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諸葛亮後期的六出祁山,很多人表示不認同,認為當時的蜀國國力還很弱,這樣一味的北伐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導致蜀國國力不濟。

這點諸葛亮不知道嗎?顯然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那他為什麼還要一直那樣做呢?他那樣做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

因為北伐是當時可以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劉備託孤後蜀國的形勢變得十分嚴峻,夷陵之戰幾乎全部折損了蜀國的大部兵力,蜀國國力也因為征戰而變得日漸衰微,南方還有蠻夷不斷發生叛亂。

諸葛亮先穩定了國內的局勢,平判了蠻夷之亂接著又對國家的內政進行了一系列改革,蜀國的國力也漸漸恢復過來,國內的局勢也基本穩定。

諸葛亮是在這種情況下才做出伐魏的決定,其實諸葛亮也很明白在當時的情況下伐魏根本不會成功,但他也知道北伐是唯一的選擇。

一、蜀國僅占有益州一州之地,不足魏國的十分之一,資源十分匱乏,如果任由兩家發展下去,必然對魏國更有利,而且當時魏文帝曹睿剛剛繼位,根基還不穩定,這時候進攻會大大延緩曹魏的發展,而蜀國內部已經穩定,受到的影響相對於魏國會小一點。

二、劉備死後其實荊州勢力基本上就只剩諸葛亮一人了,朝中所剩下的大部分是川蜀勢力,劉備託孤托給諸葛亮和李嚴也是因為考慮到了這點,當時是讓李嚴和諸葛亮共同執掌蜀國內政,然而諸葛亮不論能力還是威望都要高於李嚴,而且還是劉禪的亞父,這樣一起在朝中執政難免會讓李嚴心理不平衡而產生摩擦,諸葛亮主動北伐一個主內,一個主外就避免了摩擦的發生。

三、緩解東吳在東線戰場上的壓力,其實曹魏一直都把東吳當成自己的頭號大敵,因為東吳要比蜀國國力強很多,諸葛亮北伐可以起到牽製作用分散曹魏的一部分力量,讓他無法集中全力對付孫權,從而間接的保全了最弱的蜀國,因為一旦曹魏滅了東吳,滅掉蜀國是早晚的事。

正是因為以上幾點,所以諸葛亮北伐的真實目的只是牽制曹魏而已,所以當魏延獻出子午谷奇謀時會被他斷然拒絕,所以幾次北伐基本就是在魏國的邊境線上晃一晃,糧盡了就撤兵,他不想消耗蜀國的兵力,反而魏國在兩次追擊蜀軍的過程中都損失慘重,一次王雙被殺,一次張郃被殺,而蜀軍在幾次戰爭中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在數倍於自己的敵軍的面前能夠六次進退自如(死後依然可以),諸葛亮不得不說是一個用兵奇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六出祁山真相:諸葛亮六出祁山是因為什麼失敗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

蜀國大將姜維北伐的目的是要滅亡魏國嗎

眾所周知,姜維北伐最後的結果是比較失敗的,估計姜維自己也知道自己北伐不會取得什麼成果,至多不過是拖延幾年蜀國的壽命,那麼姜維為什麼還要堅持北伐,以至於他的一生總共北伐多達十餘次,北伐的目的又在哪裡呢?

諸葛亮憑什麼敢六出祁山進行北伐?

在眾所周知的三國故事當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曾經先後六出祁山,討伐魏國。但事實卻是曹魏政權的勢力,是遠遠超越蜀漢和東吳的。但是諸葛亮為什麼還敢六次派兵去討伐魏國呢?從三國時期的地圖上來看,曹魏政權...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蜀漢僅10萬軍隊為何敢北伐50萬軍隊的曹魏

自赤壁大戰以來,劉備得以占據江南,從而西向得蜀川,北上得漢中,成三分天下。在蜀國集團建立的初期,荊州尚在,蜀國國力倒也位居第二,還有一絲爭衡天下的機會。但自從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託孤白帝,可以說蜀...

諸葛亮為何屢次北伐?

諸葛亮北伐又稱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統一中原,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諸葛亮堅持北伐曹魏,屢敗屢戰的真正目的

東漢末年,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政權發動了五次戰爭。公元234年在渭水五丈原,與曹魏大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僵持不下。諸葛亮準備屯田,與曹魏進行持久戰,但...

諸葛亮北伐,目的為何?是自取滅亡嗎?

網絡上,對於諸葛亮北伐的是非利弊,爭論極大,從不同的側面往往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本文從多個角度來考察諸葛亮北伐的方方面面,試圖給出一個全面、公允的評價。有人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

六出祁山,才是諸葛亮大智慧的體現

首先說說當時的大環境,因為連年征戰中原地區人口流失非常嚴重,有大臣甚至稱魏國的人口加起來,也就相當於漢朝一個郡的人口,這句話雖然有誇大的嫌疑,但是也從側面說明了曹魏勢力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