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吳三國鼎立,東吳國祚最長,為何卻容易被大家忽略?原因簡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393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插圖/東方夜未眠)
提及漢末三國史,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往往是蜀漢,其次便是曹魏。
至於東吳,熟悉的人則比較少,甚至很多人連江東的皇位更迭順序都搞不清楚。
另外,不管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東吳也一直是萬年配角,很容易被忽視。
可是,整個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延續了四十五年,蜀漢延續了四十二年,東吳的國祚卻有五十一年,也就是說東吳是三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政權。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東吳最容易被忽視呢?對於這個問題,小編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不具備正統性
在封建時代,稱王稱帝都請究正統,例如秦末項羽起事的時候,便打著楚懷王的旗號;劉邦反抗項羽,則打著為「義帝」復仇的旗號,等等。
正是因此,袁術稱帝後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並迅速滅亡;也正是因此,曹操才堅持以漢獻帝為傀儡,一直挾天子以令諸侯。
在當時看來,曹丕稱帝,手段雖然不光彩,卻的的確確得到了漢獻帝的禪讓,理論上其皇位是正大光明得來的。
再者說,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古之中原,即如今的河南省恰好在曹魏境內。
劉備雖然沒有得到漢室的禪讓,但他祖上是西漢的中山靖王,算是漢室後裔,而且他稱帝時,誤認為漢獻帝已為曹丕所害,將漢獻帝追諡為了「孝愍皇帝」,並聲稱要興復漢室,雖不及曹丕正統,卻也說得過去。
可是孫權有什麼呢?他即沒有漢室的禪讓,也沒有資格代表漢室,更沒有據有中原。
甚至連傳說中,落於孫堅之手的傳國玉璽,也僅是傳言,根本不在孫權手中。
所以,雖然孫權也曾稱帝,並建立了孫吳政權,卻並不受時人認可。
二、對天下大勢的影響不大
雖然不管是孫堅、孫策還是孫權,都是一代梟雄,哪個也不容小覷,甚至孫堅曾讓董卓忌憚;孫策曾讓曹操不安。
可是正如孫策臨終前對孫權所言:「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孫權雖守成有餘,便開拓不足,他在位期間,江東雖然也曾四度北伐,數度與蜀漢開戰,但是即便赤壁之戰時,周瑜大敗曹操,江東勢力也未能入主中原;即便夷陵之戰時,陸遜讓劉備狼狽不堪,他們也未能滅亡蜀漢;幾次合肥之戰,皆無功而返,更不必多說。
孫權去世後,江東出彩的表現,更是幾乎沒有。
也就是說,東吳被世人忽視,怨不得別人,他們本身的表現,就相當於打醬油。
三、歷史的選擇
另外,自漢末三國傳至今天,已經有差不多一千八百年了,而因為那段歷史太過精彩,歷代以來,關於彼時的文學作品、戲曲作品、以及評書等等,都層出不窮。
這些作品在流傳的過程中,在被後人不斷的加工再創作,東吳被忽視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拋開其他不談,單說一部《三國演義》,除了赤壁之戰、濡須之戰,以及夷陵之戰外,對於江東的表現,還有幾人記得?再加上,江東一些人物的事跡,被轉嫁到了其他人身上,例如孫堅斬華雄,和魯肅單刀赴會,在演義中都變成為關羽的事跡,這樣以來,江東便更不出彩,更容易被人忽視了。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孫吳與曹魏、蜀漢三國鼎立,而且是其中國祚最長的政權,卻幾乎是打醬油的存在,自古至今都很少被關注,藝術作品也很少濃墨重彩的表現他們,這既與他們不夠正統,不被時人認可有關,也與他們對當時的天下大勢影響不大有關,歷代以來藝術作品的影響,則是如今他們最忽略的重要原因。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蜀國並不在三國之中,分清楚的人不多,真正的三國應是這三個國家
三國歷史可謂是老少皆知,其中的三國故事更是引人入勝,因此很多人喜歡讀三國演義,去了解更多的三國歷史。但是無論是從電視劇中還是影視劇中,或者遊戲之中,都容易混淆一個問題,認為三國是魏國蜀國和吳國,...
