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神童多神傷 東吳諸葛恪之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諸葛恪字元遜

琅邪陽都人

三國時期吳臣

蜀丞相諸葛亮之侄

東吳重臣大將軍諸葛瑾長子

諸葛恪是東吳重臣的諸葛瑾的兒子,諸葛瑾是琅邪陽都人,屬於流亡北士的一員,當年於流亡途中與家人走散,作為一民流浪漢被推薦給了孫權,當時的孫權剛掌權,急需自己的人才,與諸葛瑾很是合拍。

諸葛瑾儘管不是江東的名望士族,但憑藉其自身的才幹,他在東吳集團還是順風順水,仕途平坦。

早年間,由於與諸葛亮的兄弟關係,一直負責吳蜀的外交,為吳蜀聯盟的鞏固與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晚年官至大將軍,成為東吳高級將領,深得孫權信任。

諸葛瑾的光華遠不及蜀地兄弟諸葛亮的,轟動的大事件做的也沒做一件,比不上魏地的族兄弟諸葛誕的。

但諸葛瑾善於勸解孫權,且為人有仁,聲評頗好。

算得上刻薄寡恩的孫權對其都是終其一生的親近,十分信任。

在得到主公信任這點上,他要比弟弟諸葛亮幸運得多。

而作為「官二代」的諸葛恪因為他父親的緣故,少時就得以出入東吳宮廷,參加一些高級宴會,並受到孫權的接見。

諸葛瑾

年少的諸葛恪也反應機敏,十分聰明,可謂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是位「神童」。

在「諸葛瑾之驢」的故事中,男主角便是他。

諸葛瑾的特長除了為人悶厚,善於勸解主公外,臉也特長,面孔狹長的有點像驢。

一天,孫權不知怎的演起了「校霸」的角色,要調戲自己的好基友諸葛瑾起來,在與大臣們的宴會上,他差人牽一頭驢來。

諸葛恪得驢在驢的臉上掛一個長標籤,寫上:他諸葛子瑜。

領導說完笑話後,大臣們笑成一片,諸葛瑾縮著袖子呆立微低著頭臉紅著,等這片尷尬過去。

而此時,兒子諸葛恪跪下來說:「乞求給我一隻筆增加兩個字。

」於是任憑給他筆。

諸葛恪接下去寫了:「的驢。

」在場的人於是孫權就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又有一次,孫權見到諸葛恪,問他:「你的父親和你的叔父(指諸葛亮)誰更優秀?」諸葛恪應聲回答:「我的父親更優秀。

」孫權問他原因,諸葛恪說:「我的父親知道應該服侍誰,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的父親更優秀。

」孫權聽罷大笑,便命諸葛恪依次給大家斟酒,斟到張昭面前,張昭先已有了幾分酒意,不肯再喝,對諸葛恪說:「這樣的勸酒恐怕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禮節。

」孫權說:「你能否讓張公理屈詞窮,喝下這杯酒?」於是諸葛恪反駁張昭:「呂尚年九十,依然高舉白旄,手持兵器,指揮部隊作戰,還沒有告老退休。

如今軍隊上的事,將軍您跟在後邊;聚會飲宴的事,將軍您總被請到前面,這還不夠尊敬老人?」張昭無話可說,只好飲酒。

後來蜀國有使者到來,群臣集會。

孫權對蜀國使者說:「這個諸葛恪很喜歡騎馬,回去告訴諸葛丞相,為他的侄子選一匹好馬送來。

」諸葛恪當即跪在孫權面前拜謝,孫權感到奇怪,問他:「馬還沒有到為何就當面稱謝呢?」諸葛恪說:「蜀國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馬廄,如今有了旨意,好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謝呢?」

諸葛恪

諸葛恪的才思敏捷,善於應對,和拍得一手好馬屁,孫權非常喜愛與賞識他,是扎在人才堆中成長起來的主公,孫權也明白諸葛恪的才思是聰明,但大智不足,但孫權還是忽略這些,重用著諸葛恪。

