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來 中國評價第一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人生於明成化七年,五歲錢不會說話,後經異士改了名字,才頓悟初化,後經弘治、正德、嘉靖五十餘年,築學立說,被儒學文士稱為自孔子以來,儒家「二聖」。

他就是影響了明朝半部歷史,甚至直接促進了日本的「明治維新」的王陽明。

王陽明畫像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

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那麼這個人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高的評價呢?

第一、創立心學

心學,又稱陽明學。

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結合佛、儒、釋三學於一身所創立的新學說,其宗旨為「致良知」,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後王學分七個學派: 右派(江右學派) 代表人物:聶豹、徐階;

南中王門學派 代表人物:戚賢、朱得之、薛應旂、薛甲;

閩粵王門學派 代表人物:方獻夫、薛侃;

北方王門學派 代表人物:王道;

楚中王門學派 代表人物:蔣信、冀元亨;

左派(浙中王門學派)代表人物:錢德洪、王畿

泰州學派 代表人物:王艮、朱恕、顏鈞、王襞、羅汝芳、何心隱、李贄、焦竑、周汝登等人。

而後陽明心學又有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等人研讀,學派之廣,學術之精,影響之深自明以來無出其右者。

至今日陽明心學已演化韓國心學,日本心學,朝鮮心學。

影響了整個東亞的發展歷程。

二、征伐平叛

正德十一年(1516年)八月,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在王瓊的推薦下,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當是時,盜匪四起,王守仁率領書生和偏裨,蕩平為患數十年的盜賊,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

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就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寧王,王守仁效仿「赤壁之戰」於潘陽湖大敗賊軍,擒獲寧王。

可惜那位正德皇帝太貪玩,非要活捉這位「反賊」,又把寧王放了。

因此王陽明並沒有得到封賞。

嘉靖六年(1527年),思恩、田州的民族首領盧蘇、王受造反。

總督姚鏌不能平定,於是下詔讓守仁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

有意思的是當時匪首王受聽說王陽明要來平叛,直接降了!!!

三、後世影響

大儒黃宗羲

朱載垕(穆宗):兩肩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朕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

徐渭:王羲之『以書掩其人』,王守仁則『以人掩其書』 。

朱彝尊:詩筆清婉,書法尤通神,足為臨池之模範。

張岱:陽明先生創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黃宗羲(三大儒之一):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魏禧: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

王士禎: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紀昀(紀曉嵐):守仁勳業氣節,卓然見諸施行,而為文博大昌達,詩亦秀逸有致,不獨事功可稱,其文章自足傳世也。

張廷玉(雍正首輔):王守仁始以直節著。

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孽籓。

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

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

矜其創穫,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

嚴復:夫陽明之學,主致良知。

而以知行合一、必有事焉,為其功夫之節目。

獨陽明之學,簡徑捷易,高明往往喜之。

梁啓超: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具偉大,軍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勳業。

陽明是一位豪傑之士,他的學術像打藥針一般令人興奮,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學結束,吐很大光芒。

章太炎:文成以內過非人所證,故付之於良知,以發於事業者或為時位阻,故言『行之明覺精察處即知,知之真切篤實處即行』,於是有知行合一之說。

文成之術,非貴其能從政也,貴乎敢直其身,敢行其意也。

孫中山:日本的舊文明皆由中國傳入,五十年前維新諸豪傑,沉醉於中國哲學大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蔡元培:明之中葉王陽明出,中興陸學,而思想界之氣象又一新焉。

東鄉平八郎(日本「軍神」):一生低首拜陽明。

余秋雨: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於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 ,才能讓奇蹟真正產生…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能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

就連日本的明治天皇和中國民國總統蔣中正都是王陽明的忠實粉絲,蔣介石敗退台灣後,甚至把台灣草山改名為「陽明山」,而明治維新的整個改革過程都是圍繞著心學「知行合一」來進行的。

台灣陽明山

講到這裡,你還懷疑王陽明的歷史價值麼?王陽明可以說是全能之天才、歷史之瑰寶、華夏之驕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王陽明:心學大師「單槍匹馬」平定戰亂!

明朝時期,要論既有文官的心機又能夠上陣主持打仗的,除了于謙,就是王陽明了。王陽明即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

神奇聖人-------王陽明

明朝第一牛人,一生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傳奇!文韜、武略、兵法、哲學無一不通、無一不精。他鑽研朱熹「格物窮理」的儒家思想,發現其「存天理、去人慾」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他創建了心學,成為...

明朝第一人——王陽明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漢族,王陽明生於明朝中期,此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學術頹敗,陽明子試圖力挽狂瀾,拯救人心,乃弘揚「身心之學」,倡良知之教,修萬物一體之仁。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

心學大成者 王陽明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