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失街亭到底誰之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馬謖在三國中最著名的三件事:一是白帝城劉備託孤時提及馬謖的「言過其實」;二是諸葛亮南征孟獲時提出了攻心為上的策略;三是因失街亭從而引發的空城計和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簡稱失空斬。

作為蜀軍中為數不多的謀士,究竟該如何評價馬謖其人,而劉備託孤單獨提到馬謖想說明什麼?而失街亭究竟是不是馬謖之罪?馬謖又是死於何時何地呢?不禁又要隔空去猜想羅先生的這個啞謎了。

帶著燒腦的思維,再一次腦洞大開,回到三國那段歷史當中,來看看馬謖其人吧。

馬謖,字幼常,三國時期襄陽宜城人,也就是現在的湖北宜城南。

馬謖生於公元190元,死於公元228年,年僅39歲(虛歲)。

不由得一聲慨嘆,如果當年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沒有殺掉馬謖,憑藉馬謖的的風華正茂,聯手魏延、姜維等猛將,抵抗魏國延續蜀國之氣數,也並非不是空想。

話說馬家兄弟五人,因為兄弟五人的字中均帶一個「常」字,所以人稱馬氏五常,分別是老大馬良字伯(孟)常、老二馬靜字仲常、老三馬季字叔常、老四馬通字季常、老五馬謖字幼常。

五人中馬良最早投奔了劉備集團,成為劉備集團中荊州勢力的代表人物。

說到劉備集團,人員勢力主要分為幾部分,起家創業階段的桃源三結義兄弟加上種子輪投資的糜竺、糜芳、簡雍等謀士,中間階段收編了荊州劉表集團的伊籍、馬良等天使輪投資人,在得到了趙雲、黃忠、魏延等猛將和臥龍鳳雛等主力隊伍之後,又順勢兼并了另一大勢力,就是劉璋手下法正、李嚴為代表的川蜀勢力。

此時的劉備可謂兵強馬壯,但同時劉備也隱約的感到諸葛幫、荊州幫和川蜀幫之間的勢力競爭問題,需要在各派勢力當中進行平衡。

直到夷陵大戰蜀軍慘敗之後,劉備敗退白帝城託孤之時,安排了諸葛亮和李嚴分別作為內政方面和軍事方面的最高將領來輔佐少主劉禪。

當時在讀到這段時候就一直有一個問題始終沒有想明白,託孤如此重大的事情上,劉備怎麼沒有考慮到荊州幫的利益和勢力呢?而同時為什麼莫名其妙的就向諸葛亮提出來「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呢,劉備這唱的是哪一齣戲呢?這兩個疑問之間是否存在著一種聯繫呢?

我們在第一回當中已經分析過,諸葛亮在軍事上很難得到劉備的信任,所以才用川蜀勢力的代表人物李嚴來掌管軍權,僅僅讓諸葛亮來主持內政,而不是軍政大權交給諸葛亮一人來統管。

作為三國的最高統帥之一,劉備識人用人的本事還是有的。

蜀國身處蠻荒之地,不想曹魏、孫權地處中原,人才本就稀少。

盡信和不信諸葛亮都是不可取的做法,最佳的方式就是在諸葛亮身邊安插自己信得過的人作為眼線,起到從內監督諸葛亮的作用,同時李嚴從外掌控兵權,一旦諸葛亮有不臣之心,可以迅速的裡應外合。

所以劉備的注意點落在了馬謖的身上。

而劉備深知諸葛亮之前得不到器重,自己死後諸葛亮定會推翻之前所設定的軍政綱領,來證明自己的才華。

劉備器重之人不為我用,比如魏延、馬超都沒有在諸葛亮的戰鬥序列中得到太多的施展表現機會,託孤重臣李嚴也因為向前線運糧不及時而被治罪。

從上圖可以看出,從漢中運糧到祁山大本營,中間山路重重,運糧本就是不討好的苦差事,何況讓一個託孤重臣去運糧,事情已經明擺著了,李嚴的命運就此終結。

與此相反,劉備並不看好的馬謖,因為其荊州幫的背景,以及其兄馬良與諸葛亮的私教,成為諸葛亮的得力參謀長。

說到此處,故事的本來面目已經慢慢的浮出水面,我們可以推斷出一個符合各方面邏輯的推論,馬謖就是劉備安插在諸葛亮身邊的那雙眼睛,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馬謖也是唯一可能出其不意緝拿諸葛亮的內線。