公元222年(黃武元年),諸葛恪弱冠後即被拜為騎都尉,與顧譚、張休等人隨侍太子孫登講論道藝,成了太子的賓友。

後來,諸葛恪又從中庶子轉任左輔都尉。

之後,孫權提拔諸葛恪為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讓他去平定山越的叛亂。

諸葛恪到任後,採用武力圍困與招撫並用的方針,先後收服山民達十萬餘人,大獲成功,有效地穩定了東吳政權的內部局面,更加受到孫權的重用。

丞相陸遜去世後,諸葛恪更是升為大將軍,假節,駐武昌,並代替陸遜領荊州事,成為東吳政權的上游的負責人。

由上述可知,自黃武初以來,諸葛恪進入太子東宮賓友集團,並成為其中的領袖人物,以至赤烏間位列大將軍,其地位上升之快、權位之重,一帆風順,令人側目。

何以如此呢?

這顯然與孫權的精心設計和具體安排是分不開的,而孫權對諸葛恪的獎掖、提攜則有更深層的政治原因。

因為孫吳自立國以來,其統治集團主要由三種勢力構成:一是孫氏宗族勢力;二是江北流寓人士;三是江東本土大族。

儘管孫氏家族通過與江東士族合作,進行江東化,取得在江東的統治地位,但孫氏與江東士族的矛盾並未徹底解決,特別是孫權晚年,感覺江東士族形成一定勢力,威脅到其孫家的統治,所以,他借著太子之爭的事件,狠狠地打壓士族的力量,甚至逼死了名將陸遜,在此過程中,他卻與流亡北士結成政治聯盟,因為流亡北士多半是靠孫策、孫權兄弟起身的,他們對孫氏家族的依賴性和忠誠度,自然比江東士族要高。

所以,為了穩定孫氏統治,他藉此大肆提拔流亡北士的政治地位,而諸葛恪則因其才能及其家族地位,成為孫權的重點培養對象。

在這一背景下,諸葛恪在上升過程中,為貫徹孫權的政治意圖,必然要與江東大族代表人物發生矛盾衝突。

據《三國志》恪本傳記載,赤烏中,諸葛恪在用人標準等方面與陸遜產生分歧,陸遜特轉言批評,諸葛恪則回信解釋以消除矛盾。

諸葛恪何以與位隆權重的陸遜相抗呢?恐怕這裡面也是有執行孫權的意見的意思。

在官職上一路高升的諸葛恪,又迎來了歷史新的機遇,那就是在被孫權臨終前,被任命輔政大臣的第一位。

那麼孫權為什麼會在臨終前選擇門第、背景都不深的諸葛恪為首輔呢?因為,在東吳政權里孫權與江東士族一直存在矛盾,他始終認為江東士族會威脅到他孫家的統治,所以,所以在選擇輔政大臣時,江東士族是被排除在外,而諸葛恪是屬於羈旅之臣的家族背景,在東吳地區的根基不深,也沒拉幫結派形成勢力,完全是靠孫權的提拔上來的,他不會威脅到孫家的統治,忠誠是沒問題的。

而且,諸葛恪自幼是,聰明伶俐、才華出眾,在東吳上下,有口皆碑,也深得孫權的喜愛、信任,這幾年也得到了孫權的大力栽培。

此外,儘管孫權也曾擔心諸葛恪有些剛愎自負,但在宗室孫峻的積極勸說下,他最終還是任命諸葛恪為輔政大臣的第一人。

公元252年(神鳳元年),孫權病危,又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處理身後事。

第二天,孫權去世。

孫弘平時與諸葛恪不和,害怕以後受制於他,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矯詔除掉他。

諸葛恪聞知,殺死孫弘,發布孫權死訊,為之治喪。

孫亮即位後,拜諸葛恪為太傅。

諸葛恪為收取民心,廣施德政,採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並努力消除孫權晚年的痹症。

取消監視官民情事的制度,罷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

鍾會每一舉措,都儘量給百姓以德澤實惠,民眾無不高興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頸相望,想一睹其風采。

之後,在東興戰役中,他率領軍隊大破魏軍,取得東興大捷。

那小皇帝孫亮更是進封諸葛恪為陽都侯,加封荊、揚州牧,督中外諸軍事,此時的諸葛恪,無論是官職,還是聲望,都可以說達到自己人生的頂峰,無人能及。

俗話說,物極必反,老子也說:「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當諸葛恪的權勢達到頂峰的時候,他的許多錯誤的政治舉動,一步步將自己推向的死亡的邊緣。

