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為三國中的正統,並不僅是法理上的,更是先天優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是兩漢之後的一個大分裂時代。
兩漢400年氣數已盡,東漢末年的漢天子和東周的天子別無二樣,除了掌控京師洛陽周邊地帶之外,盡數被諸侯(軍閥)架空。
之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中原核心區崛起的魏國,與盤踞江南的吳國、以及和巴蜀地區的蜀漢漸漸呈三足鼎立之勢。
西晉一統三國之後,西晉修的史書《三國志》將曹魏列為正統,吳國與蜀漢為非正統,這其實不僅僅是法理上的有意而為之。
魏國為三國正統,是法理上的正確性
中國歷史朝代特別講究政權的正統性,所謂正統就是合法性。
正統性包含兩方面,一是政權來源的合法性,二是政權存在的合法性。
如夏、商、周三代的合法性都是追溯到黃帝,自稱黃帝後裔,如夏朝先祖為顓頊,而商朝和周朝的祖先是帝嚳。
顓頊和帝嚳都是
黃帝的後人。
其次,是政權存在的合法性,也即是占據中原的中原王朝才能稱為正統。
這點在周朝體現最為明顯,周人滅商之後立刻準備遷都洛陽「宅茲中國」,並將象徵王權和正統的九鼎、明堂設在洛邑,這都是為了追溯正統。
曹魏也不例外,首先曹魏政權的合法性是來源於漢天子的「禪讓」,不管禪讓其中有多少真實和情願的成分,但至少有這層合法的外衣。
其次魏國的核心在河洛地區,洛陽,鄴城,許昌三個都城都在中原,這無疑是手握正統的標配。
蜀漢、東吳遠離中原難稱正朔
劉備的蜀漢為了追溯正統,也做了一件事,就是自稱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之後(來源於明朝小說《三國演義》,正史無記載),但比較致命的是蜀漢偏居西南一隅,遠離中原,歷史上還從來還沒有一個不占據河洛地區的政權敢稱正統的。
東吳相對於曹魏和蜀漢更慘,連一個合法的正朔外衣都找不到。
但東吳人士還是很有正統觀念的,三國時期東吳孫權於嘉禾元年冬季,因為郊祀問題和群臣有一番議論,最終孫權以郊祀應該在土中為理由拒絕在南方祭天。
可見分裂時期,儘管南方有積極進取的一面,但是洛陽居天下之中的傳統認識對南朝統治者以及士人有持續的吸引力。
所以,孫權的帝位既不是漢朝禪讓的,又明顯的不是漢室血統,自己的吳王之封還是來自於魏文帝曹丕之賜,無論怎樣都不會被視為正朔。
曹魏更是事實上的正統
相對於東吳與蜀漢來講,曹魏更是事實上的正統。
東吳集團割據江東,不敢奢望於問鼎中原,只致力於與土著共建美好新大陸。
而蜀漢則是一直將巴
蜀做為自己定鼎中原、恢復舊都的跳板,對蜀漢有種「軍事殖民」的意味。
而曹魏則不同,對中原的經營完全是按照正統國家來做的。
正是曹魏時期廢除了兩漢以來的厚葬風俗,並且積極改制國家制度,創建九品中正制,結束了上品無寒門的局面。
此外,曹魏還積極促進民族大融合,將周邊的匈奴、鮮卑、羌人等遷居陝甘一帶,大大充實了北方的人口。
曹魏對中原的經營,完全是一個正統政權做的事情,戰爭並不一定能帶來正統,也不是取得正統的唯一方式,蜀漢、東吳就是例證。
這也是為什麼西晉修史的時候,《三國志》為曹魏列本紀,孫、劉僅僅立傳記的原因。
本文為柱下史原創,僅代表本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三國時期的孫吳政權,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喪失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文/念田在三國故事中,孫吳是存在感比較低的一方,除了在赤壁之戰中大出風頭外,孫吳政權都是比較低調的。尤其是在三國後期,主線故事就是諸葛亮北伐和魏蜀交鋒,孫吳政權完全成了打醬油的存在。那麼在三國時...
