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並不支持北伐,諸葛亮為何一意孤行六出祁山?其用心何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禪並不支持北伐,諸葛亮為何一意孤行六出祁山?其用心何在?


1

劉備借著為關羽復仇的名義率大軍征伐東吳孫權。

但是劉備的運氣非常不好,遇上了軍事奇才陸遜。

東吳之主孫權派遣陸遜為大都督,統兵抵禦劉備。

當時因是炎炎夏季,劉備的大軍挨著樹林紮下大營。

陸遜繼承當年周瑜的赤壁精神,一把火把劉備燒得狼狽不堪,氣病交加,逃到白帝城。

2

劉備在白帝城招來諸葛亮和李嚴等重臣,安排後事。

劉備死後,劉禪即位,成為第二任蜀國皇帝。

當時劉禪只有18歲左右,又一說是17歲。

諸葛亮和李嚴同時作為劉備留給劉禪的輔佐重臣,但是李嚴最終被諸葛亮搞死。

如此以來,蜀國的大權實際已經落在了諸葛亮手裡。

諸葛亮雖然堅持忠臣之道,但是劉禪隨著年齡的逐日長大,他希望要的不是看著諸葛亮不分大小事都自己親力親為,而是要自己作為一國之主來行使權力。

3

在諸葛亮六次北伐的過程中,劉禪內心並不支持,因此每次諸葛亮北伐,都會先把後方安頓得十分妥當才敢出兵。

儘管如此,他依然還是在後方留下自己的心腹大臣。

4

諸葛亮對蜀漢的忠心不用懷疑,但是諸葛亮對權力的貪婪也不可否認。

假若諸葛亮北伐成功,取得更大的功業,諸葛亮在蜀漢的影響力就更大,同樣,這也就意味著諸葛亮在蜀漢的權利更大。

那麼劉禪作為蜀漢皇帝,將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如同傀儡。

勢必會發生劉禪勢力和諸葛亮勢力敵對的時刻,那時,諸葛亮會主動交權?還是廢除劉禪,取而代之呢?還是另立劉禪的兒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死後 劉禪為什麼要開城投降?

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藉口,欲奪荊州,出兵攻打東吳,不料起兵前夜張飛被殺,屬下更是逃往東吳,這更加堅定劉備攻打東吳的決心。劉備戰敗逃至白帝城,次年劉備由於病情惡化在白帝城去世後,諸葛亮是一心輔佐劉禪...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屢敗屢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身為一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不可能看不清天下局勢,三國鼎立,蜀漢最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究竟有著怎樣的原因使他多次以弱擊強,揮師北伐呢?

劉備託孤,給諸葛亮加上了一副重擔

劉備畢竟是在數十年中多次「白手起家」的天下梟雄,抗打擊的韌性也是一等一的。即使遭遇夷陵之敗這種慘事兒,他依然沒有被打垮。就在慘敗之後不久,劉備退守白帝城,把潰敗的殘兵逐漸收集聚合起來,安營紮寨,...

你知道嗎?諸葛亮也犯過錯!

你知道嗎,著名人物諸葛亮一生中也有犯錯的時候,前文中我講過的馬謖失街亭,就是一個過錯,劉備臨終前就說馬謖是個紙上談兵,不適合打仗的書生.但是諸葛亮還是沒有聽取建議,結果街亭丟失,使蜀國戰略很被動。

為了這句話,諸葛亮恪盡職守、奮鬥到死!

公元221年5月15日,剛剛當上皇帝的劉備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一年前,結拜兄弟兼愛將關羽,被本是同盟陣營的東吳大將呂蒙、陸遜設計殺害,隨之失去的是荊州大片已經歸蜀的領土!兩個月後,為了給關羽報仇,...

劉備東征伐吳為什麼要御駕親征?原因有這四點

在歷史上,一般把皇帝親自出征叫做「御駕親征」。不過,皇帝御駕親征的事情還是非常少的,畢竟是一國之君,親征有危險性,動靜也很大。所以大部分皇帝都是坐在京城裡遠程指揮,不到生死存亡的時候一般不會親征...

世人敬仰,對手恐懼的諸葛孔明到底因何而死?

對於諸葛亮這個人,唐代大詩人杜甫有一句詩形容的最為貼切,「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短短四句詩,道出了諸葛亮一生的奮鬥與艱辛。作為蜀國丞相,在劉備身邊出謀...

三國演義之劉備託孤

劉備東征,一路上順風順水,理論上這次東征可以把江南一鼓而平。可就在這個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孫權拜陸遜為將,也沒有人知道一向做參謀的陸遜能不能當好一個大將軍。劉備打了三十多年的仗,雖然說一直是個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