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三國:諸葛恪是天使姜維和魔鬼鍾會的合體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依據史料《裴注三國志》

諸葛家族不僅諸葛亮蜚聲史冊,效力東吳的親哥哥諸葛瑾一家也是相當的顯赫,諸葛瑾最高升為大將軍、左都護、兼豫州牧(此牧為虛職)。

諸葛瑾長的也是儀表堂堂(雖然有馬臉之嫌),富有才思氣量,當時的人都佩服他的高雅,孫權也是相當的器重他,重大的事情都要徵詢他的意見,諸葛瑾享年68歲,得以善終(《三國志吳書諸葛瑾傳》)。

其子諸葛恪一路由撫越將軍、丹楊太守至威北將軍、都鄉侯,再至大將軍兼荊州刺史,最終在孫權時代升至大將軍兼太子太傅。

孫權重病臨終時,遺命諸葛恪為託孤重臣之首。

孫亮時代,諸葛恪更因指揮東興大捷的戰功進封陽都侯、荊州牧兼揚州牧,任兩大州牧的實職,這在整個三國時代也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同時總督內外諸軍事(《吳書三嗣主傳》),一時權傾朝野,如日中天。

諸葛恪在威望最高峰的時候,百姓們都爭相想看到他,《諸葛恪傳》:「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

」諸葛瑾父子倆的官職和威望完全不在蜀漢諸葛亮父子之下。

陳壽也是相當的給這爺倆面子,分別單獨作傳。

不幸的是,一年之間,峰迴路轉,諸葛恪竟然被皇帝和另外一個託孤重臣聯合下套,在皇帝的酒宴上被當場斬殺!真是無比的慘烈啊,諸葛恪幹什麼事情了,竟然連皇帝都要殺他?隨後更慘被夷滅三族!!如果是諸葛恪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諸葛恪為什麼這麼蠢。

一、天妒英才,誰說將相本無種?

1、少年時代無比聰慧,得孫權厚愛

諸葛恪從小就因聰明,思維敏捷名聲在外,最著名的就是諸葛瑾之驢的故事,話說孫權閒來就喜歡大會群臣,所謂大會群臣就是和大傢伙一塊豪飲,因諸葛瑾臉長,孫權就想耍弄一下,命人牽頭驢進來,在驢臉上掛一封緘,上題四字「諸葛子瑜」,諸葛瑾字子瑜,這麼做就是嘲笑諸葛瑾長了一張驢臉,孫權呢,就好這口無聊把戲,這種格調低下的無聊事情,孫權是樂此不疲,乾的不是一回兩回。

少年諸葛恪見狀,忙跪請加字,孫權同意了,諸葛恪在封緘下面續寫了「之驢」兩字,大家無不歡笑,誇獎諸葛恪聰明,孫權高興的把驢賞給了諸葛恪。

第二件事是:某天,孫權又聚會群臣,問諸葛恪:你父親和你叔父(諸葛亮)相比,誰更賢明?諸葛恪立刻回答說:我父親賢明些。

孫權問原因,他說:我父親知道該為誰做事,叔父卻不知道,因此我父親更賢明些。

孫權被這馬屁拍的大笑。

又一次,孫權命諸葛恪依次給群臣斟酒,到張昭面前時,張昭已有了醉意不肯再飲,並說:這不是對待老年人的禮節。

孫權又開始玩無聊把戲,對諸葛恪說:你能讓張公理屈詞窮並喝下這杯酒就是本事。

張昭一貫的脾氣耿直,說話沖,並且時常管束孫權,連孫權都不敢招惹。

諸葛恪不慌不忙,噹噹當幾句話:從前姜太公年滿九十,還帶兵打仗,尚且沒有告老,如今帶兵打仗的事情,您老在後,喝酒吃飯的事情,您老在前,怎麼還能說我們年輕人不夠敬奉老人呢?張昭啞口無言,只好喝了這杯酒。

孫權對諸葛恪越發喜愛,剛成年就讓他擔任騎都尉,隨侍第一任太子孫登。

很明顯,孫權如曹操一般是把諸葛恪當做司馬懿一樣準備給曹丕的輔政大臣。

2、諸葛瑾卻看衰長子,認為他會給家族帶來禍患

諸葛恪這麼聰明,名氣盛於當世,得到孫權的特別器重。

但是諸葛瑾卻常常嫌棄這個兒子,說他不是保全家族的人,並因此經常憂愁煩惱(《諸葛瑾傳》)。

為什麼?諸葛恪太過聰明外露?是招禍之人?孫權一方面非常敬重諸葛瑾,一方面非常喜愛諸葛恪,就想鍛鍊一下年輕人,上戰場畢竟比較危險,就讓他掌管軍隊糧草,沒想到諸葛恪對後勤不感興趣,對行軍打仗卻興趣頗濃。