他先是有遷都之意,但此事影響極大,涉及方方面面,難以落實。

之後,在取得東興戰役勝利後,諸葛恪卻志滿意盈,讓為曹魏勢力不過如此,打算髮動了針對曹魏的北伐,想通過建立軍事業績來提高聲望,進而加強權力。

公元253年(建興二年)春,諸葛恪又要出兵伐魏。

當時大臣們都認為國力不支,軍士疲憊,一致勸阻。

諸葛恪不聽,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來曉喻眾人。

他的好友丹陽太守聶友,也寫信勸阻,可諸葛恪卻剛愎自用、一意孤行。

同年三月,諸葛恪不顧眾人反對,徵發二十萬人伐魏。

整個吳地百姓騷動,諸葛恪也開始漸漸失去民心。

戰爭的進展,果然十分不順利,魏將張特死守新城,吳軍苦戰月余,士卒病亡戰死者過半。

仍不能攻克。

加之吳軍士卒疲勞,加上天熱和飲水等原因,士卒們患腹泄、腳氣病的已經達半數以上,死的傷的隨處可見。

各營軍官所報病人數目越來越多。

患疾者過半,死傷慘重。

面對不利的局面,諸葛恪沒有好好思考整個戰爭形式,反倒認為軍官們說假話,揚言要把他們殺掉,於是誰也不敢再去匯報。

之後,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為恥,怒形於色。

將軍朱異提了點不同看法,諸葛恪大怒,立奪其兵權;都尉蔡林屢次獻策,諸葛恪都不採納,於是他策馬投魏。

魏國得知吳軍疲病,於是命司馬孚、毋丘儉趁勢率軍急進,合擊吳軍。

諸葛恪被迫率兵撤退,土卒受傷染病,流落於道路,有的倒地添溝,有的被敵人捕獲,存亡忿痛,大呼小叫,而諸葛恪卻安然自若。

諸葛恪率軍在江渚住了一個月,後又想到潯陽去屯墾,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詔書一封接一封地送來,他才慢悠悠地領兵返回。

北伐失利,損失慘重,從此,百姓對諸葛恪大為失望,怨恨的情緒產生。

此時,的諸葛恪不但沒有主動承擔責任,安撫軍民人心,卻採取排除異己,打擊政治對手的措施,他把自己出征後選曹奏准任命的各級官員,一律罷免,重新選任。

此後,諸葛恪愈治威嚴,動不動就對人橫加責備,進見他的人,個個屏息斂氣。

他還改換宿衛人員,用他親近的人來擔任,擴張自己的權勢。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想到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他的叔叔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失利後採取的措施,兩相比較,就可以知道孰優孰劣了。

當時諸葛亮錯用馬謖導致街亭失守,北伐失利。

退回漢中後,他通過斬馬謖、賞王平、貶趙雲、自貶三級等措施,穩定了北伐失利帶來的政治的影響,迅速地安撫蜀漢人心,同年冬天,諸葛亮能得以再次出軍北伐。

而諸葛恪卻背道而行,反而把罪責推給屬下,大肆處置異己,不但沒有穩定局面,反而引發他與東吳小皇帝、宗室和臣屬之間的矛盾越來越來大,把自己推向政治的孤立局面。

而關於諸葛恪此次北伐,不僅吳國上下一致反對,就連魏、蜀兩個國的有識之士,也認為諸葛恪此舉是自取敗亡。

當時魏將鄧艾就對司馬師說過:「孫權已沒,大臣未附,吳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勢,足以建命。

恪新秉國政,而內無其主,不念撫恤上下以立根基,競於外事,虐用其民,悉國之眾,頓於堅城,死者萬數,載禍而歸,此恪獲罪之日也。

昔子胥、吳起、商鞅、樂毅皆見任時君,主沒而敗。

況恪才非四賢,而不慮大患,其亡可待也。

蜀將張嶷在與諸葛恪的堂弟、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書信中,也說與:「東主初崩,帝實幼弱,太傅受寄託之重,亦何容易!親以周公之才,猶有管、蔡流言之變,霍光受任,亦有燕、蓋、上官逆亂之謀,賴成、昭之明,以免斯難耳。

