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的兒子是神童,諸葛亮卻嗤之以鼻,寫信向東吳告狀侄子是草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從小就十分聰明,有神童的外號,似乎他已經超過叔叔諸葛亮,成為了諸葛家最聰明的人。
孫權很喜歡這個小孩,直接讓他當了掌管吳軍糧草的大官。
這是一項事關國家存亡的工作,榮耀異常。
但在蜀國擔任丞相的諸葛亮聽到這個消息後,沒有恭喜侄子,發而立刻給吳國丞相陸遜寫信,要他轉告孫權,諸葛恪不是那個材料,別讓他當大官。
在給陸遜的信里,諸葛亮稱侄子「恪性疏」,意思我這個侄子志大才疏,驢糞蛋表面光,實在難堪大任,你還是轉告吳主孫權不要重用他。
諸葛亮說這番話很有意思,他作為人家的叔叔,要求老闆不要重用侄子,似乎有點越俎代庖了。
但現實情況是,就連諸葛恪的親爹,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也認為自己的兒子不是塊好材料。
雖然諸葛恪自小就辯才無敵,嘴上沒有輸給過別人,但諸葛瑾總擔心兒子非保家之主。
諸葛恪嘴上逞能,曾經屢次諷刺老臣張昭,張昭的兒子張承,同時也是諸葛恪姐夫,就曾斷言:毀滅諸葛家的一定是元遜(諸葛恪的字)啊!
為什麼所有人都看不上諸葛恪,唯獨孫權卻對諸葛恪青眼有加,還託孤給他呢?因為諸葛恪確實有一張鐵嘴,當年諸葛恪要回金陵,孫權的鐵哥們,上將軍呂岱勸他:現在天下不太平,做決定前要好好想十次。
本來這是老臣對他的暗示,主幼國疑,做事一定要三思,否則一步走錯就翻不了身了。
可諸葛恪卻譏諷道:春秋時代,季文子仨思而後行,孔子說再思就行,現在你讓我十思,是我說是個大草包?
諸葛恪有急智,嘴上厲害,但他確實有大草包的嫌疑,在攻打魏國的時候,就上了一個可笑的大當。
當時諸葛恪率20萬大軍圍攻合肥,城裡只有幾千魏國守軍,吳軍強攻了數月竟然無法拿下,就在城牆要倒塌時,魏國守將對諸葛恪說:魏國有法律,只要守城超過百天,援軍不到,守將投降無罪。
現在馬上就百天了,你等我逃避了處罰,一定出城投降。
天真的諸葛恪居然就信了,停止了進攻,眼看唾手可得的新城居然撒手不管。
魏國守軍利用吳軍停戰的間隙,修好了城牆。
然後守將對諸葛恪說:投降不可能,想要新城就來攻吧。
諸葛恪被人智商壓制了,勃然大怒,命令吳軍重新進攻。
因為主帥被人騙了,又鏖戰幾個月,吳軍士氣很低,根本無心戀戰,剛好魏軍援兵也快到了,無可奈何之際,諸葛恪只好退兵,被魏軍追殺了一路。
兵敗辱師,這一下諸葛恪就成了東吳的公敵。
東吳宗室孫峻原本支持諸葛恪,但因為這位嘴炮大哥生性傲慢,對孫峻多次無禮,導致孫峻怨恨在心,這次借著新城大敗,他跟幼帝孫亮聯合,一塊幹掉了諸葛恪,夷了東吳諸葛家三族。
總得來說,諸葛恪是個我行我素的自大狂,雖然不至於說是超級草包,但他的能力確實不足以擔當大任。
諸葛亮是何等聰明的人,早就看出了諸葛恪的問題,所以才寫信給陸遜,讓他轉告孫權不要重用諸葛恪,諸葛亮的想法很實際,這樣一個鋒芒外露,而又不懂得處事之道的侄子,一旦掌權,將來一定會連累哥哥諸葛瑾一家,所以他有責任替哥哥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諸葛亮的做法是對的,只不過孫權跟諸葛亮的想法不一樣,當時蜀吳兩國雖然有聯盟,但畢竟最終還是競爭關係,諸葛亮不讓用諸葛恪,萬一是包藏禍心,想讓吳國損失一個大才呢?孫權託孤給諸葛恪,不僅是東吳亂政之始,也是三家歸晉的開始。
你對諸葛恪有什麼看法,歡迎點讚、留言、分享。
後三國之東吳第一權臣諸葛恪
後三國之東吳第一權臣諸葛恪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體格肥胖,是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有觀點認為諸葛恪實為諸葛亮之子,因當...