丹楊郡時常有山民叛亂,難以清剿,東吳群臣都認為,丹楊郡地勢險阻,山谷連綿,百姓一向果敢強勁,愛好武功,推崇勇力,每次清剿時,都只能搜得外圍各縣的平民,剩餘剽悍的都躲到僻遠深山之中,無法一網打盡。

說到丹楊郡人的驍勇好戰,本人的帖子《劉備的「虛偽」值得人民擁有》中提到,曹操因報父仇發兵徐州時,劉備率軍援助陶謙時,陶謙因感動配給劉備的三千部隊,就是丹楊兵,陶謙烏合部隊中的精華。

丹楊郡因地處曹魏邊境,東吳群臣都感覺頭痛,而諸葛恪不但多次主動向孫權提出要去丹楊郡任職,並口出狂言:不但能剿平躲在深山中的叛民,還能在三年時間裡從悍民中招募士兵四萬人。

群臣都認為諸葛恪這牛皮吹大發了,諸葛瑾聽說後,也認為這牛皮吹的完全不著調,連連嘆息道:這孩子不能使我家光大興旺,他是要讓我們遭滅族之禍啊(這句話明確出現在《諸葛恪傳》中,「嘆曰:恪不大興吾家,將大赤吾族也」)。

諸葛恪極力向孫權陳述自己必定獲勝的理由,孫權居然信了,大力提拔諸葛恪為撫越將軍兼任丹楊郡太守,這年諸葛恪也已經32歲了(公元234年),這年八月他那攪合得曹魏焦頭爛額的叔叔諸葛亮去世了,他堂弟諸葛瞻才八歲,雖然32歲的諸葛恪在官銜上沒有他堂弟32歲時牛叉,但是諸葛恪人生第一次基層歷練開始了,並且是在自己牛皮吹的轟轟吼的時候,諸葛恪面對這個即是機遇同時又是挑戰的局面是怎麼應對的呢?他能成功嗎?

3、平定山越叛亂,一舉成名

諸葛恪到任後,指揮部隊扼守關口,修繕防禦設施,不跟山民作戰,等山民種植的糧食即將成熟時,立即發兵收割一空,連種子都不留一顆。

躲在山裡的叛民們吃完舊糧,出來搶糧也一無所獲,深山也呆不下去了,沒多長時間,叛民們陷入飢餓窮困,慢慢一撥接一撥的出來投降。

諸葛恪告誡下屬:應安撫存恤歸順的山民,把他們遷到外縣定居,不得捉拿扣押。

有一個縣令發現前來投降的一個山民從前是個作惡多端的刁民,就把他綁送諸葛恪的營府。

沒想到,此時的諸葛恪悍氣外露,認為這個縣令違抗自己的命令,竟然當即把這個縣令斬了,讓士兵持其首級巡街。

躲在深山裡的山民們聽說縣令因為抓了歸順的叛民竟然被處死了,就都明白官府只是讓大家出山有個活路,便扶老攜幼成群結隊的搬出深山,等到諸葛恪吹噓的三年時間到的時候,諸葛恪竟然真的在這些山民中招募到驍勇的四萬士兵,自己留下一萬,其餘三萬分派給手下諸將統領。

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頓時東吳朝野轟動,孫權嘉獎諸葛恪的功勳,派了一個尚書僕射前去慰勞,《諸葛恪傳》居然全文收錄了孫權的表彰詔書,「漢之衛、霍,豈足以談?功軼古人,勛超前世。

」 認為就是衛青和霍去病都無法和諸葛恪相提並論。

當即拜諸葛恪為威北將軍,爵封都鄉侯。

諸葛恪乘機要求率部到廬江一帶駐兵屯田,派輕裝部隊偷襲舒縣,乘其不備抓獲那裡的居民得勝返回。

又分派偵查部隊,查看行軍道路,意欲攻打壽春,孫權一看這小子太猛了,沒有同意。

魏國的司馬懿聽說東吳出了這麼一個傑出的人才,就準備出兵攻打前出到壽春附近的諸葛恪部,孫權擬發兵應戰,有占卜者認為此舉不利,孫權居然把諸葛恪部調往柴桑駐防,也就是遠離壽春前線的地方,此時老年孫權的本意應該是出於保護諸葛恪的想法。

