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為什麼會厚待三國後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如果從公元208年赤壁之戰開啟三國序幕算起,到公元280年三國歸晉,總共經歷了72年,當然,真正的三國歷史應該從公元220年漢獻帝禪讓皇位給曹丕算起,直到公元280年三國歸晉,那也經歷了60年整,最終是司馬炎笑到了最後,將三國後主都俘虜到自己手中,一統天下,結束了中國分裂的歷史,也算是功德圓滿。
然而,三國歸晉後,三國後主如曹魏的曹奐、蜀漢的劉禪、東吳的孫皓最終都得到了善終,如曹奐被逼禪讓之後,被司馬炎封為陳留王,享受的待遇還很高,應該高於獲得九錫之人,能夠享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禮樂制度皆如魏舊,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特權。
而且作為曹魏後續的陳留國,竟然歷經兩晉、劉宋直到南齊,享國214年,如果再加上曹魏享國的六十年,那也是一個壽命不短的王朝。
而「樂不思蜀」的蜀漢後主劉禪被俘虜之後被封為安樂公,最終在安樂中怡享天年,直到公元271年去世,終年64歲。
而東吳後主孫皓雖然在被俘後是牛皮哄哄,但也被司馬炎封為歸命侯,最終也是安享晚年,直到公元284年去世。
即使是被司馬昭廢除的皇帝曹芳,那也被司馬昭封為齊王,後來被司馬炎封為邵陵縣公,直到公元274年去世,那也是平安度過一生。
可見,那些吹噓劉禪因為一句「樂不思蜀」而認為劉禪很聰明的人很好笑,因為三國後主最終都得到善終,不但沒有一人丟命,而且他們的待遇都相對還不錯。
司馬炎為何會善待三國後主?這在中國歷史上確實是難得的一幕,似乎很少有這樣的皇帝能夠做到如此。
可是,司馬炎為何能夠做到善待三國後主呢?應該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曹丕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司馬炎之所以能夠善待三國後主,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因為曹丕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
大家知道,公元220年,曹丕繼承曹操王位之後,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稱皇,但曹丕登上皇位之後,那同樣是厚待了漢獻帝,封其為山陽公,而且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
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並且享受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的特權。
漢獻帝最終是壽終正寢,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時,而且到了魏明帝曹叡時期才去世,並且給其諡號為孝獻皇帝,最終是體面的離開這個世界。
司馬炎作為司馬懿的孫子,基本上是仿效曹操家族的做法,現在,有曹丕的榜樣在先,司馬炎當然同樣要仿效,這其實是不想落下歷史的話柄,被人們認為司馬政權不及曹魏政權有德。
所以,三國後主能夠得到善終,真還要感謝曹丕樹立的光輝榜樣。
二是三國後主被俘虜之後確實不再具有危害。
三國後期,無論是司馬炎逼迫曹奐禪讓,還是鄧艾平定蜀漢,或許杜預、王濬等率領六路大軍平定東吳,其實都不激烈,曹奐禪讓,那是平安禪讓,根本就沒有衝突,曹奐雖然心有不甘,但順應了歷史潮流,而且禪讓之後不再有任何野心,而鄧艾平定蜀漢,只用一招偷渡陰平,蜀漢失敗之後,劉禪就率領群臣投降,沒有作任何反抗,而且投降之後,不過問天下,安樂的過自己的日子,對西晉司馬炎政權不具有任何危害性,樂不思蜀代表著劉禪的心情,而東吳孫皓,當時司馬炎雖然是用了六路大軍同時進攻東吳,但戰爭也不激烈,孫皓看到大勢已去之後,同樣仿效蜀漢劉禪的做法投降,雖然在投降之後,面對司馬炎嘴皮子還比較硬,表現出牛皮哄哄的樣子,但也同樣心安理得的過他的安樂日子,對西晉政權同樣沒有任何危害。
既然沒有危害,那何不做過順水人情,都善待他們呢?