昔每聞東主殺生賞罰,不任下人,又今以垂沒之命,卒召太傅,屬以後事,誠實可慮。

加吳、楚剽急,乃昔所記,而太傅離少主,履敵庭,恐非良計長算之術也。

雖雲東家綱紀肅然,上下輯睦,百有一失,非明者之慮邪?」他們都認為諸葛恪輔政不宜安撫人心,籠絡東吳宗室,發展內政,革除孫權晚年的弊政為先,反倒是一味炫耀武力,建立功名,自然是取敗之策。

可是諸葛恪卻是當局者迷,剛愎自用,看不清問題的所在。

諸葛恪北伐失利,嚴重損害東吳宗室和士族的利益,之後,他又獨把朝政,打擊異己,這引起了東吳宗室不滿與不安,雙方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甚至連小皇帝孫亮也對諸葛恪有些不滿了。

可此時,大權在握的諸葛恪卻絲毫沒有發現問題,也沒有採取更為有效的自保措施。

之後,宗室孫峻想與諸葛恪爭權,便利用諸葛恪為萬民所怨、眾口所嫌的機會,說他想製造叛亂。

同年十月,孫峻與吳主孫亮定下計策,置酒請諸葛恪赴宴。

儘管諸葛恪在前一晚感覺異常,當天,他的屬下散騎常侍張約、朱恩等也偷偷寫條子給他,上面寫著:「今日宴會布置不同尋常,恐怕會有變故。

」可猶豫一會的諸葛恪還是在太常滕胤勸說下,覲見吳主。

在酒過數巡之後,吳主孫亮起身回內殿,孫峻假託如廁,脫掉長衣,換上短裝,出來厲聲喝道:「有詔捉拿諸葛恪!」諸葛恪驚起,欲拔劍,尚未出鞘,而孫峻的刀已經接連砍下。

張約從旁邊砍孫峻,傷了他的左手,孫峻也隨手砍斷了他的右臂。

時衛士皆衝上殿來。

孫峻說:「要殺的是諸葛恪,如今他已經死了。

」於是命令刀劍入鞘,把宮殿打掃乾淨,繼續飲酒。

諸葛恪死時五十一歲。

而之後,孫峻更是派人於將諸葛恪三族夷滅,其外甥都鄉侯張震及常侍朱恩等都被殺,諸葛瑾一族在東吳也從此絕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三國之東吳第一權臣諸葛恪

後三國之東吳第一權臣諸葛恪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他體格肥胖,是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有觀點認為諸葛恪實為諸葛亮之子,因當...

三國諸葛恪之死——歷史的必然

諸葛恪(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期東吳權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幼小以神童著稱,成人之後拜騎都尉,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時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

諸葛亮的親侄子,被拋屍荒野,滅三族!

在三國里,諸葛家族是一個大家族,諸葛三兄弟分侍三主,而且全部都是高管,史書贊其「一門三方為冠蓋,天下榮之」。今天小編要說一說諸葛家族的二代成員,諸葛恪。他的父親是諸葛瑾,孫權很信任的一個高官;二...

東吳剛愎自用輔政大臣大將軍太傅諸葛恪生平

諸葛恪(203—253年),字元遜,是蜀漢名相諸葛亮的親侄,是東吳重臣諸葛謹的長子,文武全才,膽識過人,與生性跳脫的吳主孫權臭味相投、相處甚歡。孫權是個蠻橫而喜歡生事的老帝崽,他與張昭鬥氣,火...

諸葛瑾:智慮忠純的政壇老手

 後漢三國時期不但是各種政治勢力角逐的戰場,也是各個家族之間競爭的舞台。早期的袁氏家族盛極一時,但最終灰飛煙滅,隨之而來的是以中原曹氏、江東孫 氏為代表的寒族勢力的崛起。同時,隨著政權的更替,一...

如何評價諸葛恪?

孫權臨終時以諸葛恪為五名顧命大臣之首但又有些不放心不下他的性格。排名第四的顧命大臣孫峻擔保說滿朝的大臣們沒有人比得上諸葛恪。孫權想想也是啊那就只好這麼決定了。驚才絕艷的諸葛恪堪成吳國中後期第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