《孫權傳》:「諸葛恪征六安,破魏將謝順營,收其民人。

是歲,司馬宣王率軍入舒,諸葛恪自皖遷於柴桑。

」而諸葛恪懷疑是丞相陸遜從中作梗,便寫信給陸遜,提醒陸遜不要聽信讒言,沒想到,不多久,陸遜居然死了。

我們知道陸遜多次阻止他人攻擊曹魏的淮南地區,在本人的帖子《深度三國:東吳也有一個魏延》中提到,陸遜向孫權進言阻止前將軍朱桓攻打壽春。

而陸遜的死因,我們知道,是孫權猜忌陸遜深度捲入第二任太子和魯王孫霸的嗣位爭鬥。

蜀漢的益州南部其實也是不斷有叛亂發生,諸葛亮北伐前並沒有完全搞定,諸葛瞻如果能到南部各郡平定幾次叛亂的話,其實戰能力必然會得到提高。

是劉禪捨不得放女婿出去鍛鍊?還是姜維把部隊抽走的太多?抑或是諸葛瞻根本不屑於和幾百這個數量級的叛民打正規戰?

二、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麼?

1、成為託孤第一重臣

孫權晚年多疑擅殺大臣,逼死丞相陸遜後,孫權立即擢升諸葛恪為大將軍,代替陸遜都督荊州。

病重時,便令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書令孫弘兼任太子少傅。

公元252年,孫權病危,又召集諸葛恪、孫弘、太常滕胤、將軍呂據以及侍中孫峻五人,確立以諸葛恪為首的託孤五重臣。

時年諸葛恪50歲,新帝孫亮10歲,另一重臣孫峻33歲。

可以看出孫權是完全把諸葛恪當做諸葛亮了。

那麼諸葛恪是不是把自己也定位為諸葛亮了呢?我們說:是。

2、巔峰之戰:東興戰役

諸葛恪在孫權死後第二天,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什麼事後面再講,諸葛恪處理完以後,頒布實施了許多仁政措施,我們認為諸葛恪還沒有在朝廷中完全穩固住陣腳,就爆發了著名的東興戰役,此戰是曹魏和東吳之間爆發的規模較大的戰役,諸葛恪因此戰達到人生事業的巔峰。

東興本身並不是一個城市,這場戰役也不是大規模的城市攻防戰,我們來看看這場戰役的經過:

起初,孫權修築東興堤以阻遏巢湖水,出征淮南,被曹魏巢湖水軍擊敗,因此東興堤廢敗,諸葛恪於公元252年十月,在東興聚集民眾,另行修建了更大規模的湖堤,兩端憑藉山勢各築城堡一座,每個城堡置一千軍,讓全端、留略分別駐守,諸葛恪率主力返回建業。

同年十二月,曹魏令大將諸葛誕、胡遵統兵七萬,打算圍攻防守大堤的兩座城堡,試圖破壞大堤。

諸葛恪聽到曹魏進攻的消息後,緊急發兵四萬人,日夜兼程趕往救援。

胡遵下令造浮橋把士兵渡往大堤上,對東西城堡發動攻擊,城堡所建位置高險,倉促間難以攻克。

諸葛恪派將軍留贊、呂據、唐咨、丁奉等為先頭部隊,當時天寒下雪,魏國眾軍在堤上聚會飲酒,眼見得留贊等人兵力不多,而且全部解開了鎧甲、手中不用矛戟,只帶著頭盔持刀握盾,等於裸體攀援上堤,魏軍都嘲笑吳兵的荒唐摸樣,卻不部署迎敵,吳國軍隊得以上堤,隨即吶喊著沖向魏軍亂砍亂剁,魏軍驚慌騷亂四處逃散,爭著渡過浮橋,浮橋毀壞斷裂,魏軍紛紛掉入湖中,又自相踐踏。

魏將樂安太守桓嘉竟然被淹死。

因此喪生的魏軍高達幾萬人,前軍都督韓綜,當場被斬殺。

此戰繳獲牛馬車輛幾千輛,物資堆積如山。

諸葛恪得以進封陽都侯,應該是縣侯,加官荊州牧兼揚州牧,總督內外各軍,被賜黃金一百斤,馬兩百匹,絹布各一萬匹。

(《吳書孫亮傳》、《諸葛恪傳》)