三國時代最穩健的操盤手,被稱大帝的此人竟是混血兒
很多喜歡三國時代的人都很容易將曹操納入到其中,然而事實上曹操於公元220年死後,中國才開始進入到三國時代,因此說曹操是三國時代的人確實有些勉強。所以真正三國時代的三大帝王就是曹魏政權的曹丕、蜀...
影響三國局勢的8個大人物,竟然有4個來自江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演義》的「煮酒論英雄」一節里,曹操曾說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演義雖然是文學,但羅貫中替曹操說的這句話並沒有毛病。他和劉備兩人確實是影響...
魏蜀吳三國立國精神之不同及影響
我們的三國官方作家 孔門弟子 原創我們一般人說起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潛意識裡都是把三個國家當做一種並列的關係,或說一種平等的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國與國之間不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觀念的影響下,對歷...
三國時期的三大權臣,一人讓帝王成孤家寡人,兩人曾聯手克敵
三國時期,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隨著割據之間紛爭不斷,不少勢力逐漸被消滅,剩下的勢力之間相互角逐。而在這些勢力之中,並非主公或者君王一家獨大,因為他們的身旁還站著讓人望而生畏的權臣。下面,就讓我們...
讀完這篇文章,讓你對三國帝王史了如指掌
東漢末年,硝煙四起,群雄爭霸,因此出現了一個特殊的時期——三國。三國,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眾人皆知的赤壁之戰後,孫劉聯盟打敗了曹操,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形。三國歷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
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孫權卻等了近十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自劉邦成立漢朝,這個壯大的政權,傳承了近四百年,留下了很多的光輝。然而全國局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練過閹人哄騙朝政,和董卓禍亂朝綱之後,這個王朝仍舊沒有逃走,四分五裂的結果,彼時群雄並起,諸...
比劉備起點更高,為何孫權卻是三國里最晚稱帝的?
因為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朋友說三國,往往都是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作為三國時代的起始時間,但當時曹魏、蜀漢、東吳這三個國家還沒存在,那時候應該算是東漢末年。三國時代應該是從公元220年...
開國皇帝系列之孫權:承襲父兄基業,穩固江東,開創孫吳帝業
孫權,算是三國裡面最幸福的君主,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就是說的孫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孫權的基業完全是拖了父親孫堅和哥哥孫策的福氣,等於平白無故多了無上的權利。當時是漢末內亂,孫權年幼,孫堅戰死...
三國時曹操死後,曹丕、劉備相繼稱帝,為什麼唯獨孫權等了8年後才稱帝?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治理下的魏、蜀、吳三國鼎立,維持了十幾年時間。三國雖然已經是實際上的獨立王國,但是名義上還是漢王室統治下的諸侯而已,並沒有實現實際上的獨立和稱帝。到公元220年,曹操去...
志向遠大的孫權,為什麼在曹丕和劉備稱帝之後,還繼續選擇等待?
公元220年3月,曹操於洛陽去世,世子曹丕繼位為魏王。同年十月,曹丕決心不再屈居漢獻帝之下,於是他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登基稱帝,改元黃初,定都洛陽,建立魏國。當曹丕代漢稱帝時,遠在成都的劉備一...
蜀漢劉備自稱漢室後裔,曹魏曹丕受獻帝禪讓,而東吳卻橫空出世!
在三國中,蜀漢劉備自稱漢室後裔,曹魏曹丕受獻帝禪讓,這兩者都可以說是正統。而東吳的建立卻像橫空出世一樣,在各代歷史中的記載都不太受歡迎,這恐怕要從東吳的建立者說起。蜀漢的建立者劉備,根據《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