱帝。蜀漢大臣大多數認為孫權稱帝是僭號,要求跟東吳斷絕盟好關係。諸葛亮卻認為,蜀漢眼前主要對手是魏國。他堅持和東吳保持聯盟,繼續準備北伐。公元231年,諸葛亮第...
諸葛亮的《誡子書》和《誡外甥書》
【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民間傳說中著名的智慧人物,經過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的...
想要提高執行力?諸葛亮為你開出這四味良藥
作者:唐東輝在《如何立志·諸葛亮這樣囑咐外甥……》一文中,諸葛亮囑咐外甥,要通過「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這三種途徑來確立志向。立志之後,就要採取行動實現志向。諸葛亮指出,要實現志向,就要「忍屈...
如何立志?諸葛亮這樣囑咐外甥
作者:唐東輝作為青年人,從小到大,父母、老師、社會都在告誡我們要「志當存高遠」,但關鍵是如何樹立高遠的志向呢?諸葛亮在《誡外甥書》中,為我們提供了具體可行的立志方法,即「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
諸葛亮另外兩篇訓誡子弟的名篇,其中一篇比《誡子書》要深刻
曾經孔老夫子的弟子陳亢問孔老夫子的兒子孔鯉說:「老師也曾經在私底下給過你比我們額外多的教誨嗎?」孔鯉想了挺久,然後說:「這也沒有,我印象當中一共只有兩次。一次是我快步走過庭前,父親叫住我,問『...
中國古代經典家訓看古人家風咋形成
從先秦到明清,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家訓可謂汗牛充棟,有些堪為經典,國人家喻戶曉。周公的《誡伯禽書》 周成王親政後,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