看到這,我們只知道此戰諸葛恪只是救援及時,雙方兵力對比,曹魏方仍然是優勢,雙方的地理位置各有優劣,一個占城堡據守,一個占據大堤強攻。

沒有道理曹魏軍大敗啊?戰場形勢逆轉完全是因為東吳方的先頭部隊大膽冒雪從城堡上下到大堤上,一舉衝殺砍翻了魏軍的先頭部隊,從而導致數量絕對占優的魏軍後續主力部隊全面潰敗。

作為軍事統帥的諸葛恪是不可能親自衝鋒的,是誰這麼牛?製造了驚天大逆轉?

我們再來看《吳書第十卷某人傳》:諸葛恪率軍日夜兼程救援東興二城堡,諸將都大拍馬屁說:魏軍聽說太傅親自前來,我軍上岸後他們必定逃走。

只有某將軍說:不會!曹魏調集許昌和洛陽的大軍大舉前來,不可能空手而回,不能指望敵人害怕,而要依靠我們自己戰勝敵人。

等諸葛恪率領大軍上岸,都從山的西面前進。

該將說:大軍行動還是遲緩,倘若魏軍占據有利地勢,就難以戰勝了。

遂讓其他各軍讓開船道,親率所部三千人徑直前進。

這麼做應該是得到諸葛恪的允許的,因為諸葛恪本意就是要緊急馳援,東興的東西兩城堡是諸葛恪主張修建的,據守的兩千兵丟了不是小事,城堡丟了更不是小事。

手下有這樣的先鋒,諸葛恪應該感到很是欣慰。

當時正刮北風,該將楊帆兩天就趕到了目的地,占據徐塘(即濡須塢?),這個地方應該距離東興相當的近了,天寒降雪,魏軍諸將正在大堤上擺酒舉行盛宴,因東興兩城居高臨下看的很清楚,該將發現魏軍先頭部隊人數不多,就對部下說:建功立業就在今天!便讓士兵脫下鎧甲,帶上頭盔,手執短兵器,魏軍因此嘲笑,竟不做防備,該將揮兵肆意砍殺,大敗魏軍先頭部隊,恰在此時,吳將呂據等部隊趕到,加入戰鬥,魏軍一潰千里。

說實話,沒有該將大放異彩的奇襲,東興戰役很大的可能打成拉鋸戰。

應該說此戰能取得大勝存有相當大的僥倖,但是其中能夠看到諸葛恪的軍事素養不錯:1、在東興大堤兩頭修建東西兩城堡,各留一千軍,派大將駐守,形成進攻橋頭堡;2、魏軍大舉進犯時,能及時派重兵日夜兼程馳援;3、能識人善任,派出前鋒中的先鋒,出奇制勝;4、後續主力大部隊及時快速跟進,接應前鋒部隊,形成大勝。

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麼?諸葛恪的天命是:我要北伐,我要成為比叔叔諸葛亮更偉大的人。

三、悲劇來的這麼快,我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1、毀滅開始於自信心爆棚

東興戰役取得大勝後,僅隔了幾個月,諸葛恪於第二年公元253年春天大舉徵發二十餘萬大軍,圍攻合肥新城,沒想到持續幾個月,久攻不下,疫病爆發,士兵死傷嚴重,又被曹魏守將調戲了一下,諸葛恪惱羞成怒,認為是手下謊報疫情,又削去發牢騷的將軍朱異的兵權。

都尉蔡林竟然嚇得臨陣投降了曹魏,魏軍因此知道吳軍疲勞多病的情況,援軍因此大舉推進,諸葛恪被迫退軍。

歸途中,士兵們的傷病持續擴散,大批士卒倒斃荒野,很多掉隊的士兵成為魏軍的俘虜。

諸葛恪竟然泰然自若,還順道在江中小洲上住了一個月,還試圖在潯陽開發田園,直到催他返回的詔書一道接一道,他才不慌不忙引軍回師,從此民眾對他喪失希望,東吳朝野針對他的怨恨和誹謗也開始出現了。