劉備深知諸葛亮的優缺點,所以才會故意在白帝城警告諸葛亮:馬謖言過其實、不可重用。

因為劉備已經算準了諸葛亮會因為這句話,而去重用馬謖,用自己和馬謖的才能展現來證明劉備當年不用諸葛亮是一個錯誤。

這樣子劉備對於身後事的布局才算是完美無缺。

接下來,馬謖馬幼常也確實展現了自己作為參謀長的才華,時常與諸葛亮秉燭夜談,討論軍事策略,常常討論到大天亮。

公元225年,也就是馬謖35歲的時候,馬謖得到了在《三國演義》當中最華彩的事件。

大體上是這樣記載的:諸葛亮率軍討伐雍闓,馬謖送行數十里。

諸葛亮說:「雖然我們一起謀劃此事多年,今天請你再一次提出好計劃。

」馬謖說:「南中依恃地形險要和路途遙遠,叛亂不服已經很久。

即使我們今天將其擊潰,明天他們還要反叛。

目前您正準備集中全國的力量北伐,以對付強賊,叛匪知道國家內部空虛,就會加速反叛。

如果將他們全部殺光以除後患,既不是仁厚者所為,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辦到。

用兵作戰的原則,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歸服。

」諸葛亮便採納了馬謖的建議。

不久,諸葛亮斬殺雍闓,並依照馬謖之言赦免孟獲,以使南中人心歸服,因而諸葛亮在世之日,南方不敢再次反叛。

諸葛亮也向大家證明了先主劉備在識人用人上有多麼的不靠譜,馬謖怎麼就言過其實不能委以重任呢?!我諸葛亮可不能犯先主同樣的錯誤,我要大力的扶持馬謖,將來做我的接班人。

接下來就到了失空斬的故事了。

首先說明,失街亭是事實,空城計並不存在,是羅先生完全假借的其他人的故事憑空按到諸葛亮的頭上的,具體到空城計的事件,我們將會在以後詳細的進行研究。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這件事情,其實也是假的。

據史書記載,馬謖丟了街亭之後,逃亡了一段時間被抓回投入大牢。

做了逃兵的馬謖本應該本處斬,但在還未行刑之前,馬謖已死。

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失街亭到底是不是馬謖的責任。

當時諸葛亮的北伐的兵力共有十萬人,這也是諸葛亮能夠拿得出來的幾乎全部家底了。

當時蜀國國內總共兵力應該不超過20萬人,還要分兵守住各方面的要塞,所以當時能夠調動的兵馬十萬已經是上限值。

諸葛亮居中坐鎮西城指揮,兵力分布在武都、祁山、西縣、天水、南安這五個據點,同時分兵三萬人給魏延去攻打隴西。

而街亭之重要在於街亭是保障進入關中的通道———隴山道西口的暢通。

而隴西道全長150公里,一旦一點被突破,十萬蜀國大軍就將被徹底的割裂開來,必將不戰而敗。

諸葛亮手中的將領已經分別取攻打隴西和守五個關隘了,已經沒有可以拿的出手的將領去守住街亭要地了,馬謖這時候主動請纓,其精神可嘉。

諸葛亮只能派出一萬人馬給馬謖帶著去守街亭。

而對手曹魏大將張郃已經是三國後期一等一的武將了,手中還有五萬精騎。

誰先到達街亭誰將占據整個占據的話語權。

馬謖的部隊以步兵為主,從諸葛亮的大本營西城到街亭大概300里,而曹睿的先鋒張郃的部隊以精銳騎兵為主,是從眉城出發的,到達街亭大概500里。

敵我雙方大體上是同時出發去街亭。

200里地的距離,會給馬謖留出來多久的時間呢?我們可以參考當初曹操攻打新野時,5000精騎一日一夜急行軍300餘里。

這樣看到張郃比馬謖晚到街亭約一天。

試想,馬謖到達街亭時,如果按照諸葛亮的主張,在大道上紮營,並無地勢之險可屏障,如果兵力相當也許可以相持一戰,在實際兵力1:5的情況下,如果選擇當道紮營就是極其愚蠢和錯誤的選擇了。

