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憑什麼敢六出祁山進行北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眾所周知的三國故事當中,我們都知道諸葛亮曾經先後六出祁山,討伐魏國。

但事實卻是曹魏政權的勢力,是遠遠超越蜀漢和東吳的。

但是諸葛亮為什麼還敢六次派兵去討伐魏國呢?

從三國時期的地圖上來看,曹魏政權占據了整個中國的北方,而蜀漢和東吳則平分南方,而在三國時期江南地區還是蠻荒之地,根本沒有開發。

而且後期東吳占領了軍事要地荊州,這進一步削減了蜀漢的國土面積。

國土面積直接決定了各國可以徵兵的多少,可見蜀漢當時的兵力是遠遠不及曹魏的。

而且從川蜀之地運送糧草,去往前線路途十分艱險,蜀漢完全可以憑藉著川蜀的險要地勢保境安民,曹魏大軍不來討伐就已經是萬幸了,卻竟然敢斗膽主動去摸老虎的屁股呢?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諸葛亮心懷匡扶漢室的雄心,在竭盡全力去完成劉備當年的遺願。

也是希望在自己臨死前,能夠一統天下。

不然僅憑那扶不起的阿斗和蜀中後生,很難再完成大業,蜀漢也很有可能因為偏居一隅而遭遇滅國之災。

當然最終的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正是因為諸葛亮看清楚了各方勢力的要害。

攤開整個三國時期的地圖,不難發現。

曹魏雖然有著大面積的疆土,但是卻正是因此而受累。

曹魏政權無論是西邊,還是北邊或是東邊都與少數民族之間接壤。

雖然曹魏政權的兵力強於其他兩國,但是曹魏卻需要在各處布兵。

所以,如此算來曹魏政權的兵力雖然多,但是能夠派出來直接和蜀漢或者東吳對戰的,卻是非常有限的兵力。

而諸葛亮早在北伐前,就已經掃清了南蠻,加之蜀漢已經和東吳達成同盟關係,所以諸葛亮的總兵力雖少,但是可以派出的兵力卻非常多。

諸葛亮也正是看出了這一點,在急著在自己生前多次出兵北伐。

但後來,諸葛亮北伐還是未能成功,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就比較複雜了。

但無論如何,諸葛亮當時決定北伐的戰略方針是正確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時候 東吳孫權究竟在幹什麼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赤壁之戰後,天下三分初定,魏蜀吳三國鼎立,但是眾所周知,三國之中,曹魏勢力最大,實力最強,東吳次之,而蜀漢最弱。只有東吳和蜀漢聯合在一起,才可以有效的牽制曹魏,或者兩者聯合才可...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對於諸葛亮後期的六出祁山,很多人表示不認同,認為當時的蜀國國力還很弱,這樣一味的北伐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導致蜀國國力不濟。這點諸葛亮不知道嗎?顯然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那他為什麼還要一直那樣做呢...

劉禪,究竟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虎父無犬子」這句話,在劉備父子身上失效了。劉玄德半生流離打下來的蜀漢帝國,在他兒子劉禪手裡,愈發孱弱,以至於竟成三國中最先滅國的那個。千百年來,人們對蜀國有多深情,就對後主劉禪有多嫌棄。因為他...

揭秘諸葛亮多次北伐實際上兵力是有多少

對於歷史上的眾多戰役,人們經常會對交戰雙方的兵力進行比較,當然一些誇大的兵力數字總會把人們弄糊塗。就諸葛亮北伐來說,有數據稱諸葛亮北伐時有30萬兵力,但實際上諸葛亮帶領的北伐軍總共只有10萬人。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諸葛亮為什麼要不斷北伐曹魏直至死亡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的事跡,其中的一些故事更是將諸葛亮的智計高明表現得淋漓盡致,堪為天人,但諸葛亮真的那麼厲害嗎?諸葛亮六出祁山,最終病死在五丈原,含恨告終,最終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