2、終止於皇帝親自下套,殞命於朝堂之上

諸葛恪的被殺經過絕對稱得上是一部經典的驚險宮廷政變陰謀大片,陳壽在《諸葛恪傳》中記述的相當的詳細,甚至都包括事發前諸葛恪和家人的種種不詳跡象,我們在這要把前因後果詳細敘述出來,恐怕篇幅過大,總之,34歲的另一託孤重臣孫峻和11歲的皇帝孫亮一塊合計好,在正殿上擺酒宴請諸葛恪,小皇帝陪聊了一會就走了,孫峻假借上廁所,脫去長衣,突然翻臉說:有詔收捕諸葛恪!迅即拔劍上來砍殺諸葛恪,諸葛恪大吃一驚,急起身拔劍,劍還沒有拔出來,孫峻的刀已經劈了下來,諸葛恪身旁的心腹散騎常侍張約急忙拔刀去劈孫峻,僅砍傷孫峻左手,孫峻反手一刀,直接砍斷張約的右臂,武衛軍士兵從埋伏的殿後衝出來,孫峻說:要收取的只是諸葛恪,現在他已經死了。

下令所有衛士刀劍入鞘,然後打掃乾淨現場,接著飲酒。

這場面簡直就是古裝功夫大片啊,這孫峻殺諸葛的氣場之強悍,事後如閒庭信步的氣魄簡直比荊軻刺秦王精彩N倍。

隨後孫峻派兵去西線的公安縣收押諸葛恪的兄弟公安督諸葛融,兵到圍城,諸葛融服毒自殺。

諸葛恪任長水校尉的二兒子諸葛竦被追殺,任步兵校尉的小兒子諸葛建聽到父親被殺的消息後,帶著母親乘車向北逃亡,想投奔魏國,已經渡過長江,跑了幾十里,被追兵抓獲。

隨後諸葛恪被夷滅三族(《諸葛恪傳》),一代權臣諸葛恪瞬間灰飛煙滅。

四、諸葛恪是天使姜維和魔鬼鍾會的合體

諸葛恪在主公孫權的極度喜愛中,在叔父諸葛亮和父親諸葛瑾的光芒照耀之下茁壯成長,充分顯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他沒有成為夏侯懋、曹爽一樣的紈絝子弟,也沒有像周瑜的兒子一樣成為庸碌之輩,而是自強不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虎父無犬子,在50歲的時候,達到人生的頂峰。

隨後又僅僅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從頂峰直接奔向死亡,我們說這一切不是突然,是事出有因,俗話說的好,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1、諸葛亮的萬丈光芒不能融化東吳鼠輩們貪圖享樂的寒冰

孫權在執掌東吳中晚期的時候非常推崇諸葛亮,敬重諸葛瑾,前輩的光輝業績激勵著早熟的諸葛恪,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說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證據,公元252年四月,孫權去世,孫亮即位,改年號為「建興」,多麼熟悉的年號啊,建興八年魏延大敗費曜、郭淮;建興十年,車騎將軍劉琰調戲征西大將軍魏延;建興十二年,諸葛隕落五丈原。

這個「建興」年號正是劉禪即位,諸葛亮執掌蜀漢朝政時使用的第一個年號。

東吳的「建興」年號起於孫亮即位,諸葛恪執掌朝政,建興二年冬十月,諸葛恪被誅殺,孫亮任用孫峻為丞相,改年號為「五鳳」(《三嗣主傳》)。

我們看到諸葛恪確實很牛,東吳的年號不是皇帝決定的,而是他這個太傅大將軍決定的,諸葛恪要效仿叔叔,矢志北伐,同時採取仁政措施,停止孫權實行很久的監視大臣的特務行為,寬免百姓拖欠的賦稅,取消關稅,各項政事都注重使百姓獲得恩惠,民眾一時沒有不悅服的。

諸葛恪一時如日中天。

諸葛恪當時給弟弟諸葛融寫信說:「我身受先皇臨終遺命,輔佐幼主,肩負重託,擔心辱沒叔父諸葛丞相輔助蜀漢的榜樣,唯恐有損先帝託付重任的英明,因此憂慮慚愧,而思慮萬端,惶惶不安」。

