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日本軍神「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的他,是怎樣的聖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日本國內的軍神東鄉平八郎有一塊印章,章下刻了七個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陽明,王陽明,王守仁,這位被稱為孔子之外的另一個聖人,是怎樣的存在?500年才出的一個人物,究竟是怎樣的偉大?

王陽明主要活動在明朝武宗,世宗年間。

王陽明的父親是成化十七年的進士,官至南京吏部尚書,王陽明從小家庭條件比較好,能夠接觸到理學典籍,但是王陽明從小對理學的興趣不是很大,父親對此也很苦惱。

後來,王陽明對理學家提倡的格物致知的方法產生了興趣,格物?怎麼去格,對著竹子能格嗎?抱著如此奇怪的想法,王陽明開始對著竹子格物,可惜,格了七天卻沒有反應。

王陽明不得不對理學家的格物致知產生了懷疑。

後來王陽明又迷戀上佛道學說,進入陽明洞修煉,最終在父母的感化下,王陽明又在投身於儒家的抱負中去,抱著士大夫的一般追求參加科舉。

僅一年的時間,王陽明中了進士,歷任多職。

後來王陽明上書請求釋放南京給事中戴銑等二十多人,得罪了武宗和大太監劉謹,被下錦衣衛詔獄。

在父親的救助下,王陽明逃過了死劫。

後來,王陽明逃離京城,劉瑾對他不放心,還派人追殺。

王陽明被迫以假死逃過。

最後,王陽明來到了人生最重要的地方——龍場驛。

在龍場,王陽明教化當地風氣,經歷著種種磨難。

在某年月日,王陽明回首半生以來的人生,看過理學家的空談物理,看過佛道兩家的救世理念,看過人生的大起大落。

經歷過生死的他,重新拾起了年輕時的格物致知,開始了悟道之路。

那一天,中國歷史的又一位聖人悟出了他的處世之道——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這一個道理深深影響著後世的中國和日本的政治家。

後來隨著劉瑾的倒台,王陽明重回京師。

王陽明得到兵部尚書王瓊的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在此地,這位聖人完美的展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

南地盜匪四起,僅一年時間,王陽明就平定了當地盜匪。

後來,王陽明遭遇了人生的第二次低谷。

寧王,這一脈命運坎坷,當初成祖朱棣從寧王處連哄帶騙,帶走了寧王的朵顏三衛。

後來,寧王一脈被遷到江西,但寧王這一脈始終不服朱棣的這一脈中央政府。

在寧王朱宸濠謀劃了十年的光景下,終於起兵造反,期間還讓大才子唐伯虎來了一次裸奔。

可惜,可惜,35天,僅僅35天,寧王準備了十年的反叛便被王陽明平定,沒有用到中央精銳,僅僅靠江西各府緊急招募的軍隊便平定了寧王之亂。

原本這不世之功足以讓王陽明位極人臣,可惜,碰上了一個奇葩皇帝,威武大將軍,鎮國公朱壽。

面對皇帝身邊劉瑾八虎剩下的幾虎,以及皇帝的虛榮心和好玩心,王陽明多次上書,說明平叛乃皇帝之功,隻字不提自己的功勞。

隨後王陽明避官不做,不再參與中央權力鬥爭。

這件事,對王陽明的影響很大,也促成了王陽明的第二次思想進步。

後來王陽明對做官逐漸失去了興趣,將目光轉回自己二十多年的愛好——講學。

從此王陽明志於學。

將自己的心學推向了巔峰。

世間處處皆聖人,世間處處有聖人。

在王陽明的心學世界中,對自己的言行要求,達到了一種極高境界。

在《傳習錄》中,記錄了王陽明心學的精華語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在王陽明的心中,超越了善惡的界限,他要求自己的內心回到那無善無惡的地步,這一思想影響了中華文化數百年。

聖人做事不同凡響,曾經,在王陽明到江西,江西軍民萬人空巷,全去瞻仰這位聖人的面容,許多學子從湖廣趕來,僅僅為了看一眼偶像,見人太多,王陽明決定,打開江西衙門諸門,讓人排隊瞻仰自己,而他自己就正坐中央,從早晨到傍晚,人群絡繹不絕。

可見王陽明在當時的聲望。

嘉靖七年,平叛歸來的王陽明,由於肺病,倒在了回鄉的小舟上,臨終他對弟子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對啊,這位聖人光明一生,又有什麼遺憾,又有什麼可以說的。

這位聖人,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他看破了理學家的空談物理,找到了自己知行合一,他不追求聖人之境,他認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

他是哲學家,也是軍事家,他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魄找到了一條通往人生最高追求的道路。

他繼承了千年儒學的經典,又開啟了後世人性解放的大門,在中國思想史上,他是一位承上啟下的偉人。

五百年出來一個王陽明。

這是東鄉平八郎的一生俯首的人,是孫中山先生心往之人。

他是明代中後期士大夫的典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此人是大明王朝第一人,影響遠播國外

前段時間我評論一句「王守仁也算名臣?」引來不少人噴我。我想說的是我說的是事實!名臣,不說出不出名,你起碼得在朝廷上過朝吧,你得在皇帝跟前待著吧。可能會有人說我咬文嚼字,其實不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

一生俯首拜陽明---心學大師王守仁概述

人世的哲理長久地隱藏在玄冥之中,宇宙不知疲倦地演繹著爆炸,膨脹的輪迴,直到上天也厭倦了這周而復始的一幕,打了哈欠,眨了眨眼睛說:「讓王陽明去吧!」於是一道天光劃亮了沉寂幽遠的萬古長夜,墜入神洲大...

神奇聖人-------王陽明

明朝第一牛人,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傳奇!文韜、武略、兵法、哲學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鑽研朱熹「格物窮理」的儒家思想,發現其「存天理、去人慾」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他創建了心學,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