三是有利於政局的穩定和人才的吸引。
司馬炎雖然在武力上征服了三國,但要想政局穩定,國家發展,那是需要人才的,當年,鄧艾平定蜀漢之後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鄧艾在未報司馬昭同意之後就採取安撫政策,這樣,蜀漢政權能夠在被消滅之後迅速穩定,這其實主要歸功於在對待後主劉禪方面。
因為劉禪是作為西晉的敵人首領而投降的,那劉禪的手下那同樣是西晉的敵人,現在,雖然被打敗了,但個人命運如何,其實是盯著劉禪的,作為最大的敵人劉禪都能夠得到善待,那作為劉禪的部下,那自然就意識到自己也會安全,這樣就從心底里投降了西晉,安心的為西晉服務,並且能夠影響東吳,從心理上瓦解東吳,事實上也是如此,東吳被滅之後,因為有先例在,同樣也是平穩度過。
所以,三國歸晉之後,天下並沒有不穩定因素出現,避免了國家再度陷入混亂的可能。
特別是,雖然天下歸晉,但北方還有許多少數民族政權虎視眈眈,雖然這些政權表面上臣服於西晉,所以,採取安撫政策,同樣有利於臣服北方政權。
特別是晉雖然武力統一天下,但國家的建設那是需要人才的,如果三國的精英人才能夠歸晉所用,那何樂而不為呢?現在,善待三國後主,對於曾經反對司馬炎的三國各級精英人才那具有很好的榜樣作用,能夠迅速的改變觀念,為司馬炎政權服務,這樣,更能鞏固司馬炎的西晉政權。
所以,司馬炎不但善待了三國後主,而且也從過去的三國政權中遴選出了許多各方面的人才充實到各部門、各地方任職,這樣,西晉政權沒有出現過度階段的經濟倒退。
司馬炎怎麼篡位 三國之後司馬炎一統天下
晉武帝司馬炎篡魏自立,建立了晉王朝,又吞併吳國,使得天下一統三國歸晉。司馬炎篡魏統一的故事如何?歷史趣聞講述司馬炎怎麼篡位,三國之後司馬炎如何一統天下。晉武帝司馬炎通過祖父司馬懿父親司馬昭兩代人...
司馬炎一統三國後,魏蜀吳的末代皇帝結局如何?
公元280年,西晉吞併東吳,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在秦始皇、劉邦、劉秀之後再一次完成了統一。類似於秦始皇剪滅齊楚燕魏趙韓六國一樣,司馬炎也面臨如何對待魏蜀吳三國末代皇帝的問題。當然,嚴格來說...
同樣是亡國之君,這些「皇帝」為什麼能安享晚年?
文/念田三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精彩的歷史時期,其中後漢政權、曹魏政權、蜀漢政權、孫吳政權和司馬晉政權相繼在歷史舞台上興衰崩潰,各色人物相繼上演愛恨情仇的大戲,可以說是精彩絕倫。不過三國時期...
司馬炎逼宮自立為王,統一三國之後,為何還要優待三國的末代君主
在中國的古代歷史中,當皇上的有很多,但是,真正做到開國皇帝的,卻沒有幾個。從秦,漢朝兩個開國皇帝以後,司馬炎,也就是晉武帝成為大一統皇朝的開國皇帝,公元265年,繼承父親的爵位,然後逼宮於魏元帝...
三國時,此人一決定救了曹孫劉三家人,為曹魏政權續命兩百多年
所謂的三國時期,其實不僅僅只有曹孫劉三方勢力爭霸,但毫無疑問,他們三家就是這亂世中絕對的主角,不過眾所周知,對於曹孫劉三家來說,他們都不是三國時代的贏家,最終天下由司馬家掌控,失去了競爭力的曹...
司馬炎統一三國時,如何對待魏蜀吳的末代皇帝?
在中國歷史上,「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是普遍的歷史規律。就三國時期來說,雖然曹操、劉備、孫權三大豪傑爭鬥不休,不過,最後完成統一的,卻是司馬氏一家。公元280年,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出兵消滅東吳,...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位稱帝後,為何三國廢帝皆活的自在?皆因一件事他做的漂亮
曹操忽一日夢三馬同槽而食,及曉,問賈詡曰:「孤向日曾夢三馬同槽,疑是馬騰父子為禍;今騰已死,昨宵復夢三馬同槽。主何吉凶?」詡曰:「祿馬,吉兆也。祿馬歸於曹,王上何必疑乎?」操因此不疑。後人有詩曰...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如何處置三國的亡國之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新王朝的誕生,意味著一個甚至多箇舊王朝和國家的覆滅。作為新王朝創建者的開國皇帝自然風光無限,而舊王朝最後的君主卻被冠以「亡國之君」的稱呼。一般情況下,新王朝對於前朝的「亡國...
司馬炎統一三國時,為什麼厚待三國後主?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數量有很多,不過,說到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卻是屈指可數的。自秦始皇、漢高祖、漢光武帝後,晉武帝司馬炎成為第四位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公元265年,司馬炎襲父爵晉王,數月...
曹丕父子這一行為 使得三國後主得以善終 曹魏更是享國祚214年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在群雄涿鹿中,曹操勢力逐漸加強,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北方,受封魏王。曹操死後,其子曹丕即魏王位。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漢朝,建立曹魏政權,定都洛...
司馬炎為何不殺曹奐?
一是曹丕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司馬炎之所以能夠善待三國後主,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因為曹丕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大家知道,公元220年,曹丕繼承曹操王位之後,逼迫漢獻帝禪讓,自己稱皇,但曹丕登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