不幸的是東吳的鼠輩們和蜀漢益州派一樣,對北伐興趣不大。

同時對諸葛恪的權勢熏天極度忌恨,誅殺諸葛恪後,立即更換了年號,「建興」這個年號只使用了一年多點時間。

2、生活簡樸的諸葛恪行事作風卻打下了孫權刻薄寡恩的深刻烙印

東吳陸遜和諸葛瑾父子生活非常簡樸,俸祿和朝廷的賞賜都是儘量用完,用不完的都送給親戚朋友和下屬,我們發現蜀漢有這一品質的有諸葛丞相、費禕和姜維,我們認為有理想的人對物資生活的追求總是比一般人差一點,當然東吳的諸葛家也有例外,諸葛恪的兄弟諸葛融就是個喜歡奢華生活的人(《諸葛融傳》)。

諸葛恪雖然和姜維一樣崇拜諸葛亮,但是在諸葛恪身上體現最多的性格卻是孫權的刻薄寡思。

孫權晚年在立嗣問題上舉止失措,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之間爭鬥不止,嚴重到朝廷大臣們都分為兩派,孫霸更是圖謀想置太子哥於死地,孫權震怒,太子黨和魯王黨的文官和武將大批被處死和流放,同時廢了孫和的太子位,竟然把魯王孫霸賜死了,孫權狠毒啊,俗話說:虎毒不食子。

諸葛恪的長子諸葛綽屬於魯王黨,當時官拜騎都尉,孫權把諸葛綽交給諸葛恪處理,諸葛恪竟然用毒酒把自己的長子毒殺了!!至於是孫權先殺孫霸還是諸葛恪先殺諸葛綽,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諸葛恪把孫權的刻薄寡思學的相當的到位。

我們還想起,諸葛恪早年在平定山越民變的時候,把一個違抗命令扣押歸順山民的縣令給殺了,我們發現這個縣令絕對罪不至死啊,諸葛恪以殺人來樹立自己的威望,我們相信,在他這個郡太守下面的各個縣令,哪個不心寒啊。

鍾會統帥大軍討伐蜀漢時,就因為棧道沒有修好陷了馬腿的原因,把一代悍將許褚的兒子牙門將許儀給殺了,你鍾會的威風是樹立起來了,但是手下眾將哪個會服你?哪個願意死心塌地跟著你?一旦有意外,眾將離心離德是必然的。

諸葛恪還做了哪些蠢事?

3、兵敗合肥新城之後,諸葛恪舉止離奇失措

諸葛丞相兵敗街亭後,立即上表承擔責任,自貶三級為右將軍。

姜維兵敗段谷後,引咎自責,請求貶官降爵,降為後將軍,代行大將軍事。

而諸葛恪兵敗後是怎麼做的呢?不尊重11歲的小皇帝,回軍後不但不去見皇帝,還在大將軍府召見中書令孫嘿,厲聲責罵:你們這些人怎麼敢屢次妄自寫詔書招我回軍?孫嘿嚇得回去就告病不幹了。

諸葛恪將選曹部門確定的令長級別的官員,一概撤換。

小皇帝的宮廷衛隊將領全部換成自己的親信,做完這些事後,又下令部隊整裝待發,準備攻打徐州和青州。

同時脾氣也越來越大,接見官員時,動輒怪罪責備。

諸葛恪走向毀滅的時間不長了。

陸遜當年在諸葛恪被調到柴桑的時候就認為諸葛恪對上級盛氣侵凌,對下級內心蔑視(《陸遜傳》)。

《孫和傳》還記載了一件諸葛恪內心極度猖獗的事,諸葛恪是廢太子孫和妃子張氏的舅舅,他竟然對張妃派來問候的宦官說:替我轉告張妃,到時我一定讓她超過其他人。

言下之意就是,諸葛恪不但能把少年皇帝孫亮廢了,立廢太子為皇帝,還能把外甥女由妃子變成皇后。

真是目空一切啊,這種事情當時,也就是曹操才能幹的出來。

4、得罪宗室是禍根

孫權去世後,太傅諸葛恪不想讓諸王居住在長江沿岸的軍事要地,就把魯王孫霸的同母弟弟齊王孫奮遷移到豫章郡,孫奮大怒,堅決不服從命令,舉止狂躁違反法度。

後被迫遷居南昌,心中就存了仇恨諸葛恪的心《吳主五子傳》。

東吳孫氏政權宗室的力量相當的強大,人丁興旺,而且一個比一個兇悍,大多以武功見長,除了孫堅系的孫策、孫權、孫翊、孫匡和那個舞蹈弄劍劉備夫人孫小妹為代表以外,孫堅的孿生哥哥孫羌系也毫不遜色。