比劉備起點更高,為何孫權卻是三國里最晚稱帝的?
因為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朋友說三國,往往都是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作為三國時代的起始時間,但當時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還沒存在,那時候應該算是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應該是從公元220年...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如何處置三國的亡國之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新王朝的誕生,意味著一個甚至多箇舊王朝和國家的覆滅。作為新王朝創建者的開國皇帝自然風光無限,而舊王朝最後的君主卻被冠以「亡國之君」的稱呼。一般情況下,新王朝對於前朝的「亡國...
魏蜀吳三國立國精神之不同及影響
我們的三國官方作家 孔門弟子 原創我們一般人說起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潛意識裡都是把三個國家當做一種並列的關係,或說一種平等的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國與國之間不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觀念的影響下,對歷...
為什麼?劉備,孫權先後稱帝,不被承認
曹丕是繼承了中原王朝的正統皇帝,劉備和孫權只是割據政權自立的皇帝。這是一千多年來歷朝歷代,包括晉朝、南北朝各國、隋朝、唐朝、北宋的君主大臣皆認可的史實。現代人單看三國鼎立時的地圖,大約會有蜀吳兩...
稱帝進行曲之三國篇:蜀吳兩國名為聯盟,暗地卻是互相Diss不嘴軟
文 | 江隱龍諸葛亮稱曹魏為「賊」,而王朗尚能將劉備稱為「將軍」,蜀漢看似正邪分明,其實背後正凸顯了其實力上的羸弱,故而不得不過分強調其天命正統。曹魏與蜀漢對彼此的稱呼雖然不一,但雙方均能在各自...
三國演義掩飾的一段黑歷史:劉備為稱帝,讓一個活人「被死亡」!
諸葛丞相和王司徒的驚天辯論,估計大家早已耳熟能詳。兩位老人家不辭辛勞在兩軍陣前高聲激辯,實際上一開始圍繞的還是雙方政權合法性的問題。只是後來丞相把辯論變成了一場人身攻擊的罵戰,以致王司徒含恨而終。
細思恐極,大家很熟悉的它竟然是自秦一統後第一個分裂政權
曹丕在公元220年篡取了大漢神器,立國號為魏。並且對外宣稱盤踞西南益州一帶的劉備政權為偽政權,以此宣揚自己的合法性。曹丕篡漢後,公元221年劉備在益州成都登基稱帝,國號為漢,自命為大漢正朔,目標...
三國裡面最大的坑,很多人讀了十多遍都不知道是為什麼
早在明朝時期,因為《三國演義》這部經典之作的出版,讓人們對於東漢末年的那段時期有了一個更加深刻地認識,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上卻並沒有所謂的三國時期的存在,當然,人們常常說到的魏蜀吳這三個政權是有的。...
古今16個朝代225位皇帝(三):天下三分,三國盡歸司馬懿
三國(魏、蜀、吳)時期: 三國(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說)是中國歷史上東漢與西晉之間的分裂對峙時期,有曹魏(魏國)、蜀漢(蜀國)、東吳(吳國)三個政權。三國...
三國中誰的正統性最強?論裝備,劉備還不算最差的
今天我們跟大家聊聊三國中,誰才是正統。在《三國志》里,是將曹魏當成正統的,因為三國志裡面,曹操家是《紀》,劉備孫權都是《傳》。這是可以理解的,三國志作者陳壽是在晉朝滅東吳時開始寫三國志,創作期間...
曹丕稱帝之後,劉備在成都稱帝,孫權也想稱帝,但有一個短板讓他覺得沒有底氣
根據已有的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我們可以知道,中國文明的起源在中原地區,起碼華夏文明和華夏民族是以中原為中心而形成的。所以,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代,能擁有「天子」合法名位者都要據中原立國。原本是東...
為何三國的正統政權是曹操的魏國,而不是劉備的蜀漢?
中國古代的政權都講究順應天命,追求正統。早在夏朝建立之前,堯舜禹相繼禪讓,這就是正統政權的一種傳承方式。商滅夏,周滅商,秦漢相繼,直到三國時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長時間的「三個政權」並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