此人是孫權託孤的大將,曾為其首創一成語,卻改變了東吳的命運
三國時期的吳主孫權一直有識才之能。當初呂蒙雖勇,但不好讀書,孫權以自身為例,勸其讀書,使他成長為了一名大將之才,最終白衣渡江,擊潰關羽;儒將陸遜,年紀輕輕,又少有獨當一面的經驗,夷險之戰時,孫...
諸葛恪之死:吃虧要趁早,一帆風順未必是好事
有一次,相聲演員郭德綱接受採訪。主持人問:活得明白是需要時間的嗎?郭德綱說:「不需要時間,需要的是經歷。3歲經歷一件事就明白了,活到95歲還沒經歷還是不明白。但是吃虧要趁早,活得一帆風順不是好事...
25歲時的一場邂逅,讓孫權對諸葛亮求而不得,整整45年!
相信很多人都難以想像,東吳皇帝孫權,竟是三國時代最為佩服諸葛亮的人,對這個別國大臣的公開仰慕,已經到了毫無半點身為君主之矜持的地步,沒有將諸葛亮這個同齡人收入麾下,也是孫權畢生的遺憾。諸葛亮面見孫權
三國後期規模最大的攻城戰—新城之戰
公元252年魏國出動15萬大軍兵分三路,向東吳的東西兩個方向進擊。其中,東路軍以司馬昭為都督,領兵7萬直取東興。東吳以太傅諸葛恪為統帥率軍4萬迎戰魏軍,魏軍戰敗。司馬昭因此被削去侯爵,諸葛恪則在...
歷史不忍深讀:諸葛亮、陸遜憑什麼斷定這個三國著名神童必敗?
新春秋導讀: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諸葛亮的侄子,少有神童之稱,年紀輕輕就成為東吳繼周瑜、魯肅、陸遜之後的第四任軍事主帥,是三國時期最為耀眼的政治新星。但陸遜和諸葛亮都斷言諸葛恪必將敗亡。
劉備死後諸葛亮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角色,但因為什麼他如此謹慎?
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地位是諸葛亮的人生理想, 也是無數權力追求者們所仰慕的,但事實上諸葛亮的仕途並不美好。正所謂高處 不勝寒,諸葛亮幾十年的政治生涯無異於「刀尖的上舞蹈」...
他機靈聰慧,卻被夷三族
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夏,風疾纏身的孫權在向重臣諸葛恪託付後事之後,溘然長逝。這位年少掌權,坐領江東,被曹操讚譽「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東吳開國皇帝,以七十一歲高齡,成為三國時代享壽最長的君主。...
三國神童多神傷 東吳諸葛恪之死
諸葛恪字元遜琅邪陽都人三國時期吳臣蜀丞相諸葛亮之侄東吳重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諸葛恪是東吳重臣的諸葛瑾的兒子,諸葛瑾是琅邪陽都人,屬於流亡北士的一員,當年於流亡途中與家人走散,作為一民流浪漢被推薦...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
因孫權姐夫原因在吳做官,兒子是東吳權相,最後被滅族
公元200年,也就是建安五年,這一年東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正月,衣帶詔事發,董承等身死,劉備投奔袁紹;二月,曹袁之戰開始;三月,關羽解白馬之圍;四月,孫策遇襲身死,孫權繼位;七月,劉備投奔劉...
為什麼「諸葛亮」請東吳不要重用自己的姪子「諸葛恪」?
據說諸葛恪自小就聰明非凡,深受孫權的賞識,年輕輕輕就被任命掌管全軍糧餉供給的重責大任。按理來說,這可是一項殊榮,但遠在蜀國的諸葛亮得到消息,竟然不是恭賀自己的姪子,而是趕緊寫信給陸遜,請他向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