諸葛恪以後的時代,把持朝政的卻是孫堅的弟弟孫靜系,以功夫巨星的震撼氣魄誅殺諸葛恪的孫峻就是出自孫靜系的宗室子弟,接替孫峻的權臣孫綝也是孫靜系。

很遺憾,諸葛恪沒有和宗室悍將們搞好關係,首先,他沒有和少年皇帝孫亮搞好關係,因為諸葛恪腦子裡想的還是廢太子孫和。

被他訓斥的舍官而去的中書令孫嘿,我們估計十有八九也是宗室人員,雖然我們沒有在《吳書宗室傳》里找到孫嘿的名字。

而這個中書令孫嘿的前任是誰呢?是孫弘,也是一個《宗室傳》里找不到名字的孫姓高官。

這個孫弘是託孤排名第二的重臣,諸葛恪是大將軍兼太子太傅,孫弘是中書令兼太子少傅,這個孫弘怎麼了,怎麼孫權剛去世,他的中書令就被孫嘿接任了,他幹什麼去了?我們說他什麼都沒有去干,因為他被諸葛恪殺了!!

5、成也孫峻,敗也孫峻

孫權剛死,作為託孤第二重臣的中書令孫弘因為向來和諸葛恪不和,害怕被託孤第一重臣懲治,便封鎖孫權去世的消息,想假傳聖旨除掉諸葛恪,託孤第五臣少壯派孫峻把這個陰謀密告給了諸葛恪,諸葛恪假意請孫弘議事,在座席上殺了他,是不是諸葛恪親自動手不得而知。

孫峻為什麼知道孫弘的計劃?因為他們都是宗室人員,認為都是自己人,而諸葛恪是外人。

諸葛恪怎麼也沒有想到,一年多以後,孫峻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親自動手格殺了他。

陳壽評價:諸葛恪的才能氣魄以及治事的才幹謀略,都受到國人的稱道,然而他驕縱並且不懂得體恤他人,周公德比日月功高蓋世,尚且不肯表現得目空一切,更何況還只是他這樣的才德水平?他誇耀自己以勢壓人,怎麼能不招致敗亡啊!如果他的行為能像自己寫給陸遜和弟弟諸葛融的信里所論述的行為規範那樣,又哪裡會有後來的災禍呢?

我們說諸葛恪在道德品質上只學到了父親、叔叔和姜維的皮毛,在軍事能力上可以和姜維比肩,但他的內心深處隱藏的卻是鍾會的狂野,鍾會的目空一切。

但是我們還是有理由相信:諸葛恪的本意只是想超越他的叔叔諸葛亮,我們自始至終只看見他的驕縱,沒有看到他有叛亂或者想自立的跡象,就是孫亮孫峻想殺他之前,諸葛恪還想著北伐徐州、青州。

否則孫亮、孫峻不會同意諸葛恪的部屬收殮安葬他;否則後一任吳帝孫休不會下詔說,諸葛恪等人遭到無辜殘害,全部給予重新安葬,分別為他們祭奠,那些受諸葛恪等人連累而被流放的人,一律召回《孫綝傳》。

無奈,諸葛已成神,他的身影無法超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被皇帝謀殺的諸葛亮侄兒,到底做錯了什麼?

文|沙塵暴 (讀史專欄作者)諸葛亮一家人很有意思,在魏蜀吳三個國家都有人當大官。他自己,蜀國丞相;他哥諸葛瑾,吳國重臣;他弟(族弟)諸葛誕,官至魏國征東大將軍。他們諸葛家的後代,也還算不錯,比如...

諸葛恪專權經過

(203年-253年),字元遜,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三國時東吳重臣諸葛瑾之子,東吳的權臣和太傅,後遷升為大將軍(一說官至丞相)。孫權臨終時以其為輔政大臣,輔助太子孫亮。孫亮即位後,諸葛恪獨...

人物|諸葛恪

諸葛亮治國嚴謹,可與管仲、蕭何相媲美,他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漢,他的族弟諸葛誕在曹魏官至征吳大將軍,而他的哥哥諸葛瑾為孫吳效力。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孫吳重臣,他的兒...

他機靈聰慧,卻被夷三族

吳神鳳元年(公元252年)夏,風疾纏身的孫權在向重臣諸葛恪託付後事之後,溘然長逝。這位年少掌權,坐領江東,被曹操讚譽「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東吳開國皇帝,以七十一歲高齡,成為三國時代享壽最長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