不說打仗,就是被圍營的情況下,馬謖又深知諸葛亮是沒有多餘的後備隊伍可以給自己救援,缺少水源的話,這一萬人只要三五日就徹底失去了戰鬥力。

而且,張郃的部隊距離自己只有一天的路程,必須快速的憑藉自己的認知做出判斷和選擇。

馬謖依據地勢選擇山上紮營其實是在當時各種條件下,綜合判斷決策出來的一個最佳方案了。

起碼可以保證自己的側翼和背後不被敵人包圍,在正面狹窄的作戰面上,敵人難以展開進攻,人數的優勢會因為地勢高低的關係被縮小。

同時憑藉自己掌握上游水源,進可攻退可守,也可以在堅守數日之後,等待魏延拿下隴西之後,諸葛亮可以調派部隊來增援自己,形成反包圍,一舉拿下張郃。

此時如果按照馬謖的方案的話,或許街亭之戰勝負仍難以判斷,而此時王平的錯誤主張致使整個戰局急轉直下,王平分走了一半的兵力選在當道紮營,致使兵力再度分散,難以形成合力。

5000兵力再加上缺乏武力高強的武將存在,馬謖部隊形成了速敗的局面。

但是馬謖仍然成功突圍,帶領有部分部隊衝出了張郃的層層阻擊,保存了西蜀的有生力量。

而同時,在列柳城的高翔也被郭淮擊敗撤兵,箕谷一線趙雲的疑兵也被對手識破,只好燒了棧道防止魏軍直接進入漢中,抄了諸葛亮的後路。

諸葛亮此次北伐的戰略部署完全失敗。

從作戰難度和指揮的正確率來看,馬謖並無過錯,即便是諸葛亮本人帶著王平和1萬人來守街亭,也未必能夠得到比馬謖指揮更好的結果。

而在三國演義中,把此次北伐失利的全部原因嫁禍給馬謖,真是三國演義當中的第一冤案啊。

諸葛亮為什麼會起了殺心呢,有兩點原因,明線上當時的蜀漢政權並不完全掌控在諸葛亮手中,如果失敗的責任由諸葛亮來承擔的話,對於其掌控蜀漢的軍政大權是不利的,因為朝中就會有原來的川蜀幫的勢力來干預影響。

所以必須要找到一個替罪羊來頂包,馬謖是諸葛亮最信賴的人,可以拿來定罪,但諸葛亮並不想殺馬謖。

但第二個原因的出現,改變了諸葛亮的想法,馬謖逃跑了,為什麼呢?馬謖認為諸葛亮拿自己頂包是因為看出來劉備託孤時的疑點,要接機除掉自己。

而諸葛亮聯想到馬謖第一次違抗自己的命令、然後逃跑,不由得不聯想到當年先主劉備託孤時的那段評價馬謖的話,自然也是嚇出一身冷汗,下令緝拿馬謖。

後終於抓到馬謖,投在大獄中,在獄中亡故(物故)了。

並非當時在軍中就揮淚斬了馬謖。

《三國志蜀書馬謖傳》中是這樣記載這段歷史的:建興六年,亮出軍向祁山,時有宿將魏延、吳壹等,論者皆言以為宜令為先鋒,而亮違眾拔謖,統大眾在前,與魏將張郃戰於街亭,為郃所破,士卒離散。

亮進無所據,退軍還漢中。

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

良死時年三十六,謖年三十九。

可惜馬氏兄弟馬良死時36歲,馬謖39歲。

關於馬謖最後一個問題,如何證明諸葛亮識破了劉備,拔掉了馬謖這個眼線呢?我們可以看看魏延是怎麼死於馬岱手中的,這不正是劉備計謀的翻版嗎?諸葛亮一生謹慎,卻在死後玩了這麼大的一個劇情,絕非自己的原創想法,只不過抄襲了劉備的思路,用在了劉備最為信賴的大將魏延的身上,應了那句話,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說馬謖不可大用 為什麼諸葛亮還要用

來源:搜狐歷史 編輯:華夏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蜀漢陣營之中,有著一個經典的故事,那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大家都知道,蜀漢賢相,那麼馬謖呢?或許很多人並不是真正的了解,不過劉備在白帝城託孤的...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他的對手到底是不是司馬懿

說起諸葛亮,那絕對是一代軍師,大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三國中,與諸葛亮有關的也有福,有許多非常出名的橋段,比如說空城計,比如說揮淚斬馬謖,等等等等。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看一下,歷史上真實的揮...

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三國時期歷史人物)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提到諸葛亮,想必大家都會想到最...