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孫吳政權,為什麼從一開始就喪失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念田

在三國故事中,孫吳是存在感比較低的一方,除了在赤壁之戰中大出風頭外,孫吳政權都是比較低調的。

尤其是在三國後期,主線故事就是諸葛亮北伐和魏蜀交鋒,孫吳政權完全成了打醬油的存在。

那麼在三國時期,孫吳政權有沒有可能實現統一呢?

答案是否定的。

從整體來看,孫吳政權是袁術集團部將孫策南渡江東,驅逐漢朝廷官員,割據江東而形成的一個地方政權,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

無論在地域的發展潛力、政權內部關係和政權正當性上,孫吳政權都遠不如魏國,甚至還要弱於蜀國。

孫權像

首先是硬實力,孫吳政權所占據的江東地區在整體實力和發展潛力上都遠遠不如魏國。

眾所周知,在南宋以前,中國經濟的重心一直在北方。

在三國時期,江南地區只是得到了初步的開發和發展,無論是土地、技術還是人口,都無法積攢足夠的實力以統一中國。

江東政權足以自保,不可以圖天下。

西晉滅亡後,在南方建立的東晉政權乃至整個南北朝時期的南方政權都不足以和北方抗衡,就很說明問題了。

正當性是一個政權的靈魂,一個缺乏正當性的政權無論如何不可能得到被統治者的認可。

曹魏政權牢牢掌控了漢家天子,得到了「禪讓」的機會,曹操一生不斷經營著曹魏政權的神化,竭力把曹魏打扮成漢朝的合法繼承人。

蜀漢的統治集團雖然也是寄生集團,但劉備一直打著漢室後裔的旗號,堅持恢復漢室的方針路線,也得到了蜀漢本地勢力的支持。

相比之下,孫吳政權的正當性是最弱的。

孫吳政權的創立者孫策原本為袁術集團的部將,南渡之後驅逐漢官而自立,對朝廷是大逆不道,對江東本土的大族又是重要的威脅。

為此,孫策對江東大族實行了分化,或依靠、或拉攏、或誅殺,艱難地實現了孫吳政權的江東化。

但這也限制了孫吳政權的進一步發展。

電視劇《三國》中的孫權形象

三國時期盛行五行德運的轉換學說,原始道教宣揚漢朝的「火德」也就是「赤德」將被新王朝的「土德」也就是「黃德」所取代,形成了影響力非常大的輿論。

在孫權稱帝前夕,孫吳就刻意製造出現黃龍」的祥瑞,定年號為「黃武」、「黃龍」,足以看出孫吳政權自我標榜「黃德」。

但是曹魏不僅稱帝建國要早於孫吳,同樣標榜「黃德」,年號「黃初」,更是得到了漢家天子的「禪讓」,得到了道教眾多方士的支持和宣揚。

相比之下,孫吳政權的所謂「黃德」就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在社會人心上就要遜於曹魏了。

參考文獻

田餘慶:《孫吳建國的道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漫談三國:孫權為何寧願向曹丕稱臣也不稱帝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陽稱帝,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等到曹丕、劉備都離世之後,吳王孫權才於229年稱帝,比曹劉差不多晚了近十年。三國按實力排序,曹魏最強,東吳次之,蜀漢最弱,劉備都稱帝了,孫權為何...

魏蜀吳三國立國精神之不同及影響

我們的三國官方作家 孔門弟子 原創我們一般人說起三國時期的魏蜀吳,潛意識裡都是把三個國家當做一種並列的關係,或說一種平等的關係。尤其是在現代「國與國之間不論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觀念的影響下,對歷...

三國五大最強統帥——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縱觀三國歷史,充滿著戰爭與殺戮,這是一個強者為尊的時代,英雄輩出,攪動歷史,使其充滿著不可預知的可能性。綿延的中國史上十大經典戰役有三起發生在三國,而且都是以小擊大,以弱勝強,因此,軍事統領的能...

三國時期,孫吳的政權如何實現江東本土化的

昨天我們說了曹操和是加大組織間的愛恨情仇,但其實三國時期面對世家大族挑戰的並非曹操一人,在江東的孫權,也與曹操面臨著類似的問題,而且東吳政權也和曹魏政權一樣,對世家大族經歷著由對抗到合作的轉變過...

東吳建立之初與世家大族勢力的關係

眾所周知,三國時東吳政權是由「世仕吳,家於富春」的孫氏族人所建立。從「江東猛虎」孫堅、「小霸王」孫策在江東打下一片基業,再到孫權通過孫劉聯合抗曹,經過三國之間反反覆復的合縱連橫,最終形成魏蜀吳...

「談三國論管理」孫權:哥真的不容易

2018號列車已經出發,為使商業團隊中的領袖(或有志於做領袖者),充分發現自身問題,將團隊管理得更好,打造得更好,南疆商務群英匯特推出《談三國論管理》系列文章,以供參考,今日是為第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